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研究的创新点 难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创新点

1.研究和分析的角度方面

(1)从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以及从人的需要理论和激励机制等视角来研究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的内在关系。

2.理论的提出和构建方面

(1)以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取得竞技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突破,提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运动员的需要的理论观点。

(2)较系统地探讨新形势下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的关系,探索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设计,并提出贯彻、落实的相关举措,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难点

本研究由于受到研究资料、对象、时间、地点、条件以及经费等的限制,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1)本文是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需要借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需要理论。由于本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需要理论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涵及系统性的把握较欠缺,对于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原则、方法、主体等研究还缺乏深刻性和系统性,还有待于深入。

(2)访谈取得实证资料的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①调研对象为我国31个省市优秀运动队中的优秀运动员,由于各省市优秀运动队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和我国部分项目优秀运动员(队)面临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进行调查、访谈的难度较大。②新形势下部分省市优秀运动队和我国部分项目优秀运动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和漠视,以及部分省市优秀运动队领导、领队、教练员、政工干部及其他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不配合。③部分省市优秀运动队领导、领队、教练员等及优秀运动员对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表的填写态度,将在一定程度影响课题抽样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计算的准确性而增加调查的难度。

(3)本文虽然研究和提出了新形势下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模型,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的、合理的。但是,这些结论是从8个省市6个运动项目的488名优秀运动员,102名教练员、领队及竞技体育管理部门相关专家,8个省市63名实地访谈对象,8个省市48名优秀运动员和我国部分优势项目中运动员的杰出代表,作为个案调查对象得出的,是否对其他省市的优秀运动员有效和合理,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注释:

【1】本报讯.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总局举行奥运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动员会[N].中国体育报,2005-12-10(1)

【2】郭惠平.当前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2):50~51.参考该作者文章部分内容整理。

【3】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页

【4】仓道来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1页

【5】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页.本文概念界定参考了钟秉枢的界定

【6】本报讯.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总局举行奥运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动员会[N].中国体育报,2005-12-10(1)

【7】本报讯.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总局举行奥运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动员会[N].中国体育报,2005-12-10(1)

【8】郑杭生主编,李强,李路路,林克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第508页.分层抽样又叫做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它的特点是按某些特性先将总体分成K个互不重叠的子总体,或K层(K类),其大小分别为N1,N2,…,Nk。从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抽取大小分别为n1,n2,…,nk的子样本。一般来说层数增加,精度也会提高,但是随着层数的增加,获得精度的效益是递减的,因此,要根据经费、工作量、精度要求合理确定层数。

【9】彭贻海.我国夏季奥运项目市场开发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93页

【10】水延凯等编著.社会调查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3版,第179页.非标准化访问,也称非结构性访问,就是按照一定调查目的和一个粗线条调查提纲进行的访问。这种访问方法,对访问对象的选择和访谈中所要询问的问题有一个基本要求,但可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作必要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都不作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而由访问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11】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