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现代篮球教学训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1 关于我国体育学院篮球学科建设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1 研究目的

学科是立校之本,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学科水平是衡量高等院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既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我国体育学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为适应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体育学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围绕学科建设,在办学规模与层次、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实践。

篮球学科作为体育学院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课程一直是各院校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调研,了解我国体育学院篮球学科建设现状,为“十一五”期间体育学院篮球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我们查阅了学科建设相关论文20篇,为选题、研究做准备。

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通过问卷调查了北京、上海等12所体育学院。

2.3 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了北京、武汉等5所体院,就篮球学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调研。

2.4 逻辑分析法

根据调查材料,结合考察情况进行逻辑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我国体育学院篮球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在学科建设的资源条件中,人是第一位的。没有一流的篮球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篮球学科。我们从教师队伍结构、业务特长、工作量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表1、表2)。

表1 我国体院篮球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和学历情况

表2 我国体院篮球教师来源、特长及工作量状况

3.1.1 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从表1看,12 所体院篮球学科的青年教师共107人,占篮球教师总人数的46%。其中比例超过40%的有上海、吉林、沈阳、山东、成都、西安和哈尔滨体院,共7所。青年教师最多的是上海体院(75%)和吉林体院(71%)。中年教师共有73人,占篮球教师总人数的31.3%。其中武汉、首都和广州体院都在40%以上,最少的是上海、沈阳和成都体院,都在15%左右。老年教师共有教师53人,占篮球教师总人数的22.7%。其中北京体育大学老年教师最多,占53%,其他院校都在20%左右。

理想的教师队伍结构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有的偏老化,有的则太年轻,中年教师偏少,有断层现象。中年教师是各院校今后发展的骨干,他们承上启下,是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认为老、中、青教师理想的比例应该是3 ∶ 4 ∶ 3。

3.1.2 教师的学历结构分析

经调查,教师中最高学历是博士学位的有25人,硕士学位的有80人,学士学位的有117人,无学位的共有11人。北京体育大学、首都、武汉、广州、上海、沈阳、吉林、山东和西安体院均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最多,共6名,占教师总数的35.3%。目前各院校都有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北京体育大学、首都、武汉、成都、上海、沈阳、吉林和西安体院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30%,获得硕士学位教师最多的学校是首都体院14人。(表1)

天津体院在6名教师中有5名是学士学位。12所体育学院中拥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最多,这里既有历史原故,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院校在招聘教师时都比较重视学历,但对在职教师的提高重视不够,如何尽快提高这一批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水平,是以上各院校篮球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3.1.3 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高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职称对一个教师而言是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个体现,同时教师职称也是一个学校的师资实力和学科队伍状况的反映。从调查看,目前12所体院共有教授41人、副教授75人、讲师75人、助教54人。其中篮球教授武汉体院7名,首都体院6名,是全国体院教授最多的院校之一。有博士授予权的学校相反教授不多,如上海体院。(表1)

目前12所体院拥有教授和副教授共有118人约占47.7%,从这个数字可以预判篮球学科骨干教师的总体力量相对较强。拥有博导11人、硕导78人。研究生导师人数虽然不少,但面对迅速增长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导师仍显得紧缺。(表2)

3.1.4 教师工作量状况分析

从调查看,教师工作量普遍过大。最高的达36学时/周,最高均量达26学时/周,最低均量也在11.4学时/周(主要是双肩挑的教师)。此统计有些学校还未包括带研究生课程的工作量。其中工作量最高的是武汉体院。(表2)

超工作量的原因有:一是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升温,选篮球专业的学生增多。12所体院每年选篮球专业的学生约有2005人,平均每个学校每年约有167人,最多的是西安体院每年有300人,成都体院有280人。二是双肩挑的教师多。三是招收篮球研究生多。每年全国体院招收篮球研究生约201人(博士11人、硕士190人)(表2)。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于教师成天忙于上课,很难认真备课,更谈不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的进修提高、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1.5 教师裁判能力状况分析

从表2看,12所体院裁判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国家级裁判共有22人,平均每个学校只有1.8人,国家级裁判最多的是成都和武汉体院,他们各有4名。国际级裁判共有3名,他们分别在首体、上体和哈体。应加强培养和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同时要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竞赛活动,以达到提高我们自身的裁判水平。

3.1.6 教师来源状况分析

目前12所体院的篮球教师大多是来自本校,从其他院校来的教师较少。其中从本校毕业生中留用的占教师总数66.5%,超过80%的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西安、成都、天津、哈尔滨七所体院。最多的是成都体院(94.7%)和上海体院(92%)。(表2)

众所周知,如果教师过多从本院留用就易造成近亲繁殖,不利于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首都体院近年来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少优秀人才值得学习和借鉴。

3.1.7 教师双肩挑状况分析

教师双肩挑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篮球教师双肩挑在各体院中人数为最多,不仅处级干部多,院级干部也多。从这次调查来看,12所体院双肩挑篮球教师就有68人,其中院级12人、处级30人(表2)。双肩挑教师对事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双肩挑大教师不宜太多,因为占教师编制多会影响教学。双肩挑的干部必须以工作为主,适当兼少量的篮球课程或带少量的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对此有明确规定值得推广。

3.2 我国体院篮球学科教师科研的现状分析

科研是推动学科建设最为直接、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个学科的地位和高水平与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3.2.1 教师的科研状况分析

尽管高等院校对教师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即每年每人要完成一篇科研论文。但从调查材料看,我国体院篮球学科教师的科研状况不尽人意。12所体院三年共发表论文610篇,平均每年发表论文202.1篇,按照现有教师233人计算,人均每年0.85篇。只有首都、上海、沈阳和成都体院达到了规定要求。最好的是首都体院每人年均2篇,在三年里还出版了篮球学术专著11本。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重,对科研重视不够;没有研究中心和团队支撑,缺乏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如果不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将会严重阻碍篮球学科的发展。

3.2.2 篮球教材建设状况分析

以学科建设带动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12所体院主要采用的《篮球高级教程》和《篮球教程》都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材委员会篮球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主编由孙民治教授担任,参加编写的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武汉、沈阳、成都,西安、广州、首都和哈尔滨体院等院校的篮球教师。武汉、天津体院除运用统编教材外,还组织教师编写辅助教材、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通过这些教材的编写,为这些院校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

3.3 篮球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状况分析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看,近年来篮球研究生生源呈多元化趋势。非篮球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考生逐年增多,占到了总人数的22.95%(表3)。所以原有的篮球研究生培养计划已不适应现在的实际需要。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研究方向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并要开设实践课,保证篮球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表3 我国体院篮球学科科研及人才培养状况

12所体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1人、硕士生190人。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指导教师的力量远跟不上要求,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有所削弱,并普遍存在着选题随意性大、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论文不够严谨等现象。

在本科层次培养方面,随着各院校的扩招,专选篮球的学生成倍增加,据调查统计12所体院每年篮球专选学生达2005人。由于选修没有严格规定,学生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加上场地紧张,教学时数减少,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我国体院篮球学科从教师人数、教授职称人数以及学生选修人数等方面,足以说明篮球学科在体院院校中的地位。但部分院校教师存在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4.1.2 篮球教师超工作量的现象十分严重,双肩挑比较多,大多数院校教师的来自本院,容易造成近亲繁殖,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4.1.3 我国体院篮球学科教师的科研状况不尽人意,主要缺乏管理机制、学科研究中心和团队的支撑。

4.1.4 篮球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给研究生培养提出新的课题。

4.1.5 有些学校篮球学科之所以能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主要是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科研与训练成果丰硕、篮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得当以及双肩挑干部比较多等。

4.2 建 议

4.2.1 要加快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扩大教授、副教授的比例。

4.2.2 从研究生中聘用部分学生担任篮球教学课的教师,以缓解教师工作量过大的状况。

4.2.3 各院校应结合“十一五”规划,加快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4.2.4 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学科中心和团队建设,提高篮球学科科研水平。

4.2.5 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实践,有创新性,加强网络教材探索。

4.2.6 严格把好招生关,提高专选班和研究生质量。加强研究生新导师的培训,提高指导能力。

(本文原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 “个案教学法”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1 前 言

“规则与裁判”是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多年来运用常规教学法培养了一大批各级裁判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如何加速培养出篮球裁判员,以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课题。“个案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罗兰德·克里斯坦森倡导的。该法通过有组织的典型案例,提问、假设、引导、讨论、评论,针对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本着借鉴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经验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篮球裁判教学法,我们将“个案教学法”移植到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裁判教学中,以检验该法运用于篮球裁判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为丰富篮球裁判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做一尝试。

2 研究方法

2.1 访问调查法

通过走访院内篮球专家和一级以上裁判员,了解常规教学中篮球裁判教学方法,并就本次实验评分方法和标准进行咨询。

2.2 教学实验法

2.2.1 实验对象

以上海体育学院1995级篮球专项班24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一轮教学实验。

2.2.2 实验设计

采用组间对比设计方法,随机确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2.2.3 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客观真实性,实验前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了篮球裁判理论、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并对学生临场实际操作进行了检验,对成绩进行均衡化处理后,随机确定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表1)。两组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师场地等条件均一致。只是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个案”教学法。实验后请3名非任课专家对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表1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成绩对比

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自身对比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理论测试成绩对比

表4 实验对照组后实际操作成绩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采用“个案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提高对篮球裁判规则的理解能力

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在实践中进行初步运用是篮球初级裁判教学的基本任务。对裁判规则理论条款的熟悉,是进行裁判工作的基础。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运用型题,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个案教学法”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又能促进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规则解决问题,这正是一般教学的难点。“个案教学法”为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第一,在课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经过事先精选的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地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判断,教师并不直接告知答案,因此在课的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独立分析,进而进行判断或提出疑问。教师抓住学生的疑点和困惑进行启发、诱导和精讲(或示范),并根据情况进一步呈现新的案例,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讨论、分析。最后由教师归纳、精讲。例如,我们通过案例:A队员掷界外球,B队员伸手过界线打掉A队员手中的球,可以吗?学生通过讨论,众说纷纭,观点无法统一。教师引导讲解规则认为在球掷过界线前,任何其他队员不得使身体的任何部分越过界线(第六十五条第三款)。其次说明界线对场内队员来讲是不能逾越的。最后,教师由“个”推“类”,引出类似概念。如:跳球时,跳球圈是立体的圆柱体;罚球时,位置区及限制区是立体的等例子,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的同时,举一反三,灵活掌握知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个案教学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的诱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交流,提高了信息转换率,从而使学生对规则内容能较好的掌握。

