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汉朝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夺权(5)

说匈奴动作不正常的人,是息夫躬。息夫躬天生一个好鼻子,好像闻风就能断雨。正因为有如此神嗅功,他嗅到了东平王在王宫拜巨石,其实就是想搞不可告人的阴谋。这次,他说匈奴动作不正常,可能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息夫躬就上书说道:“本来匈奴单于说好要来长安的,突然说不来了,我怀疑其中有诈。此时,我们的卫星国乌孙国正当贫弱,而乌孙有一叛将,正在外勾结匈奴。所以,我怀疑匈奴想趁机消灭乌孙,进军西域。如果这样,那汉朝就受损失了。”

最后,息夫躬引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总结性地说道:“上兵代谋,其次伐交。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刘欣认为息夫躬说得有理,立即召集众卿开会。在会议上,有个人强烈反对出兵。

反对的人,是左将军公孙禄。他态度很坚决,并且这样说道:“我以生命保证,匈奴不会有诈。我还要负责任地说,到我死时,匈奴都不会进攻汉朝。”

但是,刘欣不听公孙禄的话,干脆解散会议,独自召见息夫躬。这下好了,息夫躬可以放开手脚忽悠了。

息夫躬这样告诉刘欣:“恐怕情况不像左将军说的那么乐观,所以我建议,陛下应该派高级将领巡查边塞,重修军备,建立威严,震慑四邦。”

息夫躬简直要说到刘欣心里去了。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是公元前33年,一晃眼三十年就过去了。这三十年来,汉朝没打过一次仗,军备武器都快要发霉了。为了汉朝的威望,更为了皇帝的威严,为什么我刘欣不搞一次军演呢?可谓一箭双雕,极妙。

于是,刘欣立即召丞相王嘉来,假装商量说,要不要搞个军演。王嘉一听,毫不客气地否定了。

王嘉是这样说的:“匈奴单于或许是真的病了,一时来不了长安。所以别听风就是雨,有些人呀,不务正业,专拍马屁,混淆视听,劝陛下不要被他们迷惑了。”

真是不爱听啥,王嘉就说啥。刘欣实在听不进去了。就在公元前2年,正月一日,刘欣下诏,封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兼卫将军,封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兼骠骑将军。

傅晏早就断定会有这一天。刘欣的意思很明白,军事演习还是要搞的,然而军演的任务,交给傅晏一帮外戚来整,才是靠谱的。

现在,我们终于看出了点门道。原来息夫躬跟傅晏是一伙的,他所做一切,不过是替傅晏先在董贤之前,将大司马抢到手。尽管刘欣连封了两个大司马,但丁明也是自己人。只要大司马在手,董贤还有什么好抢的呢?

傅晏实在高兴过头了。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傅晏没想到,就在刘欣封他为大司马的这天,他正准备动身去边境搞军演,天上就突然发生了日食。

紧接着,王嘉就上书,说日食完全是因为皇帝太宠幸董贤。更没想到,董贤反咬傅晏,说日食不是因为他,完全是因为傅晏和息夫躬阴谋挑起发动对匈奴战争引起的。

完了,傅晏纵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清了。

刘欣对董贤说过,只要董贤把屁股前面的擦了,后面的让他来处理。果然,正月十一日,刘欣罢免傅晏,把大司马及卫将军的印信和绶带通通收回,并且把他赶出长安城,回自己的封国去了。

七、殉道

正月日食引发的不良事件,还在继续。正月十七日,长安城传出一个天大的消息——傅老太婆死了。王氏外戚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让她先走一步了。

然而,王政君太后很快就发现,傅太后太狠了,竟然死了也要跟她争地盘。

我们知道,王太后是汉元帝刘奭的正妻,理所当然地享受将来与刘奭合葬一起的待遇。同眠地下的,也就只有王太后。然而,傅太老婆抢先一步,竟然被移到渭陵,与刘奭葬到一块了。

在中国古代,活人的事重要,死人的事更重要。皇帝、太后都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准备死后葬地了。然而傅老太婆把王太后好好一块地盘抢了,那将来王太后死了该埋哪里?

