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构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宁夏在县(市、区)设文化馆、图书馆,在乡(镇)设文化站(中心)、图书室,在行政村设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各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与乡(镇)文化站(中心)、图书室及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建设,是我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体工程,是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陆续新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存量明显增加。现在全区各县(市、区)文化馆建设的任务已基本完成,192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中心),8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十一五”以来,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治区和各县(市、区)近年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把图书馆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以宁夏图书馆、吴忠市图书馆、平罗县图书馆、泾源县图书馆等一批新馆落成为代表,全区各级图书馆办馆的硬件条件与设施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日趋现代化。目前部分市县区图书馆已实现业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能够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特别是以自治区图书馆新馆为依托的宁夏数字图书馆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标志着自治区图书馆步入现代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各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率先在国家西部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尤为典型的是,贺兰县图书馆把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形成了“跨系统+资源再加工+光盘刻录配送”的服务运行方式,在全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创造了“宁夏模式”。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覆盖全区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即将全面建成。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情况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文化示范村、文化示范户是近几年宁夏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新现象、新称谓。示范村指的是村文化室办得比较好、村民文化活动开展的有特色有示范意义的行政村。示范户指的是村民中办的比较好有示范作用的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村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构成了眼下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级网络,使乡村的群众文化活动从原来由乡文化站一家独办,发展成了国家(乡)、集体(村)和村民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创建在村民文体娱乐活动中有着典型和标杆意义的示范村、示范户,极大地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争创文化示范村和示范户,成为宁夏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实践证明,把文化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开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整体推进,是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一节 文化馆(站、室)
一、县(市、区)文化馆设施建设
1.县级文化馆建设发展的历史线索
文化馆在我国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建立的“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系。宁夏各县文化馆的建设基本上走过了与全国相同的发展过程。1949年随着宁夏全境的解放和人民政府的建立,宁夏各县陆续接收了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民众教育馆”,建起了新型的文化馆。如固原市原州区文化馆的前身,就是固原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9月接收的县民教馆,后在1953年9月4日更名为“固原县文化馆”。此后在“六五”“七五”期间,宁夏各市县区基本上建起了文化馆。
60年来,宁夏各县(市、区)文化馆长年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普及文化艺术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县(市、区)文化馆还负责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承担着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馆仍然是农村主流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宁夏农村公共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文化娱乐场所基本市场化的环境下,县级文化馆的文化公益性作用愈加明显和重要。与此同时,文化馆的设施建设也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展现出新的面貌。
2.县级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区县级文化馆的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区县级文化馆的设施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县(市、区)相继新建和扩建了文化馆综合大楼,更新配套了新的设备设施,彻底改变了县级文化馆多年来的落后面貌,为文化馆事业注入了生机,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消费愿望。如固原县(现固原市原州区)文化馆馆内建筑面积多年来一直是500多平方米,到1985年经过扩建猛增为2392平方米,其中新开辟的展厅、舞厅、旱冰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就占地700多平方米。1986年10月,固原县委、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又建起了新的县文化馆综合大楼。新馆楼高四层,总面积1575平方米。新馆的落成,彻底改变了县文化馆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保证了文化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按照文化馆的职能,新馆内设排练厅、展览厅、阅览室、摄影室、美术书法室、游艺室、教学室等场所,新购置了成套音响、乐器等设备,为开展文艺展演、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86年5月建成的吴忠市文化馆(时为县级市),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综合文化设施,占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主楼高5层,设有展览厅、排练厅、多功能厅、小剧场、教室、琴房、资料室、办公楼等,馆内绿树葱茏、花团锦簇、环境优美,是一座大型的集文艺展演、休闲娱乐、艺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这个文化馆建成后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吴忠市文化馆乒乓球室
(2)进入新世纪,各县(市、区)文化馆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一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不论场馆规模还是功能布局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4月,石嘴山市惠农区政府投资在滨河新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1157.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9575.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796.90平方米,建筑高度29.81平方米的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是惠农区标志性建筑,建筑主体长轴150米,短轴72米,地上主体三层,一层4.2米、二层6.0米、三层6.0米,内设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影剧院(600座)等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2010年9月底竣工交付使用。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展开,惠农区政府又投资68万元建设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中心,该中心辐射惠农区38个行政村、47个社区,它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城乡群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
银川市在2011年继续推进贺兰县、永宁县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争取兴庆区文化馆、西夏区文化馆新馆的拆迁改造项目早日立项实施。截至目前,在自治区22个县级市县区,已经或正在新建、改扩建了20个文化馆。除银川市金凤区因区域原因未建文化馆,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已建有县级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不再设文化馆,至此我区县级文化馆设施建设的任务已接近完成。
吴忠市文化馆
3.县级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情况
(1)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
县级文化馆是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社会教育而设立的事业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县文化馆通过举办讲座、展览、阅览、演出等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组织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表演和文艺创作等。各县(市、区)文化新馆相继投入使用以后,在组织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扶持乡镇文化站工作、开展文艺创作、辅导培养业余文艺人才、紧抓“以文补文”文化产业和文化馆自身管理等方面都拓宽了发展空间,取得了较好业绩。如吴忠市(现吴忠市利通区)文化馆创作的回族舞蹈《欢乐的响板》《盖碗舞》《穆民扇》等作品在全国、全区多次获奖。吴忠市广场文化活动连年获得自治区、吴忠市表彰,广场文艺演出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一张文化名片。该馆的业余艺校坚持开办30年,在少儿美术、少儿舞蹈培训等项目上成绩斐然,成为该馆人才培训的一块颇有名气的招牌。该馆自身建设和管理也卓有成效,先后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国公共文化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2年至今,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办的全区群文岗位技能大赛、四进社区文艺展演等各项大型活动中,该馆均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
盐池县文化馆组织的春节群众文化活动
(2)大力推进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
县文化馆的工作重心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在全区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各县文化馆自2007年起开始启动了文化服务进农家的活动。这项活动结合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在全区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实施方案》中制定的“九个一批”工程为中心内容,以切实履行自身的文化服务职能为出发点,以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为农民群众提供无偿的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贺兰县文化馆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
中宁县文化馆制定了从2007年起未来5年内,实施文化服务进农家的具体方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①县文化馆成立了农村文化服务队,选拔业务强、作风硬、热爱农村文化工作的人员下乡从事具体指导工作。