第三,实际操作巩固并加深了对规则掌握和理解。由于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学习,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典型案例,通过实践操作,不时遇到这些案例;通过判、罚,加深了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教师根据临场情况,再精选出误判、漏判的典型案例,进行循环教学。

4.2 采用“个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裁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涉裁判工作的人都有体会,在场下什么都能看清,一上场则吹不出。从表4可看出,实验组的实际操作成绩亦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个案教学法”为何能在实际操作能力上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第一,由于“个案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学,而篮球裁判的宣判,实际上就是对一个案例的宣判,所以,学生所学的规则裁判理论知识更接近于实践,使临场操作起来,理论与实践联系得快。

第二,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加之裁判学习亦属于一种技能学习,所以本实验运用的“个案教学法’,还在具体操作中吸取了程序教学法、演示法、对子练习法等教学手段,一法为主,多法相辅。例如,实验中采用的“对子练习”,即将2名学生分成一组,结成对子,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手势、宣判等练习,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5 小 结

“个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规则的掌握与理解,对实际操作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个案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部诱因。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案教学法”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裁判教学中运用尚属首次。鉴于此法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建议在更高层次裁判员培养中运用,以使其不断完善。

(本文原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12期)

3 篮球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1 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在体育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教学法的改革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问题教学是前苏联当代主要教学流派之一,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是由教师系统地创造一系列问题情境,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问题教学法运用于篮球教学中。

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教学中,战术教学是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篮球战术的集体性、对抗性和复杂多变性,并具有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艰巨任务”,使得“篮球战术教学难度大,对学生技能、智能培养的要求高,教学控制过程相当复杂”。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问题教学法移植到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战术教学中来,选择了连接个人进攻技术和全队战术的中间环节——篮球基础配合中的重点教材掩护配合作为实验内容,以探讨问题教学法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为丰富体育教学领域内的教学法研究,也为战术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研究法(略)

2.2 教学实验法

2.2.1 实验时间与对象

实验时间与对象见表1。

表1 教学实验情况一览表

2.2.2 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了避免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内部效度和实验的可靠性,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了技术熟练程度和实战意识的测试,对测试的原始成绩进行了均衡化处理(表2)。然后随机确定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两组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数、场地设备条件,课外作业所需时间均一致。

表2 三轮教学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原始成绩对比分析表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

2.3 录像观测解析法

对每轮实验后两组学生采用的“三打三”教学比赛全过程进行实况录像,然后聘请专家对录像原始资料进行观测与解析。对各组学生发动掩护以及其他进攻基础配合的总频数、合理次数进行数理统计,作为效果检验的指标。

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与组间比较设计相匹配的成组数据比较法,进行T检验,以检验组间的差异情况。数据的处理均在大连产DS—5型计算器上完成。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自身对比结果

为了验证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对不同轮次实验前后教学比赛中运用战术基本配合的效果进行了同体自身比较(表3)。从比较结果看,两种教学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因而可以确定,本实验进行两组间教学效果的对比是有意义的。

表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赛评定结果比较表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比赛录像观测解析评定

从表4中看出,实验组学生运用掩护配合的总频数、合理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三种进攻基础配合的总频数、合理次数也高于对照组。

表4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教学比赛录像解析评定结果比较表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战术判断测试成绩均值对比

从表5看出,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达到了高度显著性水平。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战术正误判断测试成绩比较表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战术理论测试成绩均值对比

从表6看出,实验组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再认型题得分差异不显著,运用型题差异显著。

表6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理论测试成绩比较表

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记忆保持成绩和遗忘率比较

从表7看出,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达到高度显著性水平,其遗忘率也低于对照组。

表7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记忆保持成绩和遗忘率比较

3.6 实验组学生对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见调查结果

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形式,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绝对多数学生对实验组的教学持肯定态度。

4 分析与讨论

4.1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4.4.1 教学比赛结果的分析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战术配合技能,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是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战术教学的基本任务。从实验后的教学比赛录像评定结果可知(见表4),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掩护配合技能,提高了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产生这一结果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实验组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阶段反复运用笔头和口头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使行动定向在战术配合技能掌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为“有无预先定向,不仅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而且对这些技能的运用也有重大影响”。

(2)在实验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一系列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形式,利用求同思维,求得对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掌握基本配合技能。同时还利用讨论,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如教师在课中提出“掩护配合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掩护配合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结果”、“如何选择对策”等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在“生疑——思疑——解疑”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战术思维能力,这对战术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解决问题与实际操练紧密结合。问题解决过程和解决以后均和实际操练相结合,教师通过想——练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战术思维,而战术思维是战术意识的核心。

4.1.2 战术理论知识测试结果分析

掌握扎实的篮球战术配合理论知识,不仅是配合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条件,而且也是一个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战术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表6、表7)。从而说明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篮球战术理论知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

首先,课前问题作为一种引导性材料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次课前感知、探索学习材料的机会。教师课前就得到学生对战术配合知识掌握程度及其思维能力发展进程的反馈信息。

其次,课中教师在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本次课基本问题。教师所提问题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不足以解决的,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困惑,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随后教师设置一系列局部的辅助性问题,建立问题情境。

第三,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强了识记效果。通过口头回答、讨论等“有言语”的学习,辅之以教师及时评价,提高了信息转换率和交流渠道。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掩护配合知识的掌握,获得对问题的解决。

第四,实际操练。问题解决后,学生就要运用所领会的知识来指导练习,通过大量实际操作练习,掌握配合的技能,使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两者相辅相成。

上述各环节,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符合学生认识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不断探究知识的心理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与练习相结合,在大脑里形成了较好的认识结构。

4.1.3 某些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部分从事教学和训练工作。本文所测试的能力,是指某些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测试结果可知(表4、表5、表6),实验组在运用篮球知识解决问题、录像正误判断和技能迁移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如下:

(1)实验组学生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观察、分析、综合等积极的思维,独立地解决问题。反复训练,获得了较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组学生对掩护配合知识掌握较牢固,对战术配合的实质有较深刻的理解。课中的想——练结合,提高了战术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对战术的正误判断。

(3)在实验组的教学中,我们运用的课前问题起到了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定势,学生通过独立解决问题和练习相结合,学到的是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使经验概括水平提高,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

4.2 对问题教学法特点的分析

4.2.1 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教学理论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问题教学法实验中,充分体现了这条原则。主要表现在:课中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和练习,主动进行探索,提高了学习兴趣,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内心得到成功体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发挥,并对教师“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问题教学法的理论核心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的问题。问题呈现的序列,设问方式,事先都要精心考虑。此外,还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应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

4.2.2 问题教学法吸取了常规教学的合理要素,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发展,其教学结构是可变的

实验中,根据问题教学法所建立的教学程序模式,吸取了常规教学的合理要素,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发展。诸如设置问题情境,是由问答法、案例法、演示法等组合而成;在解决问题时,是由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组合而成。但这些方法在问题教学中,已不再是原来方法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构成问题教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已有的技能经验,灵活运用所建立的教学程序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 论

5.1.1 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篮球战术配合理论知识和配合技能,对战术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

5.1.2 问题教学法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教学中运用表明,该教学法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5.2 建 议

本文由于受条件限制,仅对问题教学法运用于篮球专修课掩护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作了实验研究。鉴于该教学法在实验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建议在今后的篮球教学中,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使其不断完善并推广作用。

(本文原载《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 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实践课中运用双语教学的初步实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为信息和文化的载体语言,特别是英语,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教育和科技与世界接轨愈来愈密切。为迎接“入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迫切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新型人才。为了加速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复合新型人才,教育部于2001年9月21日颁布了首先针对重点大学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提出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引进原版外语教材,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 ~10%,以培养高素质复合新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双语教学”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和发展趋势。

中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专业人才,如何培养既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又懂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新型体育专业人才、面对“入世”和2008奥运会的挑战,是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面临的紧要课题。其中外语能力(主要指英语),尤其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复合新型体育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体育院校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且英语教师的教学多是针对公共基础英语而言,专项英语几乎都不教。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到毕业时最多只能胜任一些日常交流,一旦涉及专业知识外语,就无法顺利完成对外交流学习的任务。另外,高等体育院系学生毕业时将要面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问题,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专业外语高素质复合新型人才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亦是我们高等体育院校可持续发展不得不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对体育院系的外语教学进行适度改革外,高等体育院系各学科适时引进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在高等体育院系各术科引进双语教学时,会对各术科实践课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究竟产生何影响?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项英语水平?能否促进学生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等等问题均需研究解答。鉴此,我对本院体育教育系篮球实践课进行了双语教学初步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双语教学在篮球教学实践课中运用的可行性,为高等体育院系各术科双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教学实验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3 教学实验

3.1 实验目的

探讨在高等体育院校篮球实践课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

3.2 实验设计方法

采用组间比较设计,以检验两组间的差异。

3.3 实验时间与对象

2002年11月18日~2002年12月28日(共计20学时)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01级篮球副修班学生中进行实验。

3.4 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避免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可靠性,实验前我们对学生进行诊断性问卷调查及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初始学习动机、篮球水平,以及公共基础英语水平和专项英语水平,对两组的原始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随机确定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实验过程中,两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场地条件等均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双语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单盲法”。

3.5 实验处理因素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双语教学。

3.6 实验结果的评定指标

本文选用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教学效果自身比较;实验后两组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测试成绩对比;两组学生的专项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对比、实验组自身专项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对比以及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双语”教学意见调查结果作为实验效果的评定指标。

3.7 实验数据的处理

采用与组间比较设计相匹配的成组数据比较法,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数据处理前进行正态性检验,以确认数据的可比性。数据处理均在计算机上用SPSS软件完成。(表1)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原始成绩对比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篮球技能和英语成绩自身对比结果

