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面向“三农”实际,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成绩斐然,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明显增强,基层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化水平日渐提升,基层电子政务建设加速向乡镇延伸。
一、发展现状
(一)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中央1号文件持续关注农村信息化
中央连续8个1号文件关注农业农村信息化,2012年,农村信息化再次被写入1号文件,文件指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持续高度重视。
2.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2011年11月15日,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编制的,是指导“十二五”期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农业部门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印发,有利于各级农业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
(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明显改观
1.行政村通宽带加速推进
在全国已实现乡镇通宽带的基础上,2011年各地继续加快推进行政村通宽带,全年新增1.7万通宽带行政村其比例从80%提高到84%。宽带的进一步普及,使2011年农村网民增加1113万,总规模达到1.36亿,占整体网民的26.5%。
2.自然村通电话进展顺利
继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之后,为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分散人群的通电话问题,2011年自然村通电话工作持续开展,全年开通电话的偏远自然村新增1.2万个,全国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提高到94.6%,同时,还为黑龙江和内蒙古890个生产建设兵团连队和农林场矿开通了电话。
3.广播电视村村通步入新阶段
2011年,“十二五”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建设任务正式启动,以直播卫星应用为主,各地逐步进入工程实施阶段,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54万套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陆续进入发放安装阶段,并在全国建立了37个省级售后服务中心、866个县级服务网点和1782个乡镇级服务网点,农村广播电视正朝着“户户通”稳步迈进。
(三)农村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1.农业农村信息采集渠道不断完善
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自下而上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乡镇企业、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科教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等主要行业和领域;部署信息采集点8000多个,建立了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和报送制度,通过远程联网采集、报送农村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动态、供求变化、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质量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信息。
2.农业网站体系进一步健全
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农业部初步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超过3/4的地级农业部门和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更新较为及时的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
3.一批重要农业农村信息数据库相继建立
截至2011年,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价格、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等50多个数据库;各省级农业部门也相继建设了涵盖农村生产、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业科技以及农业政策等各领域的数据库系统。
(四)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日益完善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2.更多惠农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搭建
农业部先后搭建了19个省级、78个地级和344个县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业部的领导下,各地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电脑等信息载体,因地制宜构建了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三大电信运营商成功打造了各自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如“农信通”、“信息田园”、“农业新时空”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通过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宣传公司产品,开展网上服务、电子商务等经营活动。
3.各具特色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成熟
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进一步成熟,比较典型的有,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热线服务模式;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服务,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农民一点通”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此外,广东的“农业信息直通车”、海南的“农技110”、山东的“百姓科技”、山西的“我爱我村”、陕西的“农业专家大院”、福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甘肃的“金塔模式”、云南的“数字乡村”等模式也不断成熟。
(五)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及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
1.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开始破题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在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开始试点性应用。一些猪场、奶牛场和禽场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养殖环境监控、疾病防控以及自动饲喂,一些大型奶牛场引进国外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挤奶机器人。江苏、山东、广东、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的水产养殖企业开始利用最新的农业物联网技术,配置水产养殖实时远程监测系统,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2.电子政务开始向村镇延伸
一些地方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探索民政、社保、卫生、计生、公安等业务系统整合模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和窗口向乡镇和行政村的延伸,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依托乡村网页、信息服务站、信息终端设备等渠道,实现种粮、良种、农机具购置、农资直补等补贴,以及村务收支和债务等在线实时查询,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以推动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的全面公开、有效监管和规范使用为重点,推广普及村务管理系统,实现农村资产、党群、计生等工作的有序透明民主管理。
二、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夜这一关键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将从1000美元升至1500美元,城镇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迎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即将迎来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农村信息化发展将迎来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我国提出了2020年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协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将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资金供给充足,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宽带普及率及接入带宽都会有明显改观。这一时期,农民的人均收入在“十二五”末期达到1500美金。