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系统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并提出了工业化的相关理论。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也有了较多研究,并产生了许多对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大影响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中。

1.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通过对工业化(当时称之为工业革命或大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分析,提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通过对工业化的客观描述和实证研究,指出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武力、高伯文,《试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1.关于工业化产生的分析

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欧,其历程说明,现代化之路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即先有市场革命,才有工业革命。市场革命(或称之为制度创新)相对于工业革命来说,更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对于市场化(贸易扩大)与工业化(大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作了形象的描述:“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于是人们便想到应用18世纪时即已充分发展的机械学。”后来恩格斯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时说:“随着欧洲以外的大陆的发现,从15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得到了一个更广大得多的通商地区,同时也就得到了发展自己工业的新刺激;在一些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手工业被已具工厂性质的手工工场所排挤,而手工工场又被大工业所排挤,此种大工业是由于前一世纪的种种发明,特别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才可能发展起来的。大工业又反过来影响商业,排斥落后国家里的旧式手工劳动,而在比较发达的国家里,建设起现代的新交通工具——汽船、铁路和电报。”

2.关于工业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分析

对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恩格斯分析了其工业化所带来的变化:“60年至80年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工业很少而不发达、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却是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国家了:有居民达250万的首都,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有供给全世界产品而且几乎一切东西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而明智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2/3从事于工业和商业,完全是由另外的阶级组成的,而且和过去比起来实际上完全是具有另外的习惯和另外的需要的另外一个民族。”

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加以肯定。马克思指出:“从事农业的相对人数,不能简单地由从事农业的人数来决定。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有许多人间接地参加这种农业生产,而在不发达的国家,这些人都是直接从属于农业的。因此,表现出来的差别要比实际的差别大。但是对于一国文明的总的水平来说,这个差别极为重要,哪怕这个差别只在于,有相当大一部分参与农业的生产者不直接参加农业,而摆脱了农村生活的愚昧,属于工业人口。”

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内在联系方面,马克思始终从大工业发展的必然性来谈全球化,认为工业化是构成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他认为:“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人的全部精力极度紧张起来。只要有可能,就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全球化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在马克思看来,全球化完全是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因为资本本质上是一个世界性范畴。

3.关于工业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推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分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由此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工业化与社会制度演变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1847年指出:“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却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有害的动荡的因素。”

1.3.2 列宁的工业化理论

列宁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论述,以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1920年为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高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及战略创新》,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2007。。在前期,主要偏重于探讨一些纯理论的问题。在后期,由于俄国战时共产主义以及从战争转向和平的新环境,列宁认识到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提出“新经济政策”,探讨一些俄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具体理论问题。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即从小生产还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应当把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要完成这个过渡,关键是通过工业化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他认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但是不能局限于这个一般原理,必须把这一原理具体化,适合最新技术水平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就是全国电气化。”列宁把电气化看作社会主义技术基础的主要标志。强调“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而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要通过国家干预来推动。他认为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的必然条件,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问题上,列宁认为,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所以需要重点发展重工业,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要保证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发展燃料、铁、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的生产”;强调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列宁非常重视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发展工业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还高度重视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1.3.3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被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典模式”。其特征是,高度重工业化的畸形工业化,高度集权化的统一统筹制造型(简称统制)工业化,高速度的赶超型工业化,高度封闭的内向型工业化。他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注重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认为重工业化是工业化的基本内容,甚至看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以当时苏联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为基础。从外部看,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诸多敌对的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从内部看,苏联仍然是小农国家,还存在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因此,必然要采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速度的工业化。斯大林认为初期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设备、技术,只是“权宜之计”,这与斯大林“一个国家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