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CCNA迷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数据封装与OSI参考模型

数据在网络上传输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如同运输货物时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一样,一方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告诉承运方如何处理,如要在包装箱外面写上地址,告诉承运方货物到达的目的地。当收货人收到货物后,需要打开包装才能拿到货物。

数据的传输也类似于货物的运输。为了使数据能够被顺利、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包装,称为数据的封装(Encapsulation)。在发送端,数据的封装是按照OSI参考模型自上而下层层封装的,每层都会添加一些特定的控制数据传输的信息,称为包头,如图1-6所示。

从应用层来的数据流到达传输层时,被分割成一个个便于传输的数据段,传输层对每个数据段单独进行封装,然后再传给网络层。网络层把上层传递下来的整个内容——包含数据和包头,看做自己的数据再次对其封装。数据链路层把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再次封装,这次不但增加了帧头,还在尾部增加了帧的附加部分(Trailer),这部分携带的是数据的校验值。

经过层层封装的数据在物理层以比特流的方式传送出去。

因为每一层所完成的任务不同,所以每层加入的信息也不相同,这也正是为什么要进行多层封装的原因。

图1-6 数据的封装

在接收端,主机要想知道对方传输来的真实信息,需要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地把包头和尾去掉,最终复原数据,这个过程叫解封装。

在特定层次上的包含数据和包头的数据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并给它们命名,传输层以上的PDU称为数据;由于在传输层对数据进行了分段,所以第4层的PDU称为“段”(Segment);网络层的PDU称为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Frame);物理层的PDU称为比特(Bit)。

组网使用的集线器仅对比特进行处理,因此被称为物理层设备(1层设备);交换机可以识别数据帧头中的信息,因此被称为2层设备;路由器是根据数据包中的逻辑地址进行数据转发的,因此被称为3层设备。某些高档设备可以同时处理不同层次上的PDU,因此被称为多层设备。例如,现在广泛使用的3层交换机,既可以处理帧,也可以处理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