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武术与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这片沃土,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它形成、养育它成长,促进它不断发展、完善。因此,武术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总体上来说,它受中国古代哲学、兵学、中医、养生术、宗教、文学、艺术影响较深,蕴涵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武术理论受中国哲学影响较多;武术防身制敌法,受中国兵法影响的较多;武术健身法受中医和养生术的影响较多;武术表演艺术受古代武舞的影响较多。在现代武术中还能看到它们的影子。武术在受到其影响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文化形态,它们相互浸透,相互交融,交相生辉,使中国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2.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危难之际,也是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指人对待事业、对待人生追求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人们在对事业追求中所做出的孜孜不倦的“穷尽所能”的勇气和努力。人在社会中所参与的社会工作和进行的各项活动,表现出这种自强不息的个人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及所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自强不息”是武术德行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武者的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武功训练来达到磨炼意志、提高技艺、培养胆力等素质,树立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勇气和胆略,从而形成习武者以此锻炼身心、树立远大志向的自强不息的优良思想品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谓的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意思,以此将天所表现的刚健的气势和特征,用于启发教育人要崇尚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长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发展中,正是这种精神鼓舞和培养了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战胜自然灾害时,从不向困难屈服的勇往直前的人生观,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奋斗、拼搏的勇气和品格,表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对外来侵略者决不屈服,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坚持抗争,不畏生死,直至胜利的决心,表现在干事业和做“学问”方面,时刻要树立“锲而不舍”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在个人生活中,强调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并且要有淳厚的德行,执著奋斗的精神内涵,形成中华民族主要的道德精神内容。中国武术的“武德”思想,正是在这一民族精神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并使习武者养成了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注重道德修养及对事业执著追求、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武行为习惯。
一、坚定锲而不舍的精神
《论语》中所谓“博学笃志”是指人应有渊博的知识,锲而不舍地使自己学有专长,在学问方面应立大志有大成,才能报效社会,这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孔子从做学问方面来提倡立志,实际上也是对人生事业的一种激励和要求。荀子提倡锲而不舍的精神时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做学问,学本领不从半步走起,就无法至千里之外;不下定决心,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肯做默默无闻的事,就无法取得显赫的成就。荀子以“锲而不舍”的道理育人,在对待学问和事业上,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生活中的困难,取得事业和学业上成就的关键,首先是要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练身、练技、练气等功法。武术各种拳种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其丰富的技术体系进行极为完整的整理,形成了一整套全面和科学的系统练功方法和“内外兼修”、“德艺互补”、形神兼备等思想内容。在练功育人等方面也都形成了极为周密的师传体系。由于武术技术结构复杂,功夫拳理深奥,内容繁多,故需要习武者先克服种种困难,以及心理上的磨难和身体上的痛苦,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才能不断取得功夫和思想品质上的长进。
武术界在对习武者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武术谚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皆说明了练武要能经受寒暑的考验,以磨炼其志。习武者,首先要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痛苦的练功中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功法练习中。不论武术的哪一个拳种流派,都要求习武者能够抛弃杂念,要将所思、所学充分凝聚于一点,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朝三暮四,四面出击都将导致一知半解,学无收获。习武与做学问一样,是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人们正是在这种考验中经受磨炼,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孔子认为寒冬季节时,百叶先落,然后方显示出松柏后凋,固守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人的行为受思想理念的支配,在行动中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因此,习武与做学问一样,要循序渐进,要有“韧劲”才能取得成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掌握武术的技法,习武者在武术练习中要时常存有“练似无敌似有敌”的认真、严肃的态度,要从假设性的练习中领悟其深刻的“技击”之妙。常言道:“习技容易试敌难”,是说在掌握形体的运动技能上,必须借助于实践的应用,而这又是一个漫长、崎岖和艰难的过程。所以对习武者的要求更高,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也就更艰巨。只有通过刻苦的努力,才能一步步地接近技艺上的完美。因而不论古今,武术家都把对习武者的意志培养看做是教育的关键问题和品德培养的核心内容。
