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心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太极拳爱好者治学态度分析

自晚清以来,原本由少数人修炼的太极拳逐渐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普及,近年来更是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作为一项武术运动,其被社会所接纳的程度和参与训练的人数在国内均首屈一指,并且逐渐地走出国门,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运动。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践交流的平台和环境,学习太极拳的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了,但是整体的实战技术水平却在逐渐的下滑,为此有识之士认为,尽快地恢复和保持太极拳的风貌,恢复原有的基于实战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以使现代太极拳在技击方面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从而与其在普及度和知名度方面的实际地位相符合。

目前太极拳种类繁多,陈杨孙武吴各擅其长,赵堡,李派武当太极等也别有风味,由于太极群体的身份不同,需求各异,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怪现象。缺乏秩序和体系评判的太极拳界也变得非常热闹,各种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令人不知所从,但相对而言,多年来技术水平却没有显著的提高,凡此种种值得我们反思。

以下我们将从太极拳爱好者的治学态度出发,列举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现象,从中总结出当前太极拳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所应当采取的措施。

第一节 习练太极拳的固步自封心态

作为太极拳的修炼者,其学拳的心态至关重要(其它的拳法也应如此)。没有好的心态则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很难保证学习的效果。相传慧可断臂而求学,抛弃自己的先入之见,乃成为禅宗二祖。孔子亦有云,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始终维持一种低姿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这样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来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因此作为学习者首先要尊师重道。初学者来讲很难有对所习武学和老师所必需的分辨力,选择一个人品武功好的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古人常说师择徒三年,徒择师三年,可见求学之艰辛,老师的重要。这方面正确的态度是尊敬老师但不要迷信,同时培养自己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维持虚心保持冷静的能力。否则,小有所成往往就会变得固步自封,浅尝辄止。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过去的前辈也常常四处寻师访友,增加自己的见识和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这种求学的态度和胸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目前有些初学者甚至有些基础的人,往往喜欢盲目的崇拜或根据片面的现象妄下结论,这种治学方式,无形当中给自己功夫的进展和水平的升华埋下了隐患。曾有一位名师的弟子这样说过“我老师是家传的太极拳,是太极正宗!他的拳法是正支正传,保持了正统的太极拳貌,现在大部分的拳法已失原貌。”我当时感觉非常惊讶,问他: “前人的原貌,创始之初的拳法,你见过吗?那时还没你呢,是什么样的你怎么会知道呢,没见过又怎么能说别人都失去原貌了呢?你师父的拳不也是跟他父亲学的,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小,还不懂太极拳,他的拳法也是后来跟其他人学的。他的师父教了很多的徒弟,难道能说谁是正宗谁不是正宗吗?”当然师兄弟之间由于每个人的悟性和刻苦程度不同,水平也有区别,但决不能说谁是正宗谁不是正宗,这样会在弟子中间造成一种错觉。技术水平有高下之分,但继承的学术内容往往跟技术水平是不对等的,可能有的前辈功夫未必出众,但他继承下来的训练体系和丰富的阅历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因此客观地看待学术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个别拳师炒作正宗概念,纯属标新立异,目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甚至有些弟子为抬高师傅标榜自己的正宗而贬低他人,这样的心态都是十分不可取的,第一不利于团结,缺乏武德;第二不利于自己太极拳技艺的提高,最终还是损人害己。不可否认,家传武学对后人的修习而言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条件是一般人不具备的。但是,招牌是前人打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后人如果不珍惜它,不踏踏实实地通过武学修炼去继承祖上的真功实学,而只把时间浪费在炫耀先辈的辉煌上,忽略自身的修炼,则失去了正宗正派的本意。前人的功夫,是他们靠自己的毅力和苦练得来的;并不是我们后人学习练了前人传下来的拳法,我们就想当然地也继承了前人的功夫。我们自身的功夫,则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武学修为高低。踏踏实实地继承前人学术并在实践中磨砺技术水平,方无愧于先人。正如王选杰先生生前所言: “师爷棒,师傅棒,不如自己棒。”有些名人之后,一生都没有经过真正实战的洗礼,他的技击功夫又从何而来?虽然这不妨碍他们仍能吸引众多“追星族”,可是这样的“正宗”传授又能传些什么呢?无非是传授太极拳的套路,推手,健健身,讲讲手;或者给对方设一个套,让对方往里面钻,欺骗一些初学者,对外行来讲还称之为“神”。(实际上太极拳并不神,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夫,并非造神的大师和嘴把式们搞出来的一些神功。)但是他们还不敢与人真正的交手,碰到愣头青他会去报警,他那神奇的功夫突然都不见了。这些人平时喜欢谈一些虚无的想象性的东西,所谓的实战也就是推推手或者讲讲手。以他们这种教学模式,不经过技击实战的锻炼,是难以发挥太极拳的技击特点的。他们在技术上不能代表太极拳,但在舆论上却影响着广大的太极拳学习者。在此希望太极拳爱好者们能明辨真伪。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名人之后并不到处标榜吹嘘自己的正宗,而是本着太极拳探求者的理念,在传统武学基础上埋头苦练,为了捍卫祖上的荣誉和太极拳的发展,踏着前人的足迹,勇于试手实战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虽由于时代社会等种种因素,他们与祖上的功夫相比还有所差距,但这种精神值得尊敬,也值得后人效仿。古人常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求索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产。