为了验证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我们对两组实验前后的篮球技能成绩进行了同体比较检验,发现两组都有进步,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我们可以确定,本文进行的对比是有意义的。(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篮球技能成绩自身比较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篮球技能、英语测试成绩比较结果

从表3看,实验后,在篮球技能、英语成绩两方面,实验组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双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篮球技能、英语测试成绩比较

4.3 实验组学生对运用双语教学的意见调查结果

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组教学持肯定态度。

5 分析与讨论

5.1 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篮球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在篮球实践课中采用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为何双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众所周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二是不断刺激、强化动作,逐渐形成动力定型。在当今,学好英语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对体院学生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篮球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把篮球专项英语捆绑在篮球实践课中,从而使篮球课受到学生的从未有过的重视,他们积极、认真,以极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双语”课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上,把掌握运动技能又能学会专项英语作为上课追求的目的之一,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在篮球技能练习中,由于边练边喊,且同时伴随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语及时交流,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积极、主动、兴奋的色彩”,气氛热烈。这种良好的情绪反映能反射性地引起皮质和丘脑部位兴奋性提高,使学生大脑皮质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优势灶,形成优势现象,致使周围其他的非运动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对外周器官传入的疲劳刺激敏感性降低,似感觉不到疲劳,提高了每次练习的质量。可见,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为篮球实践课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创造良好的愉悦氛围,条件刺激不断得以强化,致使运动技能练习的效率迅速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5.2 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项英语水平

从表3中看出双语教学后实验组学生专项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比对照组均显著高出,说明实验组的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专项英语的水平是非常成功的。由于篮球实践课中具有十分直观的专业动作语言和情景性语言的暗示,且专项语言表达的思维又是从技术动作开始的,练习始终伴随多次重复的技术动作。当学到专项英语词汇时,就大大降低学生理解专项词汇的难度,使学生对专项词汇的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得更准;另外,双语教学课中明确要求学生在练习时边练边喊专项英语词汇,这样专项词汇刺激强度就大,语言刺激多次重复,且与篮球运动场景紧密相连,所以学生学习专项词汇建立的神经联系就牢固,不易忘记。还有,课中教师讲解,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专项英语互动交流,以及在各种情景性的篮球技能练习与比赛中,学生们大量获得使用专项英语口语表达思想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在课中就“现学现卖”巩固所学专项词汇的目的。可见,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不但给了学生学习专项英语的机会而且还提供了学生运用专项英语的环境,因此,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专项英语水平就显而易见了。

5.3 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对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自习基础英语时间和自学专项英语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双语教学的影响下实验组学生自学基础英语和专项英语时间比对照组学生要多。这表明,双语教学的影响不仅在课堂,而且延伸到了课后,是潜移默化的。

根据美国学者卡罗尔的学习效能公式:学习效能=实际学习时间(上课时间+课后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双语教学后实验组学生课后自修基础英语和专项英语的时间都明显增加,这必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此外,从双语教学后对实验组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90%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双语教学对公共基础英语学习较有促进作用,可见双语教学对促进学生公共基础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在高等体育学院本科篮球实践课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不仅在篮球技能学习方面能达到常规教学的效果,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专项英语水平。在本科篮球实践课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是可行性的。

6.2 建 议

建议对高等体育院系篮球实践课运用双语教学做进一步的教学实验,验证其教学效果的可重复性和推广性;同时不断探索体育学院实践课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改进提高双语教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本文原载《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 篮球攻守转化战术系统探析

当代篮球运动向快节奏、强对抗、多“回合”的技战术方向发展。其内容已远非攻、防两部分所能涵盖,攻守转化成为篮球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的篮球专家就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新动向。并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但从文献资料看,对比赛实践中攻守变化这一现象定义较含糊,术语的提法也较混乱,对攻守转化战术系统的分类还不详尽。本文拟对攻守变化这一现象的特征、意义、专门术语及其系统的内容进行研究,旨在为更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构建新的篮球技、战术分类体系。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访问法

走访院内、外篮球专家、教练员,为选题、研究做准备。

1.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察第25届、26届奥运会男篮1/4决赛实况录像,了解攻守变化实质、内涵特征,统计攻守转化类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攻守变化现象专门术语的提法、定义及其特征的辫析

篮球运动自它诞生之日起,进攻和防守就成为一对矛盾。在现代篮球比赛中,由攻转守,或由守转攻,攻守交替频繁。从文献资料看,对这一现象的专门术语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称这种现象为攻守转换,其核心是,球是活球,转换在动态系统中完成。另一观点是,攻守转换、攻守转化并存,转化包含在转换之中,转化是转换的内驱力。第一种观点较有代表性,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篮球大辞典列有“攻守转换速度”条目。在笔者辨析上述观点之前,先透过比赛中攻守交替变化这一现象,看看其实质,内涵及特征。篮球比赛中攻守交替变化的现象,究其实质是控制球权的争夺与变化。控制球的队总是进攻一方,非控球的队为防守一方。篮球规则规定,“球”有“死球”、“活球”之分,控制球的队,只有在“活球”状态下进攻,才能得分。从这些现象可发现,攻守的交替,即控球权的变化,在“球”的两种状态下都有。如进攻队,投球(或最末次罚球)中篮、违例、犯规后,球即成“死球”,进攻队失去控球权,变为防守,防守转为进攻、发界外球。由于规则规定,“掷界外球的时间不得超过5秒”,纵使比赛激烈异常,“5秒”的时间是法定的,客观存在的,故“死球”状态的攻守变化具有“缓变”的特征。又如进攻队投篮(或最末次罚球)中的篮板球之争,进攻队队员传、运球失误,攻守双方争球时,这种活“球”对状态的攻守转变,极具突然性。激烈对抗中,攻蕴着守,守藏着攻,瞬间控球权发生变化。故,活球状态下攻守具有“突”变的特征。

从汉语词义的角度比较,转换即改变、改换。转化包涵了转换、变化两层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转化的“化”字具有名词和动词双性,恰和比赛中控球权的突变和缓变特征相对应。由此可看出,第一种观点忽略了规则法定的攻守转化,有失偏颇。第二种观点用词欠准确,并有繁杂和模糊之嫌。笔者认为,比赛中林林总总的攻守交替、变化现象,可统称为“攻守转化”,其意义为:比赛双方,由进攻状态转为防守状态,或由防守状态转为进攻状态,进攻与防守或防守与进攻之间相互转化,以及攻攻守守或守守攻攻转化阶段一切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叫攻守转化。它有“缓变”和“突变”两个基本特征。

2.2 攻守转化战术系统的内容

对第25届、26届奥运会中美国“梦之一队”、“梦之二队”的8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和统计(表1)。结果显示,攻守转化由“由攻转守”等十项组成,具体内容为:“由攻转守”由封堵发界外球、封堵抢篮板球后的第一传、封阻接应、快退、紧逼组成;“由守转攻”由抢发界外球,挡抢后场篮板球、抢篮板球后的第一传、抢断球后反击组成;“由攻再攻”由争抢前场篮板球、两次进攻、补篮、扣篮、两次强攻组成;“连续再攻”由多次抢到前场篮板球;多次进攻、连续多次强攻组成;“由守再守”由被对方抢去篮板球两次防守、被两次强攻组成;“连续再守”由被对方多次抢去篮板球、多次防守、被对方连续多次强攻组成;“由攻转守再转攻”由传球失误、进攻失误、被对方抢断球、严密防守、制造对方失误违例、反抢断球、再次转攻组成;“由守转攻再转守”由抢断球、防守反击、进攻失误、传球失误、被对方反抢断球、再次转守组成;“攻攻守守”由两次进攻不得分、由攻转守、由守再守”组成;攻守攻守等由两个攻守回合均未得分、攻守守守、守攻攻攻、守守攻守、攻攻守守、攻守攻守攻守等三个以上的攻守回合组成。从统计中还发现,篮板球的争夺是攻守转化的焦点,梦之队与其他各队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与中国队两次比赛中,多夺22个篮板球。所以他们由攻再攻、快攻发动次数多。

表1 第25届、26届奥运会上“梦之一队、二队”攻守转化情况统计

3 小 结

比赛中由攻转守、由守转攻,攻守交替变化的现象,可统称为“攻守转化”。攻守转化的意义是:比赛双方由进攻转为防守状态,或由防守状态转为进攻状态,进攻与防守或防守与进攻之间互相转化。它有缓变和突变两个基本特征。球是攻守转化焦点。建议根据攻守转化战术系统的内涵特征重新构建篮球战术分类、根据攻守转化的内容安排训练。

(本文原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0卷增刊)

6 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的评定

1 引 言

攻与守是篮球运动一对永恒的矛盾。篮球运动中的防守,是制约对方得分和力争反攻得分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顺应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把“以防守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写入了青少年训练大纲中。这对改变“以攻为主”的传统观念,提高我国篮球防守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我们通过一系列国内、国际大赛临场(录像)观察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员的防守水平虽有提高,可与世界级强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表现在作为全队防守基础的个人防守能力上。

评定是对测量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客观、准确的评定,可以检查教学、训练效果,为教练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与训练过程,提高训练的质量。我们在查阅现有文献资料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的评定研究很少。为此,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出评定个人防守能力的量表和方法,旨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提供科学训练测评手段,并为我国体育院系的篮球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法

临场观察第7届全运全男女篮球决赛,并通过录像观察第11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和第24届奥运会男女篮球决赛等,为论文的选题、评定指标的初定和统计作准备。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个人防守能力结构,我们就防守能力的构成要素(11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二轮)。二轮问卷表回收率达80%和85%,最后筛选出评价指标7项,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比赛中防守的常规指标与得、失分进行相关分析。全部数据处理在日产CASIOfx-180计算器上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个人防守能力常规统计指标与比赛得失分的相关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能力和个人进攻能力同等重要。因为全队防守战术打法的确定,防守效果的好坏,均以个人防守能力为基础。个人防守能力的好坏对比赛的胜负有影响,这是常识。但比赛中有关个人防守能力的常规统计指标和比赛得失分有无内在联系呢?可能一二场比赛难于看出。那么大量的比赛统计是否能反映一些规律呢?我们收集整理并通过临场和录像观察,统计了国内、国际348场比赛中防守的常规技术指标(表1~表3),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

