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速滑运动疲劳监测常规指标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运动训练过程是对运动员机体施加运动负荷,有意识地打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使之向较高的机能水平转化的过程;机体通过达到新的平衡,而产生适应,也就是疲劳,恢复;再疲劳,超量恢复的过程。当运动负荷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能力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机体的疲劳积累。当疲劳积累超过一定界限时,就会出现过度运动性疲劳。若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后果不堪设想。轻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严重者由于过度疲劳,可提前结束运动生涯。因此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性过度疲劳的监测和预防过度疲劳非常重要。
通过对22名男女优秀速滑运动员连续28个月的跟踪观察发现,血尿素、血红蛋白、晨乳酸和尿生化的变化具有如下特点,现分述如下。
在22名优秀速滑运动员中,男运动员身高为178.6±3.64厘米,体重为74.4±3.98千克,年龄为20.8±3.11岁,训练年限为5.46±3.12年(N=8);女运动员身高为165.9±3.87厘米,体重为64.3±3.03千克,年龄为22.3±3.99岁,训练年限为6.23±3.89年(N=14)。为了叙述方便,按运动水平和专项分别将受试对象分为2类4组,健将组和一般组以及短全能组和大全能组。
一、测试方法
于每周一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分别取耳缘血和适量中段尿。同时进行血尿素、血红蛋白、晨乳酸和尿生化测定。
测试仪器分别为GY—1型血红蛋白计;YSI2300乳酸分析仪;TU—102型尿液自动分析仪和721分光光度计。
血尿素测定采用改良微量全血二乙酰一肟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高铁氰化法;晨乳酸测定采用宗丕芳等改良酶电极法;尿生化测定采用积分球反射测定法。全部试验的质量控制,均按常规方法进行。血尿素测定试剂和标准液由北京化工厂提供;血红蛋白测定试剂和标准液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乳酸测试用缓冲液、标准液和酶膜由美国YSI公司和山东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尿生化分析试剂条由广州东方化学应用研究所提供。
二、血尿素
尿素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之一。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情况。本文通过对1271人次的血尿素测试,分别对血尿素在全年训练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冰期和非冰期、不同专项和不同水平运动员血尿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尿素含量
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血尿素含量男子为40.63±4.92mg%(样品数=303);女子为35.90±4.90mg%(样品数=968)。与许豪文等国内学者报道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后血尿素含量的结果基本一致,非常明显地高于我国正常普通成人安静时的血尿素含量(27.39±8.28mg%,P<0.01)。血尿素含量男女性别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造成性别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与:(1)男女调节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某些激素水平不同;(2)女子的氨基酸代谢池小于男子;(3)女子能够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供能有关。这表明运动训练可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在应用血尿素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性别间的差异。
(二)不同训练周期血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1. 优秀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血尿素含量的变化
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血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4)。
图1-4 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的血尿素变化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训练初期血尿素含量明显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运动员经过较长时间的休息、调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对训练初期的运动负荷不适应。随着运动训练的正常推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逐渐恢复和提高,对运动负荷的反应从不适应逐渐转向适应,血尿素含量又逐渐下降;第一中周期末、第二中周期中和比赛期后血尿素含量又明显升高,可能是这几个时期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较大在运动员血尿素指标上的反应。
2. 非冰期和冰期血尿素含量的变化
非冰期和冰期血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3)。非冰期和冰期的训练中,男子短全能组、男子大全能组和女子短全能组运动员的血尿素含量在运动员血尿素指标上的反应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女子大全能组则没有这种训练阶段间的明显差异(P>0.05)。
表1-3 非冰期和冰期血尿素含量的变化
**P<0.01
全面、系统的陆地训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基础。非冰期训练和冰期训练的成功与否,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教练员们非常重视陆地身体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作用。冰期训练是以陆地训练为基础,充分表现出速滑运动的专项性训练特点。无论在训练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上,非冰期都高于冰期训练。因此这可能是非冰期与冰期血尿素含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女子大全能组的情况可能是非冰期训练不足的结果。
3. 不同组别全年训练的血尿素含量变化
不同组别全年训练的血尿素含量变化结果见(表1-4)和(表1-5)。
表1-4 男女短全能组和大全能组全年训练的尿素含量变化
**P<0.01
表1-5 男女健将组和一般组全年训练的血尿素含量变化
(表1-4)和(表1-5)表明,男女短全能组和大全能组血尿素含量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健将组和一般组间的血尿素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训练角度分析,短全能组的训练是以短时间的速度和爆发力性训练为主;大全能组的训练内容是以较长时间的速度耐力训练为主。男女短全能组和大全能组血尿素含量存在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血尿素含量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的内容和时间长短有关,这与Kingdermann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
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运动时细胞呼吸过程。反之,则影响这个过程,降低运动能力。目前,这一指标已广泛地用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和机体载氧能力。在近三年的跟踪观察中,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1230人次血红蛋白含量的测试,摸清了优秀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同组别和不同训练周期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
(一)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血红蛋白含量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红蛋白含量男子为159.0±16.1g/L(样品数=363);女子为143.0±14.8g/L(样品数=867)。性别间差异显著(P<0.01)。安静状态下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成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二)优秀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图1-5)。
图1-5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曲线