二、锻炼勇敢无畏的胆力
武术从本质上看是以技击为主体的技能搏击之术。武术的实用目的在古时主要是为了试敌,所以习武者极重视“胆力”的培养,有胆力则有智,有智才能取胜。戚继光《拳经》中提出“对敌者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并以此启发后学。他在《拳经捷要篇》中提出了训练胆力的方法和胆力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既行艺,必试敌,切不可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需要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这段话解释了在试敌中,胆力是取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败战的结果,要总结原因,是怯敌还是武术不精。武术家们提出了通过多练实战以提高武术对抗能力,在实战中来突出胆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艺高人胆大”,不仅是对武术技艺和胆力关系的明确,重要的是把胆力和勇敢看做习武者德行的重要品质,这不仅对习武者人生事业的技艺的成功非常重要,也涉及任何行为活动中有能力才能有“自信心”、也才能成功的勇气和胆力。相反,有了战胜困难的胆力和勇气,才能更好地保证人的技能的发挥,有“艺”才能“心熟”,“心熟”才能有信心,信心和胆力是自强的两大精神支柱。
明代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中明确指出了练艺与胆力的关系:“人当临敌之时,每每失其故步,何也?余曰:艺高人胆大,平日识见未广,工夫未纯,若一遇敌,则心态乱,手足忙,不能自主矣。故弓马娴熟,良有心也。”在遇敌时,原已学过的招法步法都不知去处,使用不上,其原因为“工夫未纯”,因而出现心悸混乱、神态失常,说明了练功与艺精、艺精与实践、实践与培养勇敢和培养胆力的关系。唐豪所著《少林拳法秘诀考证》引程宗猷《耕余剩技》所记述的练胆法讲:“手中整则胆练,而欲骋于敌。意气清则心练,而知忠于上,心练则智出,心胆俱练则兵与时俱无不合。而练心胆,则又在练器艺为要耳。”从而详细说明胆大必定艺高、艺高可壮胆的道理,反映出胆量、意志和武艺三者并重的武术思想。
在明代兵书《陈纪》中对官兵的“胆气”提出了很多要求。胆气的具体含义既是一种勇气,又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格。它反映出人们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信心和勇气;反映在生死搏斗中,是战胜对手的一种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敢无惧的精神,把训练武艺看做是“张胆练气”的根本,他在兵书《陈纪》中详细地论述了练胆气和练武艺之间的关系。他说“夫兵无胆气,虽精勇,无所用也,故善练兵之胆气,夫人之胆有大小,其大小不可预知,气有勇怯,其勇怯不能凭识,人而胆小,虽勇弗用,胆不以气,虽大弗张,是以气为一身之用,死生荣辱系焉,能作其气,而张其胆,则胆与气俱用这矣”。也就是说人的胆量有大小,而其大小不可预知;气势有勇猛和怯懦,而又不能凭空论断。所以对人的胆气来讲,是其本身所具有胆量和拼杀格斗中所反映出来的勇武气势,也就是战而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依存。应该说“胆力”是实,“胆气”是虚,胆力是行为根本,胆气是气势,但又都表现为人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对于武术的技战对抗来说,“胆气”更是非常重要。由于习武者的单人试敌不像军队有组织的群体作战,即可以协同作战的特点,因而自己的表现、技能的发挥至关个人生死,又无别的依靠,胆力、勇敢就成为决定生死的重要品质。而作为提高技击能力、培养武勇精神的技击攻防运动形式,武术本身就是训练胆气的一种具体措施,所以古代的武术家特别强调以武练艺,以武练志,以武练胆,以武练气,其目的就是通过假设性的单练和对抗运动形式培养一种“威而不屈,不畏艰难”的勇敢精神品质。
中国武术非常重视实践训练,讲究“学艺必试敌”,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实战来检验武艺的功力是否纯正;通过实践来磨炼人的意志,培养胆力;通过搏斗来了解自己对武术功法掌握的熟练程度,找出不足的原因,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增强实践。应该说,武术技能的熟练掌握是试敌制胜的基本条件,通过试敌又可以不断促进武艺的提高,武艺提高的主要外在表现也有胆壮的因素,也就是“艺高人胆大”的道理,这给爱好武术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志胆力只能从勤苦的训练中培养,心志胆力是自信心的表现,胆力壮则勇气强,而勇气强最为基础的条件是要武艺精,也就是说,武艺精才能具备“自强不息、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才能树立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三、善养浩然之正气
“浩然之气”的提法是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中提出的,指一种无所愧作、无所畏惧的良好道德精神状态。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他认为宏大刚强的“浩然之气”加以培养而不伤害,就可以充塞天地之间。而这种气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有道德的内涵。它的形成不是仅靠偶然的正义行为,而是集义所生发出来足以使人威武不屈的一股“正气”,即豪爽、英武之气,是在社会生活的行为中经常要遵守的道德原则所养成的行为和气质。内心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情感,经过长期积累、培养后,方能产生出“浩然之气”。孟子指出,培养这种“浩然之气”要做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即时时刻刻都把内心的道德追求放在心上,不能忘记,但又不能违背其发展规律去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它是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养成的一种道德精神和道德行为习惯。