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回顧
——温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摘選)
過去的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内改革發展任務,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奮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國内生産總值47.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公共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增長24.8%;糧食産量57121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4%和11.4%。我們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觀調控,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實施的重點、力度和節奏,努力做到調控審慎靈活、適時適度,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在全球通脹預期不斷增强,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國内要素成本明顯上升,部分農産品供給偏緊的嚴峻形勢下,我們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爲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堅持綜合施策,合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信貸增速,大力發展生産,保障供給,搞活流通,加强監管,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漲幅從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轉了一度過快上漲勢頭。下半年,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内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情况新問題,我們一方面堅持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繼續控制通貨膨脹;一方面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加强信貸政策與産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大結構性减税力度,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特别是小型微型企業,重點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點保證國家重大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要,有針對性地解决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們堅定不移地加强房地産市場調控,確保調控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投機、投資性需求得到明顯抑制,多數城市房價環比下降,調控效果正在顯現。我們高度重視防範和化解財政金融領域的潜在風險隱患,及時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審計,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總規模、形成原因、償還時限和區域分布。這些債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産;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特别是部分償債能力較弱地區存在局部性風險。我們認真開展債務清理整頓和規範工作,嚴格控制增量,積極穩妥解决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問題。目前,我國政府性債務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總的看,我國國民經濟繼續朝着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强,呈現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産業的競争力。我們堅持有扶有控,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增强發展后勁。
鞏固和加强農業基礎。全面落實强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農業生産補貼力度,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强以農田水利爲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加强農業科技服務和抗災减災,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839億元。農業全面豐收,糧食總産量實現了歷史罕見的“八連增”,連續5年超萬億斤,標志着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躍上新臺階。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和60萬無電地區人口的用電問題,農村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三網融合、雲計算、物聯網試點示範工作步伐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進展。支持重點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中央預算投資安排150億元,支持4000多個項目,帶動總投資3000億元。加快發展信息咨詢、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新興服務領域不斷拓寬。交通運輸産業快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推進節能减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發布實施“十二五”節能减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達到2.9億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萬千瓦。加强重點節能環保工程建設,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100萬噸,5000多萬千瓦新增燃煤發電機組全部安裝脱硫設施。加大對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的調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産能1.5億噸、煉鐵産能3122萬噸、焦炭産能1925萬噸。實施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并提高補助標準,實行草原生態保護奬補政策,開展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植樹造林9200多萬畝。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出臺實施促進西藏、新疆等地區跨越式發展的一係列優惠政策。制定實施新10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和興邊富民行動規劃。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强,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東部地區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城鎮化率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變化。勝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積極推進青海玉樹、甘肅舟曲、雲南盈江抗災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
(三)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各級政府加大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投入,全國財政支出2.82萬億元。
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强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重大産品和裝備的空白。天宫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先后成功發射并順利交會對接,成爲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扎實推進教育公平。深入貫徹落實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經過2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免除3000多萬名農村寄宿制學生住宿費,其中1228萬名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補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係。初步解决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推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提高幼兒入園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强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擴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首届免費師範生全部到中小學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大力加强文化建設。中央財政加大對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對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顯著增加。擴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範圍,服務面逐步拓展。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進,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取得重要進展。大力加强群衆體育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
積極穩妥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繼續擴大,13億城鄉居民參保,全民醫保體係初步形成。政策範圍内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病種範圍進一步擴大。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全覆蓋,基本藥物安全性提高、價格下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有序進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基本建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
(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關係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堅持民生優先,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全力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强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體係建設。加大財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就業。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77.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農民工總量2.53億人,比上年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9億人,增長3.4%。
積極調整收入分配關係。着力提高低收入群衆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爲1985年以來最高,連續兩年快於城鎮居民;各地普遍較大幅度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連續第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萬人受益;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以及部分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對全國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等8600多萬名困難群衆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擴大中等收入者所佔比重。個人所得税起徵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萬個體工商户税負。中央决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爲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扶貧範圍,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
加强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繼續擴大,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人數大幅增加。2147個縣(市、區)實施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1334萬人參保,641萬人領取養老金。2343個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3.58億人參保,9880萬人領取養老金,覆蓋面擴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萬名集體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障的歷史遺留問題。將312萬名企業“老工傷”人員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養老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有序推進。社會保障體係不斷健全,向制度全覆蓋邁出重大步伐,這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出臺關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完善財政投入、土地供應、信貸支持、税費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規劃建設和工程質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辦法。中央財政安排資金1713億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鎮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萬套,新開工建設1043萬套。
努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産監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處置、調查、問責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集中打擊、整治非法添加和違法生産加工行爲。堅持以人爲本、服務爲先,加强和創新社會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類社會矛盾,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我們按照“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改革任務,加大攻堅力度,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
完善公共財政體係特别是預算管理制度,把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範圍,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推進政府預算、决算公開,98個中央部門和北京、上海、廣東、陝西等省市公開“三公經費”。在全國範圍實施原油、天然氣資源税從價計徵改革,出臺營業税改徵增值税試點方案。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範圍擴大到全國,啓動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展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啓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依法開展草原承包經營登記。推進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水資源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啓動實施電網主輔分離改革重組以及上網電價和非居民用電價格調整方案。基本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有序開展。
我們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并舉,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優化貿易結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64萬億美元,增長22.5%,其中,出口增長20.3%,進口增長24.9%,貿易順差進一步下降。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比重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601億美元。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多邊雙邊經貿關係繼續深化。
我們在民主法制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决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强拼搏的結果。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香港特别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别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複蘇進程艱難曲折,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内難以緩解。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難下,增長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主要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國際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强化。從國内看,解决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爲迫切、難度更大,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不少新情况新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物價水平仍處高位,房地産市場調控處於關鍵階段,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并存,一些企業特别是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困難增多,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凸顯,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一些長期矛盾與短期問題相互交織,結構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國内問題和國際問題相互關聯,宏觀調控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節能减排、物價調控目標没有完成;徵地拆遷、安全生産、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問題還很突出,群衆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設亟須加强。
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解决存在的問題,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負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