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依恋与社会网络的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绪论

1.1 社会关系的概述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为了生存、安全和幸福、健康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出生开始,我们接触到的重要他人有母亲、父亲、提供照顾的人、祖父母、兄弟姐妹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与其他的人(如同伴、朋友、同事、恋人、配偶、孩子)进行交往。个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与这些重要他人建立了不同的社会关系,这些人在个人的生活中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母亲、父亲、同伴、朋友、情侣等这些重要他人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初,对于社会关系的探讨起源于依恋关系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强调母亲的重要作用,以及个体早期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对个体后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则提出每个人在一生中同时与多个重要他人建立了亲密的社会关系,这些重要他人在个体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心理功能,构成了这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1.1.1 依恋关系的界定

英国的儿童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并且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以后的依恋研究奠定了基础。简单地说,依恋关系指的是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那个人(依恋人物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而依恋行为是促进一个人与依恋人物亲近的行为,是当个体寻求安慰和肯定时,指向依恋对象的行为,包括接近、哭泣、跟随、依偎、拥抱等,依恋行为系统则是个人的这些依恋行为的一个组合。

鲍尔比根据生态原则的观点提出,依恋可以预测婴儿是增加还是减少与母亲的接触,而依恋的生物功能是保护儿童免受危险的伤害。当婴儿遇到危险或者压力时,就会寻求依恋人物的亲近和保护。鲍尔比还根据控制理论的观点提出,婴儿的探索活动和依恋行为之间要保持一种平衡状态,维持他们与抚养者之间的适当距离。鲍尔比还提出了依恋理论的重要概念——安全基地行为,即当婴儿感到安全时,会把依恋人物(主要是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进行探索活动,与陌生人进行社会交往;但是当他们感到恐惧时,他们就会退回到依恋人物身边,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减少探索以及与陌生人的交往。鲍尔比又利用认知信息理论指出,依恋行为系统包括认知成分——这种认知成分主要是对依恋人物、自我、环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心理表征,也就是对依恋人物、自我、环境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心理上的一种认识。鲍尔比把这些表征称为“表征模型”和“内部工作模式”。鲍尔比提出,随着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构建了日益复杂的对世界和重要他人的内化的认识。环境是否安全、依恋人物是否能得到、依恋人物的反应是否敏感等,不能每次都重新进行评价,因此一种有组织的、内化的表征模式(包括情感和认知成分)就会利用过去与依恋有关的经历和感觉,指导个体在新情境中的行为。比如,当婴儿感觉饿或冷的时候,母亲能迅速地来到他们身边,敏感地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照顾;当他们哭泣的时候,母亲会给他们温暖的爱抚,这样婴儿会觉得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依恋人物是可以得到的,可以敏感、迅速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依恋人物是值得信任的,婴儿对依恋人物的这种认识逐渐内化,从而产生了对他人的内部心理表征或内部工作模式。同时,婴儿能得到依恋人物及时、敏感的照顾、爱抚,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是值得别人关心和爱护的,这种对自我的认识也会逐渐内化形成关于自我的内部工作模式。相反,当孩子感到害怕或冷了、饿了的时候,父母总不在孩子身边,或者总是忽视或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值得信任和依赖的,自己也是不值得被父母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的认识也会逐渐内化为对他人的内部心理表征,对自我的认识也同样会内化为自我的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她把依恋描述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纽带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并且永不分开”(Ainsworth & Bell, 1970)。鲍尔比和安斯沃斯都强调依恋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为了明确依恋关系的定义,安斯沃斯(1989)描述了情感关系的标准,然后又提出了依恋关系的特定标准。第一,情感关系是持久稳固的,而不是暂时的。第二,情感关系包含了一个特定的人,这个人不能被其他人所替代。例如,失去亲人的悲痛不会因有另一个亲密朋友而减轻。鲍尔比也曾指出,“抱怨一个孩子不欢迎一个好心但是陌生的妇女的安抚,就像不理解一个热恋中的年轻人不会对另一个漂亮姑娘感兴趣一样愚蠢。”(1956)第三,这种关系在情绪上对人有重要意义,因为人都有情感需要,都有爱和被爱的需要,当人的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时,情绪就会稳定,心里就会觉得踏实。第四,个体希望保持与重要他人的亲近或接触。亲近/接触的性质和程度随着许多因素而变化(例如个体的年龄和状态、环境条件等)。例如,年幼的儿童希望与父母等重要他人有更多的身体接触,如希望父母抱着自己,或者自己依偎着父母。而青少年与父母的身体接触会减少,但他们希望得到父母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理解。在自己心里痛苦或遇到挫折时,希望得到父母情感的支持和鼓励。第五,个体在不得已离开重要他人时会感到悲伤。安斯沃斯提出,依恋关系除了符合以上五个标准之外,还具有依恋关系特有的标准,即个体在与依恋人物的依恋关系中寻求安全感和安慰。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安全感,那么依恋就是安全的,如果没有得到安全感,那么依恋就是不安全的。在依恋理论中,“安全感”这个术语描述了无论婴儿、儿童或者成人,相信一个保护性的、支持性的人物是可以接近和可以得到的一种信念。

