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1)
关于加强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白喜林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发挥精神力量的反作用,为国家队的训练、比赛等实践活动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面临新的任务,新的奥运会周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结合运动队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运动员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本文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学习、研究部分优势项目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人工作实践的体会,主要就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加强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的政治优势”。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
(一)应对新时期思想变化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人们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大。取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与以往相比,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荣誉,其社会地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部分运动员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少数运动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减弱。此时,国家队运动员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和荣誉,提高政治觉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物质和荣誉转化为动力,发挥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适应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大众传媒挑战的需要
随着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交往的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比赛更加频繁。
因此,伴随着交往的同时,不可能“净化”的国际大环境对运动员的影响,比任何历史时期也更加直接与强烈。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传递的时差缩短、速度更快、内容更广,使教育者作为“信息源”的权威资格受到挑战,对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时代感和超前性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现“为国争光”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21世纪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中国体育继往开来、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国家队肩负的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为国争光”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任来看,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队在奥运会上“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因此,当前形势下,国家队运动员有无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有无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有无自觉地承受大负荷训练的思想认识等,是国家队能否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实现“为国争光”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新时期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心,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培养团队精神为重点,坚持“引导教育和制度管理”相结合,坚持“专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训练和比赛保驾护航。
既“一个中心,一个基础,二个重点,三个结合。”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以身作则;
2.正面灌输,潜移默化;
3.细水长流,晓之以理;
4.平等相待,以情动人;
5.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6.表扬为主,榜样引路;
7.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三、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就是人们为之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信仰和“为人处事”的理念。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处在最高层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而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范畴。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动力,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国家队运动员在世界重大比赛中战胜对手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结合运动员在思想认识和训练、比赛、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教育运动员要有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意志,要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
国家队运动员最现实的理想信念就是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既在奥运会上“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同时,在实现这个远大抱负的过程中,运动员要承受“失败、痛苦和伤病”的多次考验,因此要正确对待“胜利与失败、苦与乐、荣誉与伤病”的关系。
1.愿景激发,树立信心
“愿景”一词来源于英文(visioning)(最早来自台湾,我们过去常翻译成“远见”,后来使用了台湾的翻译法)。如果单独看,“愿”是feel-心-感受到,“景”是see-眼-看到,就是说能够被“感受到、看到和实现”的“目标、梦想、使命、希望”等等。
斯大林有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战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在国家队的集体中,必须要确立远大的目标,为运动员提供一个愿景,让大家都能看到希望,感觉到在这个集体里有发展。只要刻苦努力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同时也能得到巨大的物质利益和荣誉。这样,运动员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发斗志、增强信心,就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从而能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对各国家队而言,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机遇。做为一名运动员,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是光荣和神圣的,特别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在父老乡亲、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从事和爱好本项目的各个群体的关注下,能在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更是每个运动员的光荣使命和毕生追求。因此,国家队运动员们一定要树雄心、立壮志,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练好本领,贮备能量,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这就是每个国家队运动员的“愿景”。
2.要正确对待的几种关系
(1)正确对待“胜利与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不是不能成功;失败只是一种痛的体验和教训的累积,它往往可以指引我们换个方式或方向再去努力。“胜不骄,败不馁”。胜利了就骄傲,不图进取就会导致下次比赛的失败。失败了不放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当成新起点,把失败当成前进的动力,加倍努力地刻苦训练,才能最终成为胜利者。成功的运动员都是从“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过程中艰难地、勇敢地走过来的。
(2)正确对待“苦与乐”。“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位冠军,每一个事业有成者,都是踏着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道道难关才登上顶峰的。中国女排从1976年起,到1981年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勇夺“五连冠”,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女排姑娘们不知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摸爬滚打,身上到处都是伤痕。之后,为保持荣誉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中国女排自1984年取得奥运会冠军后,其成绩一直下滑,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再次问鼎桂冠,整整经过了20年的时间,期间付出了无数的辛苦和汗水。
(3)正确对待“荣誉与伤病”。正确对待伤病是运动员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之一。运动员的伤病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成功者都有一本战胜伤病的动人经历。世界体操史上一次比赛独得六枚金牌的李宁,十岁时右臂患骨髓炎,用石膏绑了三个月,从未间断训练,上肢不能练就练下肢。在1984年奥运会前两个月,李宁肩伤使胳臂抬不起来,但为了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他坚持训练,奥运会比赛中发挥了超人的精神和毅力,使五星红旗在比赛场上三次升起。
(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盛衰起落的历史,创造和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是贯穿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条醒目的红线,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源泉。集体主义原则是调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32枚金牌,实现了历史的突破,不仅向人们展示高超的运动技术,而且向人们展现了顽强的拼博精神及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当一次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遍遍奏响的时候,中华儿女都为之欢呼、为之振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可见,运动员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不仅是体育运动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因此,当前的形势下,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是融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为一体的道德原则。