达到这一收入水平后,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普遍增强,百户拥有电脑的台数将从目前的7.5台增加到30台左右,这一变化将大大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和迅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达到这一收入水平后,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会迅速提高,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减少劳动力成本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进一步刺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应用,农村信息化会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将迎来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超过农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将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这为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信息技术迅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推进将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农业生产方式将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些变化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一阶段,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分工更加精细,农民和市民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化逐步成为方便市民、富裕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全社会的这一认识会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农村信息化投入会大大增加。这一时期,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步伐加快,多功能、经济型、智能化的农业装备设施和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信息技术和产品将大量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村信息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凸显,农业企业投入显著增加,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将进入迅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面向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营销网络即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四)我国农村信息化即将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十二五”时期,是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民教育整体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并迎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这一时期,物联网技术将从概念设计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传感器、农业传感网和农业电子产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注入坚强的技术动力;这一时期,农村信息化将迎来农业云服务时代的到来,农业企业和大户将由技术产品购买转向购买服务,软件即服务,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服务时代的到来,将催生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模式,农村信息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这一时期,3G、4G和移动互联等新型信息技术将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将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信息化技术由单项技术应用向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村信息化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迅速发展的高潮。
三、发展瓶颈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信息化必将快速推进,这是大趋势,但制约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
(一)社会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到位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各级领导、部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改变农民意识和经营理念中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农村信息化是初期投资大、回收期长,进一步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发展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因此,要让各级领导、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全面推进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因此,如何逐步提高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加大全社会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是“十二五”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第一挑战。
(二)针对农村信息化的政策乏力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新兴事业,基础薄弱,技术起点低,农村信息化产品尚未形成产业,加上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农业信息产品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和投入能力有限,然而,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到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都需要很大的方方面面的投入,我国目前尚没有面向企业的农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的产业鼓励政策,缺乏面向农民的信息补贴优惠政策,从而导致农村信息化一直没有形成产业,低廉、稳定、可靠、准确、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缺乏,农民需要信息,但又没有可利用的实用信息,如何建立与完善农村信息化推进政策是“十二五”农村信息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离产业化、规模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复杂性的特点,与工业信息技术产品相比,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具有实用性强、个性化需求大、批量小等特点,加之农村信息化还在起步阶段,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没有形成产业,目前国内没有大型的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公司。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基本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中,可靠、准确、实用的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严重缺乏,国外的产品价格昂贵,不可能在农业这个相对弱质产业应用。因此,如何启动这一基础薄、技术复杂而又要求苛刻的新兴产业,解决实用农业信息技术及产品严重缺乏的难题,成为“十二五”农村信息化的又一挑战。
(四)体制不畅、机制不顺的难题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解决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会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统筹和协调,管理很难形成合力。另外,政府、运营商、企业在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各角色如何定位,各方如何根据市场机制进行协调与配合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农业信息服务尚没有形成合理的市场机制。加之农村信息化在现实过程中会遇到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各部门的利益将重新分配,比如,农业电子政务的开展在大大提高农业部门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传统行政方式受到挑战。因此,如何建立并完善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机制、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是“十二五”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又一挑战。
四、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由政府推动向需求拉动转变
目前的农村信息化在依靠政府力量主导的情况下,各类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进入,而且初步呈现激烈竞争的态势。从长远看,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会并驾齐驱,社会力量会逐渐成为有生力量和强大力量,农村信息化的行为主体必然是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如政府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层都会推动,包括各级各地国家事业单位;如有关媒体、社团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如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如各级各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各种个体民营经济实体、风险投资集团等的介入,以及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组织及行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农村信息化既是一个明显的、巨大的社会需求,又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空间,实现新农村信息化同时寄托着政府目标的追求和企业利益的追求。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基层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各地乡镇信息服务站均已建立并运作,行政村信息服务点和信息服务员建设开始日益壮大。通过中组部的大力推进,全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配发了党员远程教育专用的计算机并接入了互联网,各村也为此开设了专门的场所,有的还配设了电视机和音像设备,基本发挥了村级信息服务点的作用,另外加上原来农技推广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网络,此类信息服务点在信息传递和沟通农民信息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地区行政村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几乎每月都会邀请农技站工作人员以及外界专家开展培训,甚至还有深入田间地头的实地指导,很好地延伸了服务体系的职能。另外,作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链上兼有信息服务主客体双重身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并向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主体演变。
