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果与讨论
1.青年队与国家队
从实验结果见(表2),青年队在拉、冲弧圈方面,平均转速和最高转速略低于国家队(如拉弧圈,青年队平均转速为126.7 cis,最高转速为143.5 cis;国家队分别是128.4 c/s和145.3 cis)。青年队拉、冲弧圈的稳定性也不如国家队,即S值较大。经检验,这些差异都没有显著性(P>0.50或0.20)。
青年队打下旋球的平均转速(57.2 cis)低于国家队(65.5 cis),最高转速(85.8 cis)略高于国家队(84.8 cis),经检验,这些差异也无显著性(见表2)。在技术稳定性方面,青年队比国家队差(S值较大),这个差异接近显著性(P <0.10)。由此看来,打下旋球并不是简单地撞击,而是边撞击边摩擦球,这样才易制造弧线过网,生胶由于球拍特点,攻球时易下网,所以,打下旋球时更要摩擦球。本实验中,孙××、张× ×的平均转速(67.7 c/和85.7 c/s)高于正胶就是这个原因。
国家队与青年队四项技术转速统计表(表2)
注:1.转速单位是转/秒(c/s)。2. n为样本量。
从(表2)看,青年队加转搓的平均转速和最高转速都低于国家队,其中,平均转速的差异接近显著性(P<0.10)。在技术稳定性方面,青年队明显不如国家队(P<0.01)。
青年队发下旋球的平均转速约49 c/s(见表3),最高转速在69 c/s左右,略低于加转搓的转速。理论上讲,发球的转速完全可以强于搓球。因发球有抛球的重力作用,加速距离和爆发力也可大于搓球,且不像搓球需抵消来球的旋转,所以,青年队的发球,从旋转上讲,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青年队发球转速统计表(表3)
上述结果表明,青年队在拉、冲、打等主要技术方面与国家队相差无几,但就个人比较来说,在高吊弧圈上还比不上国家队(青年队陈× ×最转,X为138.4 c/s,M是156.2 c/s;国家队李× ×最高,X为145.5 c/s,M是168.3 c/s)。另外,青年队在搓球等辅助技术和技术的稳定性方面也不如国家队(详见附表),这正是运动员尚未成熟的表现。建议青年队在抓好主要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发球和搓球的质量。
最高转速是运动员某项技术的转速所能达到的最高值,它与平均转速之差的值越大,该项技术提高的潜力也越大。(表4)对这方面作了一个统计,差值在20 c/s以上,提高的潜力较大。
三项技术最高转速与平均转速差值*统计(表4)
*近似数
2.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一般认为,高吊弧圈比前冲弧圈转,但冲力小于前冲弧圈。因为球拍作用于球后(作用力不通过球心),作用力(F)就分解为使球向前平动的分力(f)和使球产生转动的分力(S),如图一,拉高吊弧圈时,作用力Fl主要用于摩擦球,切球较薄,力臂(L1)较长,由此产生上旋强(S,较大)和速度慢(f1较小)的特点。本实验中,高吊弧圈的最高转速(168.3 c/s)大于前冲(163.6 c/s),就是一个证明。前冲弧圈边撞击边摩擦球,切球较厚,力臂L2短于L1,故显出冲力大(f2较大)、上旋力较弱(S2较小)的特点。
然而,实验结果表明,拉弧圈的平均转速和最高转速均低于冲(见表5),差异非常显著(P<0.01)。从打法上看,13名横拍反胶中,约75%的队员拉低于冲,另有15%的队员拉与冲差不多,拉高于冲者仅占10%。9名直拍正胶和反胶的拉都低于冲或与之差不多(详见附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队员拉弧圈的转速低于或近于冲弧圈呢?对这一重要的新事实,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1)训练因素。根据训练学原理,任何技术只要在训练中有一定的重复次数,就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拉弧圈的转速不理想,由此可以推断运动员在训练中,拉弧圈的质量和数量不如冲,即向前发力的训练多于向上发力的训练。测验时观察到,运动员拉弧圈时;动作不如冲弧圈紧凑、协调,也是一个佐证。这种情况在青年队中更明显,一些教练有时责备他们简直“不会”拉球。
(2)时代背景。60~70年代的弧圈技术,以高吊为主,逐步与前冲结合。进入80年代,弧圈技术朝着旋转和高速的方向发展,尤其是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以来,前冲弧圈的使用比例逐渐上升,单一上旋的弧圈球不仅威胁不大,有时反而造成被动。这就促使教练员、运动员对这一趋势更加重视,对前冲弧圈更感兴趣。由于目前这批队员正处于成长时期,尚未接班,所以,这种情况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F1—高吊弧圈F2—前冲弧圈
图一 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作用力示意图
