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四大类型
1.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信息对于博弈双方来说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双方在博弈中所做出的决策是同时的,这个同时不是指时间上的一致性,而是指在做决策前所做出的决策是不为对方所知的!例如,小孩子常常玩一种“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两个小孩同时出招,出招之前,任何一方都不知道对方会出哪一招,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或者随意选择自己的策略。这就属于静态博弈。
《三国演义》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带领大军进攻东吴,诸葛亮来到东吴,劝说东吴与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大军,都督周瑜向诸葛亮请教如何破曹操的百万大军。周瑜说:“我昨天察看曹操水寨,极为严整、有章法,不是一般人能够攻破的。我想了一个计策,不知道是否可行,请先生为我决策。”孔明则说:“都督不要说,我们各自写在手上,看一看是否一样。”周瑜大喜,让人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孔明亦暗写了。两人移近坐榻,亮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瑜曰:“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与周瑜二人的公共信息是对于时局的掌握和对岸上曹操北方军队的状况的了解。在这样的信息下,两人同时决策用火,他们之间是一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IBM作为全球知名的公司,十分注重员工智慧的开发与利用,并相应地建立了发明创造制度,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造,并且一律用高额奖金予以鼓励。
在IBM公司中,不管是大的发明创造,还是小的发明创造,只要对公司有益,或者能使公司进一步得到完善,这种发明创造即使微如芥豆,也能受到奖励。哪怕仅是改变一下办公室的布置,也不例外。
卡佳是IBM公司的制图员,为了查找资料,每天要到资料室跑好几趟,又累又烦人。有一天,卡佳环顾办公室,突然想到可以调整一下办公桌的位置,使它们紧凑一些,这样不就腾出一块空间,可以放几个书柜存放资料了吗。
卡佳把这个想法向上司一说,上司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采纳了。从此,卡佳办公室的同事们每天再也不用跑资料室了,资料就放在办公室里,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精力,两全其美。
于是,卡佳这个“改变房间布置格局”的建议也就成了一种创造,她自然也成了被奖赏的对象。根据发明创造的标准,卡佳由此每年将获得相当于纯节约金额25%的奖励金额。
IBM公司对某种建议应付多少钱,某种发明应奖励多少钱,在发明创造奖励制度中都规定得非常清晰。比如,公司把采用员工的某项建议所获得的利益换算为金额,取其一个年度的节约或创造金额的25%作为奖励,奖励额最高可达27万美元;对于特别重大的创新,除第一年支付25%的奖金外,以后每年还要追加10%的奖金;在发放奖金时,即使建议者已经退休或跳槽,奖金也照发不误。
在IBM公司的创新赢利分享制度下,根本不需要管理者费太多的心神,新的发明、创造总是不断地涌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良性发展。
IBM公司的案例属于动态博弈。动态博弈与静态博弈的区别在于,静态博弈是双方同时行动,而且只博弈一次;动态博弈是多次博弈不断进行,比如下象棋,你走一步,我走一步,在行动策略上,有一个先后的顺序,一方先动第一步,然后另一方动第二步。在IBM公司的例子中,公司先推出奖励制度,员工随后积极创新,公司落实奖励制度,员工继续创新,是多次不断进行的博弈。而且IBM公司的故事是一场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因为在IBM公司与其员工的动态博弈中,信息(指奖励制度)对他们都是公共的、透明的。
3.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静态博弈的双方更难以掌握博弈的结局,因为双方不但不知道彼此的策略选择,而且对于博弈的结局的公共知识也是不对称的,有的掌握得多些,有的掌握得少些,显然掌握得多些的局中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
比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就是一次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袁绍刚愎自用,许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并告知曹操袁军的虚实,以及袁绍用酒徒淳于琼守乌巢的信息,而乌巢是袁绍的粮食基地。在这场博弈里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曹操此时掌握了袁绍最重要的信息,而袁绍对曹操却知之甚少,此时的曹操已经没有粮饷,如果袁绍率军出击,恐怕历史就要改写。袁绍既不知曹操虚实,也不知自己的重要军事机密已经泄露。
而另一方的曹操听了许攸的建议后果断地决定留曹洪、荀攸固守官渡大营,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偷袭乌巢,半夜到达,趁袁军毫无准备,围攻放火,焚烧军粮。袁绍误认为官渡曹营一定空虚,派高览、张郃率主力攻打,而只派少量军队援救乌巢。结果官渡曹营戒备森严,防守坚固,未能攻下。同时,曹操却猛攻乌巢,杀死守将淳于琼,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军十分恐慌,内部分裂,张郃、高览率所属军队投降曹操。曹操乘机出击,大败袁军,歼敌七万余人。袁绍父子带八百骑兵逃回河北。两年后,袁绍郁郁而终。此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次博弈中,曹操与袁绍之间虽然实力悬殊,但曹操的信息明显多于袁绍,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曹操在判断上更有优势,从而获得了胜利。
4.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在信息的了解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多次、有序地进行策略选择的博弈。由于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这样的博弈对信息掌握较少的一方不但是不利的,而且很可能让信息掌握较少的一方输得血本无归。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可能每一步的行动都是假信息。历史上孙膑与庞涓争斗了一生,他们一生中经历了多次博弈,几乎每一次信息都是不对称的,有时庞涓胜利,有时孙膑胜利。
孙膑年少时便下定决心学习兵法,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长大后,他四处游学,到深山拜精通兵法和纵横捭阖之术的隐士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地学习兵法阵式。鬼谷子把《孙子兵法》教给孙膑,不到三天孙膑便能背诵如流,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鬼谷子为他奇异的军事才能而兴奋,说:“这一下,大军事家孙武后继有人了!”
庞涓是孙膑的同学,很妒忌孙膑的才能,但表面上却装作和孙膑很要好,相约以后一旦得志,彼此互不相忘。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官,他派人邀孙膑下山共同辅佐魏王。孙膑到来之后,他先是虚情假意地热烈欢迎,而后委之以客卿的官职,孙膑自然对不忘旧日同窗之情的庞涓感激万分。此时的庞涓其实是想害孙膑,他给孙膑传达的信息是假的。
半年之后,庞涓玩弄阴谋手段,捏造罪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对他施以酷刑,并在脸上刺上字,目的在于从精神上折磨孙膑。庞涓终于开始行动了,采用的策略就是陷害孙膑。在这场动态博弈中,庞涓是先行动的一方。
开始,孙膑并不知道庞涓害他,知道以后,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他摆脱庞涓手下的监视,暗地里潜心研究兵书战策,准备有朝一日逃离虎口。为了蒙骗监视他的人,他甚至装疯卖傻,以粪便为食,与牲畜做伴。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暗地里把孙膑带回齐国,孙膑得以在齐国大显身手。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消灭赵国。孙膑准备帮助赵国,孙膑与田忌商量,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用兵假装攻击魏国,庞涓不知道孙膑的真实意图,率兵回魏,正好中计,从而解了赵国之围。
孙膑的确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深知动态博弈秘诀的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面对“朋友”的诬陷,他仍能隐忍不发,潜心等待时机的到来,不断制造假信息以迷惑敌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正确的策略。这不但需要一种惊人的耐力,同时也需要一种卓越的审视力和观察力,才能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