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太极拳
一、概述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无穷大之意。太极拳的取义是由于太极拳拳法变幻无穷,含义丰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其创始人有众多说法,难以定论。但是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发展而形成的,然后发扬光大。据《温县志》记载:载明思宗崇祯四年(1641)陈王庭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陈王庭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参照了戚继光的《拳经》,集众家之长创编了据经可考的太极拳。其来源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陈王庭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二是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三是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但是,总的来说,从太极拳定名以来,陈长兴以后的太极拳演变线索是较清晰和公认的,这构成了现代意义的传统太极拳主体。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是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式太极拳。根据拳理著作、动作形态可以看出从明末清初以来的太极拳演变、发展历程。
(一)基本形成期
这个时期主要指从明末清初的陈王庭至陈长兴(1771—1853),经过五传,完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演变。
1.重要理论著作
这个时期留下的理论著作很少,代表性的有陈王庭的《拳经总歌》、《太极拳十大论》、《用武要言》等,从这些拳论、歌诀来看,突出反映了太极拳的技击性,如《拳经总歌》:“纵放曲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讲的就是技击方法。但是,这个时期的拳论中已有了运用阴阳哲理、五脏医理解说拳理,如《太极拳十大论》中的“二气,呼吸既阴阳也”,“五脏,夫捶以言势,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
2.拳套动作形态
陈王庭时期的七个套路,经过五传至陈长兴、陈有本一代,原有的108势长拳和太极拳二至五路,已逐渐被舍弃,很少有人练习,取而代之的是陈式太极拳一路和炮锤(现称为二路)。一路又分演出老架、新架。新架与老架架势一样宽大,扬弃了原有的一些高难动作,新架随后又出现了赵堡架。关于赵堡太极拳的渊源问题,据杜元化所著《太极拳正宗》中记载,是王林祯传蒋发传邢喜怀→张楚臣→陈敬佰→张宗禹→张彦传陈清萍,也有人称陈清萍学拳于陈有本,后入赘于赵堡,所传拳势与老架相同,但是突出了圆形运动特点。从陈王庭早先拳套中的腾空一式一路,逐渐简化了原有套路,使之更加适宜大多数人习练,预示了太极拳朝着健身、群众性方向发展。
这个时期,基本完成了陈式太极拳包括赵堡太极拳自身的改造,形成了现代意义上传统太极拳的雏形,由此将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太极拳流派。
(二)流派定型期
这个时期时间跨度较大,经历了从杨露禅学拳到孙禄堂晚年定孙式太极拳,其间确定了现今流传的孙式、杨式、吴式、武式的形成与定型,以及陈式太极拳的最终定型,从而最终形成并定型为目前流传较广的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的太极拳,当然还有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武当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等,这里不做阐述。
1.重要的理论著作
这个时期正式出版的理论著作,主要有陈微明、许禹生、孙禄堂、吴鉴泉、陈鑫等人的专著。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用照相技术,对动作拍照制版,给后人留下珍贵拳照,突出的有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陈发科的拳势照片,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杨澄甫的《体用全书》,孙禄堂的《太极拳学》等,都是最为重要的著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禹襄、李亦畲及王宗岳的拳论,虽未正式出版但却是经典之作,对太极拳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指导着太极拳的发展。
2.拳套动作形态
陈式:分老架与新架两种。老架原有七种拳套,历经不断传习和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传的陈式太极拳第一、二路拳套。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其动作顺序与老架相同,架势与转圈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难度动作;另一种动作是小巧紧凑,练会后逐渐加圈,也称赵堡架。总之,陈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显刚隐柔,刚柔相济,动作螺旋、缠绕,手法多变,忽隐忽现,快慢相间;呼吸讲究“丹田内转”;架势宽大低沉,并有发劲、跳跃和震脚动作。
杨式: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3),从学师于陈长兴老架陈式太极拳,以陈式一路为蓝本,逐渐形成了杨式太极拳体系。后来杨露禅到北京传拳,为了适应大众健身学习的需要,开始了改编拳套,再经过其三子建候(1839—1917)修改为中架子,最后由建候三子澄甫(1883—1936)定型为大架子,成为动作舒张大方,无跳跃发力,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其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速度均匀,绵绵不断,整个架势结构严谨,中正圆满,轻灵沉着,浑厚庄重,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