②为全县群文业务干部和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发放《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实用手册》和农村文艺表演系列材料,规范群文业务干部和文艺骨干的工作方法,指导他们开展文化演出活动。
③县文化馆每年定期举办乡镇文化站业务干部培训班,5年间培训面将达到100%。
④县文化馆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技能、民间艺术培训班,主要培训对象是农民文化骨干。全年不少于4次。
⑤县文化馆指派专业人员,对已经成立文化大院和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振兴社区、北苑社区、红苑社区、张台村、新渠梢村、白路村、河滩村、东华村等15个村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辅导。县文化馆还积极创造条件,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化大院文艺展演活动,让农村文艺团队有展示的舞台和机会。
⑥县文化馆对基础条件较好、管理跟得上、人员有保障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在人力物力上予以重点扶持,强化这些文化站(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的发展。
中宁县文化馆实施文化服务进农家方案的目标是,5年内在全县初步形成便捷有效的村、乡、县三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使全县文化服务进农家的活动呈现出新局面。
为了保证5年间文化服务进农家方案的连续性和成效性,中宁县文化馆还制定了分阶段实施的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培训示范。
一是2007年为启动和试点阶段,首要任务是调查摸底,掌握乡镇每个行政村农民的基本状况。包括农户数量、村民结构、文化普及率、文艺爱好者、民间文化传人、文化设施基本情况、文化活动情况、收入情况以及民风民俗和思想观念等。重点掌握民间社火、业余文艺表演团队,农村(社区)文化大院的详细情况,并将此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当年将对《黄羊钱鞭》在申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使之发扬光大。
二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培训、选拔、建立农村文化服务指导员队伍;建立基本骨干队伍,选择活动空间。实施就地培训或文化馆集中培训。初步选择东华村、河滩村、黄羊村、张台村、新渠梢村、五窑村作为示范点,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活动空间。
第二阶段:重点推进,协同共建。
在调查摸底、试点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各地行政部门,制定当前和中、长期文化服务计划,以及组织、培训工作。包括帮助农民群众建立自娱自乐班子,创建文化示范院(户)、艺术之家,创办村级文化室,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推介本村优秀节目、优秀演员到县、乡广场文化舞台展演等等。让农民朋友走出家门,走出家庭小天地,来到社会大舞台,展示各自的特长和艺术才华,增长见识,扩大他们的精神生活范围。
文化馆业务干部要深入农村,深入生活,广交朋友,与农民打成一片,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激励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灵感。要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锻炼、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专业水准。
第三阶段:突出特色,以点带面。
农村的特色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富有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为当地农民群众广泛认可的艺术品和文化活动,是当地文化艺术的精华,是民间文化的“拳头产品”。特色文化广受农民欢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有特色文化的村镇,文化馆业务干部要因势利导,突出特色,挖掘内涵;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形成村村有特色文化活动、乡乡树特色文化品牌的格局。让特色文化在农村文化的全方位建设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地位。文化馆业务干部还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观念,在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同时,注意挖掘、整理其中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精髓的部分,并加以保护与利用。
中宁县文化馆在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等方面,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在全区各县(市、区)文化馆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4.县级文化馆存在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在调研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走访了其他一些县(市、区)的文化馆,看到了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也了解到了他们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的情况,同时发现了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近年来由于部分专业人员陆续离退休和文化系统内部人员岗位调整,各文化馆专业人员队伍不同程度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文化馆事业发展后劲不足。如有的业务岗位长期缺员,致使一些业务工作不能开展;还有的在岗人员业务能力欠缺,不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2)经费困难是一个长期困扰文化馆的问题,部分文化馆专业需要的设备器材无力配置,一些业务活动也因经费紧张不能开展,文化馆的职能受到制约。
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服务功能、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功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需要不断强化的。目前县级文化馆面临的经费短缺、编制受限等窘况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我国财政制度逐渐向公共财政转型,未来的政府财政支出,其经营性支出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社会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也于2007年8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可以预期,在国家未来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县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将会获得国家财政上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文化馆多年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政府意志的单纯延伸,没有发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职能作用。这种情形在不少文化馆中仍有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为文化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视角。作为一地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馆,首先应明确和强化自身的职能定位;其次还必须随时研究群众文化生活在方式和内容方面的发展变化,研究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特点,研究文化服务形式的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使文化馆真正成为当地公共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也是文化馆事业走出低谷、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一要革新传统的公共文化活动方式。长期以来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队等是文化馆的主要活动方式,参与者多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形式单一,内容缺少创新,应当挖掘新的文化资源,以适应群众对文化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的需求。
二要革新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公共文化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娱乐,可以把群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融入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中,在群众寓教于乐的参与和互动中来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达到的社会效果要好于一般的政治宣传。
三要革新公共文化活动的载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注重采用最新的技术设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用一流的宣传表演手段来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增强公共文化机构的吸引力。
四要注重公共文化机构的普及性和公平性。文化馆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的服务,应当体现出普及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二、乡(镇)文化站(综合文化中心)设施建设
1.乡镇文化站建设发展的历史线索
1974年4月,经当时的吴忠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在县文化图书馆的具体指导下,马莲渠公社和满江红公社(即现在的陈袁滩乡,2004年划归青铜峡市)分别成立了两个文化站。公社给新成立的文化站在公社大院内划拨了几间房做办公室和活动室。公社文化站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做了一些写标语、办橱窗、黑板报、举办图片展览等宣传文化工作,每年组织文艺小分队排练节目,除参加县上组织的文艺汇演外还下到各大队及周边各公社巡回演出。这大约是我区最早出现的乡镇文化站。
2.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区各乡镇陆续开始兴建文化站。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逐渐富裕起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区各乡镇陆续开始兴建文化站。截至1983年,自治区216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但因当时条件所限,各文化站的设施都比较简陋,没有独立的站址,大都设在乡镇的办公院内,组织和开展活动很不方便。文化站的活动经费也少,一些文体活动的易损易耗品,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棋类、乐器等,平时没有经费来购买,只有在节假日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比赛时集中购买,积攒一些供平时用。
1989年宁夏各乡镇文化站移交给乡镇管理,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乡镇文化站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体制不顺,时常出现文化站被出租、被挤占挪作他用的现象,文化站干部则经常被派出包村或兼干其他繁杂事务,加之乡镇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站形同虚设。此后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各市县区乡镇区划调整合并,有的乡镇文化站被裁减合并,有的因其设施老旧,已不能正常开展农村文化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1996年、1997年和2002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区文化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等三个文件,强调农村文化工作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争5年内使农村和工作有较大改观,扭转农村文化滑坡的趋势。从1998年开始,自治区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也每年从宣传文化建设费中拨出30万~50万元,共同用于南部山区和部分川区乡镇、吊庄的文化站建设。截至2003年,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加上中央文明办和自治区文明办投入200多万元,共计1000多万元,新建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140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37.5%。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2)以2007年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文件为契机,全区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明确规定了乡镇文化站建设必须统一建设图纸、统一300~500平方米的占地空间面积,明确规定了中央与省市县各级财政各配套16万元专项扶持经费的建站标准。这个文件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从政策和资金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自治区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在2007年适时开展了以打造“九个一批工程”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活动。活动特别强调并规划每年要新建和改建一批乡镇文化站,力争全区187个乡镇文化站最终全部得到新建。同时强化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九个一批工程”活动开展几年来,各级政府以项目规划、资金配套、设备配发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区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得到了新建和改扩建,以乡镇为依托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基本建成。灵武市委根据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总体规划实施了本市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全市8个乡镇已全部建起了文化站(文化中心)。每个文化站都设有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化服务窗口、文化资料数据库和接待室、办公室。条件较好的文化站还设有放映室、展览室和舞厅。
