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第1章 工业化理论
1.1 工业化的内涵与类型
1.1.1 工业化的内涵
尽管对工业化概念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多种工业化的定义,许多已被人们所熟知,但至今为止人们对工业化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高峰(2007)归纳了以下6种对工业化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
1.历史变革角度的界定
德国经济史学家鲁道夫·吕贝尔特指出:“只是在机器时代破晓以后,随着纺织的机械化,随着蒸汽机作为一项新的能源,随着从单件生产过渡到系列生产,过渡到大规模生产,人类社会才开始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这种变化。”这个定义主要从工业化史的角度去谈工业化,即把工业化发展作为叙述工业化史的主题,并通过对工业化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的分析,陈述工业化内涵。
2.产业结构角度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经济学界仍然延续对工业化的最初理解,即认为工业化是工业或者制造业在一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工业化就是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并把如此理解的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振兴的目标。这一定义把工业化看成“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以工业行业的发展全面代替工业化,虽然体现了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但对工业化的认识是片面的。
3.经济结构变化角度的界定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从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入手,指出工业化乃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可以看出,这一解释认为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占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的比例;二是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4.生产函数角度的界定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就在他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对工业化这一概念作了独特而完整的阐述。他说:工业化可以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式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整个社会。根据张培刚的解释,这一工业化概念可以将工业发展及农业改革(农业现代化)都包括在内,因为农业作为一个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同样受基要生产函数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定义将工业化的实质看作生产函数的变化。
5.资源配置结构转换角度的界定
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即“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这个定义比较容易理解,即工业化过程就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产品的来源”从农业生产领域转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说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开始越来越多地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值得肯定的是,此定义把整个产出作为工业化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了一、二产业,而且把第三产业也包括进去了。
6.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角度的界定
1991年,张培刚在其新著《发展经济学通论》一书中,对工业化概念及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和补充。他将工业化重新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结合方式)连续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的新内容:一个方面是强调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过程必须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是不断前进的,是动态的;它既不是往返循环的,更不是倒退的;另一方面是强调这种变化过程必须是突破性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包括一定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或变革。它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手工式劳动基本上被机器(包括之后的计算机等日益先进的工具形式)操作所替代。
7.对本文的理解与界定
根据以上的综合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对于工业化的理解主要有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狭义):工业化就是工业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工业化简化为工业的发展,理解为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从前面分析可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以及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简单地说,工业化=工业发展。
第二个层次(中义):工业化就是产业化。英文“industry”的本意是指“将人力组织转化成进行货物商业性生产和进行商业性服务的方法”,“industry revolution”更为准确的翻译是“产业革命”,因为这场革命不仅仅是第二产业的革命,也是经济领域所有行业的一场产业革命。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张培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工业产业化+服务产业化。
第三个层次(广义):工业化就是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即产业革命引发的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来看,工业化不仅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化,也是一场经济社会转型。工业化引发了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并促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政治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工业化=产业现代化+市场全球化+农村城镇化+政治民主化+……
对工业化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国家战略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虽然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核心的角色,但工业化绝不能顾名思义、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发展第二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化非常迟缓,甚至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不能不说与我们对于工业化认识的偏差有关。因此,本文将工业化理解为产业化,即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工业产业化+服务产业化。
1.1.2 工业化的类型
张培刚(1984)首次将制度因素纳入工业化类型的划分,并依据发动者的不同,将工业化分为3类:个人或私人发动的工业化、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和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工业化。根据这一划分,可以大概地将英国和美国归入第一种类型,日本和德国归入第二种类型,法国归入第三种类型。
1.私人发动的工业化
由私人发动的工业化首先发生于英国,这种类型有一个称为“产业革命”的时期,这也是工业化历史上最具演进性的类型。“产业革命”一词在英国经济史上所标明的时期是从1760—1820年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而真正促使产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发明和技术革新。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品种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是生产方式——从工场的手工生产到工厂的机器化生产;变化的是生产组织方式——工场中的个人独自生产到工厂中的有组织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产业革命的结果首先是生产率的跨跃式提高。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在其产业革命时期,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和纺纱机的珍妮等,不仅是发明家,同时也是企业家,这两者往往是一体的,而对英国政府的作用却很少能提到。因此,可以说这种分类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工业化的内在机制不同于别国的独到之处。
美国的工业化归入私人发动类型,是因为美国继承了原宗主国——英国的社会制度。尽管美国真正全面推进工业化应从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算起,并不比德国(1870年)和日本(1868年)早,但美国却没有走德国和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由于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保证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经济史研究表明(Maddison·Augus 2001),欧洲科学和技术的唯一有效的海外转移是在当时美国的英属13个州。在1776年美国建国时,相对于250万人口的这些英属殖民地已经有了8所大学和一个十分熟悉当时欧洲情况的知识精英阶层,如富兰克林(1706—1790)和杰弗逊(1743—1826),这使得美国继承英国制度有了意识形态的保证,同时这些殖民地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到发动工业化而不需政府出面引进技术,这是美国走私人发动工业化类型的内在条件。
2.政府发动的工业化
德国自1870年普法战争和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1894年中日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开始有意识地推进工业化,且更多地都是政府发动的。虽然它并不像前苏联工业化那样是革命性的,但比起英国、美国的由企业创建精神和生产技术推动的工业化,则在制度和政策上发生很大的突变,以致可以称为革命。因为在演进性的情形下,生产技术是一个发动因素,而且其本身也是变化着的;而在革命性的情形下,生产技术完全变成给定的。因此,本国与外国的技术差距往往被政府认定为落后的原因,这种差距的产生又被认为是制度造成的。因此,在遇到战争或强国势力的威胁时,政府想到的就是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去强兵富国,这时政府就主动改变一些制度,实行新政去推动代表国家富强程度的工业化,这是日本、德国政府主导型工业化类型的作用机理。日本和德国的这种政府主导型工业化与英、美的私人发动型工业化还有一个最大的本质性区别,就是工业化在英、美是实现私人利益的手段,而在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类型中,工业化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实现国家或政府目标的手段的色彩。
3.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工业化
法国经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开始了早期工业化过程。法国的工业化也是从纺织工业部门采用机器率先开始,进而逐渐扩展到冶金、采矿和机器制造业。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统治地位,法国也完成了工业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居于优势,因此,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法国的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英国和美国。
相比英国和美国,法国的工业化过程比较坎坷。一是因为法国不具备与英国完全相同的社会结构、政治组织、合理的个人主义及国民务实的传统等内在条件。英国的政治体制是民主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的,而法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拥有较为强大的国家政权,并且这些政权不但未成为工业化的促进力量,反而在很多时候成了发展的障碍。二是对英国经验的简单模仿所付出的代价。18世纪后期,法国社会把建立民主体制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而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却引起了反复和剧烈的社会动荡。法国以建立政治民主体制为先导的方式,最终未能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在某种特定的阶段阻碍了法国经济的起飞。三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如英国。例如,法国的农业相对英国不够发达,矿产资源分布不集中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付出了沉重代价后经过反思,法国意识到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不合时,于是选择了一种介于自由放任和集中计划之间的类型模式,即通过政府主导与私人发动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如何将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并取得了工业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