(三)农业信息服务将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由于农业的分散性,需要一个整合的统一平台来实现个体的服务,降低全部的成本。既不能是政府全包,也不是运营商全包,因此第三方平台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各级政府越来越意识到高层级行政区划集中部署建设,会降低总投入,提高规模效益,上级系统凡延伸至下级的,要尽可能对接下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层级间信息资源的交换。同时提倡在高层级行政区域部署涉农信息服务平台,集约建设在省或市,县以下不必建立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如果县市级没有条件的,直接在省级建设。例如,宁夏全区统一建设中心平台,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数字有线电视等应用内容共享,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共建一个涉农数据库,整建一个“呼叫中心”。很多地区实践将多项服务全部集成在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三网一馆一院”功能(“三网”即互联网经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三网合一,“一馆”即数字图书馆,“一院”即互联网电影院),一站多用,信息服务“扁平化”,既避免了各部门建设各类信息亭、信息岗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多功能的集成也提高了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的使用效率,为服务站本身的生存发展拓宽了渠道。
(四)农村信息化进入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的转变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信息化的重点是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应用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服务,技术应用比较单一,“十二五”时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将向综合技术集成应用转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将涉及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将进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自动控制”的技术集成应用时代。
五、发展对策
(一)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物质条件,是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前提,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通过宽带模式、无线模式、短信模式、广电模式和直播卫星模式等多种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1.全面开展宽带普及工程
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要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下一代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速率,使农户宽带接入速率平均不低于2MB/S。组织实施“宽带下乡”工程,鼓励宽带运营企业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推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将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从电话普及扩大到互联网宽带接入,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将互联网宽带接入列入家电下乡范围,对农民使用宽带网络服务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2.努力探索无线进村入户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无须或很少布线、安装快捷方便、不受空间和建筑结构制约的特点,可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遇到的布线难题,是未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运营商可以根据农村用户数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地配置设备,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的目的。在网络开通初期,可配置较少的接入点,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根据需要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3.大力开展农村短信服务
农村短信服务一般由运营商与第三方业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合作运营,分享利润,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负责提供内容,而运营商则负责提供接入。建议各地提供一定的补贴为农民定制农村政策法制、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流通等手机短信息服务,把市场、科技和政策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经营者,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4.着力提升广电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全面实现20户以下的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着力完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加强运行和维护管理,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建设,不断增加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提高传输质量。扩展农村地区收听收视内容,丰富适农广播电视节目,分步骤在成熟地区开通当地农村专用频道,提供个性化点播服务。
5.有序消除直播卫星覆盖死角
直播卫星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套数多、图像质量好,接收方便、服务精细等多方面优势,可以为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全国2亿多户农村家庭免费提供40多套广播和电视节目,能够根本实现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在短时间内缩小城乡差距,最大限度地扩大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覆盖,有效带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直播卫星模式的开展要先试点,后推广,保证有序推进;尽快建立直播卫星服务网点,不断充实直播卫星的服务内容,降低接收机成本,让农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的载体和依托,是面向农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实时互动的“扁平化”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渠道,具有信息采集、加工、共享、发布、服务功能,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服务是否取得实际效益和效用的根本体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项目为契机,面向“三农”需求,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建成支持“语音、短信、视频”等多种接入方式,“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惠农信息服务平台。
1.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
平台门户是综合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信息资源统一发布和展示的窗口,主要为广大农村从业者和农村管理者,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市场经纪人、合作组织、农村中小企业、基层管理者、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提供信息服务。平台门户通过对接呼叫中心、信息服务系统、数据资源库以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点,为用户提供各类涉农资源(课件,教程,软件)发布与下载、信息查询、技术交流等服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门户实现在线咨询、远程诊断与视频、电子交易、个性化知识推送、社情民意调查等服务功能。
多媒体呼叫中心是农民实现平台门户接入和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农村农业信息需求、沟通与服务的重要渠道。以有涉农信息呼叫热线(12396、12316等)为基础,建设呼叫联动、协同服务的综合呼叫中心,实现语音呼叫、网络呼叫、远程视频、手机短信及3G可视呼叫等多种接入方式的有机融合。通过对用户呼叫的及时分配和调度,开展即时应诉、调度应诉、现场应诉等服务,同时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决策等提供基层诉求。
数据资源中心作为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存储、共享和交换中心,为网站群和各应用系统提供整合数据支持。数据资源中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农村农业相关信息资源,包括政府各个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市场、企业等数据信息资源,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总线信息交换接口,元数据及共享协议,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后台,建设集中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
2.公益惠农,打造民生信息服务系统
充分依托党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民政等各级业务管理部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集成建设一批政府主导的惠农型农村民生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努力实现城乡公益性服务均等化。