青铜峡市有8个乡镇,1个街道办和2个农林场,82个行政村,全市人口27万。2005年全市只有峡口镇、叶升镇两个镇建有文化中心,有一定规模,其余乡镇的文化场所大都场地狭小、设施陈旧,不能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2007年市政府在自治区发改委、区文化厅的资金支持下,投资500多万元,先后新建或改建了青铜峡镇、小坝镇、陈袁滩镇等6个乡镇的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给每个乡镇文化中心配发了电视机、功放机、DVD机、图书、书柜、电脑、音响、乐器、健身器械、社火道具和服装等活动器材。每个乡镇文化中心还建有篮球场、文化广场,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为了彻底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现状,贺兰县采取“整乡推进”的做法,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文化厅“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将金贵镇、洪广镇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为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并陆续启动建设了常信乡、习岗镇、立岗镇、京星农牧场四个综合文化站建设,其中常信乡、习岗镇、立岗镇文化站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设计为两层结构。这些工程均在2008年建成,至此贺兰县实现了乡镇文化站全覆盖。
吴忠市利通区撤乡并镇后划定为8镇4乡和一个开发区,目前8镇4乡都建有文化站,新设立的开发区文化站待建。现有的12个文化站中有4个站的站舍是在2007、2008年中新建,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其中扁担沟镇文化中心的建筑面积达到972平方米,还有一个大广场和篮球场、演出舞台等。这些新建的文化站都与乡镇政府办公区分开,便于开展文化活动。
3.乡镇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情况
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乡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全区乡镇文化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盐池县冯记沟乡文化站开展秦腔演唱比赛活动
以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文化活动中心为例。该中心占地4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该中心拥有一个18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同时配备一个活动舞台和一套健身器材。近年来在大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以自身设施条件为依托,先后组织成立了塔桥村女子军乐队、大新村文艺宣传队、燕庆公司中老年健身秧歌队、上前城村舞龙舞狮队、大新镇乒乓球协会等基层文化体育组织。中心组织这些农民文化队伍长年坚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使他们经常活跃在全镇的乡里村社。中心每周一、三、五还在活动广场为农民群众放映科教片、故事片等电影,向农民群众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大新镇文化活动中心还设有能容纳200人的多功能演出厅,同时还有妇女学校、妇女活动中心、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健身室、书画室、电教室、奇石陈列室等,方便农民群众来到中心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贺兰县金贵镇综合文化站
大新镇党委、政府对农民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使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全镇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好局面。2002年以来,大新镇先后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荣获“五一”全国大众广播体操二等奖”和银川市“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中心,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乡镇文化站主要存在的问题
(1)乡镇文化站缺少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大多数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对农民群众缺少吸引力。
从整体上看,这几年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落实,全区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设施设备等硬件增强了,乡镇文化站的整体功能发挥却显得相对薄弱。许多新建、改建后的乡镇文化站,尽管具备了开展基本文化活动的条件,但缺少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大多数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还有些文化站设施老旧,活动单一单调。农村年轻人受现代生活的影响,更愿意去酒吧、水吧、网吧、KTV、舞厅去唱歌、跳舞、休闲,而文化站常年就那几本书,就那几张乒乓球桌或台球桌,一副老面孔,没多大吸引力,除了节庆日要搞活动而集中排练节目外,在文化站里平时即便有人也是中老年人多,年轻人少。
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常常怀念上世纪80年代在乡镇文化站的岁月。他们说那时的乡镇文化站虽然设施设备简陋,但却办得红红火火。关键是文化站的活动开展能够经常化,在乡镇文化站里人们可以阅览图书、打球下棋,还能看到电视、电影、文艺演出和参加培训讲座等等。到了农闲时节乡镇文化站几乎是“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那时的乡镇文化站真可以称得上是农民群众的精神乐园,但目前乡镇文化站萧条清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2)目前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宜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乡镇文化专干,在乡镇只是1个乡镇工作干部的指标,主要工作是包队,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乡上的中心工作,他们对文化工作投入太少,更少有长期全面的考虑。县文化部门对乡镇文化工作都有许多设想,但是管不了人,无法实施。这就是他们常说的“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乡镇文化站自1989年移交乡镇管理后,县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由于体制不顺无法监管,时常出现文化站被出租、被挤占或拆除后挪作他用,造成文化站有站无址的现象,如永宁县望洪镇、李俊镇文化站拆除后没有续建,原文化站土地转做他用。贺兰县立岗镇文化站及所属影剧院拆除后改建为客运管理站。还有一部分文化站仍设在乡镇办公楼内,为了不影响办公,文化站只能在下班后开放,开展文化活动受到限制。
(3)经费问题是乡镇文化发展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乡镇文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公共事业,财政支持至关重要。一些乡镇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设备少而简陋,没有活动经费,不能满足乡镇文化发展的需求,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站形同虚设。近年来各市县区乡镇区划调整合并后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但文化站点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有的反而减少。因为经费短缺,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等偏远的乡镇文化站器材简陋,图书陈旧且数量不足,开展活动举步维艰。
(4)文化站干部经常被派出包村包队或兼干其他繁杂事务,工作清苦、待遇较低。由于身兼数职,他们无法集中精力组织管理乡村各项文化活动。
不少文化站干部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偏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许多新调入的文化站干部也不具备专业资质,难以组织辅导农村文化活动,文化专干的业务能力堪忧。另外,乡镇文化专干多年来没有进行正规的培训,文化专干内容繁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掌握众多领域的国家政策,同时本人还需具备某一方面的业务能力与技能,是一专多能型的专业人才,没有严格持续的培训是不能胜任工作的。在考察的8个乡17名专干中,绝大多数处于对文化工作不太了解的状况,只有3名专干与文化有关,1名是原县剧团的演员,1名是农村自学成才的文化能人,另1位是高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因其文章写得好,已经调任乡秘书工作,不做文化专干了。
5.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建议
如何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社会各界人士把脉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和建议,其中一些确有借鉴与商榷之处,现择要陈述如下:
(1)乡镇文化工作改由县(市、区)文化部门主管。
乡镇文化工作头绪繁多,工作内容庞杂,工作内容的业务性、政策性较强,由文化部门主管,更便于长期规划和业务培训。具体做法可仿照农村计生、医疗、农技推广等站点管理体制改管成功的经验,改“块块”管理为“条条”管理。
(2)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在机构改革中县文化局已不单独设局,有的与广电、体育、旅游合设,有的与科技、体育、教育合设,这样给乡镇文化工作的内涵造成混乱。有的同一城市,文化站叫法却不尽相同,有的文化站还叫做文化法律中心。这样文化专干的工作任务不明确,更重要的是责任不明,对其工作考核不好进行。应对乡镇文化工作予以准确定位,规范其功能。建议自治区政府组织专家讨论、论证,给乡镇文化专干有一个功能定位,明确其服务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责任。进而完成其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建立健全其评估系统和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3)加大政府投入。
乡镇文化的定位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其主要投入应由政府承担。投入大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一次性投入,如场地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部分据悉政府已经有考虑,有统一的图纸和规划,但工作进度应根据新的形式要适度加快。另一部分是为开展业务的经常性投入,在2007年2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其要点为:一是每年文化事业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二是自治区文化娱乐3%的营业税要全部用于文化事业建设;三是各市、县(区)每年安排的“两馆”事业费和活动费不得低于所辖人均1元的最低标准;四是乡(镇)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不得低于所辖人均0.8元的最低标准。这是一个有利于文化发展的非常好的文件,目前我们应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但在调研中,所有乡(镇)均反映没有达到人均0.8元的政府投入。这提醒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自治区红头文件明确规定的内容如何执行?由谁来监督的?必须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政府要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的必须经费、图书购书费、广电“村村通”运行费等。