表1 第6、7届全运会得失分与各项防守常规技术指标(次)统计

表2 国际比赛得失分与各项防守常规技术指标(次)统计

表3 防守常规指标与得失分的相关分析

由表1、2、3,我们可以看出,与得分相关的个人防守常规指标中,后场篮板球、抢断球、盖帽3项为正值,说明与得分成正相关,对得分有利。犯规和漏防为负值,说明与得分成负相关,对获胜不利。在失分的相关系数中,犯规和漏防为正值,且r>0.7,说明与失分成高度正相关,对比赛获胜不利;后场篮板球、抢断球、盖帽与失分的相关系数为负值,说明与失分成负相关,对比赛有利。篮球比赛中,后场篮板球、抢断球、盖帽是由防守转化为进攻的条件,是抑制对方得分,争取反攻得分的重要手段。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出和加强了攻守转化和衔接段进攻。漏防或犯规是个人防守能力较差的表现,是导致进攻得分、防守失分的重要因素。比赛中,防守经常犯规和漏人,不仅导致失分,同时也会在心理上给本队造成重大压力,影响全队的情绪和士气,以致影响全场比赛的胜负。

3.2 比赛中个人防守能力技术指标的评定

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能力的强弱,可以运用观察法进行主观评定,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对防守技术指标完成的情况加以定量评定。通过问卷调查,并根据专家们对个人防守能力技术指标的筛选,以及对各项指标所占权重的意见,我们确定了后场篮板球、抢断球、盖帽、封投、补漏、犯规和漏防为评定比赛中个人防守能力的7项指标和前5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表4),并评出犯规和漏防在评定个人防守能力时应占的比值(表5)。

表4 个人防守能力技术评定等级指标

表5 个人防守能力中犯规、漏防技术等级评定指标

表4和表5中的各项指标不同等级所要达到的%率,以及犯规和漏防在不同防守等级中出现的次数,是根据全运全篮球决赛男、女24个队有关防守技术指标的统计数据确定的。运动员所得的分数,来自比赛中完成各项指标不同级差的分值乘以权重或比值。由于犯规和漏防对个人防守能力是负相关。

因此,确定个人防守能力总成绩的公式为:S=Σx-Σy

我们认为,本文所论述的个人防守能力评分法,由于运用了技术指标百分率统计法,故能适用不同对象运动员的评定,且易操作。另外,通过专家筛选的7项技术指标,全部可以临场统计,予以测算。

3.3 个人防守能力中的若干身体、心理素质评定

篮球运动员的个人防守能力评定指标中,除技术要素外,还有身体素质、体能和心理素质等。因此,评价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时,应当把篮球运动员的临场表现和有关因素结合起来。通过比赛实践与临场观察,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有运动员的防守移动速度和耐力、对抗力量、自信心、协防能力、判断与反应等。

3.3.1 移动速度和耐力

移动速度和耐力是个人防守能力的基础。防守时控制对手范围的大小,防守对手时到位快慢,协助同伴的及时程度等,都依赖于防守队员的移动速度和耐力。

防守移动速度的评定,可通过对运动员的防守位移速度和脚步动作速率的测量进行;通过对移动距离的时间测量(如三角滑步、罚对区内防守步法综合移动等),以及单位时间内移动次数的测量(30 秒钟2 米往返蹬跨、1 分钟十字滑步等)加以评定。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评定,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一般耐力(主要通过中长距离跑、全场折线路等进行测量);第二,速度耐力(主要通过短距离多组跑进行测量)。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当将指标的测量与比赛中临场表现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差异,确定优、良、中、差的时间间距和次数。

3.3.2 对抗力量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激烈对抗。队员间的抢位,个人攻防中有球队员间和无球队员间的抗衡,篮板球的争夺,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相争,而且也是力量的较量。运动员在防守中必须善于利用身体、手臂和脚步动作去堵卡、顶挤对手。因此,要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对抗,运动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力量素质。

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是短促、突然的爆发力。对防守来说,同样如此。所以,评价篮球运动员的力量应更重于力量速度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如:负荷中等力量,测量在单位时间内举起的次数;高翻杠铃;连续纵跳;连续蛙跳的步距或远度等。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同样要考虑不同对象的特点。

3.3.3 信 心

防守时,除了双方实力对比外,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战斗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积极性和战斗精神的集中反映,就是“信心”。防守中运动员的精神高度集中,有战胜对手的心理准备和必胜信念,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掌握防守的主动权。

防守队员的信心,一般通过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主观评定。比赛中对运动员观测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防守能力的发挥程度。

第二,第二,防守效果。

第三,第三,意志品质。即防守队员的斗志和拚搏精神。

第四,第四,技术动作的准确度。

第五,在评定时可以用超水平、正常、失常、低水平,或者用好、较好、中、差区分级别,并应根据不同对象制订不同级差的具体标准。

3.3.4 协防能力

协防能力是评价运动员个人防守水平的重要指标。比赛中,个人防守时大胆紧逼,贴身防守,积极抢夺,队员相互协防与保护,是防守攻击性的先决条件。运动员协防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第一,协防意识。比赛中不仅防住自己的对手,同时能兼顾防守有球队员和控制对方有威胁的区域。

第二,防守选位。能选择有利于“关门”,补防、补漏交换的位置,做到人、球、篮、区四位一体。

第三,帮助同伴的效果。主要表现是没有在同伴和自己之间让对手轻易突破;能有效地控制篮下和封堵异侧;能及时进行交换等防守配合;以及能与同伴组织围夹和抢断球反击等。

3.3.5 判断与反应

运动员防守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对进攻动作做出迅速、准确和灵活地反应。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员反应时的标准平均数是:防守队员的简单反应为156.3毫秒,进攻队员为168.5毫秒。预测反应是:防守队员为48.1毫秒,进攻队员为42毫秒。时间感觉是:防守队员为40.2毫秒,进攻队员为42.9毫秒。

最理想的防守是反应快,动作亦快。比赛中,运动员能有效且准确快速地做出防守动作,在于反应和动作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再快的反应动作也是错误的。因此,防守队员应能针对进攻队员的动作和可能产生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防守动作。

评定“判断与反应”的基本依据是快、准、灵。具体标准是:

第一,对进攻动作的各种可能反应中,能进行准确地预测,并在0.3~0.5秒内对进攻动作准确地做出预测反应。

第二,能从2~4种防守方案中,有针对地选择一种。

第三,能根据进攻队员的意图,随机应变,迅速做出应答。

第四,准确的时间感觉和方位感觉。

运动员防守时的判断与反应,可以根据比赛中运动员防守中的综合表现加以主观评定。另外,也可以通过仪器测试,测评运动员判断与反应的速度与准确度。

根据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特点,以及比赛中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还可以采用“电影诊断法”对运动员防守判断正确性和即时性进行测评。方法是选择各种进攻动作和比赛战术动向,拍摄成影片或录像。受试者根据影片出现的不同进攻画面,判断个人应采取的防守方法。然后,根据回答的正确率和及时程度评定成绩。

4 结 论

4.1 篮球比赛中,防守技术的常规指标与得失分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漏防和犯规与失分高度相关。它们对比赛的胜负有决定性影响,具有评定个人防守能力的效度。

4.2 根据防守篮板球、抢断球、盖帽、封投、补漏、犯规、漏防7项防守指标所制订的百分率统计法,具有实效和易操作的特点,可作为比赛中评定个人防守能力的主要方法。

4.3 个人防守能力的评定,除了比赛中的7项指标外,还可通过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测量,加以综合评价。

(本文原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7 运球单脚急停投篮技术分析

现代篮球防守的攻击性越来越强,在世界高水平篮球比赛中,对有球队员普遍采用了贴身紧逼防守,阻止其投、传、运或进行其他有效的攻击性动作。防守的技、战术变化必然要促进进攻技、战术的发展。但面对有组织的贴身紧逼防守,控球队员常常难于完成有效的攻击,尤其像我国男篮在身高、体重同世界强队相比处在相对形势下,就会大大影响个人机动进攻打法的成功率。因此,研究在贴身紧逼防守情况下灵活、多变、有效的攻击方法势在必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和个人实践总结,认为单脚急停组合投篮可以提高在贴身紧逼防守下的个人攻击能力,较适合我国队员体重相对较小,但弹跳、灵活性较好的特点。

1 运球单脚急停投篮方法(以左脚单脚急停为例)

控球队员三分线外95度角处持球(或运球)。面对贴身紧逼防守,从防守者左侧运球向篮下突破,在距篮3~5米处,右脚用力蹬地,左脚单脚跨步急停逼近防守,(或左脚单脚直接用跳步急停逼近防守)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两手在跨(跳)步腾空时接球;左脚急停后迅速蹬地,右脚向侧跨步、身体后仰,右脚落地后向上起跳,错开防守,利用距离差、位置差进行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2 运球单脚急停投篮的动作要求(用上例)

2.1 跨(跳)步急停时,左脚外侧对着并接近防守,左膝弯屈,左肩尽可能贴近防守,并注意保护好球。

2.2 左脚蹬地,右脚跨步落地时,脚尖应对着球篮方向。

2.3 右脚蹬地发力跳起同时,左腿屈膝上提,以便助力上跳护球和保护身体平衡。

3 运球单脚急停投篮在实战运用中的变化

运球单脚急停投篮在实战运用中除上例,左脚急停蹬地,右脚根据防守向侧高不同方向错开防守跳投外,还有以下几种变化。变化之一,左脚急停蹬地,右脚向侧跨步落地同时,两手举球做投篮假动作(右腿弯曲,重心落在右脚上),待防守跳起,根据情况,右脚迅速蹬地从防守者左侧,同侧跨步右手低手上篮(或单手肩上投篮);或从防守者右侧,用交叉步跨步左手低手上篮(或左手单手肩上投篮)。变化之二,左脚急停蹬地,右脚向侧跨步落地同时,两手举球做投篮假动作(或右脚向侧跨步落地后稍停顿),待防守失去重心转身,跨步摆脱防守,用左手低手上篮。变化之三,左脚急停蹬地,右脚向侧跨步落地(落地时后脚跟向球篮方向),落地同时以右脚为轴做前转身,左腿屈膝高抬,左手勾手投篮。