吴式: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先拜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候(1837—1892)学小架子以善柔化而著名。经全佑之子吴鉴泉(1870—1942)进一步修润,形成了动作小巧紧凑,速度均匀,不纵不跳,风格与杨式同一趋向的太极拳,即目前流传的吴式太极拳。其特点是: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绵不断,拳势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谨。
武式: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曾从杨露禅学陈氏老架,后又从陈清萍学习新架,又严格按《太极拳论》参悟太极拳,经多年演练,自成一家,从而创造了武式太极拳。经李亦畲(1832—1892)进一步完善,最终定型武式太极拳。拳架动作形态上有了独到之处,在拳套编排结构上类似杨式和陈式,但动作形态上高度抽象概括,仅以“起、承、开、合”甚至“开合”二字概括所有技法,强调开合虚实,架式紧凑,独树一帜。其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舒展,步伐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
孙式:清末河北定县人孙禄堂(1861—1892)精通形意、八卦,民国初又向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博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创造了架高步活,突出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接等特点的孙式太极拳。其特点是:进退相随,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1887—1957)于1928去北京传拳,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者,并确立了陈式太极拳的地位,广泛开始传播动作螺旋缠绕,松活弹抖,顿足发力的陈式太极拳。
纵观五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以一路为主,其他四式太极拳,都有着相似的套路顺序、谱名、动作名称。在动作形态上,几个主要流派,都以扩大或缩小动作原型为手段,创造自己拳势,这和几个流派创始人的自身条件和习拳根基有关,如个人身材、学识等。杨澄甫定型大架与其身材显然有关,孙禄堂擅长形意、八卦在孙式太极拳中显而易见,武式取法舍形,主静,没有脱离其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三)普及推广期
这个时期主要指解放以后至今。这段时期,各式太极拳已无大的演变,处于普及和推广时期。
1.重要著作
在太极拳史方面,首推唐豪、徐哲东等人的大量研究考证。出版著作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先后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祯,顾留馨编著)、《杨式太极拳》(傅钟文编著)、《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著)、《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孙式太极拳》(孙剑云编著),最后合定为《太极拳全书》,后来又有大量的书籍出版。
从1956年起,原国家体委开始编制简化太极拳剑,到1979年编制完成了简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等,1989年以后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竞赛性质的太极拳套路,这些套路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的发展。
2.拳套动作形态
这个时期,各式太极拳在拳套编排上没有大的变动,国家新编各式太极拳,也多以传统太极拳为蓝本,只是24式、48式、42式太极拳在套路结构上,个别动作练法有些变动,而传统太极拳从套路结构到动作形态、风格特点并未有大的改动。
在动作形态上,不管是新编套路还是传统套路都力图遵循固有传统风格。民间各式传统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动作形态保留得较好,而走上竞技场的传统太极拳,演练上却有雷同倾向,风格不是很突出,特别是杨式、吴式、孙式。20世纪90年代新编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也有此倾向,大多有“杨化”的痕迹,这和杨式太极拳的普及程度,以及竞赛导向有关。随着太极拳发展,探究太极拳健身、技击机理,阐发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证实太极拳独特功能,保留传统的风格特点,创编富有科学实效的简化套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四)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各式太极拳虽各有其具体特征,但拳理相同,练习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和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太极拳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手型、手法 、步型、步法、腿法、身型和身法。
1.太极拳手型
拳:五指卷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
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
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碗。
2.手法
手法包括冲拳、搬拳、贯拳、推掌、搂掌、拦掌、分掌、立云掌、穿掌、抱掌、挑掌、撑掌、按掌十三种。
3.步型和步法
步型有拗步、仆步、虚步、丁步、独立步等;步法有上、退、扣、跟、碾、摆六种步法。
4.主要身型和身法
头:做到虚领顶劲,下颏微收。
肩:保持松沉。
肘:自然下垂。
胸:自然舒松,微内含。
脊:自然伸直,不可歪斜。
膝:伸屈要柔和自然,膝关节要与脚尖同向。
臀胯:下垂收敛,不可后秃,胯不可左右歪斜。
背:自然舒松,舒展拔伸。
二、基本技法特点
太极拳有陈、杨、吴、武、孙等不同的流派,架势、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其一般技法,概括以下十六点。
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太极拳练习时很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好像有根绳索将头顶向上提悬似的。同时又须保持头顶的平正,头正才能做到顶平、项直、身正;颈项竖直,精神才提得起;身正方可安舒,动作才能沉稳。在运动时即使头顶上放一碗水也不使它洒出似的。
