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机制创新与制度安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共化、均等化和社会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确定政府公共服务的战略重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1982年以来的4次行政体制改革,都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要内容。在1998年3月6日党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报告中,提出“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首次明确地把完善公共服务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98年)[EB/OL].中国人大网,1998(3):6.进入21世纪以后,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又被不断地加以强化。到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公共服务列为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5.的新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10处提到公共服务,把“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中。可见,我国政府一直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政府职能核心定位的体现。换句话说,政府职能的根本内容是公共服务,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公共服务体现了一个现代政府的理念、责任和行动。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地方政府更需要更新观念,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加快转变职能,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用公共服务的理念来满足社会公众新的需求,用公共服务的视野来推动社会事业和体育事业的新发展,增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力,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逐步建立,政府的管理行为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从单向控制的行政体制向协商合作的管理机制转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发布公共服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导向等方面,为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创造了基础条件,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政府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于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即使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大大高于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低收入者及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的弱势群体与高收入者享受的公共服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不断加强,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努力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体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与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也显著增加,但现实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和结构,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阶段。但是,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却并没有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还显得比较落后。因此,对于体育事业发展而言,现阶段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惠及全体公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这不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应然之义。

二、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的动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职能,虽然在过去的行政体制改革中进行了不断地变革和扬弃。但是,体育管理职能渐进的转变总是落后于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与现行体育事业发展和大众体育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需求进一步加快管理职能转变的步伐。

(一)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运作和管理,逐步树立了市场竞争机制的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迫切需要体育主管部门改变管理方式,由直接干预微观体育活动和直接参与运动队管理活动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育活动环境转变,由直接经营体育企业和参与体育投资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体育管理向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体育管理转变,由具体政策的管理转向统一的规则管理与制度管理,根本目的在于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管理职能,整合并运用公共体育资源,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

(二)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下降,医疗保健类、体育健身类支出迅速增长。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大众消费由温饱型消费和小康型消费升级为以服务型产品为主的富裕型消费。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73.再者,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出现了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与公民权益相关的市场失灵现象,如体育健身服务供给和体育场地建设投资不足,从而要求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将原来由社会组织和其他部门承担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承担起来,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

(三)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将物质资本的发展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而对社会发展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造成经济发展超前于社会发展的失衡现象,即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实际上,经济增长并不是人类唯一可欲的目标,况且,经济的持续增长依赖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66.多年来,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习惯于重视竞技体育,忽视惠及全民的大众健身,造成市民,尤其是部分弱势群体(残疾人、农民工等)享受不到应有的体育权利。所以,在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转变职能,了解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增加对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和促进公民身体健康的投入,要维护公民享有的基本体育权利,维护社会成员体育需求的均衡,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

(四)体育主管部门职能转变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要求政府职能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的转变,以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这也需要体育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增加对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和促进公民身体健康的投入,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努力为公民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

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把不应由体育主管部门行使的职能和社会能够办的事务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贯彻国家体育方针,研究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体育行业政策,加强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强化体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社会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目前,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正在由传统的行政型(政府包办一切体育事务、宏观微观管理集于一身)向行政——社会结合型(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有进有退、有强化有弱化)过渡,由单一的集中型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转变。所以,体育主管部门要从根本上强化社会体育管理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指标的实现,保障人人享有体育的权利。

案例1-2 发展全民健身的“5个必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来,我国群众体育驶入了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展望未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要做到“5个必须”。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科学制订规划,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参与体育、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道路。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坚持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着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处理好城市农村、不同地区、体育事业内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努力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保障,依法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及各项法规制度的过程中,调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组织的力量,切实强化依法履责的观念,建立基础性、制度化的发展保障。

(摘录自2010年9月29日《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