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远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优势,依托优势科研单位和信息资源机构,坚持“以通为要,以用为本”,不断整合丰富教学资源,畅通党政信息渠道,推进远程教育“由村入户”,提高远程教育“三进”(进电视、进手机、进互联网)覆盖面,抓好信息化网络条件下的党员教育,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构建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系统。依托广电部门和文化部门,建设集广播、电视、文化、报纸、书籍等与一体的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系统,并以广播电视或电子阅读等为主要形式,送到农村千家万户,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的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丰富和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增加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购置,鼓励农村教师采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多渠道拓宽资源建设,共享优秀教学案例和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扎实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丰富农村地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课程,全面提升农村主要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查询系统。依托卫生部门,以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为基础,建立数字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查询系统;建立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主导,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信息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更有效地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
构建农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依托劳动保障部门,针对当前农民就业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的现状,建立农民就业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精确搜索技术、信息分析挖掘工具等,搜集、整合、分析相关信息资源,提供快速、准确的就业信息源。
构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依托气象部门,针对农业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建设由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影响评估、信息发布反馈及数据库应用服务等功能组成的气象为农信息服务系统,确保规避气象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
3.市场引导,构建产业信息服务系统
按照“统一接入、单点登录、开放接口、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适当发展分布式产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逻辑连接。各系统的建设要按照“建设一个、熟化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进行,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
构建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指为用户提供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信息服务。以市场为引导,企业为主体,联合农业厅、林业厅、科技厅等部门,聚集国家及省级科研单位、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农业园区等人才优势,重点构建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产业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建立覆盖全部产业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系统。依托省供销社,联合省商务厅等部门,以现有的网上供销社、农产品电子信息平台等为基础,以农产品和农资交易的实际需求分析为前提,以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目标,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供求撮合、物流配送、交易信息推送、网上支付等商务服务,加快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构建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系统。以供销社系统的农村销售网络为基础,建设与完善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农资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提取、审核、整理,构建农资供需信息发布子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农资供需信息发布服务;推广农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以农资交易的实际需求分析为基础,构建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
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在商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电子交易系统为基础,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采用条形码、RFID等技术,实现农产品从采购到配送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依托省农业厅和省统计局等部门和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户、涉农部门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农业资讯、农产品供求信息查询与发布、农产品价格及预测等服务。
(三)构建新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专业信息服务站建设、信息员与信息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建设等,是解决目前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实施“扁平化”服务的重要方式。新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按照“组织有力、队伍健全、模式有效、机制合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服务组织和信息服务站点,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员的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和可长效运行的服务机制,为基层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以评促建,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普及工程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是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手段,是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场所,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解决目前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要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服务站为主体,整合各部门建设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要充分整合各级部门及组织的基层站点资源,“共建一个庙,各拜各的神”,“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信息入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规范建设,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要按照“五个一”基本要求进行建设: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要本着“共建一个庙,各拜各的神”的原则,充分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技、商务等现有基础,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提高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率。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城乡结合部、粮食主产主销区、特色农业区、乡村旅游区以及落后偏远地区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点。
综合信息服务站要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层服务站为主体,通过场地和设备共享、数据资源共享、人员共享,整合经信委、农业厅、卫生厅、文化厅、商务厅、广电局、气象局、供销社、电信等部门和单位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资源,建设“多站合一、多员合一、一站多能、多模式服务”的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依托基层信息站点,推进农村电子政务管理、农村事物综合咨询服务、农村文化娱乐服务、医疗及卫生公共服务、农超对接、农村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事务一站式服务,开展本地支付、票务、远程挂号等代办业务。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要贴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科技咨询和辅导、市场价格、生产经营、疫病防治、致富就业、文化生活等各类信息的查询、收集和发布等综合信息服务。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进行监督,要定期对服务站进行检查和考核,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优秀的服务站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并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服务站予以淘汰。鼓励各地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各地区服务站的工作积极性。