目前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喜欢搞一言堂,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言论,统统视为错误或者异端,排斥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这也是治学非常不严谨的一种表现。要是从习练者角度来讲同一门派的拳法在练法和理解上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层次不同认识也会不同,看待问题的高度自然就会有所区别。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内涵,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应该认真反思他们的区别之处在哪里,决不能认为跟自己练的不一样,他们就是错的。自己的师傅好,并不等于自己就能够掌握师傅的真谛。有些名师的弟子练了半辈子拳也不明白太极拳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大有人在。所谓名师出高徒,但即使有名师传授,他的弟子也未必都是高徒。状元只有一个,所以过去常说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从修炼者的心态来讲,应当学会观察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利与弊在哪里。如果发现对方在某一方面的确是符合拳法的要求,而恰好又是我在这方面所欠缺的,则进一步去考虑是否能为我所用。这样的心态有利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中受益。笔者认为这种心态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有利拳学的提高。

第二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太极拳的修炼者应该善于交流,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技术水平。我有一个弟子在一年以前和一位名师的弟子推手交流,对方在当地十分有名,是某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两人在交流当中我的弟子比较老实,按太极拳的规矩粘连相随,并且几次点到为止。但推手中该发放时没发,往往给对方可乘之机,借你的回收之力发动反击。我的弟子这方面经验不足,可这位名师的弟子也真会得机得势,趁着对方回收之机突下冷手,照头部打了一掌,在他打到我弟子的同时他的头部也挨到了几掌,虽然弟子没有吃亏但心里忿忿不平,说对方不讲规矩。事后我跟弟子讲: “什么是规矩,平时推手较技进行交流跟本就没有统一的规矩,都是凭着自己的武德自我约束吧。什么人都会有,就是正式的比赛泰森还咬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呢,何况是私下的交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我对徒弟讲,你刚练了两三年,所见所闻的太少了,不要埋怨对方。如果你能够粘的上,对方的冷手是打不出来的,只能怪你自己平时没有练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推手和技击是不一样的,听力非常好的人,对方的冷手是很难出来的。通过这次教训,今后也该在粘连相随上多下功夫,自己为什么沾不住?多在这方面寻找自己的不足,这是一次好的学习和反省的机会,交流胜负并不重要;从中能够学到什么认识到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弟子后来在太极的粘连功上颇下了一番工夫,推手的功夫又明显的长进了。通过实践交流可促使自己进步也是件好事,关键看人如何看待和认识。

另外,传统推手与现在健身推手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决不是为了推手而推手。在传统的训练程序上推手就是往技击过渡的一个桥梁。传统的推手包括踢、拿、摔、打,分筋、挫骨、点穴等所有技法,如果在推手中不这样训练,如何过渡到实际运用的技击当中呢?推手原本叫打手,我师傅曾言老一辈人在学推手时,他们当时的推法没有现在这么温柔,都是在摔打当中练出来的。笔者也体会和系统训练过传统的推手的方法,训练之初苦不堪言。只有被摔打才能体会被摔打的滋味,站在岸边是永远不能学会游泳的。也正如我们说的吃过咸盐才知道盐有多咸,不吃永远也不知道,只有有了体会才能够深入地去研究和训练。传统太极拳推手只不过是过去打手的一部分,现在我见有个别人习练推手,只是将其当作一种听劲的训练,两眼一闭专心听劲悠哉悠哉。眼为心中之苗,俗话说:眼为先锋,心为帅。也许这样练是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作为局外人实在不能理解。作为一个传统太极拳的爱好者我也真心地希望太极拳的初学者能够在实践当中去验证自己,去体会太极拳得机得势应感而发,能把传统的太极拳延续下去。正如《孙子兵法》所云: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文以载道,武以演道。太极拳正是以武学而演天道、融阴阳而全性命的华夏瑰宝。它不但理论高妙,其技击效果也是无可质疑的!

