3.3 软系统方法论
3.3.1 软系统方法论的含义
在系统工程的发展初期,人们遇到的多半是一些工程技术系统,这些系统的目标与约束明确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多半是“怎样做”的类型,我们称这类问题为结构清晰的“良结构化”问题或“硬”问题。后来,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环境、公共事业等领域,这时遇到的问题涉及许多人或许多组织的利益,他们的要求与评价标准乃至信念和价值观都是不相同的,各自又拥有不同的权力,使得目标与约束相混淆。这时,首先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是问题”倒成了问题。这时,人们只是感觉到有问题,但是对于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还不清楚,因而对问题尚未确定而感到不安。这时,可以说他面临的是“议题”。我们对这类问题不明确、结构不清晰的问题称为“软”问题或“不良结构化”问题,对他们来说,明确问题是首要任务。
在20世纪的70年代,一种处理软问题的软系统方法论开始形成,这种方法不能像硬系统方法那样,通过观察和理论分析来理解系统,而是要超越观察和理论分析,关注在一定的情景下人们头脑中对问题情境的解释。硬系统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力求避免把主观性带到对问题的分析中。软系统的研究是要带着一定的思想原则和概念去观察和解释问题,研究者的文化环境、世界观和社会习俗都会产生影响。要把握软系统的总体性,就需要了解上述各种因素甚至一些潜规则。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人的交流讨论,对问题的实质有所认识,逐步明确系统的目标,经过不断的反馈,逐步深化对系统的了解,得出满意的可行解,而不是一上来就按照硬系统的一套思维方式按部就班地去处理问题,导致对问题的曲解和做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3.3.2 软系统方法的步骤
软系统方法的步骤可以用图3-3来表示。
图3-3
在图3-3中,现实世界里的活动和精神世界中的思维活动是分开的。
(1)对问题的情景加以考察。这里所谓问题的情景,是人们认为有问题存在但还无法明确问题的某种环境。人们常常是急于解决问题而忽略了首先应该对问题情景做全面的了解,这种了解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缺乏了解而匆忙确定问题所在,常常会选不准问题,当然更不可能正确解决问题了。这时,应该尽可能了解系统中的要素和系统中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把问题情景的考察结果用问题情景描述来加以表达,这种描述还不是用系统语言,而是用自然语言或者各种图像来生动地表述。由于立足点不同,这种表述可能是各式各样的,越是丰富多样,就越能充分了解问题的真实情景。
(3)从现实世界进入精神世界。这时,为了建立系统概念而建立一些所谓“根定义”。根定义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一个人类活动系统做出的简要描述。这些定义涉及下列方面。
① 系统的利害承受者(Customer,简写为C)。
② 系统的执行者(Actors,简写为A)。
③ 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简写为T)。
④ 世界观(Weltranschauung,简写为W,这里指的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等)。
⑤ 系统所有者(Owners,简写为O)。
⑥ 系统的环境约束(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简写为E)。
利用上述6个方面(CATWOE)的根定义,就把系统活动的要素、有关人员或组织的身份及其影响确定下来了。
(4)建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以根定义为基础建立的系统活动的描述,它不涉及实际系统的构成,只是对系统做概念上的说明。这种模型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描述,也可以使用一些直观的、使人一目了然的图形工具(例如本书第8章介绍的概念图和结构模型)来表述。
(5)将概念模型与现实情景相比较,发现差异,进行模型的修正。一般来说,能够建立的概念模型不止一个,经过这样的比较,发现各模型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会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模型。认识有分歧是可以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和辩论的。
(6)提出必要而又可能的变革方案。这里说的变革,既包括组织或者运行上的改变,也包括人的认识和态度上的转变。
(7)实现上述改革方案,得到新的情景,实际上就是系统的建立或者改造。
这种方法论开始提出时是按照上述步骤顺序的,后来经过许多实践,发现有时候可能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而且会在中途有所反复。也可能在变革之后还不满意,经过反思继续进行上述步骤。总而言之,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不断反馈和学习。
3.3.3 对软系统方法的一些探讨
软系统方法论适合于系统目标不明确、涉及多方面利益的场合,它强调人的活动和身份,首先从各方面的关系着眼,因此特别适合涉及因素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系统的研究。它不强调系统的精密分析、建模和优化,而是通过组织讨论,听取各方面有关人员的意见,反复比较和学习,寻求可能的满意的结果。它主要依靠定性的方法,而不像硬系统方法论那样重视定量方法。
软系统方法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正是在硬系统处理大量工程问题取得成效而转向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的时候。当时,也有其他学者提出类似的想法。我国的许多位资深学者已经提出过:在注意客观实物的“物理”现象和性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人与物、活动与活动之间的“事理”,以及人际关系的“人理”。后来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所谓“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要求“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近来,国外也有学者提出从多个维度来处理系统问题,这些维度包括:
(1)科学维度。
(2)逻辑与认识论维度。
(3)时间维度。
(4)文化/政治/行为维度。
(5)道德与伦理维度。
(6)社会维度。
(7)组织维度。
(8)经济维度。
(9)技术维度。
其中虽然不免有些交叉,但却是提醒人们注意系统的各个方面。
软系统方法论不指望像硬系统方法论那样一次完成,而强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变革,这和我们常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也是一致的。
软系统方法论强调对所谓人类活动系统(HAS)的研究,反映了对于以人为本的重视。而在建模工作中,重视了对于活动的分析。在分析各要素的关系时,重视使用动词而不仅使用名词来加以表述。在根定义中加入所谓世界观(简称W)时,考虑了人的价值观不同,因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无论是对问题情景的感受和理解、对方案的设计与选择,都会反映出价值观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第(5)步中的讨论来协调的。
从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来看,在第(1)步,人们获取的不仅有可以言传的理性知识,而且还有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到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性知识。在第(2)步和第(3)步,逐渐把两类知识加以集成外化,形成使用系统语言描述的系统概念和模型。在第(5)步的比较过程中,通过知识缺口的发现和创造性思维,产生了新的知识(方案),再内化到人们的行动中去指导实践。这个过程可以看成一个知识创新过程。3.7节还将讨论有关知识的问题。
社会经济系统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利的分配问题。其实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一些大型的工程技术问题同样也涉及这些问题。要想解决这类问题,不但硬系统方法论显得无能为力,软系统方法论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软系统方法论的局限性,是在有着不平等权利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基本冲突的情况下,这种开放性的参与性的讨论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这时,要么敢于面对权势的不平等,使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和得到考虑;要么放弃原则,去适应强势的意见。这一点在软系统方法论中是没有考虑的。这时需要进一步联系到利益和权力的分配和协调来发展软系统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