应刻指出的是,虽然发现了以冲代拉的潮流,但这并不等于不要拉了。拉和冲在比赛中,各有所用,相得益彰,对付削球和在站位不太好时抢先上手以及变化战术节奏等,多要使用拉。所以,仍应提高拉弧圈的质量。
拉、冲弧圈转速统计表(表5)
正胶与反胶的四项技术转速统计表(表6)
3.正胶与反胶
实验表明,反胶在拉、冲弧圈、加转搓和发球方面,平均转速和最高转速均高于正胶(见表6)。如冲弧圈时,反胶平均转速为137.2 c/s,最高转速是155.0 c/s而正胶只有121,6 c/s和136.8 c/s。经检验,这些差异都有显著性,其中不少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这与人们的一般看法是吻合的。
那末,正胶在旋转上还有发展前途吗?有,本实验中,正胶平均转速虽不及反胶,但一些队员冲或搓时,转速超过不少反胶选手。如:陈××(青年队)和朱× ×(国家队)拉弧圈的最高转速,在18名反胶选手中列第11、13位;冲弧圈的平均转速在17名反胶选手中排第11、15位(如图2)。这说明,正胶选手只要动作、击球时机和爆发力掌握好,其旋转和冲力完全可以接近和达到一般反胶的水平。
图二 正胶在反胶拉、冲弧圈中的名次排列示意图
正胶快攻是我国的传统打法,也是我国战胜欧亚诸强,保持冠军荣誉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各级运动员中,拔尖的快攻手甚少(如1987年全国少年比赛,男、女单打前4名中,只有一名快攻),而反胶打法越来越多,使得国家体委在全国性竞赛中不得不规定,各队上场队员里必须有一名直板快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快攻培养难度较大,早期不易出成绩外,对它在旋转方面的潜力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致在快攻训练中,不太注意对旋转的培养,造成多数快攻选手拉、冲转速较低的状况。本实验证明,正胶拉小弧圈有潜力。建议教练员在训练中,注意培养,开发快攻运动员的旋转潜力,以适应世界乒坛速度加旋转的发展趋势。
直拍反胶在我国乒乓史上也曾取得过很好的成绩,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等都属于这种打法。目前,国内持这种打法的人数已经不多了,主要原因是反手技术不过关。另外,由于握拍法的缘故,人们认为直拍反胶不如横拍反胶易制造旋转。从本实验看,直拍反胶与横拍反胶的转速无显著差异(见表7),直拍拉弧圈和发球的平均转速还高于横拍。所以,只要直拍反胶在反手技术上有所突破,还是很有前途的。
直拍反胶与横拍反胶的四项技术转速统计表(表7)
4.弧圈与削球
我国的削球在60~70年代曾跻身世界乒坛,出奇制胜的例子也不少。而在80年代,这种打法日趋减少(尤其是男子),人们一直在探索削球打法的创新和发展。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强烈上旋有弧圈,那末削球也可能达到弧圈的转速。
本实验中,削球手有王×(国家队)和丁×(青年队),他们的运动水平在同龄队员中属上等。他们加转削弧圈的平均转速为83.3 c/s和103.0 c/s,最高转速是106.9 c/s和120.7 c/s(见表8),接近正胶的弧圈转速,但低于反胶。
理论上讲,削球旋转不会强于弧圈。因为①削球离台较远,有相当一部分作用力需用于球的平动,这样,用于球转动的分量相对减少;②削球离台远,速度较慢,球到对力台面后,转速已不如出手时;③根据流体力学,削球与空气阻力作用后,球体下部产生的压力大于上部,削球旋转越强,越容易成高球或出界。
削球转速虽不及弧圈,但进一步加转是有可能的。理由是:①本实验要求削球命中率高,弧线低。如果降低要求,转速就会提高。实验观察到一些出界球,转速都较高;②队员反映平时常用一般力量削接弧圈,加转削弧圈的练习很少,故本实验中加转削的转速有可能还不是队员的最高水平;③如果站位近台一些,旋转还能加强。
一般认为,长胶削弧圈异常转,一些看似易打的半高球会突然下网,70年代外国人就称它为“魔杖”。本实验表明,王×长胶削弧圈的旋转并不特别强,其转速介于反胶加转削和一般削弧圈之间(见表8)。为什么人们不怕加转削而对付长胶不易呢?原因是反胶加转削时,爆发力强,动作幅度大,球的运行稳定,对方容易判断,所以就使劲拉或摆短。长胶削球的动作虽与一般削球相似,但球的运行与反胶削球有微小变异,且旋转远高于一般削,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和丁×削球转速统计表(表8)
上述分析给我们两个启示:
(1)反胶加转削弧圈比长胶更转。如果削球手在比赛中,能用强下旋来接弧圈,对方就不能轻易地拉、冲、打,这样就能争取主动。虽然掌握加转削弧圈有一定难度,但可能性还是有的。
(2)既然削球的绝对转速不会超过弧圈,那么削球就应该向削攻结合或攻削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削得转、削得低的基础上,发挥多变特长,加强进攻能力,即:转、变、低、攻。
附表:国家队、国家青年队乒乓球运动员旋转球测试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