各派太极原本一家,无非每个门派训练的途径、拳理、拳法各有特色,其根源都离不开太极阴阳转换的原理。维护太极拳在技击方面的荣誉,却不是单凭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在此笔者呼吁太极拳界的同仁,共同努力,全面展示太极拳技击的功效,让我中华传统武学的实战威力重显于世间。

第三节 走出“以己量人”的误区

由于各派的太极拳体系构成不同,作为太极拳的修炼者不应该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来断言有用或者无用,正确或者错误。多年前,我刚习练太极拳不久,去拜访一位名师向其请教太极推手奥秘。当时虽然我练太极拳不久,但在此前练过其它门派的武学,在攻防转换方面略有一些基础。当时这位名家对我的推手是这样评价的: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你推手用力了,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笔者当时年轻气盛没听这位名家的劝告,反这样说:太极拳不是讲究借力打力引进落空吗?你说我有力,不正好符合太极拳的要求吗?你借不了我的力,证明你练的还是有问题。何况劲与力是有区别的,有劲并不等于就是僵拙之力,太极拳本身就有一种松沉劲,难道松沉劲也错了吗?我还笑着对他说:松柔可以懂劲。同样,沉劲也可以懂劲(当时沉劲做的还不够,带有一些僵劲),因为你变我也变,我并不是一块木头,你知道我的,我也同样知道你的。我们训练的途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你不能让所有的人按你的特点和你推手,同时我也不能让其它人按我的推手特点与我推手,毕竟太极拳的推手与技击是面对各门各派的,只有我们去适应别人的各种技法,不可能别的门派都按我们的意思来适应我们。太极拳前辈推手的风格各异,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棉中裹铁,极沉重,松沉而不僵;也有非常轻柔,好似一张纸轻贴在对方手上,欲进不能,欲退不可;也有两者兼备;难道我们能说谁对谁错?当时给这位名师说的很下不来台。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逐渐对看待事情的心态也有所不同了。近些年为此事也深深的懊悔,先不论我说的是否有道理,没必要给人家说的下不来台,尊敬别人也是尊敬自己啊。往往有些事情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如果当时自己的心态好的话,对方发现了我的不足之处,我能虚心地求教,很可能在某一点上有所收益。不能以口舌之争失去了学习请教的机会。别人多在自己的拳学上挑毛病实际是件好事情。对的,虚心的接受;不对的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因为,拳学中每个人所处的层次不一样。人们对同一个人和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拳法的理解,一人一种认识,没必要去口舌之争。对待新的事物,人们也许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通过不同的声音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有利于拳学的提高。

第四节 小议太极的继承与创新

太极拳流传至今,深受武术界的喜爱,沿习甚广,不乏出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前贤。演变的太极拳流派甚多,有人认为新生的流派是吸取了各家所长创立而成的,但新派太极拳真的做到了吸取了众家之长吗?笔者认为尚待商榷。

许多太极拳朋友常说他们老师让他们如何改拳,并使拳艺大增。拳为什么要改呢?我和朋友探讨了结论有三:

1. 拳法本身不对。

2. 已经达到了太极大师的水平,可以自立门户了。

3. 自己想当然,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改动。

每一个人自身的实践和体悟都决定了他的拳学的认识的层次。要是想创新,首先需要的是继承。要看继承者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是否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还有待于时间的考证。如果在没有体会到太极真正的内涵的情况下,仅凭主观因素改拳,既害人又害己。笔者据老师讲述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认为就没有改拳之说。拳法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的名师会在不同的阶段相应的对学生的盘架、周身气血运行、拳法的轨迹作用、意念配合等做出适当的调整。粗看起来似乎学生所训练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内涵和核心要素都是统一的。