(本文原载《篮球》1994年第6期)

8 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恢复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篮球运动属技能类同场竞技对抗项目,它既有短时间的冲刺,爆发式的跳跃、投掷,又有长时间的对抗,其运动量和强度都非常大。随着篮球职业化在世界各大洲的广泛推行,赛制的改变,比赛密度加大,比赛中对抗更加激烈。可以说,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同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员一样,要想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取得好成绩,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或比赛不可回避。然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解决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问题,这是广大篮球教练员迫切需要的,也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关注的一个课题。本研究主要根据文献资料、专家、教练访谈,结合部分实验,对现代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提出恢复训练的原则与方法,以供教练们参考。

1 篮球运动员疲劳的主要诊断方法

在篮球训练、比赛后,对篮球运动员及时、准确地诊断是进行有效恢复的基本保证。采用何种诊断方法,应根据训练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篮球运动员疲劳诊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1 教育学观察与自我感觉法

教育学观察是指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教练员可以通过运动员的外在表现,来判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如发现运动员面色苍白、行动迟缓、技术动作效果差(如投篮命中率、传球准确性下降等)、注意力不集中、战术意识下降、对抗能力和意识下降等,可初步判定其已疲劳。

自我感觉是指运动员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自己是否疲劳。因为人的各部位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旦身体某一部位不适就会立刻报告给大脑并做出表象反映。在实践中,将教育学观察与自我感觉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1.2 生理学指标测定

1.2.1 肌力测定

运动引起的疲劳可使肌力下降。通常用握力计、背力计进行测定。

1.2.2 心电图

疲劳时心电图S-T段下降,T波可能倒置。

1.2.3 呼吸肌耐力测定

连续5次测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疲劳时肺活量值明显逐次下降。

1.2.4 血压体位反射测定

疲劳时由卧姿转为坐姿时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并且恢复减慢。

1.2.5 汉契测式

呼气后憋气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时,呼气后能憋气60~90秒,疲劳时,这一时间大为缩短。此外,如皮肤空间阈、视觉闪光融合阈、反射时等,也是常用的简易指标。

1.3 运动医学检查

1.3.1 血红蛋白检查法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铁蛋白,又叫血色素。运动员机能良好时,血红蛋白增加或正常(男子不低于12克,女子不低于10.5克)若运动员过度疲劳,就会造成血红蛋白下降。

1.3.2 尿蛋白检查法

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以后,尿中可能会出现蛋白,病理原因除外,运动后出现尿蛋白称为运动性尿蛋白,蛋白含量增多,恢复时间长,则反映运动量过大,疲劳未能恢复。

1.3.3 龙伯格姿势稳定性测验法

运动员站立,闭目,两臂前伸,十指张开(两脚一直线,一脚尖抵向另一脚跟),测出持稳定的时间与何时出现震颤。疲劳时稳定时间缩短,手指出现震颤。

1.3.4 哈佛台阶实验法

受试者以每分钟30次的频率(一上一下为一次)持续5分钟,负荷结束后,令受试者坐在椅子上,测试恢复期第2、3、4分钟每分钟前30秒的脉搏(台阶高度,男子为50.8厘米,女子为42.6厘米)。

评价标准:按下面公式计算,指数越大,表示机能越好。

台阶指数=登台阶持续时间(秒)/2 ×三次脉搏之和× 100

优:大于90;良:80~89;中:65~79;下:55~64;差:小于55。

此外,还有血乳酸、肌肝、PWC170最大吸氧量等检测法。总之,篮球运动员疲劳的诊断,应根据训练与比赛的特点、任务、性质,将教育学观察、运动员自我感觉、生理、医学检测等手段有选择地结合起来运用,诊断会更准确。

2 篮球运动员恢复的原则

从能量代谢上看,篮球运动属于无氧供能项目,能源物质的消耗和乳酸在肌肉与血液中积聚是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基本原因。但其发生的部位,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均存在。对于不同性质的训练课和比赛,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机理与发生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在具体恢复训练中应依据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作为一名篮球教练员应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训练周期、不同训练课、比赛赛季任务,系统地、有计划地从训练安排,生活制度、营养卫生、医务监督、恢复手段等全面考虑运动员的恢复。重视与认识人体是一完整的有机系统,大负荷引起疲劳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因此,恢复也应全面、系统地进行。

2.2 针对性原则

进行恢复要有针对性。贯彻针对性原则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针对不同训练与比赛阶段课的目的、内容和负荷的性质来选择不同的恢复手段;二是要针对运动员不同个体(年龄、性别、机能状况、训练水平等),选择不同的恢复手段,即使使用同一种恢复手段,在具体操作上也应有所区别。

2.3 综合性原则

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恢复手段往往效果不佳。在恢复过程中,应充分将教育学、营养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恢复手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利用它们的合力来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

2.4 实效性原则

采用何种先进的恢复方法、手段,都要以运动员实际恢复效果来决定。因此,教练员应在平时训练、比赛过程中,对不同训练负荷,采用的恢复方法、手段进行生物学监控,通过科学的检测,加以比较、选择和总结,找到最有实效性的恢复方法,提高恢复效果。

2.5 自觉性原则

运动员是训练的主体,再好的恢复方法只能在他(她)们身上实施,因此运动员应自觉地、主动地将负荷后的机能状况、恢复的感觉告诉教练员,以便教练员对运动员疲劳进行诊断和对所采用的恢复方法进行甄别,调控恢复过程,提高恢复的效果。

3 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

3.1 教育学恢复方法

教育学恢复方法主要用于整个训练过程、单元训练过程、单元训练之间的间隔时间(图1),具体方法如下。

图1 教育学恢复方法

3.1.1 准备与整理活动

在教育学恢复措施里,要特别强调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应根据课的基本部分内容,采用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性准备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有助于运动员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训练效果,延缓疲劳发生。采用不同的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有效手段。通常的整理活动包括慢跑、呼吸体操。特别是慢跑,可促进肌体内乳酸尽快消除。实践和最新的研究表明伸展性练习应作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准备活动中,有效的伸展练习,不仅能帮助运动员增强力量,提高速度和缩短肌肉恢复时间,而且能降低肌肉紧张度,有助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做好身心多方面的准备。剧烈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同样建议进行一些伸展练习,包括腰背、大腿及其他肌肉群。

3.1.2 训练或比赛中的恢复方法

运动员可利用训练间歇和比赛中暂停、换人、罚球、跳球、犯规等短暂的时间,改变身体的紧张状态,用松弛的站立姿势来调整。一般为两脚前后开立,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臂自然下垂,肩、腰放松。亦可在原地放松走动,两腿交换放松(移动重心),并结合呼吸调整。在替换时可采用坐姿休息,双腿伸展于两侧,肩、手放松下垂;在半场休息时可采用坐姿,也可采用卧姿休息,一般为半躺状,在替换和半场休息时可以松开鞋带。以上这些方法虽简单、易做,但可节省能量消耗,并加快疲劳恢复过程。在罚球、暂停、换人等时间较长的间隙,或训练中的间歇,运动员可做深呼吸2~3次,以增加肺通气量,改善体内的供氧状况。做深呼吸时两臂自然下垂,身体放松。

3.1.3 保障睡眠的恢复方法

睡眠是最有效的自然恢复方式。熟睡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能量的蓄积。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9小时的睡眠;青少年应有10小时的睡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为了保证正常的睡眠,应注意几点:

第一,睡前1~1.5 小时应停止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打牌、看小说、嬉闹等)。

第二,睡前2小时应停止进餐(包括喝饮料等),但可喝一点热牛奶,牛奶有助于睡眠。

第三,睡前房间的光线应保持柔和不亮光。

第四,房间床头可放一些水果(如苹果)或撒一些类似芳香剂。因水果的芳香有助于运动员入睡。

第五,睡前运动员可做一些自我暗示或气功,以达到催眠的目的。

第六,可请医师使用催眠术,帮助诱导催眠。万不得已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眠药入睡。

3.2 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

3.2.1 水疗法

水疗是最基本、最重要,又是最简单的恢复手段。水疗的形式有:淋浴、盆浴(浸浴)、涡流浴、桑拿浴、蒸气浴等。下面列举几种形式:

第一,盆浴(浸浴)。一般在热水中浸浴10分钟至30分钟,热水的温度应在39℃以上;然后淋浴,热冷水交替浸浴(冷水温度为15℃)效果更好。水的浮力、压力、水流均产生机械力的刺激,热水刺激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代谢废物的排泄,消除皮肤污垢,放松肌肉,安抚神经,促进睡眠。

第二,桑拿浴。桑拿浴自古流行于北欧,目前我国许多训练基地已配备。桑拿浴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全身使人精神爽快,消除疲劳。但每次的时间应根据训练后运动员的情况而定。

总之,水疗简单易行,若再结合浴后按摩,恢复的效果会更好。

3.2.2 按 摩

按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中医理论有“按其经络,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淤结之肿;舒经活络,宣通气血,缓解痉挛,活血化淤”之说。按摩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有利于肌肉中消除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消除运动后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并安抚神经。篮球运动员按摩一般安排在浴后,其重点是腰背肌、小腿和肩带肌群。按摩的时间、深度、力度,每个运动员各有不同。按摩应沿静脉、淋巴的回流方向,顺着肌肉的走向进行。按摩的顺序一般从轻按开始,逐步过渡到推摩、擦摩、揉捏、按压、拍打、抖动。按摩的方式可分:运动员自我按摩、运动员互相按摩、医师按摩、器械按摩等几种。

