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制造业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伴随漫长的制造业发展,企业管理知识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种管理职能不断分化,其中,生产与质量管理曾经是一个古老的、一直在生产领域中居统治地位的职能。因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各种商品,都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工厂制造出来的,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产质量管理是商品可用性的根本保证。由于大规模工业品的生产使工业社会的商品比农业和手工业社会更加丰富,也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商贸和服务业,使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深刻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制造业出现了分化和转移,企业制造流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解和组合。产品生产过程也不再局限于一间工厂、一座城市,常常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分散于世界各地;生产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日益丰富,出现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供应链管理、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管理模式。与生产管理一样,质量管理也由产品检查发展到数理统计和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使今天的生产质量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伴随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产品的市场寿命越来越短,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数量、质量、价格要求,还有品种款式、交货期、服务、环保与安全等要求。由于产品生产分工的细化和先进制造设备工具的采用,单个环节生产质量管理出现简单化趋势,仿佛有了先进设备,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管理不再重要,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观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我们会发现生产质量管理更加复杂化、更加精益化,稍有不慎将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因此,生产质量管理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应当看到我国企业出口量快速递增,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产品的档次和利润却不尽人意,多数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处于微利经营。主要原因是生产质量管理跟不上、废品率高、质量差、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下,不可避免地造成成本高、利润低。我国企业的生产与质量管理不仅在方法上、手段上与国外先进企业有很大差距,而且在观念上也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依靠库存调节生产,靠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靠加大批量来提高设备利用率,靠加班加点来满足产品交货期要求,总之,企业生产还没有摆脱这些传统的管理方法。这些都说明我们离制造强国的路还很遥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无论是产品由低端到高端的不断升级换代,还是产品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先进的生产质量管理,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只有加强先进生产质量知识的研究和传播,加强生产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不断充实企业管理人才队伍,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完成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蜕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也为自己能为这一伟大进程尽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从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入手,理顺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既注意生产质量管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突出生产质量管理内容的重点;既突出传统经典理论,又有机地结合生产质量管理的现代理论,彰显时代特征;既注意生产质量管理的定性描述,更注意生产质量管理的定量计算。在阐明主要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实际,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的实际,提供了若干案例和图示。并且,对重要理论方法提供了完整的例题,每章章前都提出了本章引导、重难点和学习目标,章后设置了练习思考题,使教师课堂讲授或学员自学更加方便。同时,本书配套了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可通过华信教育资源网 http://www. hxedu. com. cn 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是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生产与质量管理”的配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几位老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其中第1、2、15章由林立杰执笔,第3~6、8 章由华吉鹏执笔,第7、9、13 章由李振杰执笔,第10~12、14章由任俊义执笔,第16~18章由王倩执笔,高光锐提出全书的写作框架并进行最终的审订。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及资料,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感谢!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得到了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高度重视和帮助,特别是王志宇编辑为我们提供的专业建议和细心指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以工商管理专业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供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选用,同时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由于我们研究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谬误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咨询、意见和建议可反馈至本书责任编辑邮箱:wangzy@phei.com.cn。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