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ybase ASE时代背景
1984年,Sybase公司成立于加利福尼亚伯克利(Berkeley),主要致力于信息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当时关系数据库技术的不足和用户需求, Sybase提出了具有完全针对性的数据库产品设计目标: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下的应用模式、快速联机事务处理、快速与真正开放的结构和接口、真正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988年,Sybase真正地推出了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了单进程多线索机制的、可编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其分布式的两层处理结构一度领先于业界,成为事实上的技术领先者。
随后,Sybase继续推出数据互连模块“Open Client”和“Open Server”,为不同的开发工具、数据源和平台提供了整齐划一的开放接口,成为“那个时候”唯一在客户端、服务器端提供开放接口的数据库厂商。
1992年,Sybase推出了Sybase System 10版本(用户广泛称之为“Sybase系统十”),这个版本的产品使Sybase在技术上获得了事实上的领先优势和市场认可。从“系统十”开始,Sybase产品在国内开始大规模应用,为当时的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通信升级与改造等诸多国家级项目提供了优质的产品。
1993年,Sybase的另外一个拳头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复制服务器)面世,为数据库服务器环境提供了一种适用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该产品中含带的数据网关产品使异构数据库实现了互操作可能性。
1998年,在Sybase推出分布式客户/服务器结构数据库产品10年后,Sybase又一次站在数据库技术前沿——创新性地推出了Sybase适应性组件(Adaptive Server)计算结构,从体系结构上整合了客户/服务器应用、中间件应用、互联网应用等各层应用,以满足企业的复杂需求。到2006年,ASE的15版本面世,与当时的Oracle10g、DB2 UDB V9、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成为业界的企业级数据库首选。到目前为止,ASE的最高版本为15.5版本。这些版本的ASE都提供了如下的关键性软件组件:
■ ASE支持SQL应用连接和数据服务,支持运行数据库事务、分布式事务;
■ 支持关系数据库存储和存取方法,提供了联机事务处理能力、混合负载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移动应用等;
■ ASE支持非简单数据的存储,如时间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视频、音频等大对象数据等。
■ ASE支持数据移动和同构甚至异构连接,支持分布式应用结构,管理数据的流动;
■ 集群支持(ASE 15.x Cluster Edition),在双节点的共享存储集群环境下,运行集群服务器系统,类似于Oracle的RAC;
■ 内存数据库支持(ASE 15.5 IMDB:In-memory Databases),采用基于内存的数据存储和运算技术,其响应时间将比传统ASE版本快上十几倍。IMDB类似于Oracle的TimesTen In-Memory Database 11g和Oracle In-Memory Database Cache 11g;
■ IBM TSM备份服务支持,ASE 15.5将ASE Backup Server和IBM的Tivoli Storage Manager(TSM)进行了集成,其数据库可以备份在任何支持TSM的介质上;同时,其备份压缩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备份效率和速度。该功能类似于Oracle的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