(4)大力扶持农民自己组织的演出团体。
与不少乡(镇)文化站活动萧条的状况相反的是,农民自己组织的演出团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们自己组织演出团体,自己购置服装道具等演出设备,自己组织排练,自己管理,农民积极支持,踊跃参加。这样的演出团体在我区农村为数不少。红寺堡南川乡的秦腔剧团,在南川乡开物资交流大会10天期间,每天演出两场。演员非常认真,唱腔板眼清楚,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赢得农民朋友的喝彩及热烈掌声。剧团有两套完整的文武场乐队,板胡、板鼓均有一定水平,像这样连演20场不重戏的演出团队,已具备相当水平,深受欢迎。吴忠市高闸乡李桥农民演出队,形式为小品、舞蹈、表演唱等小节目,该演出队结合形势,自己创作50多个剧目,同时兼搞主持婚庆、祝寿、贺生日等活动,多次到利通区各乡巡回演出,还曾到外市县巡回演出。贺兰县老年舞蹈队,曾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很高的奖项。这样的农民演出队,能够长期存在,说明这样三个问题:第一,农民迫切需要看文艺演出;第二,农民喜欢自己演出;第三,这样的组织形式、服务方式适合现在的农村。现在各县基本没有专业演出团体,县上很少能组织外地剧团来为当地农民演出,因此,扶持本地农民演出团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即少花钱,又多办事,使农民有戏可看,又培养锻炼了当地的农民演出队伍,应大力扶持。其方法有:
贺兰县金贵镇金贵村文化墙
①提高演出水平。由县、乡出资为其请专业教练、导演和主要演员,以提高排练和演出水平。自治区各专业团体演员在50岁以上,一般不再安排工作,基本处于离岗状态,这些演员功底厚实,舞台经验丰富,正值演出成熟期,其中有一部分人相当留恋舞台,这些人只要组织好,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再加上专业文艺团体离退休人员,这是不可轻视的人才资源。
②解决交流演出问题。由县、乡组织,到别的乡交流演出,演得好的团队,还可以到别的县去交流演出。这样可花少量的钱解决农民看戏的问题。文艺团队是需要演出实践来提高的,通过演出实践,激发积极性,提高演出水平。
③政府对特别优秀的团队,可重点扶持,出资购置演出设备,有的还可以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纲要》的要求,解决演出大篷车问题,以解决农村演出剧场的问题。
④在大体不改变原团队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派人参与管理工作(任兼职副手),让其工作纳入县、乡文化工作范围。
(5)建设一支热爱农村文化工作、有业务专长的乡镇文化专干队伍。
可采取以下五种方式解决:
①公开招聘。贺兰县为其文化口特殊需求由政府出面公开招聘的方法很值得借鉴。目前我区文化人才资源比较丰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宁夏艺术学校、宁夏体育学校的毕业生;还有一些普通中学的特长班,职业院校的特长班;还有外省区宁夏籍的毕业生,等等,以上是一个较大的文化艺术人才网络。
②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对愿意从事农村文化工作,有一定特长的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在农村工作两年。
③组织城市专业文化团体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城市业余爱好者,可同乡镇文化站建立临时的协作关系,乡镇应不求所有,只求所用。
④建立长期的业务培训机制。岗前培训,由自治区、市负责组织;工作中的定期培训、专业培训可分级负责,专项培训,由县文化部门负责组织。并组织专家编写《培训大纲》,供培训用,编写《乡镇文化工作手册》,供乡镇文化专干工作中参照用。
⑤组织全区、市、县各级的乡镇文艺汇演等竞赛活动,促进文化专干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村文化室设施建设
日益发展的农村村级农民业余文艺演出团队
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区划。据自治区文化厅统计,在全区2600多个行政村中,已有85%的行政村建起了村文化室。仅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间,自治区财政就投入559万多元,用于村文化室、农民文化个体示范户和农民业余文艺团队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其中三年间全区新建设村文化室209个。村文化室一般都建在村委会驻地,室内活动面积大约在60~120平方米左右,配有图书杂志、电视电脑、音像资料、文体用品等器材,有专人负责村文化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我们在盐池县调研时,发现该县为全县村级文化室统一制定了管理制度,现抄录如下:
1.文化活动室是本村的文化活动场所,面向广大村民开放,以丰富群众文化、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为宗旨。
2.文化活动室免费提供报纸、杂志、小说、科技书刊等供广大村民阅读。
3.入室者须爱护室内报纸、杂志、书籍,不准撕毁、折叠及其他损坏行为。
4.注意保持室内安静、卫生。严禁吸烟,防止火灾。不能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
在村文化室建设比较好的灵武市,全市76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村文化室。吴忠市利通区经济基础较好的一些行政村,如板桥乡蔡桥村,高闸镇马家湖、郭桥村,上桥乡牛家坊村等,这些村的文化室除了配备齐全的文体设备外,还拥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娱乐场所,如图书阅览室、棋类游艺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文化广场等,是农民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固原市原州区各村的文化室与本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火、社戏、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文化活动。灵武市的村文化室注重选配适合农民实际需要的图书杂志和音像资料,为村民们科学种田和创业致富提供实用的科学技术知识。永宁县杨和镇永红村还尝试把村文化室与村党员活动室、村网络信息点、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与职能资源相整合,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构成集农民群众文化娱乐、科技信息共享、党员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村级服务活动场所。
农民群众急切翻阅各类书刊
建于2003年的贺兰县常信乡张亮村文化室,在自治区村级文化室的设施建设中具有典型性。该文化室有活动用房8间共24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电脑室和党员电教室。图书室内约有各类图书600余册。电脑室配有6台电脑,供村民查看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党员电教室配有电教设备,村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员观看一次电教片。体育活动室有乒乓球、台球等活动器材,室外有篮球场和健身器材,方便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此外,位于南环高速路口艾依河西侧的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魏家桥村文化室,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04户1954人。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为村文化室建成了一个占地3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设有篮球、足球、门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场地,还组建了村民篮球队、门球队和健身秧歌队,常年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和睦和全村文化经济的发展。魏家桥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文化示范村”“体育健身示范村”和“红旗党支部”。
2010年11月全国村级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指出,村级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拓展和延伸。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抓好村文化室的设施建设,是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我区村文化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仍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村没有文化室;已有的村文化室也存在着活动场地狭小、器材设备单一陈旧、图书杂志偏少偏旧、管理不善、巩固率下降等现象。还有些村文化室,其开展文化活动情况的好与否,全凭村干部个人的喜好或上级的压力所为,如果村干部对文体活动比较喜欢、感兴趣,村里经济条件较好,这个村的文化室就办得好,节假日和农闲时组织村民参加的文体活动也多,反之则可能完全处于一种应付差事的局面。在一些行政村,说是村上有文化室,但文化室里可能就只有两份报纸或一张落满灰尘的乒乓球桌,其他则什么都没有,更没有什么经常性的活动了。因此村办文化室作为村集体的一项自办文化事业,如何管理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可否考虑采用乡镇文化站那样的管理目标、办站标准和考核细则来管理,使村文化室的工作成为一种常态。
中卫县石空镇村民在园光寺剧场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青铜峡市陈袁滩镇滨河新村文化室
石嘴山渠口村文化室及村委会
第二节 图书馆(室)
一、县(市、区)图书馆设施建设
1.县(市、区)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历史线索
1925年,固原县民国政府在县城内月城子开设了名为“阅报所”的阅览机构,这大约是宁夏最早出现的县级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自治区各市县区开始陆续兴建公共图书馆。至上世纪末,各市县区基本上都成立了图书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区已基本建起了了区、市、县、乡、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2.县(市、区)图书馆设施建设的成果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自治区和各市县近年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把图书馆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全区各级图书馆办馆的硬件条件与设施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其中尤以县级图书馆的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灵武市委、市政府自2000年以来逐年增加图书馆、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仅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间,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为市图书馆购买电脑40台,开设了电子图书阅览室,还购买图书1万册,用于扶持乡镇、村级图书室和文化户图书室建设。成立于1980年2月的平罗县图书馆,原有一座面积16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馆藏图书3.74万册,其中有《四库全书》《大不列颠全书》等珍贵书籍。内设科技阅览室、图书借阅室、期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投影室、采编室、财务办公室等八个部室,年接待读者1.5万人次, 2000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近年来平罗县政府在新区开发建设中,投资兴建了文博会展中心,其中图书馆新馆面积达2568平方米,已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
始建于1956年的固原市原州区图书馆,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1998年原州区图书馆新馆落成,新馆占地面积2194平方米,建筑面积1676平方米,有一栋三层楼的藏书大楼和两层楼的办公楼,馆内设办公室、阅览室、借书处、儿童借书处、资料室、编目室、电子阅览室等七个科室,是一个设施功能基本完备的县级图书馆。
吴忠市图书馆阅览室
(2)图书馆公益性服务得到改进。
