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6 喂养婴儿的常见问题
新生儿喂养应注意的4个方面
新生儿消化系统有哪些特点
足月儿除胰淀粉酶外,其余消化酶均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新生期只需奶喂养就足够了。过早地喂奶糕、米粉等食物,可引起消化不良。出生两周内食管和胃的肌肉发育不全,尤其是胃的出口(幽门)比入口(贲门)肌肉发育好,吃完奶后立即搬动孩子出现吐奶现象。新生儿的小肠吸收能力较好,肠蠕动较强,排便次数也多。
新生儿有哪些营养需求
新生儿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在适中环境温度下,基础热量消耗为50kcal/kg,加上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生长需要,每日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kg。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较弱,食物耐受力差,通常会在生后1周内不能达到以上需要。
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初乳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淡黄色、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保证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婴儿排出体内的胎便、清洁肠道。有些母亲不知道初乳的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婴儿。
夜间喂奶
产后有疲乏,加上白天不断地给婴儿喂奶、换尿布,到了夜里母亲就非常瞌睡。夜间遇到婴儿哭闹,母亲会觉得很烦,有时把奶头往婴儿的嘴里一塞,婴儿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亲可能又睡着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婴儿吃奶时与母亲靠得很近,熟睡的母亲即便是乳房压住了婴儿的鼻孔也不知道,这样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母亲夜间喂奶时最好能坐起。
乳房保障
乳头内陷
乳头形态因人而异,有的母亲乳头扁平或内陷,会增加初期哺乳的困难。婴儿因一时含不住乳头,吸吮不到乳汁而大声哭闹、手足乱蹬,母亲见状会着急。实际上乳头对于哺乳并不重要,它的作用是引导婴儿将乳晕全吸入口腔。所以乳头内陷的母亲喂奶时可先用手指轻轻按摩一下乳头,使其凸出一点。最有效的办法是先用手将胀满的乳房中的乳汁挤掉一些,使得乳晕区变得比较柔软,再用拇指和示指将乳晕区压成扁平形态,使乳晕和乳头形成“奶头”,这样婴儿就容易吸住了。
乳头皲裂(裂口)
开始喂奶的头几天,母亲会觉得乳头有些刺激,持续几秒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感觉乳头疼痛始终不退,逐渐加重,说明乳头上可能有裂口,乳头是人体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现裂口,会感觉异常疼痛,有的母亲因耐受不了疼痛而放弃母乳喂养。预防乳头裂口的方法有: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注意正确的喂哺姿势;经常按摩乳房,刺激喷奶反射;喂哺时,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晕塞到婴儿口中;每次哺乳之后将乳头晾干后挤几滴奶均匀地涂在乳头上,可起到保护乳头的作用;在乳头上面不能使用肥皂;哺乳完毕后切勿从婴儿口里强拉出乳头,可用手指轻压婴儿下巴,阻止婴儿吸奶后再轻轻退出乳头;母亲应穿宽松的棉制品内衣并戴胸罩,当胸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婴儿打嗝与溢奶
1.打嗝。打嗝的益处是将婴儿吸入的空气排出来。婴儿可能会因为吃奶时或吃奶前的啼哭而吸入大量空气,打嗝后可以减少婴儿的不舒服。
2.溢奶。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这是由于下食管、胃底肌发育差,胃容量较少,呈水平位,容易出现溢奶。要防止溢奶,应于喂奶后将婴儿竖直抱起,轻轻拍背部,使婴儿打个嗝,把吃奶吸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防止溢奶。假如溢奶不严重,婴儿体重在增加,又未发现其他不良现象,就不必紧张。随着胃容量的逐渐增大,溢奶现象在出生后3~4个月会自行停止。
婴儿是否吃饱
对于婴儿是否吃饱,母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1.如果婴儿尚未吃饱,则不到下次吃奶时间就哭闹。
2.在哺乳后用奶头触动婴儿口角时,如果婴儿追寻奶头索食,吃时又更快更多,说明母亲奶量不足。
3.由于饥饿,可造成婴儿肠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且便质不正常。
4.长时间能量不足,可能影响婴儿发育,出现体重不增加的状况。
5.母亲奶量是否充足。
母亲奶量充足时,乳房胀满,婴儿吃奶有力,每次哺乳均能听到几次到几十次的咽奶声;哺乳后,婴儿能安静入睡或玩耍;婴儿每天大便2~3次,呈金黄色,稠粥样;婴儿体重逐渐增加,发育情况良好。反之,如果母亲乳房不能胀满,乳汁稀薄,每次哺乳已超过30分钟而婴儿仍频繁吸吮;或无其他原因婴儿不能安睡,经常啼哭;婴儿体重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大便量少等,都表明了母乳不足。
新生儿日哺乳量
正常新生儿全日哺乳量见下表,因具体情况的不同,可略有出入。
正常新生儿全日哺乳量平均数
婴儿的膳食结构及喂养
婴儿时期是人体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即使青春发育期也是无法相比的。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补充单位体重更多的营养;同时由于婴儿消化系统不能与成人相提并论,需要补充更加优质的营养来满足生长所需。所以,婴儿时期的营养补充比任何年龄阶段都更加重要。如果长期营养供应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停止,不仅婴儿当时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因为失去发育的最佳期影响一生的健康。因此,婴儿期的营养对人体一生的体质是非常重要的。
