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低碳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全球ICT及产业发展趋势

1.2.1 全球ICT技术发展历程

ICT技术发展历程如图1-2所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类ICT技术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着全球ICT产业的蓬勃兴起;通信、电子技术、计算机、半导体、互联网、多媒体等领域陆续取得重大突破,掀起了一轮轮“技术风暴”,技术性能也稳步提高(如CPU主频、网络通信带宽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交互、处理能力。

图1-2 ICT技术发展历程

从1959年集成电路发明开始,ICT发展进入快车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诸多技术概念和雏形:第一个通信卫星发射、激光器的发明、阿帕网概念提出、第一台移动电话诞生、光纤通信的实现、TCP/IP协议的提出。这些技术和概念创新为后来ICT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ICT技术开始向应用性发展。Intel公司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推出了80286和80386芯片,开启了个人计算机的新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在美、英、日等国家广泛使用,第二代GSM也于1982年被正式提出,80年代末期提出的GPS、万维网概念,均在后来获得了广泛应用。受益于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发明,80年代末期各国开始建设光纤通信网络,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则是互联网和软件的快速发展期。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几年内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同期Windows系统诞生,为个人计算机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基础,基于Windows的各类软件系统进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还开启了数码时代,数码相机、数字电视等概念相继诞生。

进入21世纪,ICT为人类开启了“智能时代”。2000年智能手机诞生,2002年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式明确,“ICT”概念被正式提出。如今的ICT使数据、图像、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收集与交互。可以说,ICT是迄今为止技术进步最稳定的领域,影响深远。不仅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效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创新经营管理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进步。

未来ICT技术发展主要在两个方向。一是更加强调体验感,日趋智能化。依托于下一代移动接入、下一代互联网和全光网,宽带通信“最后一公里”问题将被解决;基于云计算的实现可编程、可扩展、应用敏捷、自动化、开放的智能网络系统将被建成。二是ICT向传统行业的渗透,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ICT将成为推进传统行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推手。未来主要ICT技术如表1-1所示。

表1-1 未来主要ICT技术

1.2.2 全球ICT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在技术快速成长的推动下,全球ICT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球IT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而现在ICT已经一跃成为当前全球重要的产业部门。ICT产品已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部分还被附加以文化或时尚概念,巨大的市场需求为ICT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虽然在2001年前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ICT增速趋缓,但2008年之后,ICT产业仍实现了快速复苏。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ICT领域企业已达到60家。

21世纪前十年是全球ICT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0年,全球ICT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为6.4%;到2005年全球ICT市场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将攀升至7.7%;2000年至2005年全球ICT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44%,而同期全球GDP年复合增长率为3.5%。至2010年,全球ICT市场规模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9%;2005—2010年全球ICT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7.2%,高于全球GDP年均增长率的4.3%。目前,ICT产品贸易占世界总商品贸易的比重达到11.1%左右。

在ICT产业发展水平上,发达国家目前仍处于领先位置,ICT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据统计,近15年来,OECD国家ICT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4.7%左右。其中,ICT产业已经转向计算机及其相关的服务和其他ICT服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平均ICT服务业占整个ICT产业的增加值达到了80%左右,如图1-3所示。

图1-3 OECD国家ICT产业增长率(1995—2008年)

(数据来源:OECD.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look 2010[R/OL],www.oecd.org/sti/ito. 2010.)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发展中国家承接了ICT产业链条中加工制造、软件外包等部分业务。目前约有50%的ICT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且这一比例仍呈上升态势。在亚洲地区,典型代表为中国的ICT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承包业,前者已是世界ICT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后者则成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领域最大出口国。东欧、墨西哥和其他非经合组织经济体在生产和市场增长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从消费需求来看,根据ITU发布最新《全球信息化指数—跟踪研究2011》,从2000至2011年,全球ICT业务呈现持续增长。其中,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程度最高,2011年达到86%。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32.5%。另外,移动宽带普及率超过固定宽带普及率。2011年年底,移动和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布为15.7%和8.5%。

发达国家由于市场趋于饱和状态,ICT业务普及速度放缓,发展中国家发展较为强劲。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以宽带和互联网用户普及情况为例,到2010年年末,发达国家的固定宽带普及率几乎上升了24%且增长速度在放慢,这表明正在达到饱和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只有4.2%。在无线宽带互联网领域,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2009—2010年期间增长了160%。

1.2.3 未来全球ICT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ICT产业仍是当前最具活力,发展最为稳健的行业之一。未来ICT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

第一,ICT产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日等发达国家将ICT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大力培育和扶持,成为经济振兴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如表1-2所示。美国提出“美国经济的再投资计划”希望将信息通信领域作为经济复苏的支柱,通过ICT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欧洲各国则以发展数字经济为目标,强调加快实施“i2010”计划,推动ICT的战略部署。英国发布“数字大不列颠”,进一步强调发展ICT技术,建设英国宽带基础设施和灵活发展英国ICT市场,以长期掌握世界数字新时代的主导权。“数字法国2012”则以构建“连接全国居民的宽带网”和“ICT数字支柱产业”为目标,推动法国的ICT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德国重点促进物联网、互联网服务、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ICT产业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为实现节能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其在2010年提出“数字德国2015”战略,以对ICT领域发展项目的支持。日本则发布“i-Japan战略2015”计划,强调下一代网络、下一代无线通信、影像和环境四个领域以及全光通信、云计算网络模式、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等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升经济活动效率。同时,韩国、新加波等亚洲国家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ICT国家战略。根据国际电联研究,目前全球九成以上的经济体已经完成或正在制订国家级的ICT发展战略。

表1-2 发达国家ICT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第二,ICT技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加强研发和制定技术产业标准,抢占ICT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国际竞争尤为明显和激烈。目前,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的形成、制定和市场扩散等方面已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强化技术标准的先发优势地位。例如,德国积极推动ICT产品服务在生产、创新中的开放向和交互性,通过与欧洲委员会密切、建设性的合作,将德国打造成为基于开放标准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国际领先者。日本重点专注大数据应用所需的云计算、传感器、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并通过“推进国际标准化”战略,实现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广泛应用,形成技术先导优势。相比之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已达2万项,但中国企业参与制订的仅20余项,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ICT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呈加速趋势,有效地促推了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也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通过ICT技术,积极推动社会的向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使得信息成为比物资、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强化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推动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某些研究发现,发达国家产业部门通过投资ICT基础设施来提高生产力,每1美元的投入一年可创造约1.4美元的附加值。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研究表明,英国的制造企业使用电脑的雇员数每增加10%就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2.2%。加拿大通过调查约2000家中小企业发现,使用电子商业解决方案能带来相当大的财务收益。这些企业使用电子商业解决方案后平均能提高7%的收入,同时降低9.5%的商品销售成本,降低7.5%的销售、管理成本。

在发展中国家,ICT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ICT领域自动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更加合理地设计产业的工作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使用原材料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产业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同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提高了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价值;创新和转型企业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带动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