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指用细、柔、长的方法,以意识引导呼吸,将气体徐徐沉入腹部脐下。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此处指脐下之下丹田。柔长的呼吸方式必然要采用腹式呼吸(腹式逆呼吸的深呼气、腹式顺呼吸的深吸气),同时“意注丹田”,促成小腹充实。深长、匀细、徐缓的腹式呼吸要与动作自然相合,切勿将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一呼。一般来说,呼吸与胸廓的张缩、肩胛的开合、手臂的屈伸、动作的虚实、步法的进退、身体的起落密切相关,使呼吸既符合生理机制,又合乎动作要求,并在意识引导之下。这样才能达到“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沉稳。
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含蓄,使胸部有宽舒的感受。含胸的外在表现是肩锁关节松沉、肩胛微向前扣、肋骨微敛、胸腔上下径放长,这样利于膈肌下降,有助于腹式呼吸和气沉丹田,使重心随之下降,动作更加稳重。
拔背与含胸是相互连带、相互制约的,含胸势必引起拔背。拔背是指含胸时肩、背部肌群松沉,背部有被后拉的感觉,肩胛随之内含,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处似有微微凸起之意,使背部肌肤有紧绷感,所以称拔背。由于拔背时背部如弧线,故又称为“圆背”。含胸拔背除了有促气下沉的作用外,还有助于松肩和垂肘。
松腰敛臀:松腰是放松附在腰椎上的肌肉群,其作用有二:一是与含胸、拔背、敛臀协同配合,气体下沉,以达实腹之效;二是松腰时腰椎的转动才能灵活,利于以腰带动四肢运转。拳理中“腰为主宰”、“腰如车轴”,都说明了腰的重要性,但均须在松腰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敛臀是指在松腰的前提下,使臀部稍做内收。内收时,臀部肌肉先向外下方松散,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似有臀把小腹托起之感。
圆裆松胯:裆即会阴部位。头顶百会穴的“虚灵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气贯上下的锻炼方法。圆裆指两腿胯根撑开,结合吊裆、扣裆、裹裆综合效应形成的体态。吊裆则须提顶,仿佛有一条无形之绳上系头部百会穴、下悬会阴穴,控制裆胯不能向侧倾斜,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而自然产生圆实的裆劲及上下相随的整劲。
松胯是步法轻灵稳健的基础,腰胯放松则腿部的肌群不会僵硬,加之拳势要求膝部应始终保持微屈状态,屈膝意在活步。只有这样,步法的进退、转换和腿法的运使才能自如灵活。腰胯放松也是气息深沉运行的保证。
沉肩坠肘:沉肩指在松肩的前提下肩臂垂沉。沉肩时还要使两肩微向内合抱,促使胸部涵空、脊背呈圆形。坠肘是肘部自然垂坠,有一种沉重的内劲贯穿于内,即两肘垂坠时还要有一些向里的裹劲。这时两臂由于肩、肘的沉坠会有一种沉重的内劲的感觉。沉肩和坠肘是相互关联的,忽视一点就殃及另一点,还能波及含胸、拔肩和气沉丹田等技法的实施。
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舒展,坐腕是掌指向手背、虎口的一侧自然屈起。坐腕亦称踏腕。一般在手臂动作终止时多要求坐腕舒指。实质上舒指坐腕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上下完整一气总体效应的落脚点。
尾闾中正:尾闾中正指运动中须始终保持尾闾与第七颈椎成一条直线,身体处于中正状态。可见,尾闾中正是关系身躯、动作姿态能否“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
尾闾中正还影响着下盘的稳固,所以不论是直或斜的动作姿势,身躯一定要中正,不偏不倚,这一点尤为重要。做到以上八点就可使躯干、上下肢动作和内在的劲力、意识达到完整的统一。
内宜鼓荡,外示安逸:鼓荡是对内在精神所提的要求。鼓荡是精神振奋的意思,不可理解为“在腹内鼓气使之腹鸣”。内宜鼓荡,是说内在的精神要振奋,然而这种振奋是沉着的,“神宜内敛”的并不流露于形色,在外形上却给人一种安然自逸的感觉。
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指太极拳运动起来要像抽丝那样缓、匀、稳、静。缓指“缓以会意”,徐缓地运动才能做到拳意贯通,会意传神;匀指匀速运动,不可忽快忽慢,即使是快慢相间的陈式太极拳也要快慢有常、上下相随、劲如抽丝、富于韵律;稳指动作沉稳,不能忽高忽低;静指心理安静、不存杂念,方能“用意不用力”,动作不急不躁。迈步如猫行是形容迈步又要像猫那样轻落,一提步、一落步都要有轻灵的感觉,是稳中求静,动作扎实、灵活的形象化说法。
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折叠是要求有层次的意思,动作要协调,也要有层次。
动静有常,势势均匀:太极拳的动静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互相交替的,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没有显著的痕迹。运动时必须保持均匀的速度(有的太极拳的速度则是有快有慢的),不可忽快忽慢。同时,所有的动作势式,一般都要保持同样的高低。高盘动作有高盘的高度,中盘动作有中盘的高度,低盘动作有低盘的高度,高低始终是均匀的。
势势相连,绵绵不断:相连、不断是动作贯串的意思。要无势不连,从第一势式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势式结束,都须贯串一气,形成一个动作,中间没有停顿,没有间断。
势要圆,无使有凹凸:这是要求每个动作势式都须呈圆形、弧形,手法、步法、身法都是如此,无一不圆。圆则灵活,转变自如,不能使动作势式有棱角。
心要静,无使有杂念:这是要求太极拳在运动时,必须使精神集中,专心致一,心气平静,无有他念。
用意不用力:不用力,应理解为不使用拙劲笨力。太极拳以意为主,力由意生,劲出自然,不求拙劲,但并不是不要劲力。不练劲,怎能增长力量。太极拳强调的“一身备五弓”,即要求躯干和四肢都必须含有内在的遒劲。
总之,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其表现为: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动作轻柔自然,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总之,太极拳习练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同时,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