血红蛋白含量变化与全年训练的安排是相趋一致的。在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较大的训练周期中,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但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的时间比(图1-4)所示的血尿素含量的上升略早。这提示,血红蛋白反应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不适在时间上早于血尿素。
(三)不同训练周期与不同组别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1. 不同训练周期和不同组别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不同训练周期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6)和(表1-7)。
表1-6 非冰期和冰期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比
**P<0.01
表1-7 不同组别男女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比
非冰期和冰期训练血红蛋白含量存在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组别的训练血红蛋白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晨乳酸
晨乳酸在一段时间里被许多运动项目认为是评价运动员疲劳程度的指标之一。
(一)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的血乳酸浓度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浓度男子为0.87±0.37 mmol/L(样品数=175),女子为0.84±0.31 mmol/L(样品数=342)。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的晨乳酸浓度变化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的晨乳酸浓度变化曲线见(图1-6)。
图1-6 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的晨乳酸浓度变化曲线
从(图1-6)可以看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中各阶段晨乳酸变化不大。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晨乳酸浓度与运动员对训练负荷不适并不具有明显关系。从晨乳酸产生机制和其实际意义来看,晨乳酸只反应测试前很短时间内肌肉的活动情况,似乎与睡眠不足和训练所致疲劳无关。有文献报道,运动员赛前晨乳酸增高。本研究在冬季奥运会赛前和多次全国性比赛前进行床边晨乳酸测定,并没见到血乳酸有明显增加的现象,而且增高的程度并未超过正常人安静血乳酸值上限。据此,本研究认为晨乳酸不能良好地反映运动员休息状况及疲劳程度。
五、尿生化
通过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尿八项指标812人次的测试,结合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客观和主观反应,本研究认为尿蛋白、尿潜血是运动员机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两项比较敏感的指标。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尿蛋白男女均小于30 mg/dl;尿潜血阴性。
(一)蛋白尿与运动性疲劳
正常成人尿中可含有徽量蛋白,一般小于30 mg/dl。运动负荷较大时,常常出现—过性尿蛋白,一般经过适当休息,尿中蛋白很快便会消失。如果经一天以上的休息和调整,尿中仍有蛋白质出现,则表明运动员机体对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不适应,有一定程度的疲劳出现。此时,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若持续出现蛋白尿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详细的诊查,以排除运动员机体内实质性脏器发生器质性的改变。
(二)尿潜血
运动性血尿发生的确切原因还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以下几种看法:(1)外伤,运动中膀胱壁受到反复的撞击造成的损伤;(2)肾静脉张力增高,导致红细胞渗出;(3)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增加过快;(4)身体状况不好。泌尿系统疾病和其附近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尿。因此,对每例运动后出现血尿的运动员都要作细致、全面的分析。
对安静状态下出现的血尿(尿潜血阳性),无论运动员有无主诉,在排除尿样采集过程中有污染的可性后,应中止训练,进行认真详细地检查。
通过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三年训练中安静状态下血尿素、血红蛋白、乳酸,尿蛋白及尿潜血等项指标的定期观察,得出如下结论:
●当血尿素男子在45~49 mg/dl,女子在40~44 mg/dl时,表明速滑运动员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疲劳,应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当血尿素男子大于50 mg/dl,女子大于45 mg/dl时,表明运动员机体有相当程度的疲劳积累,应调整训练,进行积极性休息。从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出现不适感觉的时间上来看,血尿素的升高要比运动员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早,因此血尿素可以作为评定运动性过度疲劳的较敏感指标应用。
●晨乳酸浓度测定不能客观地反映速滑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不适程度。
●运动训练中速滑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和尿蛋白、尿潜血的出现,同其他运动项目具有相同的规律和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曲绵域等主编. 实用运动医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2. 姚磊,刘军主编. 医学常用手册.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106
3. 程旭光.1500米跑运动前后血尿酸、尿素的变化. 全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6.128
4. 陈永清等编著. 运动生物化学指南.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 冯炜权等译. 运动和训练的生理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6. 冯炜权等. 运动生物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287~290
7. 冯炜权等. 血乳酸与运动调练——应用手册.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8. 郭蓓蓓等. 铁人三项比赛前后运动员血糖、血液尿素氮、尿蛋白的改变.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15(1):28~30
9.Kingdermann博士在沪讲学资料汇编.1981
10. 李诚志等. 教练员训练指南.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1. 刘丹. 不同训练负荷对足球运动员血尿素的影响 . 体育科学,1989.9(8):42~44
12.Lemon,et al:Urea production during prolonged swimming.J.Sports Sci. 1989.7(3):241~246
13. 李协群等. 血尿素氮在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湖南体育科学,1989(3):16~23
14. 许豪文等. 不同项目运动应激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变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3.2(1):18~23
15. 秦孝梅等. 马拉松运动员不同距离运动时血液尿素氮的变化。国家体委科研所论文选编,1983.2(2):221~222
16. 秦孝梅等. 超微量全血尿素氮改进测定法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国家体委科研所论文选编,1985.2(2):217~220
17. 浦钧宗等. 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06~110
18. 宋成忠等. 常人与柔道运动员血尿素日节律初探.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3):16~22
19. 杨奎生等. 近乳酸阈30公里跑对血尿素含量的影响. 体育科学,1992.12(1):51~53
20. 杨奎生等. 血乳酸和尿素氨测定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国家体委科研所论文集,1991.20~26
21.《运动生物化学》体育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2. 曾凡星等:定量负荷时血清氨基酸及尿素氮变化的研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