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信息化与社会转型

IT革命改变了人们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从而影响了其理性选择。从整个社会来看,信息化将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等,并最终促使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① 黄志强,《论社会信息化与社会结构转型》,《晋阳学刊》,1992(2)。② 林毅夫,董先安,《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课题报告,未出版,2003(下载自中计在线,www.ciw.com.cn)。

2.3.1 信息化与社会就业结构和方式

1.信息化与社会就业结构转型

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对不同社会部门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在技术变迁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各部门理性选择的结果,就业结构不可避免会出现转型。从20世纪美国各类型就业比例的变迁来看,农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从1900年的约50%持续减少到3%左右;同时,制造业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与农业就业比例下降相对应,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的服务业,就业比例迅速增加,因而填补了农业人口退出的比例。由此可见,技术变迁对就业结构演变产生了长期持续的影响。

就业结构演变背后的经济机制可以表述为:在技术进步引起物质资本投资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符合技术条件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使得人们逐渐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更多地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人们往往把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手段。因此,随着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人必须要接受更多的教育,以应对技术进步的需求。

作为一种快速的技术变迁形式,IT革命不仅可以引起物质资本的积累,而且可以引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也就是说,信息化使得社会就业结构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2.信息化与社会就业方式变化

信息化不但造成上述就业结构的数量变化,还对就业方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由于对IT的掌握与应用方面的差异,不同职业之间、同一职业内部的差异扩大,且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形式。信息化提高了在职业之间以及相同职业内部具有较高知识内涵工作的相对重要性。针对传统工作而言,管理、专业与技术性职位将会增加较快,并构成新型社会职业结构的核心。同时,IT使得一些新的职业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出现了一些在家中上班的工作形式。相应地,新型雇佣关系也逐渐出现,如网络自由职业者往往采取更加松散的雇佣关系。

(2)由于IT降低了相互沟通的交易成本,传统的职业边界正在逐渐变得模糊,新的职业边界逐渐形成。信息化改变了传统职业界限严明的状况,赋予各种职业更大的灵活性。从而为了适应工种变换的频繁性,就要求职工以及经理人员具备不断掌握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教育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教育重点要从教会某种特定的工作技能,转变为教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3)由于工作当中采用的IT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使就业市场扩大,因此人力资源经理选择的范围也扩大了。而就业市场范围的扩大,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无疑是有利的。由于增加了就业匹配的可能性,失业率会降低。对于求职者而言,一方面,因为就业的范围扩大而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学习,以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3.信息化与社会地位的差异

信息化给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还需相应地关注信息化对各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距,进而对社会地位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一方面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所谓信息化所造成的技术偏向问题。Bresnehan,Brynjolfsson和Hitt(1999)针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对急剧上升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他们主要考察了所谓有偏向的技术变迁(skill-biased technical change)。其研究结果表明,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IT的人,工作当中产生的创新成果更多、效率也更高。因此,与传统工人相比,拥有IT技能的技术工人具有更大优势。这一部分人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人,而且高技能工人的自主权也相应增加。不仅如此,由于技术变迁诱致就业制度发生改变,出现一方面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较低工人的工资绝对水平同时下降这种奇怪的现象(Acemoglu,2002)。总之,IT导致社会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提高,反过来刺激更多人学习IT知识。

2.3.2 信息化与社会群体结构

社会信息化将使目前许多国家具有的工人与农民或蓝领与白领,以及知识分子等阶层构成的群体结构产生根本变化。在较成熟的信息化社会,一般居民都拥有较丰富的信息知识和技术,使用着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体系,作用于相应的信息资源及物质资料等,以生产知识产品为主,导致以往各群体的差别日益模糊、淡化,并被新的群体结构所取代。按劳动方式、工作性质和职业的差异,社会成员将分化为政府官员与公务员阶层、社会信息与网络监管人员阶层、信息知识及技术设备研制人员阶层、信息服务和操作人员阶层、信息产品及物质产品制作人员阶层、有闲阶层和食利者阶层等群体。在计算机空间里,地理位置已失去了实际意义,世界各地的网上居民都可以相互交流,因而能打破国家、民族和地域的局限,组成各种网上群体。

群体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以下的明显特征:一是群体结构日益简单化,各群体阶层的同质性不断增强,一个迅速增长的以智力劳动为谋生手段和生存方式的“新中间阶层”格外引人注目。二是各群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和固定的,社会成员不断加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加之社会所提供的角色转移的机会和可能逐渐均等化,使群体间的流动增大。三是群体分化与群体整合基本同步,社会成员的声望、财富、地位与其智能条件和主体努力程度相适应,群体间的联系增强,彼此关系较为和谐。四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信仰结成的网上群体日益增多,社团性加强。然而,由于各群体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可能拉大各群体的差距,导致摩擦增加;网上群体的交流固定化、长期化和日常化,可能与现实群体交往减少,造成彼此的疏远与隔阂;不设防的信息网络也可能为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组成全球性群体提供方便之门,从而给国际社会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和危险。

2.3.3 信息化与社会组织结构

在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应用全民化的浪潮中,组织结构将发生变革。首先,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组织及功能逐步消失,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组织及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权力制衡监督机制和管理公共事业的组织及功能日益加强。其次,中小型企业的迅速兴起,尤其是家庭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组织必然由“规模化、标准化”向“小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转变;大型企业逐渐划小核算单位,且由计算机网络代替中层管理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工作,企业的中层管理组织逐渐削弱并趋于消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企业化,从多个企业为了同一目的而在网上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虚拟企业,共同进行设计、采购、制造、交货、运行乃至付款结算,一旦目标达到即可解散,在新的目标之下再重组一个虚拟企业进行运作。再次,民间社会组织的力量迅速崛起,作用日益增强。例如,企业管理协会、信息知识及技术管理协会、信息服务及其消费者权益协会,以及各种娱乐、文体协会、学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它们既是联结政府与民间的中介组织,又是社会整合、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加强人际关系,调和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力量。

