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终身体育概述

第一节 终身体育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不应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继续过程。”这一思想已成为当今一种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1996年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之时,提出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21世纪的教育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并在终身教育的概念里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的观点,那就是:教育要教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可见,21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它将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终身体育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人体质量提出要求,人们对休闲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也给人的健康带来某些不良影响。为了适应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现代文明对人体的挑战,终身体育应运而生。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坚持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终身体育强调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持续性,并且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

终身体育研究的对象是在一生中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领域,个人的职业、性别、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内容、特点、形式和条件。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体现了明显的个人针对性。

二、终身体育的意义

(一)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偏重技术、技能的教学,为考试而教学,使得教学出现了教师应当教的和学生应当学的内容之间无有机联系的矛盾。也就是说,学生走上社会后必须掌握的东西,教师不一定都教;而教师教的内容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多都用不上。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使得大批的学生随着学业的结束,体育也随之而结束了,毕业分配到工作单位之后,不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或者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参加新内容的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为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和方向,那就是学校体育应该为终身体育奠定必要的基础,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对学生自觉、自愿参加和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要注重学生掌握系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以及检查评定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思想和能力、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是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的基础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高大脑的供养能力,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同时,通过锻炼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体能增强,推迟衰老,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使人的一生能健康、愉快、幸福地生活和工作。因此,一生坚持身体锻炼是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的基础。从体育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在身体锻炼活动中不仅可以调节感情,增加生活中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全的心理状态,而且在各年龄阶段,在不同人群中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的社交圈,有助于增加多种知识,增强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生活幸福美满的前提条件。

(三)提高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体育意识,使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普及

在人的一生各个阶段均实施体育教育,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形成自觉自愿的锻炼风气,这样就可改变我们现在大多采用的大规模的,带一定强制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这种活动形式对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场地、器材、经费和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开展的次数有限,因此有较大的表面性和临时性,实效性不高。

终身体育注重人的个体性,并且着眼于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职业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内容与方法,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身体锻炼,以终身受益。这种群众体育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活动。因此,倡导终身体育是踏踏实实地普及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人生各阶段的身体锻炼

通过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体育锻炼的要求和内容,使大学生们对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有一定的整体认识,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

一、婴幼儿时期的体育活动

(一)一般要求

1. 体育活动要体现生活化和游戏化

婴幼儿时期体育活动内容一是要简单,二是要体现生活,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形式加以体现。游戏是这一阶段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2. 活动内容要体现趣味性

学龄前体育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其浓厚的趣味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婴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注意力,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活动内容应经常交换,并以培养其敏捷、协调平衡和灵巧等方面的能力为主。

3. 运动应简单、易行

婴幼儿体育在动作上,应结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走、跑、跳、投、攀、爬、钻、平衡等基本动作和简单体操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除结合日常生活的动作外,还应注意基本姿势的传授和培养,使其从小就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4. 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因此,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全面、均衡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进行体育活动,都应注意其活动的全面性,既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又要注意内脏器官的协调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5. 运动负荷要科学合理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又是生长发育的不完善时期,稍有过量,就会影响和破坏其生长发育,因此,在运动负荷的安排上一定要遵循适量性原则,体现“高密度、低强度”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婴幼儿期体育的内容

1. 基本动作

婴儿时期的体育基本动作,包括抬头、翻身、俯卧、爬行、坐立、扶站、走、跑、跳、投、攀、爬、钻、平衡等。主要在成人的参与和帮助下,通过被动性、诱导性、挑逗性和实用性的身体活动形式与娱乐性的游戏来完成。

幼儿时期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幼儿体操(徒手的或器械的如:坐凳、小垫子等),它对于形成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有良好的作用;娱乐性体育活动(如三轮车、兔跳、赛跑、幼儿舞蹈、打秋千、跷跷板、滚雪球、游戏或春游等);身体素质练习,根据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有计划地发展其平衡能力、柔韧性、爆发力、协调性和耐久力。

2. 自然力因素

自然力因素主要指的是日光、空气和水,利用其刺激作用对婴幼儿进行身体锻炼,常用的方法有:用低于体温(一般不低于16℃ ~18℃)的水洗手、洗脸、洗脚;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游戏或晒太阳等。此外,还可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三浴”锻炼,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3. 卫生因素

除了上面所说内容之外,婴幼儿锻炼还要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此外还应注意心理卫生的培养,通过合理的体育活动培养其活泼、开朗、大方、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二、儿童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

(一)一般要求

1. 端正思想,明确目的

儿童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体育教育首先应能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其次是要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各种优良的品质和作风,再则是根据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适时地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能力,最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的目的。

2. 提高兴趣,养成习惯

儿童少年时期的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对人的一生的体育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能通过中小学这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形成体育活动的能力、习惯和爱好,从而达到终身受益。

3. 掌握技术、技能,提高体育能力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应根据其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多种最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动作向学生进行传授,使其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提高体育活动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在传授与学习的过程中,以培养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能将所学技能用于生活。通过体育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社会需要的各种精神和品质,以达到体育社会化之目的。

4.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防止受伤

在儿童至少年这一年龄跨度极大的阶段,体育活动一定要注意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目前的研究表明,中小强度的负荷和坚持经常性的小负荷量累加的身体锻炼,对促进其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极限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时,一定要慎重,因人而异,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5. 注重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课中锻炼身体的时间有限,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锻炼。课外体育锻炼可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提供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则需要家长和家庭的配合。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锻炼中,课外特别是校外锻炼还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很好的措施和保证。

(二)儿童少年期体育的内容

1. 在校的体育锻炼内容

在学校是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并适当地选择一些配合大纲和发展身体素质以及适应学生兴趣的教材。