在坚持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宗旨和加快图书馆免费开放步伐的同时,各县图书馆坚持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和讲座、学术报告会、文化艺术展览等,扩大对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宣传,吸引大批读者走进了图书馆。贺兰县图书馆每周开放60小时,年平均读者流量9.8万人次,书刊流通28.6万册次。各阅览室实行全开架借阅,读者以学生、老干部、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对个别读者提供预约借书、送书上门服务。该馆多年来坚持送书下乡,送致富信息、农业科技资料下乡,为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提供信息服务。位于南部山区的西吉县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三位一体的借阅格局,每周开馆52小时,本着“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宗旨,热情周到地为读者服务,年阅览人次达1万人次,流通册次达2万册次。石嘴山市图书馆坚持每周开放时间64小时以上,常年向读者开放,年图书借阅量达到21.6万册次。2009年该馆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部为建设平台,建立了20个基层图书服务点(农家书屋),为每个服务点配置图书750种、1500册,光盘100种,报纸30份,有效缓解了农民看书难问题。该馆还积极探索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主动与基层社区合作,建立了8个图书流通服务点,免费配送图书资料,培训管理人员,实现公共图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贺兰县图书馆还通过发放读者意见征询表,设立服务质量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布规范服务标准等方式,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经常开展的图书下社区下部队下农村各类读者活动中,主动上门,延伸服务,听取意见。多年来贺兰县图书馆采取召开读者联谊会、座谈会、春节灯谜游艺会等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服务活动。2003年春节该馆与银川新华百货东桥家电公司联合举办了“东桥杯”幸运读者抽奖活动,吸引了大批新老读者,仅春节期间新增读者1500人。该馆配合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倡议,组织各类专题读书活动,如“红领巾读书读报”“读好书争当好少年”“我为祖国争光”“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等,开展“全民读书月”“图书宣传周”活动,利用标语图片、展板、音像资料宣传“知识工程”的目的意义,推动全社会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2000年该馆被文化部评为“读者喜爱的图书馆”。
(3)图书馆的功能日趋现代化,部分县馆已实现业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能够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
特别是以区图书馆新馆为依托的宁夏数字图书馆,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标志着我区图书馆步入现代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平罗县图书馆在2007年就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和13个乡镇服务站建设任务,支中心宽带达到2兆,共有微机40台,为实现电子阅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贺兰县图书馆现已建成标准化电子阅览室一个,有终端电脑42台,工作机5台、笔记本电脑5台,中心机房拥有千兆接入和2.6TB资源存储量。光盘加工能力年均20000张。电子阅览室采用小型服务器局域网方式,内装电子图书、远程教育资源、中小学同步辅导、第E课堂、科普知识等六大类、300张光盘,容量达到210G。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运行后,读者可以上网查询信息,浏览超星数字图书,共享便捷的文化资源服务。灵武市图书馆为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多次前往自治区图书馆、彭阳县图书馆、青铜峡市图书馆、平罗县图书馆、银川市图书馆等馆进行参观,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拿着农村实用科技书刊的农民
隆德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于2008年9月底开通。室内设有40个阅览坐席,面积135平方米。有计算机40台,并安装了投影机与挂式屏幕,与全国联网,可全天阅览。该馆依托“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宁夏分中心资源大平台,把电子阅览室作为全县文化技术培训基地,先后建立了6个村级服务点,3个农村实用新技术示范户,进行技术跟踪服务,突出信息服务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和实现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培育壮大“瓜菜、畜禽、药材、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培植和发展农产品经营市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他们还将接收到的信息及宁夏分中心配置的种植技术、农村党建、戏曲曲艺、计生服务、卫生保健、地方文献、小拱棚蔬菜种植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外出务工信息等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刻成光盘,有针对性地送到乡镇、村级服务点上,为农民科技致富提供直接服务。他们还与全县各中小学建立联系,在学生中开展《学好法、用好法》《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好学生》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组织观看《爱心桥》《开国大典》等电影,寓教于乐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青铜峡市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丰富资源,为全市读者特别是农民群众提供服务。该馆先后在叶升镇蒋滩村、陈袁滩镇补号村、瞿靖镇友谊村等建立了9个文化大院,在全市82个村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还在武警中队、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单位设立了6个文化服务中心室,定期为他们配送各类书刊、视频资料,变“三下乡”为“常下乡”。该馆为乡村的葡萄种植大户、养猪大户等免费刻录养殖、种植技术等各类光盘10600张,将直观生动的科技信息送到农民群众中去,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
青铜峡图书馆
贺兰县图书馆以“共享工程”资源为切入点,建立了由社区、部队、村文化室、农村实用新技术示范户为主体的覆盖全县乡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中心在习岗镇农技员年生祥家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示范点,配置了农村实用技术光盘和图书。年生祥通过看光盘和图书,掌握了大棚油桃种植技术,试种当年就收入7000元。现在他的油桃产量达到3000斤,仅油桃一项收入15000元,加上大棚甜瓜、蔬菜种苗,全年收入将达到4.5万元。年生祥不仅自己带头创业致富,他还通过实地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把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传授给乡里乡亲,帮助他们发展设施农业。三年来,受众人数达3500人次,技术指导的覆盖面由本乡本县辐射到周边县市。他的示范点因此成为宁夏第一批新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的试点,给他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IPTV机顶盒,方便他更好地服务农民朋友。习岗镇新平村温棚种植户王天平种了温棚蔬菜,还想养猪、养殖黄粉虫。他到县图书馆寻求帮助。县图书馆通过资源节目单找到了黄粉虫养殖和科学养猪的知识介绍,免费为他下载了文本资料,刻录了VCD光盘。习岗镇红旗村的一位农民朋友想种植莲藕,但在资源节目中没有找到他需要的技术。贺兰县图书馆得知后花高价从外地购回了这一技术光盘,免费为他复制了一张送到家中,他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几年来贺兰县图书馆印发农技宣传单1万多份,刻录光盘5万余张,还利用图书宣传周、科技宣传周、下乡赶集、赶庙会和文艺演出等机会宣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节目,为全县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及时提供了最新的科技知识。2007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和共享工程网、央视国际网等多家媒体先后对贺兰县“共享工程”资源利用工作进行了报道。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亲临该县视察共享工程工作。贺兰县图书馆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贺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2009年该图书馆馆长蔡生福两次代表全国唯一县级分中心在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和试点会上发言,他撰写的论文《共享文化新资源,共建和谐新农村》荣获中图学会第八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评比一等奖,在此之前他还荣获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
吴忠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
(4)图书馆运行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近年来自治区图书馆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各县图书馆在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在保障图书馆正常的运行服务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南部山区的隆德县图书馆,每年图书报刊入藏量1000多册,其中报纸杂志110余种。该馆还藏有一定数量的地方文献如《朔方道志》《嘉靖宁夏新志》《嘉靖万历固原州志》《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古籍资料汇编》《重修隆德县志》和《古今图书集成》等,是记录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及风土人情的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吴忠市(时为县级市)图书馆自1956年9月成立后,经过多年发展,到上世纪末,馆舍面积已达3370平方米,年订阅报纸、刊物600余种,藏书量达到31万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图书馆之一。贺兰县图书馆对每年划拨的购书经费精打细算,由采购人员到书店或图书销售展点挑选读者需求量大的图书,补充已剔除的破损图书,杜绝重复购买。新购图书都要登录加盖藏书章,然后分类编目供读者检索。报纸、期刊由专人按期上卡、登记、盖阅览章,每天上架流通。过期报刊下架按月、季装订移交资料室,然后分类、编目制作目录卡片,供读者检索查阅。截止到2009年年底该馆共有藏书87000册,期刊28000册,报纸8600余册(月合订册),电子文献和视听文献入藏1000盘(张)。这些藏书以科普知识及少儿读物为主,兼有历史书籍、中外文学名著和地方文献、古籍、工具图书等。
(5)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贺兰县图书馆自2004年实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后在编职工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人,占职工总数的81.8%;专业技术人员10人,占职工总数的91%;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的图书馆员1人,初级职称的助理馆员7人,初级职称的管理员2人。图书馆认识到只有培养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广博知识、创新能力”的图书专业人员,才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该馆注重全馆职工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注重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经常性地组织专业人员接受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中短期专业技术学习、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交流等。同时还制定奖励机制,鼓励职工发表论文、出成绩,鼓励职工外出深造和自学成才。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全馆职工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做到人尽其才,使图书馆服务工作上了新台阶。
(6)全区图书馆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各级图书馆与收藏单位密切配合,加快馆藏古籍的分类、编目整理,共完成3万余册的古籍著录,经申报评审,我区有4种古籍分别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同时启动了对民间珍稀古籍的征集、收购工作。
3.目前县级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图书馆总量、人均馆舍面积、服务半径、图书藏量及流通量、购书费投入等指标,与有关标准和发达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例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批准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县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500平方米,人均拥有图书不少于0.9册。而平罗县图书馆的建设面积仅为2500平方米,馆藏图书3.74万册,人均才达到0.12册,人均馆舍使用面积少,图书藏书总量及流通量严重不足,制约着图书借阅的数量和质量。平罗县图书馆的境遇,在全区各县图书馆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另外各县图书馆购书经费投入也少,如2009年石嘴山市所辖的三个县(区)图书馆的购书费仅为10万元,面对物价书价不断上涨的现状,一个县图书馆一年3万余元的图书采购费就显得杯水车薪。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文件精神,根据宁政发[2002]115号文件规定,各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的两馆事业、活动经费(除全额工资外)不得低于所辖地区人均0.80元的最低标准。山区图书馆每年购书2000册以上,订报刊200种以上,经费由当地财政解决。要保证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有正常的事业费和业务活动经费,业务活动经费和事业费不得低于所辖地区人均0.50元的最低标准。但是这项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2)图书馆基础设施整体上还比较落后。除近年新建图书馆外,大部分图书馆设施陈旧,环境较差,与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如灵武市图书馆是年久失修的老馆,地理位置偏僻,经费常年紧缺,环境不能改善,书籍难以更新。另外,多数县图书馆正处于从手工操作服务的传统图书馆向自动化、数字化现代图书馆转型升级的时期,如何处理好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融合与整合,改进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形式是急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且各图书馆招牌服务、品牌活动和拳头产品不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石嘴山市所辖的三个县(区)图书馆目前的图书借阅、管理等程序都还是手工操作,自动化装备和技术人员配置基本缺失,不能满足信息化办公的需求。