组织结构的演变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各组织的职能逐步明确化和合理化,组织结构的特性趋于适位,从而增强了社会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二是组织的自主性、独立性普遍增强,组织间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先进的网络设施是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工具,各组织不仅重视内部管理,更重视组织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信息化程度越高,社会的组织程度就越完善,矛盾、冲突也越少。三是组织的开放性和自洽性大为加强,各组织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自由进入网络进行交流,且无中心,无人控制和管理,无权力机构对它负责,但却非常有序地运行。网上组织逐渐增多,地位日显重要。然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人员流动更为频繁,加快组织的分裂速度,不仅企业或民间组织由于运行状况的变动而解体,而且政府部门也会因管理职能的调整而变更甚至缩减,家庭也因其成员变换工作而常常分离;信息互联网络提供了在网上进行远程经贸活动的机会,可能给制假和贩假者、诈骗者以可乘之机;互联网把军队与整个社会联结在一起,每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作战单元,极端宗教团体、恐怖组织、贩毒集团等可能利用它来为其服务,甚至发动信息战,给国际安全带来威胁。

2.3.4 信息化与社区结构

作为信息化社会的经济先导和支柱的信息产业,主要以信息资源为生产要素,其资源消耗少,智力投入大,市场竞争力强,因此区位选择自由度大,不必紧靠资源、能源产地和消费市场,也不必严格布局在城市地区,从而改变了传统产业为追求集聚效益不断向城市靠拢的局面。同时,信息化还形成了在家庭和社区中心工作的新工作方式,计算机联网进入家庭,使通常在办公室或野外环境执行的功能在家里也能完成,诸如工作、学习、购物、交际、娱乐和治病等;社区中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装备有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和远距离通信基础设施,人们可以在此完成部分或全部工作,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还可以在网上组成虚拟社区,促进社区结构变迁。

社区结构的演变显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社区的开放度和信息交流量迅速增强。网上社区的不断增加,使有形社区与无形社区共存,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质量扩展到整个地球,相互依赖性大为增强。二是家庭和社区中心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心,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价值观念不断创新,那些曾使家庭成为社会中心的种种功能得以恢复,重整了家庭生活。三是在家庭和社区中心工作的新工作方式的发展,使社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被信息化、生态化和后现代化所取代,信息资源共享使生存和发展机会人人均等,人类分布到更遥远的乡间,一种城乡融为一体、人口密度相对合理的社区结构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促使各种变化加快,流动量增大,可能造成原有的许多社区更快地解体,人际关系因此日趋不稳定;信息化使人们之间的交流以网络为中介,面对面的交往减少,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情感淡化,个人化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长期与计算机打交道,可能形成“数字化人”,对各种技术反应灵敏,却尽可能逃避现实和人际交往,使自己禁锢在虚拟世界之中,用虚拟的人工经验代替现实的生活体验。

2.3.5 信息化与社会观念结构

社会转型首先从观念结构的变迁开始,它是社会变革的指示器。观念结构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生活理解的结果,决定着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规范以及遵守的程度,因而是社会秩序能否维护的基础。信息化发展必然带来人类价值观的革命,它使劳动物质型为主导的价值观转向以知识智力型为主导的价值观。在信息化过程中,知识价值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智力比财富更为重要,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置适合自己的物品并赋予其价值,或按自己的价值趋向获得所需的物品。知识价值随时空条件的变化使传统的“价值不变原理”失效,一旦信息领域出现新技术,即便是原先具有很高价值的技术也会立即丧失价值,而且一般不再有恢复原来价值的可能。同时,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也产生重大变化,以往消费者为满足物质需求而进行消费,如今变成消费者为生存所必需的实用性消费只占小部分,大部分是为获得精神需要和满足文化心理需求,从而在消费的选择判断中,精神因素要大于物质因素。在此情况下,马克思所说的“本来处于主体地位的劳动者不再沦为被物的权力支配的客体”,“活劳动”使“死劳动”复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自己的灵魂”,而不再被资本家所占有。

观念结构的演变表现出以下重要特征:一是知识和智力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核心,人们对知识、智能的追求要高于对物质和能源的占有,前者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要高于后者,智力财富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决定性财富;二是资本和劳动的分离现象逐渐消失,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一体化明显,每个人的价值趋向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自己设计和创造的产品中得到展现,人际关系趋于和谐且相辅共进;三是家庭和社区中心互联网络利用率的大幅度增加,使个人、家庭、社区中心的价值观占据重要地位;四是知识与智力是一种由社会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流动性较大的活的价值,加之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更富变化性,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具有多元性、自主性、独创性和选择性。在价值观念变更的同时,其他观念如时空观念、教育观念、职业观念、产品观念、劳动观念、生产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了的观念共同构成一个全新的观念体系,对社会的动态运行与持续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不过,发达国家在制造文化同质现象时,也在传播其价值观念;信息的流变性、新奇性则会使人时常体验到强烈的易逝性,历史感随之消失,当下感被当作唯一可把握的实在生活,可能导致享乐主义盛行;由于计算机信息较之印刷型文献更易消失和被篡改,而电子货币、电子转账等与“信用”有关的活动又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因此容易产生信任危机以至信仰危机;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且无须对其后果负责,可能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以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及个人目标的实现为其唯一的最高人生价值,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由于人们整天注视着计算机终端的显示器,无须直面现实,从而感到自己日益生活在一个象征的、虚幻的世界中,进而产生对一切事物的怀疑心理而走向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