2.产业引领,实施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站普及工程
专业信息服务站上联专业化信息服务系统,下联基地和农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农户提供专而精的特定产业信息服务。要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农资店、运营商基层服务点等实体建设专业信息服务站,达到“有人员、有场所、有服务、有收益”的“四个一”标准。专业信息服务站要依托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其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撑手段,面向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为农户提供从生产、物流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的信息服务。
专业信息服务站要针对本地优势及特色农业产业的信息化服务要求,通过资金、财务、税收、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民办非企业单位、城市涉农社团等各类涉农组织。充分利用涉农组织在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府资助和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涉农组织为农民提供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专业性信息服务。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开发各类农技短信、农业热线、农技视频、就业培训等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产品,提高涉农组织的服务方式与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形成面向农民的全套信息化应用体验服务方案。
专业信息服务站要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选择信息化水平较好、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广泛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乡镇农技站、农教中心、农资经营实体等,建立专业信息服务站,围绕产业链条,开展全方位技术与信息服务。
3.规范管理,打造高水平农村信息员队伍
信息员队伍是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力量,是信息进村入户的执行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基层农村应用的排头兵。要依托各类基层信息服务站,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强化面向村干部、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农民及回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及就业培训,从中选拔一些德才兼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岗位,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和信息服务能力。
村级信息员一般要由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熟悉村本情况、具有一定微机操作能力的人员担任或兼任。一般从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村支两委、一村一大、回乡优秀青年(含退伍军人、返乡创业民工)、回乡退休干部与科技人员、村级教师等里面候选,做到“多员合一”。建立健全村级信息员业务培训和考核奖励等制度。
村级信息员主要在村级行政开展“面对面”信息服务。一是开展上网办事代理,如与电信电力、银行、交通旅游、医院等单位合作,依托村级服务站开展本地支付、票务、远程挂号、农超对接及农商对接等代办业务。二是开展信息服务助理,如帮助农村居民收发邮件和短信,组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协助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协助农户反映民意,协助农民信息技能培训、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气象科普常识的宣传。三是推广农村阳光政务,如在低保、社保、三金、粮食直补、奖励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建材补贴、农民科技培训补贴等方面实施阳光政务,提高农村政务、农村党务、农信服务、农技服务、农商服务和农企服务和农村应急服务能力,促进农村民主、基层组织和和谐农村社会建设。
加强对农村信息员队伍在涉农政策、计算机能力、网络应用和维护技能、信息甄别能力等基础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员组织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建立农村信息员资格认证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农村信息员的工资性补贴按照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市场化收入三种渠道分担的原则发放。
4.讲求实效,探索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运营机制和模式
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面利益兼顾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一般由政府主导公益服务型机制、市场驱动型机制两种。政府主导型机制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组织人员、投入资金、配备设施”等手段,无偿开展农村农业信息服务的机制。市场驱动型机制要积极调动电信运营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规范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的、以农民为对象”开展有偿开展信息服务。公益服务型机制需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大学推广模式,为农民提供以公益性为特征的无偿信息服务。
建立公益性的政府推动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落实任务分工,开放涉农专业信息资源,加快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健全农村农业信息化合作协调议事机制,形成多部门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地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结合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信息服务的日常业务,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这些公益性研究、管理和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加强公益性科技、文化、教育、管理、服务等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最大限度发挥公益性信息服务投入效益,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探索多元化的市场机制。采取市场机制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融资、竞争情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在突出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充分发挥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网络和内容运营商的积极性,以市场为纽带,采用利益分成的方式进行合作;引导相关农资配送、农产品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服务。通过相关系统,聚集研究者、企业、农民、管理人员,形成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同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发展。创新基层站点赢利模式,强化基层站点“自造血”功能,弥补政府经费和公益性投入的不足,保障站点的可持续运维。
(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农业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农业应用是农业信息化的本质,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难点和攻坚点。推进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流与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村管理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对农业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应用,必须坚持“低成本、易推广、见实效”的原则,在推进方式上,既要注重政府的扶持作用,还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按照“示范先行、工程推进、讲求实效”的思路稳步推进。
1.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农业步伐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各地要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需求,启动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制定与物联网基础标准相衔接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研发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农业物联网自主产权技术产品,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创新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技术模式,建立农业物联网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加快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持研发符合农业多种不同应用目标的高可靠、低成本、适应恶劣环境的农业物联网专用传感器,解决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和农业物联网感知节点合理部署等共性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农业应用需求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完善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牵头组织物联网技术应用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在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上,制定物联网农业行业应用标准,重点包括农业传感器及标识设备的功能、性能、接口标准,田间数据传输通信协议标准,农业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标准、应用服务标准,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规范等,指导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