1.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把精神的动力落实到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技能、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争创优异运动成绩,为国争光。
2.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每一个集体中包含着多个个体,集体的利益有了充分保证,个人利益才能实现;要实现集体利益,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全力以赴。国家队就是每个人的利益共同体,大家只有通过刻苦训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把平时所练的本领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发挥出来,取得好成绩,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职业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它既表现为道德行为和活动现象,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国家队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敬业奉献(刻苦训练)等。这一道德规范反映了体育活动和人们对运动员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和体育道德在体育运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是运动员的行为准则。
(四)团队精神教育
团队精神是竞技体育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团队精神一般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团结、诚信、合作、沟通、交流、拼搏”等层面的含义。毛主席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同样,运动队也是需要精神的。运动队最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一个队伍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目标,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就不会形成凝聚力,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因此说,团队精神是一个队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团结就是力量”不是一句空话,是经过无数生动鲜活的事例证明的真理。特别是通过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集体项目比赛,我们不难发现,在技战术水平、体能状况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个队伍的团队精神、良好的精神面貌、旺盛的斗志、坚强的意志品质、勇猛顽强的作风和必胜的信心是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在先落后两局的情况下,发挥了团队精神,连扳三局,战胜实力强大的俄罗斯女排,20年后再次夺回了女排奥运会冠军,极大的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
因此,作为一支肩负着“为国争光”重任的国家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就是形成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一是要充分发挥队伍中每个成员的作用,二是队伍中的各个成员间要“协同合作”(这里首先强调教练班子的团结协作,然后才是教练和队员之间、队员和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这是队伍形成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三是队伍还必须具有优秀的激励机制,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常规教育
1.组织纪律性和法制教育
铁的纪律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运动员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引导运动员学法、知法,既能使运动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也能使运动员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还能使运动员知道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组织纪律性和法制教育,一方面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协会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依法治队,以德治队,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形成积极良好的竞争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文明礼貌和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言行是树立国家队良好公众形象的基础。要把“五讲、四美、五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注意抓好个人和居室卫生,杜绝懒散、随意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竞争意识教育
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就在于竞争。有了竞争才有压力,有了竞争才有威胁;有了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有了威胁才能让人迸发出巨大的潜能,敌人或者竞争对手能让我们创造出奇迹(长跑运动员在狼的追赶下破了世界纪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把竞争意识教育贯穿到训练、比赛、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运动员在竞争中求胜利,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意识。使运动员懂得竞争是无情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那种甘居中游,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的。
四、新时期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只有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及时了解队员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队员的实际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本队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这也符合“事实求是”的精神实质和要求。因此,要全面了解队员的“思想、心理、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各方面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使思想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积极说服和引导
长期的运动队思想教育实践证明,积极说服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基本要求就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力求以理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晓之以理”是打开人们心灵的钥匙。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在国家队进行说服教育,从实践看有以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正面灌输渗透法;二是坚持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2.“动之以情”是思想交流的桥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思想教育的感情基础。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是激励运动员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要自觉地有意识培养与运动员的深厚感情,增加“感情投资”,用真挚的感情和运动员交朋友,取得运动员的信赖。在此基础上再去说服和引导,就可以收到预期效果。
3.“导之以行”是思想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常言道,“要想火车快,全靠车头带”。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榜样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劲的动力。“导”之如何取决于领导的“行”怎样。首先,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发挥人格的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次,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要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抓好典型的培养和树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运动员中有许多先进的典型人物,典型树立好了,思想政治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知书才能达礼,好学才有品格”。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既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需要,也运动员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运动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只有在社会活动实践(日常的训练、比赛、生活)中才能形成。因此,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学习哲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哲学基本知识,可以“明理、修身、养性”,可以陶情操,纯洁灵魂,增强鉴别力、免疫力,提高思辩能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四)教育先行,制度紧跟,依法管理,以德治队
思想教育是治本,而管理是治标。必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思想教育要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要常抓不懈,切实做到严格制度,严明纪律,为广大运动员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加强制度管理方面,一要建立和完善队伍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五)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寓教于乐”