当今社会有一种怪现象,某个人在和大师学拳时,大师自始至终用初级的理念来教导学生学习,学生也按同样的方法传给后辈。对于没有听过的理论和练法,他们都一概地认为是异端和假货,看见骆驼就说马肿背,并且据此完全否认别人对太极拳的认识。他们心中的评判原则及标准是师承和所谓的正宗,长期以来由于武术传播的不透明,具体从老师那里继承了多少东西始终是一个问号,因此仅仅根据所谓的名分而不是实践体现出来的技术水平来衡量,笔者认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对于武术来讲,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原传武学技击在战场上的厮杀作用已经逐渐淡化了,而在其基础上演变形成了各种竞技武术,擂台赛,套路表演,以及民间私下沿传等表现方式,旨在传播与交流。这种交流,要比前人上阵厮杀显得温柔多了。前人修炼武学,普遍来讲,追求的是技击的实效,它对真实效用的要求比我们后人要迫切得多,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可能。我曾问过我一位恩师(现已故世),我说: “师爷那辈或以上的前辈们,功夫为什么那么好?”恩师讲: “有些前辈练拳如练命,是在刀尖上生活的(修炼者除外),而今人练拳的时代背景与前辈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而笔者在近几年发现:后人的理论确实是“高”——文笔的功夫,要比前人练成的功夫高的多。我想单纯比较文笔理论功夫,也许确是今人高于前人;而那些仅仅存在于自己想象中的功夫,或许也是自己的更高。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传统太极,越老就越好;后来产生的各派太极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因为新派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吸取了别派的精华,具体能有多少改观可能因人而异,但毕竟也是前辈的一番心血,认真思考实践的产物。

综上所述,评价太极拳的层次应该从它的技击水平和养生价值来综合评判,而不应该从其前后产生的顺序来定。各派太极都有其自身体系和特点,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派太极拳的实质,从而显示自己的太极拳水平有多高,这样是有失公允的。笔者认为,无论是陈、杨、吴、孙、武五大流派,他们创始虽有先后,但是最终的目的应该是相同的,无非所走的路(训练的方式方法)各有特色,风格也有所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我等后学应该学习什么呢?应该学习前人的训练程序,每一个程序验证的标准,以前人的宝贵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世上并没有一开始就十全十美的拳法,都是需要后人逐一进行补充的。理解整体的修炼程序和检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懂莫强猜!人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是很难辨别拳法的优略的。盲目的创新,只会误人害己。我有一个朋友,他也是一位太极拳的爱好者。我记得七八年前,他突然来找我,说他悟出了太极拳八面螺旋。他是非常兴奋的,可是我对他说八面螺旋都有了,无非你以前没有接触而已。个人能从自身的修炼中领会出来确实值得欣喜,但如果借鉴前人的修炼,那么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摸索花费的时间,事半功倍。后来我们双方在演示中发现,朋友所悟的八面螺旋,和师传的在出劲入劲方面有所出入;在折叠转换,螺旋缠绕中有所出入;在丹田内转,气血运行方面,在精神意识调节方面有所出入。好友看了后说我花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长时间,搞出来的东西原来前人都有,而且自己琢磨得还非常不具体,某一方面还是错的,因此甚为沮丧。我劝他能有自己的认识本身就不错,以后多借鉴前人的修炼内容可能进步更快。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多拜访前辈,老师、及朋友,先求继承,再求发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够高瞻远瞩,笔者也希望武术界的学术研究能够减少一些重复建设,把学术内容规范化,以利于后学研究。

目前社会上有个别人以为自己好象发现了什么,以为用现在的词句、语言进行描述,就有了一种资本来贬低过去传统的东西;也有的人跟某个老师学完之后,说这个老师不行,我如何如何。如果这个老师一无是处,当初又何必跟他学呢?这种心态既没有武德,也不利于求学提高,笔者认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这种心态的人我敬而远之。

第五节 当今太极拳界的任务和处理方式

既然谈到太极拳的继承,首先就离不开前人的传授和宝贵的经验。继承什么呢?如何继承?是前辈的套路还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实际各派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人没有识别能力和鉴赏力的前提下,往往不知所措,或者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太极拳根本性的东西。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明白如何研究,该做什么工作,最基本的广泛的收集整理所需要的太极资料。

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老前辈以半步崩拳打天下,崩拳的练法都大同小异,虽各派都有自己的说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和十个人学崩拳,无非是形式上略有差别而已,我们需要继承什么呢?郭老前辈崩拳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方式训练出来的;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如崩拳的内涵,内在的练法,为什么与人接触时,对方会倾斜倒下或者腾空跌出,崩拳几道劲的训练方法,崩拳在技击中所需要的各种素养从何而来等等。当然,郭老前辈的功夫并不是单一的崩拳,也含着形意拳各种素养。笔者的意思是追求形体不如追求内涵,形体有多种练法,如果都是形意拳门里人的话,追求的内涵都是相同的,太极拳也是如此,在陈家沟有句话: “中不中,看金刚捣碓。”我们训练金刚捣碓是训练什么?只是它的形体动作、一些打法、拿法?显然,仅凭此训练是不可能重现太极拳前辈技击风采的。