探索建立农业物联网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创建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模式,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完善农业物联网应用产业技术链,实现农业物联网全面发展。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示范应用。重点推广以下五个方面:①基本农田保护管理系统,充分运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及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②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在测土配方技术的基础上,以3S技术(RS、GIS、GPS)和专家系统技术为核心,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的系统。③墒情监控系统,利用传感技术实时观测土壤水分,提高灌溉自动化水平,保障农产品产量的前提下节约水资源。④农田气象监测系统,可以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农田各类气象因子,远程控制和调节农田小气候。⑤病虫害远程诊治与预警系统,面向农户提供适用于计算机、手机、固话、掌上电脑等不同终端的病虫害诊断、咨询、预警、防控需求。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示范应用。设施园艺物联网应用重点要实现设施园艺环境的精准感知、作业的自动化控制和设施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设施园艺管理和控制的全过程信息化。要按照设施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集中示范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建设基于设施园艺生物环境感知设备,低成本无线宽带传输网络、智能决策服务技术和反馈控制技术装备等的设施园艺物联网感知控制技术体系与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监控预警、指挥决策,肥/水/药智能实施,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等。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示范应用。畜禽养殖物联网应用重点要实现畜禽养殖全过程信息化,加强应用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饲料自动给喂系统、育种繁育系统、疫病诊断与防控系统、养殖场管理系统、质量追溯系统,提高养殖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①要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猪、牛、羊、鸡、鸭、鹅等)养殖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畜禽生长的需要,对畜禽养殖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控制,实现畜禽环境的自动监控,以实现畜禽养殖集约、高产、高效、优质、健康、节能、降耗的目标。②采用动物生长模型、营养优化模型、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畜禽的生长周期、个体重量、进食周期、食量以及进食情况等信息对畜禽的饲料喂养时间、进食量进行科学的优化控制,实现自动化饲料喂养,以确保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病害发生、保证畜禽食用安全。③运用传感器技术、预测优化模型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根据基因优化原理,在畜禽繁育中,进行科学选配、优化育种,科学监测母畜发情周期,从而提高种畜和母畜繁殖效率,缩短出栏周期,减少繁殖家畜饲养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饲料、饲草资源占用量。④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根据畜禽养殖的环境信息、疾病的症状信息、畜禽的活动信息,对畜禽疾病发生、发展、程度、危害等进行诊断、预测、预报,根据状态进行科学的防控,以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疫病疫情引发的各种损失,控制流行范围的目标。⑤运用射频识别(REID)技术、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畜禽养殖场的畜禽个体情况、出栏情况、饲料、人员、市场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⑥运用RFID技术、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等技术,对畜禽个体进行标识,对个体信息、畜主、养殖过程、加工过程、流通过程等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从而达到能进行质量管理和溯源的目标,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最终实现畜禽养殖的集约、高产、优质、高效、健康、生态、安全。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示范应用。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主要通过加强水产养殖信息化建设,大力建设与推广应用水质环境监控系统、饲料自动投喂系统、疾病诊断防控系统。①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水产养殖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水产养殖的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控制。②采用动物生长模型、营养优化模型、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水产品种的生长周期、个体重量、进食周期、食量以及进食情况等信息对水产养殖的饵料喂养时间、进食量进行科学的优化控制,实现自动化饵料喂养,以确保节约饵料、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病害发生、保证水产品食用安全。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根据水产养殖的环境信息、疾病的症状信息、养殖品种的活动信息,对水产疾病发生、发展、程度、危害等进行诊断、预测、预报,根据状态进行科学的防控,以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疫病疫情引发的各种损失,控制流行范围的目标。最终实现水产养殖集约、高产、优质、高效、健康、生态、安全。推进水产养殖信息化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建立一套可持续推广的模式。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示范应用。农产品物流物联网要大力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技术、全程冷链技术及检验检测设备。积极推动鲜活农产品应用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和调配系统,努力提高冷链物流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的物流装备、物流工艺和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在农产品产、加、储、运、销各环节打造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通过各类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农产品供应链,将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把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参与方的信息实现无缝衔接,信息流转无障碍;把农产品供应链以外的必要参与机构诸如政府部门的监管机构、统计部门等,各类研究院所,协会等纳入平台中来对农产品市场与流通进行统计、监管、引导;平台集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电子交易、信息追溯、物流控制与监管等功能。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示范应用。依托现代前沿网络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物流过程的跟踪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构建农产品流通信息备案制度,实施对农产品流通运作中任何环节的信息备案,以备查询,不仅对农产品生产环节加以控制,而且对其流通环节的质量和安全予以全程监控,追溯任何环节和过程的问题,找出真正的原因。最终实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流通行业及其流通执行组织企业对农产品流通活动的检测、监督和控制。
2.推进云计算技术应用,搭建农业农村云服务平台
云计算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一种新型计算和服务模式,它是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建设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租赁或免费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是将动态、易扩展且被虚拟化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出来的一种服务。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对象量大、面广、分散、个性化需求差异大,且目前农村信息资源分散、服务体系不健全,云计算和云服务是解决上述问题根本办法。按照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构架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是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和双向流通的重要手段,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按照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构架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虚拟化、弹性规模扩展、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和多租户等云计算关键技术,构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按照“统一接入、单点登录、开放接口、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主要涉农网站群的融合。着力建设与完善地方农业特色云、行业云和,采取多模式、多渠道、多机制,整合已有的各类专业信息网站;面向县(市、区)和农业行业,整合建设一批地方特色网站和行业特色云;建设和完善以村镇为基础的农村基本情况、自然资源、农村经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色产业、名优产品、乡风民俗、乡村旅游、人口、卫生、文化教育等行政村云。
