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剑术精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剑术杂谈

一、剑术的起源和发展

剑术的产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用细长石亢嵌入兽骨的“石刃骨剑”。在《黄帝本纪》中有“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古文字题铭其上”的记载。《管子·地数篇》中也有“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的记述。到了铜器时代,剑器的铸造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剑技术进一步发展。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辟闾”剑、欧冶子与干将合铸的“龙泉”剑,以及越王勾践所佩的“步光”剑,据说已达到了吹毛立断、削铁如泥的程度。出土文物越王勾践剑和秦始皇兵马俑墓葬中的宝剑深埋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锋芒犀利,寒气逼人,经专家实验,一次尚能划透十八层纸。

从中国古代铸剑的过程看,剑身的长度在不断加长。早期的剑长只有20~30厘米,春秋战国之际剑的长度普遍达到了50~60厘米,战国时期一些剑长已超过了70厘米,秦代的青铜长剑其长度已超过了80厘米,最长的甚至达到了94.8厘米。而前端颇似短剑,后部为竹木柄的铍,其长度甚至超过了3米,成为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武器。

随着铸剑技术的不断提高,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习剑之气已尉然成风。《孔子·家语》中就有“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的记载。战国早期的《庄子·说剑篇》中亦有“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的描述。在《吴越春秋》中还详细记述了越女论剑的动人故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越女答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奇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脱兔,追形逐影,恍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也,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若试之,其验即见。”从其精辟的论述和自豪的口气中,不难看出越女的击剑技艺是何等的高超。

到了汉代,上自天子下至百官无不佩剑,并有一套严格的佩剑制度,击剑之风更是盛行于朝野,不少人以剑术名扬天下。汉高租刘邦曾自夸:“我提三尺剑取天下。”“鸿门宴”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君王(项羽)与沛公(刘邦)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公不得而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便由此而来。而项羽被困垓下观虞姬舞剑的缠绵故事更是催人泪下。

唐宋时期习剑之风更为盛行。诗人李白少年学剑,时常“三杯拔剑舞龙泉”。其友崔宗之赞曰:“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可见李白剑术之精妙。诗人李贺写出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放诗句。裴旻将军的剑术堪称唐代一绝,诗人苏涣有诗赞曰:“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罢缠蛟龙。”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画提不起精神,观裴将军舞剑后精神大振,奋笔力成,似有神助。而民间女子公孙大娘的剑术技艺更是出神入化,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演练的西河剑器后,草书大进,他说:“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诗圣杜甫在夔府(白帝城)看了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的剑术演练后,抚事慷慨,写出了千古传颂的《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宋代的剑术较之以前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一人单练发展到几百人的集体表演,这种集体剑术往往是在外国使节进贡来朝的时候才“出剑士示之”。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帝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见者无不恐惧……。”在宋代士人中还流传着论诗说剑的遗风。著名诗人陆游“少携一剑行天下”。爱国诗人辛弃疾时常“醉里挑灯看剑”。

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对武林人士的残酷镇压,民间武术逐渐趋于隐蔽,这给隐而不露、清净无为的道家武术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由此产生了流传至今的武当内家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