孟子的这种类于“浩然之气”的观点,蕴涵着对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意志情趣等综合因素的培养,体现在人的具体的、长期的精神和行为培养之中。不是单指个人的、短暂的精神气质,而是指“集义所生”、“配义与道”的一种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道德精神。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和完善,特别是对中国武术道德行为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武术界历来有尊崇民族英雄和品德高尚的侠武之人的传统习惯。普遍认为岳飞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体现“浩然正气”于一身的具体榜样。岳飞效忠报国,至正至刚,其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包含着对岳飞本人一生光明磊落的浩气长存的“浩然正气”英雄气概的崇拜。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流派中体系完善、拳系丰满的拳种,历来对太极拳理论著述者颇多,在这些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道德思想内涵。就中国武术的德行思想的研究而言,太极拳理论为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理论依据。太极拳即是健身养生的重要手段,更是修德培义的重要方法。如“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宰之”。以“心静身正”来解释“浩然之正气”存在全身,运用太极拳来教育和培养人一种端正和正直的人格精神,以说明太极拳法中注意内在的“中正之气运身”,从而达到“心静身正”,以及修德培义的目的,把拳法与练气、修德紧密地结合起来。人们通过练习太极拳,既可以感受到太极拳理论的精妙,更可以体会到武术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内涵,太极拳是主张“内练”的拳术。它运用太极阴阳的变化之道,以虚实、刚柔、轻重、徐缓等变化达到“沉稳”、“清静”的效果,而要达到“机趣横生”和“宽厚生然”的境界,则应更注意增强“涵养”,即对“浩然之气”的培养。所以要“以灵虚之心,养刚中之气”,以“浩然之气行之,无往不宜”。
总之,“浩然之气”是指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体现高尚的精神、情趣,它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气”是综合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技法实践,融合传统文化思想,即道德、礼义思想,来达到“德教”的目的。它所符合的是中华民族整体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以及“精神美”和“形体美”的人格标准。
四、树立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爱家、爱人的热情
在中国长期的奴隶制、封建君主制社会中,也孕育出许多值得尊敬和缅怀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人物及其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爱家精神。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雄于世界东方、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是因为她凝聚了古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的缘故。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酷爱和平、维护团结、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发展、强盛而努力奋斗,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
墨子认为,天下之乱归根结底起于不相爱,所以他强调“子自爱而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而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而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宝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人不能只以自己的私心来取代他人的利益,即损人利己,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由于缺少对他人的爱,如果大家都能把对自己的爱推及到爱人、爱国家,那么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和睦、和平、没有强凌和欺诈的社会。其情景会是:“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熬贱,诈不欺愚。”以这样的道德尺度来衡量人的各种行为,归根结底,只有爱人才能够受人爱。故有“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的道理。习武者由于习武的目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习武者中,在古代大多是为了从军,也有的是为了强身自卫,不论方式如何,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以“技击”自卫,以“技击”制敌。因为社会上存在有不“爱”之人,所以也就出现了扶危救难、惩治恶者、打抱不平的“绿林好汉”和“武侠英雄”。崇尚武术就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是非观和道德观,这种“济世救人”的思想,造就了历史上许多具有正义、勇敢,并为后人所推崇和敬仰的仁人志士,这些人成为习武者学习的榜样。
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对外寇入侵嫉恶如仇、誓死抵抗,维护了祖国的主权与独立。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这种“爱”会变成一种为维护国家、家庭、亲人利益而挺身赴死、浴血疆场的大无畏精神和行动。这种光荣传统在古代和近代的中国人民反压迫、反强权、反侵略的斗争中起的巨大的鼓舞作用,造就了一大批民族英雄。宋代的“岳母刺字”之所以成为千古美德,是因为岳母和岳飞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雄伟气魄,不仅表达了岳飞的英雄气概,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优良传统和誓死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在中国人民心中塑造了一个光照日月、永垂青史的爱国典范。正是在这种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