(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新的行政区划出现的原因,个别市县区还没有公共图书馆,农村和偏远地区图书服务盲点还很多,群众读书看报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图书馆对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和社区图书室的指导关系还比较松散,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逐步延伸到乡镇服务站、村级基层服务点,县区级支中心将承担着对基层服务点的信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由于受经费限制,此项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
(4)图书馆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还需着力加强,专业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较少,制约着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充分发挥。如石嘴山市各县区图书馆的在岗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图书管理专业人员偏少,能够运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的专业人员更少。
(5)区域、城乡和各类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南部山区、广大农村公共图书资源还很匮乏,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相比在资源和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均等性任重道远。
(6)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层次还比较低,购书经费投入较少,资源加工技术和能力还不高,信息资源特色不鲜明,共建共享渠道不宽,层级和行业、系统各图书馆各自为阵,有限的文献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流通共享。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宁夏图书馆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狠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社会化建设,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范围,建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各市县区图书馆要在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和网络布局,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度,创新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强化文献古籍保护工作,抓好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以适应新时期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4.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路
服务与发展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只有解放思想,转变服务理念,改革传统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县级图书馆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服务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前提。首先要改变旧的服务观念,抛弃传统的“以我为主、以一对多”的服务观念,建立向读者全面开放的观念,并实行个性化服务,全面开放信息资源,满足读者需求。其二是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要被动地坐等读者上门,而应主动地走出馆门,尤其是对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他们送去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还要加大导读力度,积极开展导读、推介服务,引导读者看好书。
(2)服务领域的创新。服务内容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图书馆必须重新确定核心读者,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期望,围绕这些需求和期望开展工作。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单只是为读者提供图书报刊资料的检索、阅览、查询、外借服务,而应当积极地采取更加丰富的服务方式,比如在提供检索、阅览、查询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娱乐、休闲服务,提供网络浏览。
(3)服务模式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服务上,建立图书馆网络化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信息网上导航,积极投入网络信息营销。同时,建立以读者为核心、以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搜集方式,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比如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包括为注册用户提供个人资源列表、我的电子书架、我的检索历史等个性化功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4)服务方式的创新。积极开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检索和个性化网站。个性化推荐是指根据读者的兴趣和特点,向读者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馆员针对读者的特定信息需求开展定题服务,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序化,形成特定的专题信息产品,利用电子信箱等网络传输技术,突破地域限制与读者交流,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定题服务。个性化检索是指根据读者的需求特点进行检索,并返回与读者需求相关的检索结果,其基本思想就是满足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是一种体现个性化特征、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个性化趋势的信息检索方法。个性化网站是指个人可以定制的图书馆网站,或者说是图书馆网站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图书馆网站一般提供或设置个性化信息空间、个人兴趣记录文档、个性化信息传递以及隐私保护等。个性化提醒服务,对即将到归还期的图书,通过手机短信、E-mail等方式告知读者,既避免了图书长期滞留不还,又使读者避免超期罚款,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深受读者好评。
(5)服务功能的创新。应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拓展服务功能,将读者服务范围扩展到全方位的社会文化服务。特别要重点为老人、儿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还可以建立馆外流通图书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企业、学校、农村。这样可以有效扩大服务半径,发展读者用户,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挥独特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各类型图书馆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作为数量最多、服务面最广、藏书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同时也是最受社会和公众关注的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新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市县区图书馆只要始终把服务的目标投向农村,把创新服务作为生存和立足的根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发展能力,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必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图书室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民群众在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富裕生活之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随之而来。建立农村图书室,方便村民就近阅览书报刊,就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迫切要求。宁夏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模式或者说三个发展阶段。
1.农村流动图书室建设
这是宁夏农村图书室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模式或者说第一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各市县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农民群众,在乡村建立了流动图书室,变“坐等读者来”为“送书找读者去”,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渠道,为农民群众在家门口阅读书籍提供了便利。
吴忠市利通区图书馆早在1980年就建起了7个农村图书流动站。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图书馆还专门设立了农村图书组、农村专用图书库等机构。到了1983年已建立起公社一级图书室10个,大队一级图书室16个,农场、牧场图书室6个。还在当时的秦渠乡塔湾村农民史伟家建立了我区第一个农民家庭图书室,藏书量达到5千余册。截至2002年,吴忠市利通区的17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和图书室。2004年建在利通区农村及街道、厂矿、部队的各类基层流动图书室已发展到40个,年度图书流通量达到15万册(次)。截至2008年,利通区建有基层流动图书室达36个,其中乡镇一级的图书室有11个。这期间彭阳县在古城镇、红河乡十字村等建立流动图书室11个,先后送去图书1万余册。
流动图书室的主要做法是:图书馆选配农民需要的图书资料,特别是种植、养殖业方面的书籍,同时还针对性地配发一些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农民更直观地学习使用科技知识。配置图书的原则是一年流动一次,由图书馆派专人负责交接。同时还设立了反馈意见表,农民群众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上来,图书馆再根据需要配发相应的书籍,使图书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2.乡镇图书室建设
随着乡镇文化站的建立,有着固定场所的乡镇图书室的建设也同步进行,这是我区农村图书室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模式或者说第二个发展阶段。例如在吴忠市利通区,目前已建有乡镇图书室11个,其中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在万册以上的有东塔、马莲渠、高闸等5个乡镇的图书室。各乡镇在图书经费上也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保证这些乡、镇图书室年征订的报纸都在4~6种,杂志6~11种之间,其中东塔乡因地处城郊,经济条件较好,年订杂志11种,藏书已达17000册。目前利通区乡镇图书室已步入了借书阅览有场所、人员工资有保障、读者队伍相对稳定的良性循环,改变了过去的“三无”(无站室、无经费、无人员)状况。青铜峡市下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3个农林场,有82个行政村,总人口27.6万。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全市乡镇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8个镇全部建有图书室,藏书均达到0.3万册以上。
