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管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项目管理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认识,目前在国际项目管理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基于对国际项目管理界几种主流观点的关注和对项目管理学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系统研究,我国学者将项目管理概念及其学科的演变与发展进程归纳为如图1-1所示的四个层面的主要变化。
图1-1 项目管理概念及其学科的演变与发展进程示意图
(1)项目管理由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项目管理由“经验式的项目管理”阶段步入“科学化的项目管理”阶段可以说是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真正起点。在经验式的项目管理阶段,项目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项目管理者个体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艺术”。正如一位著名的项目管理专家所说的,“出色的项目管理是连续成功的项目管理”。对一个管理者而言,仅仅一个项目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其项目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一个组织而言,仅仅一个项目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整个组织在其项目管理方法上的成功,因为任何项目都有可能在特殊的条件保障或强大的行政干预下获得成功。
为使项目管理能够“连续成功”,人们开始针对项目的特点探索其规律性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重复性的管理方法。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科学化项目管理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网络计划技术等方法的问世并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得到普遍的认可,标志着“科学化的项目管理”时代的真正到来。为区别于过去的经验式项目管理,人们把这种“科学化的项目管理”称为“现代项目管理”(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MPM)。
(2)现代项目管理源于科学地管理好项目,走向组织的项目化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源于科学地管理项目这类一次性任务的需要。显然,其研究的对象是项目,研究的内容是如何管理好项目,俗称为“项目的管理”(Management of Projects,MOP)。因而现代项目管理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系统思维方式和针对项目的特点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系列过程、方法和工具(见图2-7)。
随着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以下两个方面的需要日益显现出来。一方面是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中的应用离不开项目所依存的上级组织的管理运行平台的支撑,也就是说要在项目层次推行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没有上级组织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支持是行不通的,因而从在长期组织中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以科学地管理好项目的角度出发,需要探索长期性组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客户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快速变化环境中长期性组织的任务日趋“项目化”,如何构建一种基于项目的、能动态整合组织内外的资源以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有效机制,成为长期性组织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期性组织“项目化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s,MBP)的概念应运而生。项目化管理(MBP)是一种长期性组织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通过项目来实现长期性组织的战略。因此,现代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由项目这类一次性任务扩展到了变化环境中的长期性组织,这里的长期性组织包括国内通常所说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而现代项目管理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对项目的管理(MOP)拓展到组织的项目化管理(MBP)。
(3)现代项目管理由重视计划到关注变化。现代项目管理(MPM)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基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的项目管理问题展开研究的,其工作重点是针对项目一次性的特点探索有效保障项目目标实现的方法。项目的目标包括成果性目标和时间、费用、质量等约束性目标,因此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通常可表述为“按时在预算内完成预定的性能指标”。由于项目目标通常是明确而具体的,项目管理关注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需要解决好“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也就是计划的问题。由于计划的本质是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安排,而在相对稳态的环境条件下,未来的可预测性较高,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变化也较少,因此计划制定得好坏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计划工作成为这一时期项目管理的核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变化的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现代项目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称之为“新项目管理”(New Project Management,NPM),而把前一阶段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项目管理”(Tradi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TPM),如图1-1所示。
图1-2反映了项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① 经验式项目管理阶段,项目成功的标准是获得预期的项目成果,而取得项目成功所依靠的主要是管理者的经验;② 传统项目管理阶段,项目成功的标准是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除项目的成果性目标外,更多地关注了项目约束性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目标所依靠的主要是科学的方法;③ 新项目管理阶段,项目成功的标准是让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让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意味着评价项目成功的标准不再拘泥于某些预先设定的具体目标的实现,这些目标本身也是可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新项目管理充分认可变化的客观存在,实现让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所依靠的则是集权变思想、系统思维与平衡理念于一体的变化管理方法体系。
图1-2 项目管理目标与内涵的发展进程
(4)现代项目管理由以目标为导向的系统管理方法到面向对象的变化管理方法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从其内涵的主体特征上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图1-1所示的“系统管理”(System Management,SM)阶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阶段和“变化管理”(Change Management,CM)阶段。
关于“科学化的项目管理”的探索,在早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集中在系统论思想在大型复杂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将抽象的系统理论结合工程学思想形成对项目的管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系统管理方法是这一阶段管理探索的中心内容,当时人们称之为对项目的“系统管理”(SM)。
随着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涉及专业越来越广泛,项目内部关系越来越复杂,项目过程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的独特性表明项目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从总体上而言是一次性,过程本身也通常是不可逆的。由于过程的不确定性,给项目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原有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管理好项目的需要。项目管理引入“目标管理”的方法与理念,通过目标管理来降低项目过程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以目标为导向意味着目标是明确的,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可以选择的。项目管理发展成为以目标为导向的系统管理方法体系。
到了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使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富有变化的世界,变化无处不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传统项目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少的项目能按照原定的目标不进行任何变化就能完成,项目目标本身的不确定性增加。如何对不确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变化的环境下项目管理的首要问题。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现代项目管理引入“变化管理”(CM)的理念,发展成为一种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变化管理方法论。这里的对象可能是任务、结果或目标,即通常所谓的任务导向、结果导向或目标导向的变化管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