各种营养的补充,关键在于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根据婴儿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婴儿期的营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新生儿,4~6个月以前的小婴儿和4~6个月以后的较大婴儿。其中4~6个月以内的婴儿(含新生儿)只吃母乳就可以满足其营养需求,4~6个月以后,单纯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应开始逐渐添加一些辅食来补充营养。
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是母乳
4~6个月以内婴儿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的营养素较多,但消化吸收功能未发育成熟,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时期婴儿的消化道只对乳类特别是母乳的适应性较好,所以此时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是母乳。
母乳喂养对于小婴儿来说有着任何食物都不可替代的优点。母乳有着完全的营养素,也就是说母乳能够提供出生4~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之间有着合适的比例,相对稳定的浓度以及最好的利用率。
母乳中富含以下营养成分
蛋白质:母乳蛋白质含量为每升11g~13g,约是牛乳中含量的1/3。但母乳中乳白蛋白占总蛋白的60%以上,酪蛋白只占30%(乳白蛋白∶酪蛋白=1.5∶1)。牛奶则相反,70%以上为酪蛋白,乳白蛋白低于30%。乳白蛋白遇胃酸生成的凝块较小而酪蛋白凝块较大,细小的凝块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对婴儿来说,母乳更易消化吸收。
脂肪:母乳中脂肪的含量高于牛乳,脂肪粒小,易消化。母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高于牛奶4~5倍),胆固醇含量也高于牛乳,而必需脂肪酸和胆固醇对于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很重要的。
糖类: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对婴儿大脑发育特别有利。乳糖还能够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繁殖,抑制致病菌繁殖,减少肠道感染和发生腹泻的机会。
无机盐:母乳中无机盐的含量较牛乳少,新生儿的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母乳喂养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且母乳中钙与磷的比例更加适宜婴儿(钙∶磷=2∶1)。母乳中的铁含量虽不高,每升只有1mg,但其吸收率在50%以上,比其他乳的生物利用率都高,能适应初生婴儿头几个月的需要。初乳中还含有很高的锌,同时吸收率也较好。
免疫因子:母乳,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及乳铁蛋白、溶酶体等,有利于婴儿疾病的预防。
母乳中所含各种防御因子及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如下:
双歧生长因子:刺激乳酸杆菌生长以及产生有保护作用的有机酸。
乳铁蛋白:所含铁未达到饱和,与细菌竞争铁质而干扰细菌繁殖。
脂质:防御合胞病毒及蓝氏贾第鞭毛虫。
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低聚糖:干扰肠道细菌及毒素与上皮接触。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防止病原体依附上皮细胞并能中和细菌毒素。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协助黏膜免疫。
其他:牛磺酸是一种有助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氨基酸衍生物,在母乳中的含量比牛乳中要高10倍。
此外,母乳卫生、安全、经济,便利,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初乳。一般而言,宝宝出生7天内妈妈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有什么特点呢?初乳的颜色为黄白色,这是由于初乳富含β-胡萝卜素。初乳较稠,因为初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有形物质。初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A(IgA),尤其是分泌型IgA含量很多。分泌型IgA可以附着在孩子的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和泌尿道黏膜表面,从而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初乳中的脂肪、乳糖含量较少,更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初乳中含有较多的牛磺酸,新生儿早期缺乏合成这种氨基酸的能力,初乳中的牛磺酸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牛磺酸对孩子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智力、视力的发育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了初乳是质量最好的母乳。所以,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地让他吸吮母乳,不要把宝贵的初乳白白地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