形体训练只是前辈人为编排的训练方法和途径,是通过形体训练配合其它要素方能达到前贤们的要求,前贤们的要求是什么呢?现在所流传下来的拳谱只能作为文字资料参考,太极拳尚有一些用语言文字所很难表达出来的内容,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方法可以传授,境界只能靠个人的领悟和资质,只有与前辈同道,去体会胜负一瞬间发生了什么,是怎么样发生的,原理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法训练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的修行离不开老师的传、帮、带,未来修为的境界高下看学者自身的努力,但我们这代人要做的是把过去的练法整理出来,形成体系,留给后人。

以下几点笔者认为是当前需要广大同仁考虑的任务:

一、录像资料和图片资料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前辈的录像资料来进行研究和学习。我原来有一弟子,喜欢收集前辈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他经常喜欢对着前辈的资料学习拳架,对比前辈这个拳式是这样练的,那个拳式是那样练的。后来他问我对不对,我说: “如果你这样学习的话,永远也学不好。古人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比如杨澄甫前辈弟子众多,单就他著名的弟子而言,他们的形体拳架也略有不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今天跟他学这种套路,明天又跟他学那种套路,各说各的理,光跟他这批弟子学套路就会学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他们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谁对谁错呢?作为初学者来讲,根本没有能力去判断拳的间架结构是否符合人体生理要求,是否符合技击的攻防转换,是否符合运动力学,正确掌握这些方面的内涵,可以调动人体潜能,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拳架也决不是为了一招一式怎么用,对方怎么打我,我怎么化解,这些只是太极拳初学者的训练模式,如果追求这些就是本末倒置。笔者在处理前辈资料时是采用这种方式:前辈的神情、周身的气血鼓荡、身体伸缩转换是完全可以通过录像和照片进行深入研究的,前辈劲力的走向,劲的起落开合,虚实转换等方面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录像和图片资料的价值所在,对于老前辈的资料收集是一项重要工作,初学时看不明白,但可以随着功夫的深入逐步的体会,但如果没有了这些,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在此,笔者也呼吁广大同仁尽可能的把前辈的录像图片等资料保存完整。

二、经典拳论和文字资料的整理

太极拳前辈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拳谱及资料,这些东西对我们后人在学习和研究太极拳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弊有利,前辈们的宝贵资料非常值得参考,但是笔者认为经验固然是好,但是也分怎么理解,怎么用。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适得其反。因为前辈们有些拳谱、心得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不是适合于所以层次的人,有些要求是对于太极拳初学者习练的,有些是适合太极拳达到一定层次所需要的境界之谈,另有一部分是太极拳高级境界的描述,对太极拳没有一定层次的人是很难划分的。如果上小学用大学的教程,大学用中学的教程,会是什么结果呢?也就是说制造飞机用自行车的方法,怎么能够造出飞机呢?所以说每一个层次需要一个层次的理论,决不可混淆。过去有些好的拳师对弟子练不到一定的程度,决不教深一层次的东西,一环套一环,这样可以避免夹生饭。我见过一些太极拳爱好者背太极拳谱滚瓜烂熟,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拳谱的理解及每个层次需要哪方面的资料和验证的标准,有些就很难分辨了。由于太极拳的大量资料,作为后人由于层次不同,认识不同,很难达到绝对的共识,虽然理解不同,但是每一个层次对需要练什么,应该有一个直观得了解,这样才能将前辈的宝贵资料更好的继承,把前辈的经验溶入自己的训练中去。但对于完全解释太极拳谱,需要同道们共同努力,为后人做一点事情。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完全解释太极拳谱不必操之过急,对于过去资料的系统整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有赖于广大的太极同仁共同努力,但对于各种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却势在必行,哪怕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尽得奇妙,也可以留给后人参考验证。

三、太极拳学系统的确立

太极拳学体系的确立将对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有些太极拳初学者认为太极拳单靠盘架、推手功夫就能训练出来,实际并非那样简单,比如:太极拳的站桩和太极拳的盘架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怎样更有效地把他们融为一体,太极拳的盘架与推手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如何从推手验证拳架,从而解决盘架中所遇到的问题。推手与沾手、沾手与接手、他们每一个环节能够做到环环相扣,方能正确地掌握太极拳训练体系。因为它的体系是非常细的,盘架有盘架的基本功,推手有推手的基本功,沾手、接手都有自己的辅助训练。所以说太极拳的体系化,结构化,程序化是非常重要的,随意性太强将会产生脱节现象,前后训练内容不能够有效地连接到一起,使后学不能系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