3.2.3 服用药物

药物可以促进运动员消除疲劳,体力得到恢复。有资料研究表明,大强度训练和比赛后,运动员睾酮出现衰竭。中西药物功效是:中医讲补肾、益气、助阳、滋阴;西医讲促睾酮,其作用异曲同工。我国传统的中药表现出更优的效果。像人参、鹿茸、刺五加、冬虫夏草、紫河车、山茱萸、芜丝子、肉蓉、绞股兰、枸杞子等。药物可以补肾安神、改善睡眠,能有效解除疲劳。而实验证明采用静脉注射5%的复合氨基酸,能快速消除运动疲劳。但服用药物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所选药物一定是国际奥委会禁用以外的药物;二是服用药物并不是种类越多剂量越大越好,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2.4 吸 氧

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可利用高压氧舱在2~2.5个标准大气压下吸入高压氧。吸高压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值上升,提高组织氧的储备量,对疲劳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若外出比赛也可携带小氧气瓶。

3.2.5 理 疗

利用光疗、腊疗、电疗等作用于身体局部或全身,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的消除和机能的恢复。最近国家体科所研制的体外反搏装置,对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具有较好的效果。

3.2.6 针灸与气功

对疲劳的肌肉可进行有关穴位针刺,全身疲劳可针扎强壮穴足三里。配合间动电电针有消除局部疲劳的作用。气功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方法,可消除紧张、调节改善肌体机能状况。调息补气功,经实验是一种较好功法。

3.3 心理学恢复

心理学恢复是指采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心理恢复放松的方法很多,可在室内运动场上进行,也可在宿舍里进行。环境要求温暖、舒适,安静,没有直射的阳光。其一般程序是教练给予诱导词(也可录制成磁带播放),运动员仰卧,两腿稍分开,两臂放在体侧,全身放松。

运动员随教练的诱导词练习,全套练习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下面举例诱导词如下:

放松练习现在开始。

排除一切杂念,用腹部进行深呼吸。

我正在放松、安静……

我的右臂完全放松了,我的右臂感到沉重。

温暖和舒适……(重复三遍)

我的左臂完全放松了,我的左臂感到沉重。

温暖和舒适……(重复三遍)。

教练员按上述方法顺序发出“放松右脚”、“放松左脚”、“放松头部”、“放松全身”。若在练习的同时,配上舒缓的音乐,效果会更好。

(本文原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9 论现代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1 问题的提出

篮球运动自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00多年来,由于这项运动独有的魅力和价值,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普及与发展,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战术打法日益丰富,竞赛规则也在演进中不断完善,运动员的体能(形态、机能和素质)越来越好。当今的篮球比赛,已不再是发明之初要求的没有身体接触的项目,而是对抗凶狠激烈,身体接触频繁,且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越激烈,从世锦赛、奥运会以及NBA的比赛就可看到这一点。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他(她)们就很难发挥应有的技战术水平。此外,力量素质的好坏也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从代表世界最高篮球竞技水平的NBA到世界各强队,都视力量素质为运动员体能中的第一位素质,将力量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建国以来,我国的篮球运动取得过一些成绩,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稳步推进,我们涌现出以姚明、王治郅为代表的一批身体条件出众的运动员,先后有五名男运动员和三名女运动员被美国NBA和WNBA选中,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但客观地讲,我们与世界级强队是有差距的,并且是全方位的。除了技战术水平外,体能尤其是力量素质一直是困扰我们向更高竞技运动水平迈进的障碍,正如一只木桶,其能盛水多少不是看最长的那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据有关资料报道,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我国国家男篮,在力量素质指标上全面落后世界强队,以反映上肢力量的卧推杠铃为例,平均相差15 ~20公斤。这里固然有人种和地域等历史原因,但我认为训练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对现代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我国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按运动时肌肉克服阻力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最大力量(绝对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

3.1 系统性原则

实践表明,力量训练的系统性与力量增长、保持和消退关系密切,现代篮球运动员必须将力量训练应放入全年训练总计划中来统筹安排,围绕总的训练目标,并依据力量素质自身的规律和队员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制订力量训练计划,在每个训练期、每个阶段和每周,系统地、不间断地安排力量训练。切不可凭一时热情,主观随意而为。

3.2 诊断与监测相结合原则

为了保证力量训练计划制订的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控和把握训练过程,获得最佳的力量训练效果,同时也为防止运动损伤。教练员在制订力量训练计划前,一定要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初始诊断测试,获得第一手原始数据,在训练过程中要坚持定期进行监测,根据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诊断与监测相结合确保力量训练不偏离方向,防止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此外,所有测试数据应做好记录和保存。

3.3 全面性原则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它不仅要求运动员上肢、下肢、腰背部的肌群均衡发展,而且在40分钟高强度的比赛对抗中,对肌肉的爆发力、耐久力、最大力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现代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要全面发展,在训练中不能局限某一种力量的发展而忽视其他。

在过去传统的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我们较重视下肢大肌肉群的训练,对腰腹肌、肩带肌、小肌肉群和对抗肌群的协调性训练重视不够。我们观察到,过去很多高大队员给人的感觉是灵活性不够,比赛中他们很难在篮下站住并进行的对抗,这与他(她)们腰腹力量、小肌肉群力量较弱有直接关系。美国前NBA运动员罗德曼的篮板球能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谈到其成功经验时认为,除了强烈的篮板球愿望和超人一筹的判断能力外,力量素质,尤其强壮的肩带肌是他抢夺更多篮板球的保证。现代篮球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如果忽视对抗肌群的协调训练,片面性的单项练习将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例如投篮动作,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共同作用,如练习安排的不当就会导致运动员对动作的控制能力的下降,使得投篮动作不稳定。因此,我们练习某一部位力量都要注重其相对的对抗肌群的练习。

3.4 渐进超负荷原则

在力量训练中,负荷是决定力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渐进超负荷原则是指,负荷接近本人平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或超过以往已适应的负荷,但这种超负荷训练是以渐进方式进行的。渐进超负荷训练,使肌肉经常保持在超负荷条件下工作,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使肌肉组织得到改善,导致肌肉力量增加。在日常训练中,我们一般以重复8次以上,为增加负荷的依据。例如,某篮球运动员半蹲杠铃起85公斤,从开始训练时的几次到能连续重复8次以上,直至能重复12次时,就应该增加负荷了。若为了发展绝对力量,可以采用负荷从能做1次,训练到5次。即可增加负荷;静力性练习可负荷为5秒,训练到10秒,方可增加负荷。

3.5 合理安排练习顺序原则

在安排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时,应考虑到各肌肉群的练习顺序,一般来说,应先练大肌肉群,再练习小肌肉群。因为小肌肉群在负荷中较易发生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肌肉群的工作能力。在安排时,一般顺序为,“大腿和髋部”——“胸和上臂”——“背和大腿后部”——“小腿和踝”——“肩带和上臂后部”——“腹部”——“上臂前部”。注意:在安排计划时,不能在前后相继的练习中使用同一肌群练习,以保证肌肉在每次负荷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除肌肉群外,不同练习内容方式也要注意顺序。一般而言,快速练习在慢速练习之前,高技巧性练习在低技巧性之前;多关节练习(如胸前提拉杠铃高翻等)在单关节练习(如肩负杠铃提踵)之前。

3.6 针对性与区别对待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体现篮球运动项目特点,练习中肌肉群运动的形式应与篮球专项技术动作结构相似,如肩负杠铃半蹲起的角度,就要与篮球场上运动员起跳的角度相似。二是发展什么,就练什么,练习手段与要求有针对性。例如,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一般多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40% ~60%的强度,练习的次数和组数。通常每组重复练习5~10次,做3~6组。但组数的确定应以运动员不降低完成动作的速度为限。如动作速度下降,可停止练习。组间的间歇时间应较充分,但也不宜过长。通常为2 ~3分钟。练习的动作要求协调、流畅、正确。

由于篮球训练工作面对的是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力量训练时必须做到区别对待。男队员与女队员,老队员与年轻队员,打不同位置的队员,在训练负荷的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要求方面,要做到区别对待。即使是打同一位置,技术、素质、球龄相仿,可能在执行同一训练任务时也表现出不同;在男运动员中使用效果良好的练习,放在女运动员身上不一定有效。因此,在力量训练中不能搞一刀切,煮大锅饭,要区别对待,体现个体化,这一点越是高水平球队越突出。

3.7 负荷、恢复、营养三位一体原则

训练有负荷,就会产生疲劳,疲劳需要恢复和营养补充,这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现代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来说,也不例外。如何在训练中把握这三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在训练各阶段,对负荷安排要大中小结合;在小周期训练中,不同性质的力量训练要交替进行,根据力量训练的恢复规律,一般每周安排3次力量训练为宜,确保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在每组重复练习中,注意组间的休息时间和方式。第二,训练结束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放松整理活动以拉伸肌肉结合放松跑为主。拉伸有助于减少肌肉的粘滞性,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淋巴回流,减少能量消耗,保持肌肉弹性。也可结合一些有球练习,以便保持对球的感觉。第三,采取一些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如水疗法、按摩等。第四,保障睡眠和营养的补充,睡眠应保证每天8~9个小时;营养补充要全面,尤其是要加大对蛋白质的摄入量。

3.8 兴趣激发原则

如前言中所述,肌肉工作力量的大小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发射的神经冲动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冲动强度越大,肌纤维参与工作的数量就越多,冲动越集中,运动单位同步化程度就越高,表现出来的力量就越大。人体是一有机整体,运动员只有在身体、心理等均处于最佳状态,机体才能把最大的潜力动员出来。因此,在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为了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应从练习内容的选择、安排、环境等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像对神经系统兴奋性要求较高的爆发力训练时,更要注意到这一点。

3.9 安全性原则

由于力量训练大部分是在负重或抗阻的条件下进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运动损伤。因此不得有半点马虎,教练员要向运动员灌输安全意识并给予指导和严格管理。除了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情况把握好运动负荷外,运动员要自觉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注意练习的场地环境,练习中严格按照动作规范要求;在负重训练时,要正确安装杠铃片,练习前检查训练器械,在肩负杠铃做一些练习时要使用腰带;在做最大力量练习时,要加强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保护的姿势、位置要正确,练习中不能开玩笑。此外,还要注意练习中的呼吸技巧,在负重力量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呼吸。例如,在卧推练习中,在完成上推动作时,应呼气;而在完成屈臂下落动作时,则应吸气。也就是说,相比在完成较费力的动作阶段中,应保持呼气;相反,相比在完成较省力的动作阶段中,应保持吸气。过去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负重力量练习中,往往不懂或忽略了呼吸技巧,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4 结 论