3.“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要求,自治区各市县区于2007年陆续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2008年全面开始规划建设。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有的市县区已经初具规模初见成效。进展较快的,如青铜峡市,全市82个行政村已于2010年5月前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区农村图书室建设的第三个发展模式或者说第三个发展阶段。“农家书屋”图书服务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对书报刊阅读的需求,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平台。
“农家书屋”工程是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等重要的农村文化建设重大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在实施“农家书屋”的过程中,明确目标、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分步推进,使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宁夏已建成农家书屋2736个,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在深入调查中,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还扩大了覆盖面,从2010年起将一些林场、农场也纳入建设规划。各级财政投入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近5500万元,配送财经、科技、生活、文化及少儿类图书415万册,各类报刊8万多份,电子音像制品24万多张。吴忠市青铜峡市陈袁滩镇补号村泰宁社区农家书屋已成为集计生服务、远程教育、党员培训、法律课堂、技能培训、电子阅览等11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传播阵地。
宁夏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目录
宁夏“农家书屋”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银川市专门成立了由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民政、财政、农业、发展改革等部门在内的全市“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编制完成了全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落实了各市县区“农家书屋”选点规划、实施方案、资金来源、进度安排。各市县区制定了建设规划,确定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乡镇村对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一些市县区及乡镇村在上级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挤出钱来投入“农家书屋”建设。2008年春季全市“农家书屋”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当年完成了金凤区良田镇魏家桥村和灵武市临河镇临河村两个自治区级“农家书屋”样板示范点建设并挂牌服务。2009年建成25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2010又建成157个“农家书屋”,提前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任务。“农家书屋”工程在贺兰县投入资金122万元,惠及全县6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农家书屋”,使贺兰县于2010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新建的“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500册,书架4个,光盘100张,期刊报纸24种,并统一制作了农家书屋标牌、制度牌。“农家书屋”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农村图书室数量偏少、图书资料严重不足的矛盾。
(2)因地制宜,夯实基础。“农家书屋”的基础建设在于场地选址和管理人员的选配。银川市坚持“整合各种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全市已建成的“农家书屋”选址均利用了行政村和自然村已有的公用场地设施,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公共场所的利用率。各市县区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村着力选配喜爱文化热心公益的村干部和农民文化骨干担任书屋管理员,这其中村支书、村主任就占了一半。兴庆区掌政镇强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强殿琪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后,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引导本村及邻村村民围绕学习掌握种植养殖、卫生、法律、计划生育等实用知识来阅览图书,激发了村民们的读书兴趣,使“农家书屋”成为他们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首选之所。
(3)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保障“农家书屋”正常运行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完善“农家书屋”管理、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培训、定期检查和评比,不断提高书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管理能力,保证“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各市县图书馆直接指导帮助各个“农家书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班,开展借阅服务、图书储藏保管和破损维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全市“农家书屋”的运转在建立初期就迈上规范化轨道。各县市图书馆还利用自身藏书量大的优势弥补“农家书屋”在数量和种类上的不足。
农民群众在农家书屋阅读书报刊
隆德县沙塘镇马河村的“农家书屋”,是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典型范例。马河村位于隆德县沙塘镇东南3公里处,全村282户、1228人,辖7个村民小组。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居全镇之首。马河村是沙塘镇第二个“农家书屋”基地。马河村“农家书屋”项目从2009年5月实施以来,运行正常,管理规范,深受村民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河村“农家书屋”配备了现代农业实用科技、科技养猪、农村卫生、自然灾害预防、国内外名著、农村文化、地理、艺术、生物、法律、历史等22类书籍7500册,其中“闽宁对口合作文化项目”配套4000册,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图书馆配发图书3500册。国内外著名影片160套,电视机2台,VCD2台,文化桌椅15套、网络电脑2台。该村设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村信息化资源共享办公室和文化室等4个文化宣传培训阵地。马河村“农家书屋”管理实行村委会主任负责制,管理制度健全,图书摆放整齐,档案分类明细。建立健全了《农民借阅须知》《农家书屋管理细则》《农家书屋安全制度》和《农家书屋管理规定》等共4项26条制度。实行管理人员工作AB工作制,村主任和村会计2人具体负责“农家书屋”村民借阅图书登记册、归还图书登记册档案、安全管护等工作。村委会每周星期五和星期六向村民定时开放农家书屋,村民每户一次借阅图书1~3本,并于次周星期五按时自觉归还。每周星期三村委会定时组织村民观看农业科技碟片、专家讲座和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专题片,丰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该村“农家书屋”共借阅各类书籍6500多本,其中农业实用科技类图书占村民借阅数量的85%以上,登记借阅3200人次。
盐池县四墩子村农家书屋
在村委会严格有效的管理下,马河村“农家书屋”现成为全村农民群众学习农业科技、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综合性文化基地。
(4)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强农惠农的大事来开展各项活动。“农家书屋”是一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民生工程。随着农民生活的日渐改善,他们渴望阅读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的呼声越来越高。宁夏各市县政府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强农惠农的大事,具体落实,并组织各地的“农家书屋”开展“我的书屋、我的家”“小手拉大手”等阅读演讲活动,引导群众走进书屋,从而让书屋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知识角”“智慧库”,真正成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杜海文化大院”、高闸镇“关尚德文化大院”,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读书猜谜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增进了邻里和谐。青铜峡市瞿靖镇朝阳村、蒋顶村、峡口镇鸿乐府清真寺,同心县田老庄邱家渠村等“农家书屋”积极开展活动,帮助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使许多农民群众通过报纸杂志及时了解信息,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2010年青铜峡市建设嘉宝工业园区时,镇上组织了2000多名失地农民在“农家书屋”进行了建筑技工、家政服务、汽车驾驶等职业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就是在“农家书屋”获取了致富的信息,学到实用技术后,走上了致富之路。
银川市文广局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
事实证明,只要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当作强农富农的大事,具体落实,实施效果良好,农家书屋就会凸显“1+X”效应。
4.目前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有差距。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是公益事业活动,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多数镇村领导眼里,它只能消耗资金,把它看成是“包袱”。有的镇村虽然对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缺乏全盘谋划和长远打算,工作力度不够。
(2)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布局不当。许多乡镇图书室的位置不当,设在政府大院或大楼内,农民借阅图书既要进镇还要进衙门,很不方便,无形中成了官家图书室。另外,各乡镇的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基本上是以乡镇及村部为核心,大部分设在镇政府和村委会,有的镇政府、村委会离居民点较偏远,只方便了镇及村部所在地的群众,其他群众借阅不方便,布局不当,需要调整。
(3)设施简陋,图书陈旧。乡镇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也是一项任务重、难度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在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各市县区及乡镇村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资金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乡镇村更为突出。有的乡镇没有把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目标管理,没有专项经费,缺乏资金保障,乡镇图书室环境较差,馆舍狭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落后于文化大户。由于没有购书经费或经费很少,无力添置新书,陈旧的图书很难留住读者,致使不少读者流失。许多图书室、农家书屋自验收通过以来,几乎没有添置一本新书,基本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配送和以往遗留的旧书,藏书量累计不超过3000册,且有些书刊内容过于陈旧,藏书管理不规范,各类书籍的比例不太适当,读者选择余地少,文献利用率低,吸引不了读者的读书兴趣。个别农家书屋也存在着农民读者少、图书单一、量少、更新慢、借阅不活跃、书屋经营较冷清的状况。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社会效应。
(4)机制不灵活,职责不明。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上,无固定开放时间,坐等读者上门借还,服务效果不显著,缺乏应有的管理考核及监督机制。再就是服务面覆盖范围小,乡镇图书室的读者多为乡镇干部、中学教师及附近的一些村民,服务对象单一,加之文化娱乐场所增多,分流了一部分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对乡镇图书室有一定的冲击,使得不少乡镇图书室门庭冷落。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的头绪比较多,对已建成的图书室、农家书屋,谁是主管、分管部门应负什么监督检查责任、乡镇党政部门如何检查监督、行政村又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都没有规章来加以规范。