这个问题,估计只有鬼知道了。

更让王太后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傅老太婆死后,刘欣给她定了一个名分——孝元傅皇后。王太后当了多年皇后,又当了多年太后,她还没死,人家竟然把她曾经的皇后正位也抢了。

说得不好听,人家简直都要欺负到头顶上来了。

但是,那又怎么办?那好吧,比短命比不过你,那就比长命吧,看看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王太后努力地忍着,她倒要看看,刘欣到底还想整出什么花样。

王太后真没看错人,刘欣的花样还真不少。接下来,他假借傅太后的名义,造了一封遗诏。刘欣很实在,傅太后死后,他主动替她老人家办了那么多事,现在,他当然想借傅太后的名义,替他也办件好事。

刘欣就像被套上了魔咒,千头万绪,想的都是董贤。这次,他就是想替董贤争取多封两千采邑。为了遮人耳目,他还故意加了傅晏等三人的名字。

写完诏书,他就派人转交给王太后,然后让王太后转交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请他们允许批准给董贤等人增加采邑的决定。

丞相王嘉一看就笑了。亏他还想得出来,傅晏刚刚被他找借口赶走,又给人家涨封邑,安的啥心,没人看不出来。

王嘉看完诏书,二话不说,就将诏书封好,派人退了回去。他很明确地告诉刘欣,什么话都好商量,唯有给董贤那伪娘涨工资加采邑,没有商量的余地。

古往今来,凡是有男人气的,都瞧不起吃软饭的。其实,在汉朝,男人逢场作戏,吃软饭也不是不可以的,问题是有个度。如果吃的软饭上升到危及国家安全的地步,就难怪人神共愤了。

在王嘉看来,董贤就是这么一个杂种。一步步、一次次地将刘欣套牢,然后刘欣还心甘情愿地用虚弱的身体,替他扛起一个权力的明天。董贤每前进一步,何止踩的是皇帝的背,在皇帝的底下,还垫着千万汉朝人的生命。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男人的脾性出发,王嘉都必须对董贤讨伐到底。所以,他将诏书封还以后,又亲自写了一封长篇奏疏,将董贤从头到尾批了一顿。

奏疏太长,我只能罗列王嘉的基本观点:高安侯董贤,不过是凭着媚功取宠的伪娘,陛下为了填满他无尽的欲望,竟然狮子大开口,将大量财富赠送给他,可谓前无古人。您不心痛,汉朝人民都替您心痛。这是其一。董贤第一次封为关内侯,紧接着就封高安侯,按理应该满足了,现在突然又想增加采邑,实在没什么道理。这是其二。

最重要的还在后面:陛下,您现在身体很不好,您还是多关心自己,少关心董贤。而且您大把大把替董贤烧钱的时候,也要想想当年汉高祖老人家创业是多么不容易啊!

最最后,王嘉还总结道:将陛下诏书退回,违反皇帝旨意,我应该自我弹劾,立马下台。但是呢,我怕弹劾书一上,天下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时陛下您的脸往哪儿搁呀。所以,为了董贤,为了陛下,我还是没有自我弹劾,您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刘欣一看王嘉这奏疏,就差没崩溃了。娘的,反了皇帝,竟然还那么振振有词。看来,王嘉这种丞相,可谓死猪不怕开水烫,仅给他颜色瞧,那是永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动真格,给他亮刀子。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借口,一个可以置王嘉于死地的理由。

准确地说,是王嘉一不小心露出马脚,被刘欣抓到了。写奏疏上奏,向来是王嘉的特长,但是他这次彻底栽了,竟然是因为他的一封奏疏。

这事件说来话长,涉及前面的东平王刘云案件。当初,东平王刘云被息夫躬等人告发后,由廷尉梁相负责审理。但是,廷尉梁相认为,他处理的东平王案件,可能是一起冤狱,所以就故意拖拉,不按时间审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刘欣当皇帝,他是不称职的。但是,他这个少年老成的家伙,搞阴谋诡计,转嫁政治危机,还是十分拿手的。他早就看出来了,东平王这种案子,很容易就可结案的,廷尉梁相故意拖拉,肯定是别有用意。

按汉朝法律,春天是不能用刑的。所以,所有刑事案件,必须在春天到来之前,通通结案,以免夜长梦多。不然,拖到来年春天,本来是重犯,还可能被赦免。而梁相一拖再拖,眼看冬天就要结束了,还没有结案,所以刘欣一下子就看出猫腻儿来了。

