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互联网与网络协议
1.1.1 互联网历史
本书的读者中可能有人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就已经接触了网络,但互联网的诞生时间更早,和许多我们熟悉的技术一样,它也是军事技术民用化的结果。
1969年,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当时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基于主机的客户终端形式,这种集中式的网络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适应冷战时期潜在的核战争威胁,美国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提出研究一种非中心式网络的计划,基于这种结构的网络即使某一个节点遭到破坏也不至于毁掉整个网络,其鲁棒性大大高于集中式网络。
在第一期研究项目中,ARPA将4家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进行互联互通,诞生了所谓的ARPANET(阿帕网)。随后,美国本土的多家大学、研究所和军方机构都接入了这个网络。到1973年,远在海外的夏威夷、英国伦敦和北欧的挪威也通过卫星接入了ARPANET。
ARPANET虽是先驱,但并不是当时唯一存在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网络应运而生,如 MILNET、USENET、BITNET、CSNET 等,其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的诞生。
1980年,TCP/IP制定;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IP;1983年,ARPANET被划分为ARPANET和MILNET两部分,同时ARPANET全面采用TCP/IP,以取代之前的NCP。
到了198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建成,它连接了美国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由此诞生,并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这是互联网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尽管这些网络的建设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其用户基本上仍局限于大型公司、科研院所和军事机构的科研工作者,普通人很难理解和使用网络,直到 1989 年 CERN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Tim Berners-Lee开发出一种通过超链接文本共享信息的技术。Tim Berners-Lee 将他的发明称为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他还编写了构成超文本信息系统框架的通信协议,并将这种新的系统称之为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1992年,CERN 开始在其成员机构之外推广WWW,但这个推广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普通用户看到的只是文本界面或图片的链接,而不是今天习以为常的图文并茂的网页内容。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命运出现了转折。1993年,在美国全国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资助下,伊利诺伊大学的天才学生Marc Andreessen和Eric Bina等人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广泛用于阅读 HTML语言的WWW浏览器Mosaic(见图1-2所示),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点燃了互联网发展的燎原烈火,互联网从此开始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图1-2 世界上第一个WWW浏览器Mosaic
1994年,中国开始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CERNET)示范网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除了 CERNET 外,中国互联网的骨干网络还有ChinaNET、CSTNET等。到了1996年,中国掀起了网络热潮,普通民众也开始上网“冲浪”,中国从此步入网络世界。
小知识: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它们三者的关系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而因特网则包含万维网。
互联网是由若干台电子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即使只有两台机器,不论用何种技术使其彼此通信,也可以称为互联网。互联网标准写法是internet。跨国性的超大互联网不仅有因特网,还有惠多网(CFido,一种全球性的 BBS 网络),这些网络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因此,我们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各种网络的大杂烩。
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由美国的 ARPANET网发展演变而来。因特网是由上千万台设备组成的国际互联网,使用TCP/IP让不同的设备彼此通信。但使用 TCP/IP 的网络并不一定是因特网,局域网(LAN)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也可以使用TCP/IP。因特网标准写法是Internet。
因特网是基于TCP/IP实现的,TCP/IP由很多类型协议组成,不同类型的协议又被放在不同的层,其中位于应用层的协议有很多种,如FTP、SMTP和HTTP等。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这部分因特网就被称为万维网,是我们常用的Web浏览器应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