按照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构架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使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能分享到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中信息流的改善,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引导下共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整体应变能力。供应链的农产品经营的上下游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云平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实时跟踪,达到全程管理和有效的控制。农产品物流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引导下实现协调整合,将使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减少因中间环节过多、市场需求失真而带来的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损耗,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进移动互联技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
随着3G技术的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熟,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由于存在人均年收入较低、消费支付能力有限、互联网接通率和PC普及率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手机已逐渐成为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终端。新生代农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新生代农村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他们中很多人已通过手机实现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跨越,直接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此外,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大,对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大的需求,他们的返乡以及与农村地区日常的广泛交流,也将助推我国农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3G在国内规模化商用推进,以及手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移动互联网将带动农村信息化应用升级。“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提高移动互联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制定加快农村地区的3G网络建设,提升农村地区3G网络覆盖的范围和质量,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开发满足农村用户特定需求的终端,有关部门提高对“家电下乡”中3G产品的补贴力度,有条件地放开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渠道的限制,并进一步降低农村地区使用3G业务的资费水平。
加大以手机为终端的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地区手机覆盖广的优势,依托全国及各省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合作,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天气资讯、农村生活、便民服务、市场资讯等各类信息服务。加大对与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应用开发与推广。实现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人口都能够享有更加美好的信息通信生活。
(五)营造农业农村信息化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是指建设农村信息化所必需的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环境。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能够承担开展信息化的基础成本;社会具备了信息化意识,接受了信息化的理念;政府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制定政策规划并承担信息化基础投入;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得到正常推进。
1.健全制度,制定农业农村信息化相关政策
组织编制全国及各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使农业信息化融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采取行政、立法手段规范信息市场秩序,建立监管机制,对信息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信息资料的发布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结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制定鼓励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如人才政策、采购政策、投融资政策等。研究制定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统计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和办法,组织开展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优秀信息服务员考核评估和表彰活动。
2.加大投入,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动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渠道,大力引入企业投资等各种资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信息化投资格局,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植、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深入推进农业信息补贴政策,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引导农民及涉农组织利用信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实行政府投入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由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等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信息化投资机构,开展针对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投融资业务,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出台电信资费向农村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农村地区电信资费,切实增强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增加信息投入。
3.重视培训,以信息化为手段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结合“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工程计划的推进,通过培训教室、综合信息服务站、信息大篷车、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资源,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内容的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开发和建设农村信息化培训教材和课件,形成专通用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条件组织实施一系列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对各级领导干部、信息技术骨干和专兼职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广大农民的信息化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信息能力。
4.注重引导,全面提升农民信息素质
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我国农民信息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认识、新技术的采用存在很多看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信息服务部门要想让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普遍应用,必须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到应用效果。除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积极引导、宣传和帮助,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之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培养他们正确的信息观念。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真正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5.加强宣传,营造农村信息化发展良好氛围
各地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媒介,宣传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开展农村农业信息化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等各种活动,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全社会重视和促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