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多样的大众传媒、各种健康的书刊、杂志、丰富多彩的影视和电脑等宣传教育工具,运用讲座、录相、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运动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来体验生活、增加社会阅历;运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运用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利用发生在身边的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
(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要做好运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必须要关心了解运动员的疾苦与困难,千方百计为运动员排忧解难。一方面,注重解决运动员训练、个人生活和家庭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以改善运动员的待遇、训练器材、服装装备和医疗康复等条件,满足和保证运动员的基本利益,以充分调动全队人员的积极性。
五、做好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领队管理和教练员管理的关系,发挥教练组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思想政治工作带有复杂性、潜在性、全方位和多角度性。单靠领队做工作,肯定力不从心,收效甚微。(那种认为教练员管训练,领队抓管理的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因此,在管理教育中,除了领队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要充分发挥教练组成员、党团支部、经纪人、亲朋好友和运动员骨干的各自作用,形成合力,方能取得最佳成效。
1.发挥主教练主导作用。主教练与运动员接触最多,了解最清楚,是队伍的核心;运动员对主教练有着一种本能的信任和崇敬。因此,主教练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将思想教育贯穿到日常训练、比赛当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队和其他教练配合主教练抓好运动队思想教育和管理、训练等工作,做到齐抓共管,相辅相成。
2.充分发挥运动队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运动队党、团支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起保证作用。定期分析队伍思想状况,研究措施,开展谈心活动,及时解决思想问题;特别是加强党员队伍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影响人、教育人。
3.发挥各方力量。有些运动员愿意在治疗恢复中与医生谈心,有些运动员还依赖家长、启蒙教练、经纪人、好朋友、队友。这些同志在治疗和帮助运动员解决实际问题时做思想工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专题教育与经常性管理的关系,重在“经常”上下功夫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某个时候,某个事情采取一下突击形式不是不可以,但经常工作是基础。归根到底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基础,突击运动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最可靠。”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经常性的工作,必须时时抓,天天抓,常抓不懈。在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某一时期队伍思想教育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加以解决,这样才使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正确处理管理尖子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关系,做到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在运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中,既要加强对一般运动员的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尖子运动员的管理。抓好尖子运动员的管理教育可以带动一大批一般运动员奋发向上。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从对运动员负责和培养后备人才的目的出发,也要加强对一般运动员的管理教育。抓好对一般运动员的管理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和鞭策尖子运动员的成长。
总之,新时期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精神,为在奥运会比赛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战斗力提供思想武器,最终实现“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5月).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9页
2.金春明等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2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11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小球运动管理中心 彭宁
2003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2月2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是一个关于哲学本体论的概念,既是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方法论。在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将推动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发生深刻变化,创造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是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而,要从人本身和人的发展出发,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将人塑造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健康的自我、健康的个性、健康的人格。教育的过程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完成的,人是这一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其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解决社会所需的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素质与被教育者现有状况的基本矛盾,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围绕“运动员”这一主体来开展。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主要内容是,以运动员为本体,以运动员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基础、目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为观察和评估教育的方法依据,关心、尊重、爱护运动员,充分开发运动员的潜能,张扬运动员的“属人”特性,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塑造运动员人格力量和人的现代特性,充分均衡的发展完全人格,为运动员的生活、训练、比赛、成长、发展和走向美好的来来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中,更多的是体现运动员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要求运动员个人得到尊重、重视,价值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当前青年运动员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思想更能引起教育者对运动员个体的重视和关注,促使教育者加强对运动员个体的了解和研究,使教育者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此外,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运动员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他们的主体要求意识增强,变得不再盲从,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符合当代运动员的心理需要,更能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运动员是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参加主体,是第一线的体育实践者和体育文化特征的特殊载体。他们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始终扮演着特殊的和不可替代的角色。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的良好表现,对振奋民族精神,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体现出对运动员的尊重、关心、爱护,才能做到维护运动员的正当利益和基本权利。
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光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更多的是要求运动员,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提高竞技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和集体的生理潜能和智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努力,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竞争的残酷性是竞技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要想在国际竞技场上,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顶尖好手的激烈较量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接受长期的、系统的、严格的、科学的、艰苦的专门化训练,不断在体能和智能上向极限攀升。此外,在比赛的激烈程度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已不仅限于竞技能力的比拼,而且还涉及到运动员所具备的智慧、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团队协作意识等素质的较量。因而,若想挖掘运动员的最大潜能,使其在与强劲对手的竞争中、在向极限攀登的征程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其精神动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主体意识,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运动员的生命潜能和自我价值。
当今的竞技体育以奥运会为最高水平。奥林匹克口号从当初所强调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逐渐被现在的“更高、更快、更强”和“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所替代。“更人性”是奥林匹克新格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奥林匹克理想的体现和弘扬,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折射,是对奥林匹克和体育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北京奥组委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其本质是倡导以人为本,在以人文为基调的旋律中,演奏出奥运竞技与人文交互的、更悠扬的、也更雄伟的交响曲。人类将在更高的水平上求得人文与奥运的和谐。所以,我们在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与世界竞技体育的主流文化并驾齐驱。
