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宁夏风云实录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杨子福部攻打灵武县城始末

◎陈明德

1929年,冯玉祥部控制了西北,划宁夏为省,任军长门致中为宁夏省政府主席。当时全国正处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争权夺地,战乱不息,盗匪到处横行,地方动荡不安。

门致中主宁后,兵力甚单,不足维持地方安定,其本人又有太平麻痹思想,忽略战备,到任仅百天,马仲英部忽于农历3月上旬,由甘肃河西窜来,一举攻占了宁夏省城。门致中仓皇逃走,宁夏全省顿时一片惊乱。

这时正是农忙季节,老百姓整天担惊受怕地下地劳动。面对这一情况,灵武县长岳绳祖(甘肃兰州人)手足无措,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正在这时,门致中部下的一个军官刘志远逃到灵武县城。刘系山东人,年富力强,有胆有识,且有实战经验。刘、岳二人见面后,当即商议将东山五区刘天玉民团的全体人员调来,以加强灵武城防,安定人心。

刘天玉为灵武东山五区刘家沙窝人,地距县城约70多华里,该地居住群众,绝大部分为刘姓一族,所有家户都靠种山地、畜牧牛羊、挖甘草、打猎为生。因此,每家都有猎枪,男子善射,神枪手较多。

刘天玉家在沙窝地区富甲一方,因其祖父和父亲都精于武术,打猎时弹不虚发,故人们又称其家为“刘枪手家”。刘天玉因为人和善,家境富裕。在刘姓户族中,辈分较高,办事精明果断,颇受公众爱戴。为了保境安民,大家便推举其为民团团总,刘姓子弟也多当民团团丁,其中百发百中的射手不乏其人。

刘天玉民团调来县城后,经过商讨研究,县上成立了城防指挥部。刘志远负责指挥,岳绳祖、刘天玉为副,各界头面人物,分担城防各项具体工作。当时决定急办的事有:

(1)动员城内殷实商号及富裕人家捐献物资,供城防使用。

(2)组织全城青壮年男子配合民团上城,分段日夜守卫。

(3)组织城内家户烧水、送干粮,男女半劳,担任运输任务。

灵武县城墙高宽坚实,全部石根砖包,4个城门上,皆建有高耸的两层楼房,在楼上瞭望,一切景物,尽收眼底。城墙的上边修有宽2尺、高5尺的砖建垛墙。垛墙中间开有8寸大小的方孔,可以看到墙外,防止云梯爬城,又可架枪射击,人们俗称其为“枪眼”。

根据上述情况,灵武县城历来易守难攻,敌人进犯,必在南关及北门一带,这两面是防守的重点。防守一开始,城内即派人挖断了西湖中间的大路,使两湖贯通,敌人不能接近城边。同时,又将西城门堵实,在西城楼和南北两拐角处派人防守,监视敌人行动,以相机处理。

南关经东门到北城门的所有地区,为攻城敌人必经之处,严加防守,敌人意在速战速决,守城者须坚守持久。

城上重要防区,步步有人持枪注视。相隔不远,搭有简易小房,供防守人员隐身及存放器物,房头挂有灯笼照明。另外,还做了一些木框小灯架,用纸糊好,里面点上土蜡,拴上长绳,夜晚从垛墙枪洞放出,悬挂墙外,通宵监视敌人爬城。

几天后,杨子福(外号杨老二)股匪果然进犯县城,占据了南关的邓家店、郝家店、东王庙等处,设立了攻城司令部。城东、北两边的一些农户家院,也都被杨部人马占用。因杨子福匪部曾于前一年抢劫过县属的吴忠堡,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这次又来攻打县城,百姓无不惊骇,匪部挨门逐户搜劫财物,同时,强逼百姓为他们烧水、烙干粮,强行拉人当差,抬云梯参加攻城。

攻防战开始后,枪声震耳,互相喊骂。当时使用的武器大都是三八式、老套筒、水连珠等旧步枪。战斗激烈时,弹如雨下,喊声连天,城墙上的民团团丁,大显手段,尤其刘兰、刘明、刘凤等枪手,弹不虚发,只要对方一露头,立即遭到枪杀。

县城的东北拐角处,杨部的一个姓张的营长在指挥攻城时,团丁刘兰发出一弹,正好射进他的枪筒,张愤怒大骂道:“日奶奶的打得好,只是高了点。”话声刚落,刘兰又发一枪,当即将其击毙。城上人喝彩叫好,城下匪众皆惊。

一次夜晚,杨部强迫东门外农民徐天喜、杜少章、朱肉眼3人,抬云梯企图爬城。守城青年苏自立发现后,告诉团丁刘明。刘连发两枪,徐天喜、朱肉眼二人中弹死亡,仅杜少章逃跑。

在攻城过程中,杨部共伤亡20多人,守城的人只有毡匠王振福的徒弟和农民蒋义2人中弹身亡。

因城防坚固,久攻不下,敌人攻势渐松。恰在这时,消息传来说国民军吉鸿昌的部队在河西一带连战皆胜,收复了宁夏省城,马仲英部败逃。杨子福部闻讯,也连忙逃走,灵武县城围遂解。

这时,刘志远利用战机,带队出城追击,追到郝家桥苏大运庄上,俘获匪众80多人。押回县城,将主要匪犯押在牢狱,一般匪兵拴在南城门楼上的大木柱上,围观群众往来不断。这些人衣衫破旧,蓬头垢面,十分狼狈。由于拴的时间久长,站不住,坐不下,个个龇牙咧嘴,怪相百出。以后经过审讯,陆续将一些人处决在南门外的刑场上。

摘自《文史资料》第1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