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休闲·健康(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苏州太湖体育论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都市化进程中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结合的研究

——江苏省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杜伟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1 研究目的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部,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抓好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建设,对于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增强青少年体质,同时为竞技体育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认真地分析研究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方案,有利于发挥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优势,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江苏省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体系,加快江苏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步伐,以努力实现江苏省建设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南通市、常州市5个省辖市的60余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俱乐部教体结合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数据库等,查阅了近10年我国教体结合方面论文20余篇,较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

2.2.2 问卷调查法

对江苏省5个市61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学校、青少年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1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回收率为100%。

2.2.3 专家访谈法

访问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体育局竞体处、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了解和听取对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意见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3.1.1 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在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以及组队参加全国和世界重大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80所,其中省级传统校130所(表1),市级642所,县(区)级626所。多年来,在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和体育传统校以及培养后备人才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区)三级学校课余训练网络体系,大、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人才梯队衔接,在代表江苏省和国家参加一些重大赛事方面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据初步统计,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田径、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上获得过几十块金牌,中学生女子排球连续5次获得世界冠军;2002年第8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江苏省取得了总分第一。同时也为各级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高校代表队、体工队和解放军队输送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如在国际体坛上享有盛誉的我国著名运动员杨影、李菊、阎森、张莹莹、黄旭、林莉等一批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早期都就训于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

表1 江苏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布一览表

3.1.2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的建立,以及相关招生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传统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课余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1986年江苏省遴选48所中学作为“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目前已发展到66所,(表2)。全省已有20余所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使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的学生运动员,既可以入省优秀运动队,又可以直进高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和各市运动员招生政策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开展,打通了制约学校课余训练的瓶颈,受到学校的欢迎,赢得学生、家长支持,同时也为教体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2 江苏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分布一览表(截止2002年)

3.1.3 在学校建立青少年俱乐部,为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引入新的模式

200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结合国外体育发展的经验,启动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建立青少年俱乐部。我省先后共创建105个青少年俱乐部,其中在传统校和试点校中创建37个,占35%(表3、表4)。

表3 江苏省1999~2003年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分布一览表

表4 江苏省1999~2003年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分类一览表

3.1.4 我省教体结合的四种形式

表5 江苏省教体结合的主要形式一览表

目前四种模式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特别是前面三种,运动员基本上是学校和体育部门共同组成专家进行选拔,学习基本上由学校负责,训练基本是体育部门为主,教体结合单位之间基本上都有合作协议,但在协议的具体条款中,对双方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方面缺乏明晰规定。

3.2 需要研究探讨的若干问题

3.2.1 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的管理体制不顺

现行课余训练管理体制中,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即培养后备人才学校隶属教育部门,而传统校由体育部门牵头管理。在管理上虽然联合行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两驾马车各行其道。在学校运动员的管理上,教育部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部门注重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学训的矛盾一直是课余训练棘手的问题。在竞赛体制上,教育部门主办的竞赛,侧重于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在运动员的资格上,强调在籍在校的学生,是按学段组织赛事;体育部门侧重于选拔体育后备人才,在赛事组织上按年龄段,因而在赛制上、在比赛时间和分组年龄段上经常有冲突现象。在运动员特长生招生方面,由于项目布局和学校类别方面的原因,学校与学校在体育人才招生方面,也时常有相互挖墙脚,划分地盘,恶性竞争的现象。鉴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不能发挥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合力,客观上削弱了发展我省课余训练的优势。

3.2.2 项目布局和设置不合理,我省优势项目不突出

我省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项目绝大多数设置为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几个项目,省级传统校项目设置比例要求为田径和游泳占50%,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共占50%;县(区)级传统校项目设置比例要求为田径和游泳占50%,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共占40%,其他占10%。从实际情况来看,项目设置比例上不平衡,田径、乒乓球、篮球和足球开展学校太多,游泳和女子排球开展学校偏少。从我省优势项目布局上来看,除乒乓球外,其他均不为我省优势项目。如我省优势项目羽毛球、体操和艺术体操开展活动的学校很少,像击剑、跳水和举重等以及新增项目在学校几乎没有,使得我省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在布局上先天不足,后继乏人,新增项目无基础。

3.2.3 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生源的“出口”和“入口”衔接不畅

由于运行机制不畅和竞赛体制不配套和一些运动项目的本身特点造成两种现象:第一种,有的项目有“出口”无“入口”,有些项目小学有设置,到了中学却没有设置;有些项目初中设了但高中又没有设,使训练出现“断层”现象。第二种,生源的“入口”和“出口”无法衔接。受择校、学区和行政区划招生限制,致使许多基础条件较好的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无法招收到合适的体育苗子。而体育上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由于高一层次的学校无此项目,无法得到进一步培养深造,导致人才资源的流失和财力的浪费。

3.2.4 经费奇缺和活动偏少制约了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的发展

省体育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130所省级传统校的比赛和奖励经费逐步增加到30万元,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用于5个项目的省级传统校比赛达11万多元,剩余经费用于购买学校体育用品,有选择的奖励有关学校;省教育厅每年安排用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比赛的奖励经费达25万元,每年用于8个项目的比赛近10万元。由于经费缺乏,不少长期训练的学生没有参加各类比赛的机会,失去了有可能展露自己体育才华和被发现的机会。同时也因经费原因,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知识得不到更新,很难有参加专业培训或外出学习和观摩比赛的机会。对开展活动好、输送人才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新开展的项目不能给予经费上的扶持,调动不了基层学校的积极性,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体育传统校和培养后备人才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2.5 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输送后备运动员的质量有待提高