同技战术训练一样,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依据篮球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比赛任务等,现代篮球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时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诊断与监测相结合原则、全面性原则、渐进超负荷原则、合理安排练习顺序原则、针对性与区别对待原则、负荷、恢复、营养三位一体原则、兴趣激发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本文入选2008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研讨会》获二等奖。)

10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

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由主管部门提出的训练指导思想曾经对技术特点、战术风格的形成以及国家队的成绩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世界篮球运动继续向着智谋化、凶悍化、技艺化、人文化、观赏化、职业化、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在不断地变化,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也应该随之变化、调整。而在2003年9月底召开的哈尔滨全国篮球训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技术特点、战术风格等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2005年在宁波篮球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当前急需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明确今后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技术特点、战术风格等,引领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 训练指导思想的定义、特征、分类及制定依据

1.1 定 义

由于至今尚未发现专门对“指导思想”的定义,也未看到对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定义,所以参照现代汉语大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指导和思想两个词的解释来尝试对指导思想和训练指导思想两个词下定义。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思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念头,想法。根据以上解释,我们认为,指导思想就是经过对客观情况充分地考察和分析后产生的,对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指引性认识。训练指导思想就是对如何通过训练来有效地提高某项运动的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指引性认识。它应贯穿于该项运动训练过程的始终,对该项运动的训练起指导作用。

1.2 特 征

经过对各种训练指导思想进行考察后发现,训练指导思想一般都具有方向性、针对性、侧重性、简明性、阶段性、层次性等特征。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下面的特征,即:由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主管部门提出,并可以凭借特殊的举国体制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贯彻。

1.3 分 类

经查阅大量的文献后发现,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不同的种类。例如,根据训练的项目,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田径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以及其他项目训练的指导思想等等;根据训练的时间,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短期训练的指导思想和长期训练的指导思想;根据训练的内容,又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身体训练的指导思想、技术训练的指导思想、战术训练的指导思想,作风训练的指导思想以及心理训练的指导思想等等;根据训练对象所处的阶段,又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基础段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提高阶段训练的指导思想等;根据训练对象的性别,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男子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女子训练的指导思想;根据训练对象的层次,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国家队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地方队训练的指导思想等;根据训练的目标,可以将训练指导思想分成针对某一具体目标而制定的训练指导思想和针对较多目标或不确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训练指导思想等。另外,还可以再用其他的方法将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分成其他的种类。

1.4 制定依据

确定某项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应该依据这项运动的自身特点、制胜规律和发展趋势,还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即:我国的体育体制、文化背景、运动员的身心特点、传统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等等。

2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主管部门共先后提出不同的训练指导思想,详情请看表1。

表1 我国曾经提出的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

建国初期,我国的篮球队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主要有: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篮球比赛、世界大学生代表大会体育比赛和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篮球比赛等;苏联国家男队来访、波兰国家男女队来访等;“八一”男子篮球队出访东欧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和保加利亚,中央体训班男女篮球球队访问苏联等。这些比赛的结果表明了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水平与世界强国有较大差距,于是我国开始向世界篮球强国学习,主要是学习苏联和东欧,但是对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对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究竟应该向何处发展也不明确。这时训练指导思想已经成了当时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迫切需要。

1955年3月21~31日,全国运动员训练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最后由国家体委运动竞赛司司长李梦华作了总结发言,提出了在球类项目中,要贯彻“积极、主动、快速”的指导思想。从此,“积极、主动、速”就成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第一个训练指导思想。

1955年4月,在《新体育》杂志上,篮球教练员们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战术打法等展开了学术性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强调快攻之长多,贬阵地进攻之短多;学术问题政治化,致使学术讨论不能充分展开等,但还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1)找到了适合的战术形式(快攻和全场紧逼)。参与讨论的绝大多数认为:快攻战术和紧逼盯人防守是体现“积极、主动、快速”这一指导思想的最好形式。

(2)明确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进行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作风训练等并找到了大致的训练方法。

(3)促进了对“积级、主动、快速”指导思想的理解和贯彻。

1957年11月,国家体委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篮球教练员座谈会上,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1955 年提出的“积极、主动、快速”和1957年提出的“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两个训练指导思想虽然还不够完善,而且有重攻轻守的问题,但是它们顺应了当时世界篮球运动正向“快速”方向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适合当时我国篮球运动员个子小、速度快、灵活性好的特点,统一了当时对于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认识,有利于全国上下一盘棋地开展工作,将全国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有利于形成我国篮球运动的独特风格。

从1955年起,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水平提高得很快,独特的风格也很快地形成并显露出来。1959年,国家女篮两次和当年的世锦赛亚军保加利亚队打成平局,国家女篮和四川女篮分别战胜欧洲劲旅苏联国家青年队。国家男篮战胜了当时具有欧洲一流水平的匈牙利队、获得第十七届奥运会第五名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世界锦标赛第四名的保加利亚队以及实力很强的苏联国家青年队。在这些比赛中,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独特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令世界瞩日。在国内则形成了以“南派”和“北派”为主体的多种风格与流派争相竞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强队如林的局面。创造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一个高峰。总的来说,形成了快攻、跳投和紧逼防守一大“制胜法宝”,但也有在内线攻防能力差、篮球板球争抢能力差两大弱点。从表2中即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男篮在投篮方面的优势和篮板球方面的不足。

表2 1959年中捷中保比赛技术统计表[5]

1959年1月,贺龙同志在上海发表了“我们要破除迷信,发扬中国人的特点,对篮球要提出矮个子打败高个子的要求”的讲话,此后“以小打大”就成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小打大”的精神实质是发挥综合功能,以速度灵活性等特长来弥补身高的不足,小个子也要战胜大个子。对于当时我国的篮球运动员来说,身高不足而速度、灵活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这样的策略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将其作为我国篮球运动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就显得不合适了,因为世界篮球运动是向着又高又快、高快结合、内外兼备的方向发展的。在“大跃进”的政治氛围中,1959年7月在上海举行全国篮球教练员训练班上,提出了“以投篮为纲”“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以投篮为纲”突出投篮的重要性,加强投篮的训练是肯定没有错的,但是别的方面也很重要,也不应该被弱化或忽视。“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是对的,但在临场比赛中要灵活运用,随机应变,以便掌握攻守的主动。遗憾的是某些队伍在贯彻的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出现了“以攻促防”或者“以攻代防”等重攻轻守现象。1959年后,我国的三大“制胜法宝”发扬得不够理想,在国际比赛中开始受到制约,而内线攻守能力较弱、篮板球争抢能力差等弱点不仅没有得到弥补反而更加突出,总体上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开始从顶峰滑落(当然也有诸如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则全面地停滞了。

1972年年底,我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召开的篮、排、足三大球的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主动、勇敢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方针。这个十六字方针比“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多了“勇猛顽强”和“全面”6个字,是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符合当时世界篮球运动正向运动员的技术更加全面、对抗更加激烈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当时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仍然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种希望靠发挥“快、灵、准”等方面的优势和“勇猛顽强”的作风来争取胜利的策略是比较正确的。但它的含义仍偏重于进攻,这是和当时世界篮球运动更加重视防守的发展趋势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不利于解决我国篮球运动中的重攻轻守问题。它也未能指引我国篮球运动走上“高”与“快”、“灵”、“全面”等结合的道路,不利于解决我国篮球运动中存在的内线攻守能力较差、篮板球争抢能力较差等问题。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水平虽然提高很快,1975年和1976年我国男女篮先后获得了亚洲冠军,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是离世界强队尚有一定的距离。在1977年至1978年的国际比赛中,我国男女篮球队除了表现出投篮都较准,女篮的进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外,其他方面则大都与世界强队有明显的差距,如:男女篮的内线攻守能力、篮板球争抢能力、防守和力量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篮的上述特点)。训练指导思想所要求的“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和“全面”等也未能实现。197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中以5胜3负的成绩获得了第5名,1978年10月我国男篮在第8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获得第11名。

表3 第8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技术统计总表[5]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再次加强了与世界各篮球流派的交流学习。但是面对世界各流派的不同特点和风格,面对世界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我国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风格,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众说纷纭,不能统一。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也开始对篮球界产生不良的影响,一些人以篮球为终身事业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开始动摇,训练中作风涣散,要求不严。在这样的情况下,1981 年年底,杭州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召开了。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苦”、“三从一大”和“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苦”和“三从一大”的提出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篮球界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坚定攀登世界篮球运动最高峰的信念。“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再次统一了全国上下的思想,有利于我国篮球运动在速度、灵巧、准确等方面的提高。此后的几年,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提高很快,但主要是女篮,我国女篮在1983年的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和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两次取得了第3名,已经成为一支世界强队,在这两个大赛中,我国女篮表现出来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是:(技术统计见表4)阵地进攻时内外结合、多点进攻;中近距离的投篮准确;外线队员普遍能突破,而且突破后能急停即投。这些是和“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一致的,也是和我国的传统风格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篮下得分能力强;篮板球争夺能力较强;但外线的远投能力不够强;快攻能力不够强;防守较差,大多数时间采用联防或一盯四联,盯人和紧逼的运用较少且质量不高;心理素质不好,发挥不稳定;身体素质较差;场上的战术变化较少等等。这应该和当时我国女篮拥有陈月芳和郑海霞两名2米以上的高大中锋有关(而当时参加这两个世界大赛的女运动员中身高超过2米的高大中锋只有5名)。男篮的水平虽然也有提高,但是幅度不够大。在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了第10名(共有12支队参加)。在这次大赛中的表现是: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进攻战术不够灵活,内线攻击能力太弱;防守技术能力差,消极、攻击性不强,犯规多;身体训练水平差,技术不过硬,对抗能力差,作风不够顽强,拼抢不够积极,很不适应高速度、强度、激烈拼搏的争夺:最大的薄弱环节是抢篮板球。这些表现和训练指导思想的要求相差较大。(技术统计见表5)