(三)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是运动队建设的需要
运动队建设的好坏,关键看能否真正地将运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在运动员个体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基础上,形成团队的凝聚力,为着共同的目标,顽强拼搏。
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单方面强调组织的“秩序”功能的重要性,甚至将“秩序”功能极端化,忽略塑造完全人格和发展运动员的一切“属人”特性的功能,将教育只看作维持秩序的手段,而不是完善个性的方法。其结果忽略了“人之为人”的教育,致使运动员的主体性、独立性残缺,进取性衰弱,情趣枯燥、心理有障碍,人格发展不完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对人的驯化。教育不可能没有“秩序”功能,但是,如果将“秩序”功能极端化,消解了它的塑造完全人格的功能,必然引发运动员人格弱化和不健全的结果。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倡导的不仅是培养运动员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引导运动员认同和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为集体贡献力量,以此满足运动员的社会需要,而且还强调运动员的人格塑造和自我全面发展。它在承认每个运动员的差异性、尊重每个运动员人格的基础上,充分集聚运动员的团队向心力,将个体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有机结合,增强团队意识,激发每一个成员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使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最大限度施展。
(四)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需要
运动员所从事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青春的事业,他们的运动年限在人生的长河中是短暂的、有限的,退役后都要面临重新选择工作,走向社会。因而,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会被社会所接受,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运动员“完全人格”塑造为根本目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本质的载体,也是贯彻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历史阶段: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今天我国处于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发展和转变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发展“独立人格”、超越“独立人格”,尽可能全面发展人的一切力量,减少对物的过度依附。所谓“完全人格”,就是以“四有”新人为标志的,“集多种人格力量和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的完全人格”。所谓“多种人格力量”就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所谓“多种人格特征”就是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等人的现代化特征。要通过持续的法律人格、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智能人格、心理人格、审美人格等人格塑造,达到“完全人格”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格,才能够担当服务社会的大任,并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光强调使运动员成为“某一类人”,而且注重使运动员成为“人”;不光强调理想道德教育,而且注重基础道德教育;不光从理论上讲大道理,而且从实际中谈问题,使运动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从而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之舵。
二、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做好以人为本的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充分认识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
根据近年理论界所作的研究,人具有以下特点:
1.人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智的、能动的。马克思说过,人是“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是不间断地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30页)。
2.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的需要和要求,而且这个发展自我的需要和要求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连续过程。
3.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障碍。
4.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意识的提高表现在人的尊严能不能得到承认。
5.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平等的要求。
6.人的积极性和潜能是无穷的。
7.每一个人都在与他人(或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需要在他人或社会的帮助、教育下完善自己。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
(二)尊重运动员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基础
1.尊重运动员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受尊重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增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就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运动员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主体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运动员之间是施教者与被施教者的、等级式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交流与对话的关系。教育者常常凌驾于运动员之上,对运动员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有时甚至采取训斥和惩罚的手段来压服、甚至制服运动员。这种工作方法,虽然可以暂时维护教育者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它付出了扼杀运动员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最大代价;它虽然可以制服运动员,但决不可能使运动员口服、行服,更不可能使运动员做到心服、信服,最可怕的是随着对运动员管理的力度增大,运动员的逆反心理将会越强。
要克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必须明确运动员是人,不是物。运动员是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独立人格、有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体精神的人,而不是“物”、“容器”、任由教育者去捏塑的泥巴,具有受动性,更具有能动性。他们对于各种外部的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和容纳。这决定了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尊重运动员的主体性为前提,必须围绕激发和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核心开展工作。尊重的本质是平等,必须牢固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真正平等地而不是自以为高人一等地对待运动员,以民主协商、讨论交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必须尊重运动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凡是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尽量让他们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让他们在参与中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激发他们配合工作的热情。
2.尊重运动员的个性和创造性
传统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是“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实行对运动队的集体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追求“齐步走”、“整齐划一”,对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重视不够,因而造就出来的运动员都是“千面一人”,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运动员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运动员的群体属性,个性则是指运动员的个体属性。处于同一阶段的运动员,由于他们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的相似性,他们的身心发展在同一规律支配下,表现出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属性和特征,即共性。但这种共性只是相对而言的,由于个体间遗传因子、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及教育影响的差异,运动员的身心发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是千差万别的,运动员的性格、兴趣、爱好、智力、能力不完全相同,即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是绝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运动员思想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实。因此,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充分兼顾运动员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运动员教育的前提,没有共性,群体性运动员教育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就无法对运动员进行统一的教育。个性是运动员教育的根据。差异和特色不仅体现万事万物所呈现的事实,而且体现万事万物的生机。因而,尊重运动员的主体性,承认并正视运动员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运动员教育,抑制和克服那些不良的个性缺陷,张扬运动员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富于激情的个性品质,是做好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要反对“一刀切”、“一锅煮”,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性和潜能是无限的,不应设定各种筐子和模式,把运动员限制在里面,扼杀他们的个性和自主发展才能,而应因个体施教,努力完善他们的个性,充分开发和点燃他们蕴藏在主体内部的创造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