这还是次要的。还有,当时刘欣身体一直不好,梁相可能认为,只要再拖一拖,刘欣可能就架不住,一脚崩了。只要一崩,东平王刘云的事,就好翻案了。

刘欣是坚决不能让刘云翻案的。于是,他就对廷尉梁相有意见了,啥也不说,就将梁相免职,直接贬为平民。接着,在春天到来之前,刘欣也顺便给东平王刘云定了罪,贬为平民。

廷尉梁相出事,丞相王嘉是领导,他也要负一定责任的。于是,王嘉就上书,自我弹劾,以示自我批评。事情还未结束,数月后,刘欣又将梁相赦免。这时,王嘉就紧着上书。

王嘉上书,主要是替属下梁相说话。他对刘欣说,梁相那么有才,只是赦免,没有起用,我都替您感到可惜。

刘欣早就想把王嘉砍了,这次他自己撞到刀口上,怪不得他了。于是乎,杀机腾腾的刘欣,把王嘉叫到面前,然后当着尚书等人的面,大声训道:“梁相奸诈,众人目睹,你之前也自我弹劾,做过自我批评的。转眼几个月,你又替他说话,前后不一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嘉一听,傻了,好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知道说错话了。他当场脱下丞相帽,向刘欣道歉,请求宽恕。

刘欣得意地冷笑。之前你搞得我都差点抓狂了,你还不放手。现在好不容易捏住你的软肋,就想我饶你,哪有那么好的事。紧接着,刘欣派人将王嘉替梁相说话一事立案,交给百官讨论。这时,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要踩王嘉了。

王嘉怎么也没想到,踩他的人,是他向来极度欣赏和推荐的人。这个人,就是前任丞相,刚被刘欣重新起用的光禄大夫——孔光。

孔光言简意赅,直接指控王嘉道:“丞相王嘉,忽悠皇帝,大逆不道,应该请他立即到廷尉诏狱报到。”

孔光一唱,刘欣紧跟一和,批准逮捕王嘉。

还是孔光看得准,汉朝的江湖,是皇帝刘欣的江湖。皇帝想让你死,你绝对活不了。如果皇帝下诏,派人持节逮捕某高官,不用等结案,基本上可以说是死定了。所以,每当有高官获罪,皇帝派人持节来拿人,他们往往先持节使者一步,自杀身亡。比如,前丞相朱博,就属此类。

自杀多好,免得下狱被拷打。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得爽快一点儿。这个道理,丞相府人人皆知。所以,当他们闻知皇帝派人持节到丞相府门口了,立即准备毒药,流着眼泪送到王嘉面前,请他自我了断,免得下狱受皮肉之苦。

但是,王嘉却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之举——拒绝自杀。

他是这样说的:“我身为汉朝三公之一,为什么要学弱小女子自杀,要死就死得光明磊落,血溅街市,义不容辞。”

王嘉说完,穿上官服,气势昂扬地走出丞相府,接见皇帝使者。然后,坐上小车,又脱掉官帽,扬头前往廷尉诏狱。

老实说,王嘉这个壮举,超出刘欣所想。刘欣以为,王嘉会像曾经自杀过的高官一样,识相自杀。王嘉没有自杀,摆明就是要将死猪不怕开水烫进行到底,公开跟皇帝撕破脸皮。

一想到这儿,刘欣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说白点,他是害怕了。

他不是害怕王嘉跟他翻脸扯皮,而是王嘉一旦入狱,有可能抖出他和董贤之间的丑闻。那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刘欣又怕又怒。他没别的法子了,王嘉必须死。王嘉不死,他和董贤都会活得很难看。

按汉朝规矩,每审一个出事的高官,一般都是由五位部长级高官组织合议法庭。但是,此次审理王嘉,除了五位部长级高官,刘欣加派武官,联合审案。

刘欣此举,其实就是防止意外,打消别人营救王嘉的念头。刘欣这招,不可谓不狠,没见一个人多此一举上奏,更没人主动出来替王嘉说句人话。于是乎,案件很顺利地进入案判程序。

然而,王嘉死不认罪。他说:“梁相无罪,我也无罪。”

公审员问:“你说你无罪,之前为什么还要自我弹劾?”

王嘉一声长叹,接着说道:“我有幸成为国家丞相,却没能力推荐贤明之人,扼制奸佞小人,失败啊。”

公审员问:“谁贤明?谁小人?”

王嘉接着说:“像孔光和何武等人,是国家难得的贤明之才,我要死了,都没法推荐他们;像董贤父子,盘吞国家资源,我却措手不力,悲哀啊。如果说我有罪,冲着以上两件事,我承认我有罪,我应该死,我死无所恨。”

从此,王嘉宣布绝食。二十天后,大口吐血,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