表4 第23届奥运会女篮比赛各队技术统计表

表5 第23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队技术统计总表[6]

1985年在沈阳召开的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虽然它再次为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指出了一个方向,但是,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它偏离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远了,因为世界篮球运动的多种流派早就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即逐渐向篮球运动的本质要求靠拢。在身体方面,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优秀运动员,不仅把高度和速度集于一身,而且把“高”与“壮”、“快”、“灵活”等统统集于一身。欧洲的篮球运动员不仅更壮了而且也很快、很灵活了;南美的篮球运动员身体条件和我国相似,但是他们也一直没有忽视力量、高度和对抗能力的提高。而我国仍然固守着“小”、“快”、“灵”不变(此时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在速度、灵活性方面已没有明显的优势),仍在坚持走自己路,向“高”和“快”、“壮”结合的方向发展得过于迟缓。在世界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越来越激烈、凶悍的情况下,采取“以小打大”的战略,寄希望于回避对抗,靠“快”、“巧”和“准”来取得好成绩越来越难。

此后的几年,我国男女篮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都下降了。女篮在1986年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降到了第5名,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降到了第6名;男篮则在2届奥运会上,降到了第11名。这一阶段,女篮中宋晓波、陈月芳等主力队员退役,郑海霞逐渐成熟,内线实力没有下降,但外线新补充上来的队员和老队员的差距较大,实力明显下降。整体上内强外弱,内外明显不平衡。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是: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内线队员能强攻,外线队员能突破、能远投、多点进攻、机动灵活;投篮较准,尤其是中近距离的投篮更为突出,在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郑海霞的得分能力为每分钟0.79分,排在所有运动员的第一位。郑海霞和邱晨的投篮命中率都是65%,排在所有运动员的第一位,全队的投篮命中率为55%,也排在所有参赛队的第一位。但整体的速度优势不明显,快攻能力一般,不突出;防守差,防守失分较多,内线的封盖能力和身高不相称;争抢篮板球的能力较差,和身高的优势不相称,与强队的差距也很明显:后备力量较弱,与主力队员之间的差距较大,上场打球人数不多,阵容变化少,对抗能力不强,技术不扎实。在激烈的比赛中与其他队相比失误较多;另外,思想、作风不过硬;体能不够强,到了比赛的最后阶段部分队员尤其是主力队员体力不支。可以看出,此时女篮的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仍然和训练指导思想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男篮形成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基本上和训练指导思想的要求一致,也和我国传统的风格比较接近。投篮准,尤其是中远投和罚球。在1986年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全队的罚球命中率为77%,排在第1位,张勇军的三分球投中次数排在第3位。在第24届奥运会上,我国男篮3分球的命中率达到43%,居第3位。在与加拿大队争夺进入前8名的比赛中,3分球18投13中,命中率高达72%,2分球的命中率达50%,也居前列。防守时多以攻击性较强的扩大防守为主,抢断球较多,抢断球数量排在全部12个队的第2位,造成对方失误排在第1位,是3分球失分最少的队,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篮下。在阵地进攻中内外结合,以外为主;频繁移动,快速穿插,机动灵活。快攻的成功率较高,排在第1位。但是仍未决内线攻守技术与能力较差的弱点。与世界强队相比,依然显得内线力量薄弱,对抗能力不足,无法控制局面。抢篮板球能力差是最大的弱点。运用技术时的抗干扰能力不强,心理不稳定,发挥波动大,关键球处理能力不强。24届奥运会上对加拿大队的最后3秒钟,就是这一弱点的集中体现。更突出地体现在对南朝鲜队的比赛中,被裁判连续吹了7次犯规后方寸大乱,致使攻防漏洞百出,最后以3分之差败北。另外,身体素质和世界强队差距较大。总体上成绩仍然不够理想。这说明“小”“快”“灵”是难以解决内线弱,篮板球弱和对能力差等问题的。篮球圈里有“得内线者得天下”“得中锋者得天下”的说法。没有强大的内线保障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如果“快”、“灵”、“准”方面的优势不够大,那就更困难了。

1988年提出的“以防守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是希望将训练的重点放在防守上,通过加强防守训练来促进攻守技、战术的全面发展。这符合世界竞技篮球运动更加注重防守的趋势,对解决我国篮球运动中长期存在的重攻轻守问题极为有利。遗憾的是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在新时期应该采取什么发展战略没有明确。这个训练指导思想提出后的头几年,我国女篮的防守水平高得并不明显,仍然过分依赖郑海霞一个人的发挥,战术上死打篮下,打法单一,缺少变化,内外失衡,整体速度下降,虽然郑海霞每场总能得很多分,但是整体水平却下降了。成绩由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的第5名降至1990年第11届的第9名。我国男篮虽然在攻击性防守上有一些进步,但是在身体、技战术、心理、对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内线攻防对抗能力的弱点最突出,篮板球争抢能力也差,前后场的篮板球都处于劣势。成绩也下降了,由1986年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第9名降至1990年的第11届的第14名,由第24届奥运会上的第11名降至1992年第25届的第12名。从李亚光执教国家女篮后,国家女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防守得到了明显提高,以守促攻,攻守平衡。这一时期的比赛中,我国女篮大都采用紧逼盯人防守战术,一改过去的以联防或—盯四联为主的局面,25届奥运会上的中国古巴之战就是典型战例。另外,重视高度、唯高度,变少数人打球为多数人打球,一改过去强攻篮下的单一打法,采取灵活的两线作战、多点投篮的打法;比赛中始终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差距与不足是:身体素质处于劣势;技战术发挥不稳定;前后场的篮板球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发挥不稳定,优势不明显。综合起来,水平和成绩大大提高,获得了两次世界大赛的第2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992年后,我国男篮也略有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在1994年的第12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获得第8名。这届世锦赛上,进步比较突出的是投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孙军的罚球命中率高达93.8%,排在第2名,全队的罚球命中率也有明显的提高,郑武的3分球命中率达到了51.4%,排在世界前6位,胡卫东、吴庆龙等在某些场次的中远投发挥也较出色。主要的不足仍然是:(1)内线的攻击能力较差,技术发挥不稳定,如最后一场对加拿大的比赛中,吴乃群上场32分钟,共投篮18次,仅中4次,命中率为22%,单涛与美国队的比赛中上场18分钟,共投9次。(2)篮板球夺能力差,除了与巴西、希腊队比赛时与对手持平外,其余的场次均负于对手,特别是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分别以0 ∶ 53,19∶ 40负于对手23次和21次之多。1995年男篮实行了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一直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没有了自己的篮球理念。时而学习美国NBA,时而学习欧洲,时而又学习南美,时而又学习韩国等,但是始终未能形成我国自己的篮球理念。

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提出了两个训练指导思想(表1),但是它们都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2000年提出“坚决贯彻 ‘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加强体能、全面创新、百花齐放’”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体现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不够,没有将我国自己的篮球理念说清楚,没有将我国篮球与世界篮球强国相对抗的战略说清楚。2003年提出的指导思想和2000年提出的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是单纯“以小打大”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片面性,在国际比赛中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而高度在国际比赛中,某种意义上讲是取得篮球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两个指导思想在篮球界没有得到统一的共识,也就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2005年5月27日~28日,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世界先进篮球技战术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悍的技术风格和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攻、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的指导思想,可惜只局限于技战术,而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技战术方面,训练指导思想里显然还应该有更多的内容。

这一阶段,我国男女篮共同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是:除了平均身高都进入了世界前列,个别队员尚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外,其他的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世界强队的较大差距。整体表现为队伍无特点、人无特长,没有突出的、鲜明的风格。在成绩上,90年代后期,我国男女篮都急速滑坡,近几年略有回升,但是幅度不大。北京时间2004年6月25日,国际篮联公布的世界各国男女篮国家队排名中拥有姚明的我国男篮只列第13名,我国女篮列第9名;在男、女篮国家综合排中,我国以460.5分列在第10名。在2004年9月21日国际篮联公布的各国国家队的排名中,拥有姚明的我国男篮只列第13名,我国女篮列第9名;在男、女篮国家综合排名中,我国以460.5分列在第10名。在2004年9月21日国际篮联公布的各国国家队的排名中,我国男篮与奥运前相比,前进了一名,列第12名,中国女篮的排名和奥运会前没有变化,依然列第9名。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我国男女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是多方面的。纵观50多年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是总纲,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是目,纲举则目张,纲不举则目难张,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要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需要有明确的、统一训练指导,如果没有统一、明确的训练指导思想,形成独特的、突出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是很困难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也会对训练指导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突出的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对我国国家队的成绩有重要的影响。各个时期我国提出的训练指导思想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篮球运动的理念上(以及发展的道路、模式上等)如何学习外国、洋为中用的问题;作风问题;对抗能力的问题;高度与速度的关系问题;战术打法灵活多变的问题;攻守平衡的问题;内外兼顾的问题;运动员的素质结构上全面发展的问题等。这些训练指导思想曾经对当时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技术特点、战术风格的形成和水平、成绩的提高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受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时间的局限性,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训练指导思想的提出应该符合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实际,提倡继承与发展要统一,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以我为主,务实创新,不断充实完善,赋予新的内涵。

表6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子篮球队与对手技术统计表[11]

表7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与对手技术统计表[11]

3 对今后制定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建议

3.1 在当前提出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时,既要考虑当前短期内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如何发展,也要兼顾其长远的发展,充分重视超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3.2 在一个时期里,除了严格贯彻篮管中心提出的指导思想外,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还要根据自身运动规律和特点,强调一个“篮”字,突出一个“悍”字,优化一个“集”字,狠抓一个“准”字,倡导一个“智”字;整体上应将“把握前沿、从幼抓起、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智勇双全、凶悍拼搏、高快结合、内外兼顾、灵活多变、全面准确、攻守平衡”作为今后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技术特点、战术风格专项运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3.3 训练指导思想提出后,要有得力的措施和制度相配合以保证训练指导思想能得到较好的贯彻,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原载《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