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山外有山

《生在桐城》

我是在山里长大的野孩子。山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亲的自然,山里有我童年全部的苦难和欢乐。靠山吃山,山是我家的粮仓,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那逶迤蜿蜒的山峦,那一望无际的竹海,那满山遍野的花儿,那林间潜行的野兽,都早已定格在我的心田,随时可以鲜活起来。我对山的感情,不只因为我是山里的孩子,而是感觉我就是山的孩子,我爱童年的山,爱所有的山。

蛇山

我的童年是在山边的小村庄度过的。村子叫蛇山,是有二十多户人家的自然村,依山而居。山是小山,山形似蛇,故名蛇山。村子因山得名,山有多长,村子就有多长。

老屋在村子最南端,位于“蛇”尾巴边,屋后是一片草木茂盛的山野,那里是我小时候玩耍的乐园,放牛、种地、耙柴、上树、捉迷藏……最有趣的是父亲在农闲的冬日,带我和弟妹们上山,一起玩“烟熏野兽”的游戏。我们先把草木掩盖着的山洞找出来,再将准备好的干草柴火塞进洞口,点燃焚烧,一边对着洞口,跺脚、鼓掌、起哄,一边四处张望,寻找有浓烟在别处冒起——那就是洞的出口,赶到出口守候,会有被熏晕的小野兽——大多是黄鼠狼、野兔,极少有野猪和狼,跌跌撞撞地跑出来,我们围着它,跺脚、鼓掌、欢呼,小野兽惊慌失措,撒腿乱跑,我们也不追赶,冲它跑的方向,一起跺脚、鼓掌、呐喊,像是欢送一般。

有时,洞口在山的东边,出口却在山的西边。西山的对面,有一条更大的山脉,叫投子山。蛇山和投子山之间有一片田野,我们站在蛇山的山冈上欢呼呐喊,迟迟不肯散去,就是想看看那些惊慌失措的野兽穿过田野,由点成线,拼命向投子山逃跑的场景,直到目送它消失在山野里,还在想象着它在山林中没命地奔跑,就像自己在奔跑一样,紧张、刺激、开心。

投子山

投子山位于桐城县城西北郊外三里地。投子山上有一座寺院叫投子寺,投子山下的村庄也叫投子村。关于投子寺,有一段传说故事。

话说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在这里排兵布阵,抵抗曹操大军,结果战败而逃,临行前,鲁肃把年幼的儿子送到寺里藏身,以免随军而行遭遇不测。当时的小寺叫“胜因寺”,后人因为鲁肃投子寺中,改名“投子寺”。胜因寺所在的凤凰山也改名“投子山”。明代诗人刘与言有诗《投子山》,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三雄分汉鼎,郊野战群龙,将军偶败北,投子空山中。”

投子寺位于投子山的山顶。投子山原名凤凰山,因其山形如凤而得名。凤凰山方圆数十公里,地势平缓,四周群山环绕,松枫深茂,风光幽雅。相传东汉末年,山中就有小寺,唐宋鼎盛时期,佛殿雄奇,僧侣众多,名播海外,香烟与云雾交相缭绕,钟声伴山风悠悠长鸣,被誉为“桐城第一寺”,“投子晓钟”为“桐城八景”之首。

我小的时候,没有听过投子山上传来的钟声,投子山上也没有了投子寺,据说毁于明朝嘉靖年间,有官员以葬父孝心,骗得皇帝圣旨,回乡威逼拆寺,结果千年古寺毁于贪欲,后世虽多次恢复重建,似乎是伤了龙脉,断了仙气,辉煌不再。遗址上草木茂盛,成为村民砍柴歇脚的好地方。正巧生产队将这片山地划为我家的柴山,每年秋天,父亲都要带我们来到山上砍柴,给我们讲山里的传说。如今父亲就安息在这里,守护在投子寺的“接官亭”边。每年祭拜父亲,我都会站在接官亭,凝望投子寺,想起和父亲一起上山砍柴的快乐情景……

龙眠山

投子山位于龙眠山的东麓,龙眠山属于大别山余脉的南麓。桐城自古有“抵天柱而枕龙眠”之说。

龙眠山是桐城人的“父亲山”,其主脉贯穿龙眠乡全境,余脉蜿蜒西去,直抵天柱山。天柱山、龙眠山又都是大别山东去的余脉,真是山外有山。

我家所在的蛇山村,就属于龙眠乡。上小学时,父亲经常逗我,玩“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游戏:

在什么学校读书呀?

龙眠小学呀。

为什么叫龙眠小学呀?

龙眠乡的小学呀。

为什么叫龙眠乡呀?

因为有龙眠山呀。

为什么叫龙眠山呀?

不知道呀。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会讲龙眠山的故事,不记得讲了多少回,我都喜欢听。父亲没有读过书,不识字,把供子女读书识字,看作天大的事情,也是他一辈子要成就的最伟大事业。父亲记忆力特别好,外面听过的故事,就回家给我们讲。夏夜纳凉的塘埂上,冬天温暖的床头,还有劳动的间隙,父亲总是把他道听途说来的故事,不知疲倦地、添油加醋地给我们胡吹乱侃,那种乐趣就是天伦之乐吧。

关于龙眠山山名的来历,那时的小学课本里,有一首明朝许浩的诗,叫《题龙眠山》,前面四句是:

大小二龙山,

连延入桐城。

山尽山复起,

宛若龙眠形。

说的是龙眠山也是因山形而得名,与蛇山、凤凰山是一个道理。父亲说那是文人的想象。他相信是有条巨龙,沉睡在山底,至今未醒,所以叫龙眠山。

“为什么不醒呢?”我好奇地问。

“不能醒,不能醒!醒了就会兴风作浪,就会发大水,就会淹没县城,就会死人……”父亲紧张地说。

“永远不会醒吗?”我担心地追问。

“永远不会醒。”父亲肯定地说。

父亲说,有条巨龙,身长十里,沉睡地下千年。十里是龙眠山的长度,千年是桐城的历史。父亲说,龙头在龙眠河出口的地下,龙尾在大别山一个叫黄岭的地下。龙眠山三面高山环绕,南面有一条龙眠河,通往两公里外的桐城古城。在山门的右侧,有一座叫孙家岭的山脉,向着龙眠河口的方向不停地生长,如果任其延伸,就会堵住河口,积水成海,龙眠山就要沉入海底,龙得水性,就会醒来,就会兴风作浪,就会发大水,就会淹没县城,就会死人。有高人指点,“不怕此山长得高,就怕童钉斩断腰”。只要在孙家岭山上,埋下童男童女,山就不会再长。有乡民舍小家为大家,献出一对童男童女,埋在孙家岭的岭头,从此,这座山不再伸长,海也自然没有形成,这条龙就一直沉睡着,永远没有醒来。

我对“高人”有着本能的厌恨,对他出的“童男童女”的坏主意毛骨悚然,仿佛与我有什么关系。没想到后来真的发生了与之相关的一件事,成为我生命中永远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