据统计,自1992~2000年9年间,体育传统校在训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输送的后备运动员人数自1992~1998年呈缓慢下降趋势,1998年以后呈迅速上升趋势。培养的等级运动员人数,1992~1996年呈下降趋势,1996年以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单从在训人数、输送人数和获等级人数来看基数很大,但输送的尖子运动员不多,输送质量有待提高。

4 对策与建议

4.1 深化教体结合的管理体制,分工明确,共同管理,统一协调

4.1.1 要由政府出面,统筹和协调教育、体育等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政策,建章立制,在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权责分明。

4.1.2 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分工明确。体育部门主要侧重规划传统项目学校和培养后备人才学校的结构布局、梯队与网络建设,负责中小学特别是早熟项目的课余训练工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传统项目学校和后备人才学校的管理工作,包括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思想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和课余训练工作,并且负责高校与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设置的项目衔接工作,和高校与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项目竞赛制度接轨。

4.1.3 体育部门和教育部们要共同管理,统一协调。①共同研制小学升初中体育特招生政策,解决好对口初中的入学优惠政策。②共同制订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高校运动队与体育后备人才学校的衔接政策。③加大传统校和培养后备人才学校的经费投入(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比赛经费投入以体育部门为主;有偿训练的收入,应由学校和体育部门共同协商确定支配方案,用于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④体育和教育部门应共同加强对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检查评估和常规管理,包括奖励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学校,扶持开展活动好、输送人才多的学校及我省新开展项目的学校。

4.2 科学布局,突出奥运项目,兼顾全运会、大运会项目,重点发展优势项目

4.2.1 在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保持原有特色和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对已经具备条件的项目进行重点研究,开辟新的、学生喜爱、易于形成传统的体育项目。

4.2.2 根据各专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制订各项目一条龙发展规划。做到各项目布局、训练梯队层次、运动水平的衔接和大中小学校网点的建设融为一体。

4.2.3 各市体育运动学校要着重在非传统项目和新型项目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4.2.4 普及性强的项目应建立小学传统校——初中传统校——高中传统校(后备人才学校)——大学或优秀运动队等业余训练输送模式;非普及性的项目应建立传统校——业余体校——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省体校——优秀运动队等业余训练输送模式。

4.3 改革现行青少年竞赛制度

形成以培养和选拔体育后备人才为主的竞赛体制。①教、体部门统一行文,联合办赛,科学制定各项竞赛规程,在竞赛的各要素和尽量融合,避免矛盾和冲突。②增加传统校和培养后备人才学校的年度比赛和年龄组的调赛等,以赛促练。③积极推进竞赛社会化和制度化,包括开拓竞赛资金来源,积极争取社会资助,逐步走社会化办体育竞赛之路。

4.4 逐步建立以重点中、小学为龙头,体校和运动学校为两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新形式的发展训练基地的模式

4.4.1 逐步建立以重点中、小学为龙头,体校和运动学校为两翼的教体结合模式。借助于重点名校的声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社会环境,吸收优秀运动生源。

4.4.2 积极尝试、探索在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基础上创建和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用市场运作机制吸纳更多青少年参加俱乐部的体育活动,吸收周边的学校入会,为群体活动的开展、学校体育课余训练选才范围提供更大空间。

4.5 加强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课余训练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要重视体育传统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课余训练教师的培训工作,制订专门的培养和培训计划,列出专门的业务培训经费,加强培训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和聘请优秀教练员到学校任教训练。

实际上,目前制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以及高校运动队运动成绩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教练员训练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制订专门的教师培养和训练计划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的体育运动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4.6 积极探索有偿训练和输送制度,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政策

实行有偿训练和有偿输送制度,使其合法化并享受免税政策;对优秀苗子可采取减免训练费或实行奖训金制度等。通过推进有偿训练和有偿输送制度,弥补训练经费不足,同时也能制约运动员和家长的训练态度、提高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待遇,形成训练的良性循环。

加大对体育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的投资力度,建立奖优淘劣的激励机制。①根据每年底对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工作的考核结果,以奖代拨。②对开展工作好的学校和积极参加各类省级比赛的学校以及输送后备人才好的学校给予重奖。③制定启蒙和跟踪奖励政策,奖励在发现和培养奥运会冠军的各个阶段中付出心血的教练员和教师。④对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和综合评估制度,不搞终身制。⑤对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学校,可取消其资格和应享受的政策。

5 结论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体结合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教体结合在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从目前来看,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教体结合的力度,要由政府出面进行统筹协调,使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相互配合,在优势互补、资源共有、责任共尽、成果共享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措施,并且争取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利用教体结合的优势培养人才、收纳人才,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训练、输送完善的课余训练体系,为实现江苏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的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江涛.“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清华大学走出世界级运动员[N]. 瞭望新闻周刊,2002-12-9:52

[2]黄香伯,周建梅.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 武汉体院学报,2004,38(1):20

[3]平杰,顾红,柏慧敏,张耘.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3):28

[4]卢志成,刘华荣,裴琨. 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J].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 (6):7

[5]王志明,杨国庆. 既有历史又有前途的一条发展之路——江苏省“体教结合”现场会侧记[J]. 体育与科学,1997,18(2):8

[6]韩会君,徐建牛,吴武彪. 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8~9

[7]浙江省体委群体处,浙江省教委体卫艺处. 浙江省“教体结合”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模式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1999,21(5):2

[8]吴家琳,侯玉鹭,彭红. 广东省优秀运动队在“体教结合”上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3,1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