1.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

依恋关系的存在与否不依赖于依恋行为是否存在。例如,在与母亲分离时,悲伤的婴儿可能会从陌生人那里寻求安慰,这种情景中的这种接近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依恋行为。然而,婴儿却不可能与这个陌生人形成持久的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婴儿可能对与他们形成依恋关系或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人都表现出这种依恋行为。而且,悲伤的婴儿也会因陌生人的安慰而停止哭泣,但是母亲的安慰则会让婴儿感到更满足(Ainsworth et al., 1978)。同样地,即使儿童没有对父母表现出依恋行为时,他/她仍然对父母存在依恋关系。例如,当一个满足的儿童在母亲在场、身处一个舒适的环境时,依恋系统可能不会被激活而产生依恋行为,然而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依然存在。

2.多种依恋关系

以鲍尔比为代表的依恋理论家虽然强调儿童与母亲依恋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也承认个体不只与母亲形成依恋关系,而且也与其他重要他人形成依恋关系。鲍尔比提出了关于婴儿期形成多种依恋的三个主要观点。首先,许多婴儿会与不止一个重要他人形成依恋关系。研究观察也表明许多儿童在第一年中会依恋多个熟悉的他人(Ainsworth, 1967)。在许多文化中,这意味着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叔叔阿姨等都有可能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其次,虽然依恋人物不止一个,但是依恋人物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第三,虽然大多数婴儿有多个依恋人物,但是重要的是婴儿可能并不是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依恋人物,或者这些依恋人物并不是可以相互交换和替代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依恋等级(attachment hierarchy)。鲍尔比把婴儿向一个主要的依恋人物寻求安慰和安全感的倾向称为“单变性”(monotropy)。他指出在儿童机构中的儿童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会倾向于选择一个特定的照顾者,这也表明了这种“单变性”。安斯沃斯(1982)描述了儿童与依恋人物的分离以及丧失依恋人物的反应来支持这种依恋等级的存在:“儿童与不太重要的依恋人物分开没有离开主要的依恋人物那么难过。几个依恋人物加在一起也无法弥补失去一个主要依恋人物的痛苦。”

3.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理论强调依恋关系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婴儿期开始到以后的生命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健康都与提供情绪支持和保护的依恋人物密切相连。鲍尔比曾经这样描述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对于年幼的儿童,而且对于各种年龄的人来说,当他们相信如果有困难,他们的身边就会有一个或多个值得信任的人来帮助他们时,他们是最幸福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Bowlby, 1973)。为了解释个体早期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影响其后来的发展,鲍尔比提出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概念。内部工作模式是以自我和依恋人物共同的关系历史为基础的,它调节、解释、预测依恋人物和自我的与依恋有关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婴儿期以后,依恋关系逐渐受到个体与主要的依恋对象所体验到的交往模式中建构的内部工作模式的影响。

根据内部工作模式的观点,如果父母在情感上可以给予儿童支持,也支持儿童进行探索性的活动,那么儿童就会建构自我是有价值和有能力的自我内部工作模式;同时也会建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和可以得到的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相反,如果父母拒绝或者忽视儿童的依恋行为,干扰儿童的探索活动,那么儿童可能就会建构自我是没有价值和没有能力的自我内部工作模式;同时也会建构他人是不可靠的和不值得信任的他人内部工作模式。