2. 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体育锻炼内容

小学低年级应以游戏教材为主,内容应与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相吻合,不要过多或过高地强调运动技术。高年级适当地进行技术、技能教学,但内容不易多,而是要以简单动作和提高学生兴趣的内容为主。

3. 家庭的体育锻炼内容

家庭体育锻炼应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在内容上一是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师布置的课外锻炼内容,二是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锻炼内容,帮助并引导小孩一起进行练习。最好是能从小培养一至两个项目,使其产生兴趣,成为终身锻炼的内容。

三、青壮年期的体育活动

(一)一般要求

1. 从实际出发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所处的环境以及工作的条件和性质,来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方法。由于每一个人在这一阶段中的人生道路不同,受到的教育及体育的影响不同,其体育的价值观、习惯、运动技术水平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青壮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应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来选择体育的内容、方法与场所。

2. 运动负荷的安排应随身体的变化而变化

在此阶段,由于身体的发育已基本完成且均已达到人生中的最高水平,因此,可以参加大负荷甚至是极限负荷的运动。但应注意,大负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因人而异的,盲目地追求大负荷将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运动负荷,以获得最好的锻炼效果。

3. 调整锻炼内容与方法,适应过渡

青壮年时期有二方面的过渡。从生理的角度来说,一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二是从青年期向壮年期过渡,应根据身体的变化来调整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

从社会的角度说,一是从学校走向社会,二是从不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到逐步稳定,并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应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从心理的角度说,一是从各种心理素质的不稳定状态到趋于完全稳定,二是从稳定走向成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单身到组织家庭,心理的承受能力及心理状态均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体育锻炼应根据这一阶段中的各种变化,适时地调整内容与方法,以达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幸福、健康地学习、工作与生活之目的。

4. 培养锻炼的意识和养成锻炼的习惯

青壮年时期是人生中的最佳时期,但是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提高对健康的认识,首先要了解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给人的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和副作用。即使是身体处于较好状态的青壮年时期,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长期的身体锻炼,同样对身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次是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做到有规律地生活,去掉不良习惯,培养有情趣的有利于健康的爱好和习惯。其中,终身体育应成为一种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身体锻炼,培养锻炼的意识和锻炼的习惯尤其重要。

5. 做好身体锻炼效果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这是对健康概念的错误理解。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应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评价:

(1)精力充沛,对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感到十分紧张疲劳;

(2)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

(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6)体重适当,身体均匀;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除上述评价健康的标准外,在具体评价时,应该配合其他检查,以便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健康水平。

(二)青壮年时期体育的内容

1. 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的内容

由于这一时期身体条件较好,因此,适合多种运动项目的活动,如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田径等都可成为锻炼的内容。

2. 以自然因素为主体的内容

以自然因素为主体的锻炼内容主要有:日光浴、冷水浴、郊游、登山、滑雪等。

3. 以娱乐为主体的内容

以娱乐为主体的内容主要有:保龄球、高尔夫球、钓鱼、各种棋类以及现代社会流行的新型娱乐项目。

4. 以健身和健美为主体的内容

以健身和健美为主体的内容有:各种体现肌肉力量的练习,如哑铃、杠铃等各种健身器材,健身操、健美操以及体现健美的有氧练习等。

四、中年期的体育活动

(一)必要性

1. 保持身体能力,推迟衰老进程

进入中年后,身体能力一般不易提高,但保持其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身体能力保持的时间长短,是一个人体质强弱在此阶段的重要表现,而身体能力的保持水平,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能经常坚持身体锻炼和锻炼的效果如何。所以,中年期坚持身体锻炼,对于延缓衰老和增强体质是十分重要的。

2. 防治各种疾病,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因素,诸如出现的各种文明病,特别是中年阶段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因而是发病的高峰期。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而且还可防病、治病,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获得愉快、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社会交往,丰富文化生活

体育本身就属于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中年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可以扩大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因此,中年期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促进社会交往,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二)中年期体育的内容

中年期体育锻炼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特点。从个人来看,具有专一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来选择长期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不在多而在精,其内容的变更主要根据其身体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要注意控制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从集体组织锻炼的内容选择来看,应考虑以有氧锻炼项目为主,以提高兴趣,并且适合于多数人参加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项目为宜。此外,行业还可根据其工作性质的需要来组织各种体育活动。

五、老年期的体育活动

(一)一般要求

美国老年医学运动生理学专家艾·迪瑞斯,提出了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六点要求,现介绍如下:

1. 医学检查。在开始运动或增加运动强度之前,医学检查是极为重要的。

2. 缓慢进行。从低而适宜的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3. 掌握自己的活动限度。如果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劳,睡眠不好或持续肌肉酸痛,即表明可能是运动过量所致。

4. 有规律地锻炼。要取得身体锻炼效果,需要数周乃至数月,若是1~2周不活动,便会导致健康水平下降。应努力坚持每周至少锻炼3次。但应注意患病或身体不适期间需立即停止锻炼,哪怕是轻微的感冒。

5. 事先做好准备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越重要。10分钟左右适当的准备活动(伸展活动、慢走),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以避免损伤。

6. 运动后调整。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跑步运动之后,至少再慢走2分钟;负重练习后,要先休息5分钟,然后再洗一个温水澡。

总之,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一定要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

(二)老年人体育的内容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内容有跑步、散步、广播体操、拍打运动、健美锻炼(包括各种力量练习,以保持身体匀称和基本力量;健美操练习,以控制体重和保持优美姿态;选择专门的徒手练习或器械练习进行健美锻炼)、医疗康复体育(包括健身环、健身球、气功等)、娱乐体育(包括门球、游戏、钓鱼、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