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一、户外运动内涵辨析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人们渐渐远离自然;水泥和钢铁构筑的城市综合体,导致人类心灵价值感的缺失,越来越多的“驴友”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奔赴沙漠、原始森林、高山、荒野等自然地域,冒着生命危险,去体验饥饿、严寒、缺氧、酷热等恶劣的环境,寻找自然给予的心灵按摩。
这股风潮在全球年轻人中不断兴起,随之而来的是不断高发的意外伤害事故,甚至是死亡。美国国家伤害预防和控制中心(2008)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美国共有212 708人在户外运动中受伤。中国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2012)不完全统计,2001-2011年间我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中仅死亡就达220人。中国户外运动业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也导致我国户外运动事故日益高企,很多人一听户外运动就以为是“玩命的游戏”。
置身于风险未知的自然环境,体味天人合一的融洽,在与自然的沟通中认知自我、抚慰心灵。户外运动的积极社会服务功能很早就得到了认可,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制定了户外运动公共服务制度,推动普通民众积极参加户外运动。秉性积极的户外运动发展至当代,却因令人扼腕叹息的意外伤害事故掩饰了其正面形象。人们在审视户外运动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什么是户外运动?什么是服务人民的户外运动?这种困惑一直萦绕在关心户外运动者的心头。
近年来,在商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户外运动发展速度日渐迅猛。据新华社报道,到2009年,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5 000万人。漂流、滑冰、滑雪、登山、拓展、野营等活动已经被开发为大众旅游项目,仅湖北省境内就有漂流景区50余处。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经营者经常组织缺乏户外运动经验的新手参加充满危险的户外运动,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5月与某登山探险公司签订协议的吴文宏在珠峰8 750米处因脑水肿死亡。进藏前他仅登顶海拔1 860米的黄山,随后在6 206米的启孜峰进行适应性训练。一些户外运动向导为了赚钱,如此新手都敢带上珠峰。
血淋淋的惨剧一再发生,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参加户外运动,也使大家对户外运动的认知不合理。其实,户外运动是人与自然和谐沟通的一种渠道,不是“玩命的冒失行为”。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在户外运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铤而走险事件只是表象,不能因此而概论之。大部分户外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业余者身上,而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大众户外运动的范畴。
为了消弭人们对户外运动的误解,一些学者提出用休闲运动、时尚运动、新兴运动等称谓户外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美化户外运动的形象,但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不能改变人们对它的认知偏差。唯有坦诚面对,深度剖析什么是户外运动,将户外运动的内核透彻地展现出来,才能赢得大众的理解,才能为推动户外运动发展积淀人民力量。在当代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帮助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户外运动观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不少人疑惑:在室外篮球场打篮球是户外运动吗?这类项目满足了户外运动的2个表层含义:户外和运动。从这个层面上讲,在室外场地进行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无疑是户外运动。但此种景象与我们意识中的户外运动却相距甚远——阳光、微风、花草,和谐的自然和未知的风险;背包、冲锋衣、徒步靴,一身阳光的户外运动者。是的,户外运动不仅仅是在“屋外”参加“体育运动”,更要的在于它是人融入自然、体验自然的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