1.1.2 社会网络的界定

根据依恋理论的观点,个体的社会关系系统中母亲是最重要的人物,失去母亲就会导致重大的灾难,个体很难从这种灾难中恢复过来。根据鲍尔比的观点,失去母亲是威胁生命的事件。与依恋理论不同,社会网络理论主张,个体从出生到衰老,再到死亡,与许多重要他人建立了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这些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包括了与非家庭成员的关系,而母子关系只是这多种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系统,由于各自的基本功能和演变历史的差异,既相互影响,也相互独立。

1.社会网络矩阵的观点(Social Network Matrix)

美国心理学家米切尔·莱威斯(Michael Lewis)采用社会矩阵来表示个体的社会网络,这个社会网络矩阵是由履行多种社会功能的多个重要他人组成的。在社会网络矩阵中,纵轴代表社会网络中的人物,包括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同伴、朋友等。横轴代表社会功能,包括保护、照顾、抚养、游戏和学习等。每种社会功能下还包括一系列可以测量的具体行为。例如,对于游戏的社会功能,具体行为包括编故事、玩游戏、追逐等。社会网络矩阵提供了一个框架来考察和描述儿童社会网络的人和社会功能的组合关系。通过考察社会网络矩阵,可以确定个体的社会网络中有哪些社会人物,哪些功能被满足了,哪些功能最重要,哪些功能是由哪些人物完成的。

2.护卫模型理论观点(The Convoy Model Perspective)

凯恩(Kahn)和安特纽兹(Antonucci)提出了护卫模型理论。他们采用护卫(convoy)这个概念,想象社会支持网络结构就像护卫舰一直围绕着个体,这个带有比喻意义的标签意味着每个人在终生发展过程中,身边都会有一些给予他们帮助或者接受他们帮助的的人。因此,个体在任何时间点的护卫舰是由他或她寻求支持的人以及依赖他或她给予支持的人组成的。护卫模型理论是以依恋理论为基础的,但是它的范围更广阔,随着儿童加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而扩展,从而包括了其他的重要关系。护卫网络结构可以用围绕个体的三个同心圆的层次结构来界定。最内层是那些让个体感觉最亲密的人,没有这些人生活是无法想象的。这些最亲密最重要的人被认为在功能上与依恋人物是相同的,这个内层中的人物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如倾听个人的倾诉,让个人得到肯定、尊重,当人生病时得到这个内层中的人的照顾,个体心里感到不安时与这些最亲密、最重要的人进行交流等。最内层可能包括父母、配偶、孩子等家庭成员以及很亲密的朋友。这个内层中的人不管工作或住处的变化,可能多年都保持相当稳定的亲密关系。中间层是那些不太亲密,但仍然是重要的人,他们给予个体尊重,个体生病时进行照顾等。这层中的人可能包括家庭成员、朋友或者同事。最外层的人不像前两层中的人与个体那么亲密,但也是比较重要的人,这些人可能包括领导、同事、邻居等,他们只起到提供尊重这种作用。这层中的人通常本身不稳定,极易受角色变化的影响。

3.情感关系模型(The Affective Relationships Model)

日本的心理学家高桥惠子(Keiko Takahashi)采用情感关系模型来描述构成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的重要他人和他们所履行的心理功能。情感关系模型理论认为,个体同时与多个重要他人建立了社会关系,并且这些重要他人承担着不同的心理功能。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是由这些重要他人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社会关系框架。其中,有一个焦点人物(focal figure)满足几乎所有的心理功能。此外,还有有限的但是数量足够多的重要他人为了个体稳定和自主的生活来满足一系列心理功能。该理论也假设个体当遇到新的适当的人物、因为分离或者死亡而失去重要他人、衰老或者发展时,这个框架也会发生转变。因此,有理由假设每个人终生都在不断构建或者重新构建他或她自己的情感关系框架。此外,该理论认为,个体为自己选择适当的人物,这个框架一定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情感关系框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由此可见,社会网络理论强调个体与多个重要他人建立多种社会关系,这些重要他人承担着不同的心理功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重要他人和所承担的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