(5)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近年来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有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难以胜任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管理重任,管理员变成了图书“保管员”。乡镇图书室管理员队伍不稳定,原因是薪金待遇普遍过低。有的管理员图书业务不熟悉,又没有多少报酬补助,多数为应付检查,摆花架子。有的管理员属于临时聘用人员,干不了多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离开了乡镇图书室另谋出路。另外有部分图书管理员是由镇、村干部兼任,他们管事太多,头绪繁杂,抽不出时间来管理图书室。上述几种情况均不利于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工作的开展。
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是镇村两级政府引导群众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百姓获取文化知识、吸取精神营养的最基层机构,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其接受和运用科学知识能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好乡镇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意义重大。
5.对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发展的几点思考
(1)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要把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纳入乡镇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现阶段条件下,领导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着镇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效。要抓好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建设,一方面各级领导要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用实际行动证明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在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乡镇领导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图书室、农家书屋“无利可图”的看法,提高认识,要看到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服务的对象是最基层的群众,要加强图书室及农家书屋对提高本镇村劳动者素质,引领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保持本镇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机制。要想让乡镇图书室及农家书屋长久有效地发展,其根本的出路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即将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纳入城市图书馆行业管理体系之中,每个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成为城市图书馆的一个分馆(室),由城市图书馆集中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实现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同时,又能实现文献资源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一张借阅卡就可以在全地区范围内实行通借通还,减少了各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相关文献的重复购置现象,合理使用购书经费。它不仅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从狭义的文献服务转变为覆盖城乡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更消除了图书馆服务的城乡差别,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为乡镇居民提供了与城市居民基本一致的阅读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图书室发展出路问题。
(3)保障经费来源,加大投入力度。资金是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解决了资金问题,犹如点对了穴位,一通百通,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以要使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活”起来,光靠上级配置图书、靠财政拨款不太现实,必须切实增加投入,将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购书经费及活动经费纳入同级预算,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建设和运作之后要盯住上级财政、不忘地方财政,同时要调动各方力量进行资金筹集、图书交流、甚至请求企事业机关单位对口扶持、定点帮助,让他们给一点资金,经常送一些图书,保证图书室、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营。
(4)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要切实做好管理员的选配、培训工作。一是要严格按照图书室、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配条件进行选配,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照顾性、迁就性,坚持标准不降,条件不松,严格筛选,真正把责任心强、热情高、素质好、业务熟的同志选配到管理员工作岗位上来。二是要抓好培训。要改进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藏书、借阅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管理人员选好后,要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培训,请内行的人来讲课,请明白的人来辅导,请熟悉的人来指导。培训结束后,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考试,考试合格发给结业证或上岗证。三是要保持稳定。图书管理员上岗后,不能随意调整、更换。要树立长远建设思想,无特殊情况,不要更换管理员,即使要更换,也要岗前进行培训,直到条件符合才能上岗。
(5)开展特色服务。走特色之路是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要求,其特点是“针对性”“地域性”“特色性”。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应该有自己的藏书特色,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的藏书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地农民对科学文化以及脱贫致富要求,购买村民需要且内容简洁的农业生产、家畜饲养、花卉栽培、医疗保健、心理问题、道德教育、儿童教育、文化休闲、时政和社会等方面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等资料。特别是针对那些文化水平低、不能看书学习的群体,应当购买一些适宜的音像制品,以播放广播、举办科技宣传、图片展览等形式,促使村民看懂、听懂、学懂。
(6)建立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领导负责制。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为保障其规范运行,必须尽早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一定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保证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这样图书室、农家书屋才会有活力,镇村三个文明建设才会协调发展。另外,每年都应当对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进行考核验收。各级政府应当安排文化部门对各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成效进行考核,并广泛地征求村民对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评价,反映村民从图书室及农家书屋中获得的利益。要结合政府有关部门和村民评价,综合考核验收镇村图书室、农家书屋,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完善镇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
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民自办图书室
三、自办图书室设施建设
20世纪初,宁夏农村兴起了一大批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也涌现出数量不少的农民个人自办图书室的图书户。这些图书户大体具备了这样几个条件或者说特征:有一位热心公益、乐意为读者服务又有一定经济来源保障的好户主,有一间能专门放置书柜书桌的活动场所,有一个成员和睦、邻里团结、文化氛围较浓的好家庭,有一个村民居住集中、方便参与的好环境。各市县区宣传文化部门对这些图书户大力宣传和扶持,动员城里的机关事业单位向他们捐赠报刊图书,图书馆等专业部门也进行了对口帮扶。中卫市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先后建起了142个农民自办的图书室。这些图书室就建在村子里,其最大优点是方便村民就近借阅图书,深受群众的欢迎。吴忠市利通区目前办得比较好并且一直坚持下来的农民自办图书室,主要有马莲渠乡廖桥村的杜海文化大院、东塔乡新接堡村的杨兴国文化大院、高闸镇的关尚德文化大院等,大约有10多家。他们自有藏书都在五六百册以上,订有10余种报纸杂志,还配有科技光盘、VCD播放机等,图书室面积均在20平方米左右。他们除有自备的图书外,还不定期到图书馆更换图书开展流动借阅活动。
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杜海文化大院的自办图书室
农民自办图书室发展起来容易,长期坚持并巩固下来却很难。刚建时由于户主本人就喜欢读书看报,又有社会各界的鼓励支持,积极性较高,对来借书的乡邻热心服务,到图书馆交换图书刊物的次数也较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既不能带来经济收益,又要搭上时间的事就坚持不下来,逐渐成为了累赘,前几年兴起的图书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大部分垮了。究其原因,首先是农民自办图书室的服务没有报酬,纯属尽义务。户主的主要精力是要操持一家人的生计,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打理图书室,日子长了就坚持不下来。其次是农民自办图书室的图书报刊基本上都是过期的,户主没有太多的财力来购买新书,社会上的捐送也不能长期有保障,陈旧的书刊没有吸引力,读者慢慢地少了,图书室自然也就办不下去了。
要巩固和发展农民自办的图书室,各市县区图书馆要长期对口帮扶,除了做好业务指导、协助建立一些必备的规章制度外,主要是在图书报刊的流通上大力支持,做到有始有终。另外要允许农民自办的图书室适当收取一些费用,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以调动农民自办图书室的积极性,方便村民就近借阅图书,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三节 文化示范村
一、在设备设施等基础建设上大力扶持文化示范村
创建文化示范村活动,是近年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的重点。按照“抓典型、树样板;抓重点、出精品”的工作思路,首先在设备设施等基础建设上大力扶持文化示范村。
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蔡桥村有人口2800余人。2007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会同文化厅、体育局为该村援建了一座文化中心,这是一座二层楼的多功能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设有党员学校、阅览室、电子图书室(网校)、村级便民服务站、青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等功能区,配备有书架、阅览桌、象棋桌、台球桌等文体器材,有图书2000余册,还有一个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这个文化中心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是自治区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是原州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示范村。该村辖6个自然村,432户2066口人。拥有铸造、酿酒、建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养殖专业户165户,“四位一体”日光温室100栋,奶牛养殖示范园区1个,经济发达,群众生活较为富裕。为了丰富村民的文体活动,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建成了一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级文体活动中心,内设有演出剧场、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配备了音响设备、乐器、演出服装和5000余册图书。室外还有篮球场地和健身器材。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依托该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举办篮球赛等体育比赛、开展农民文艺自乐班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组织农业科技培训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化事业的繁荣,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7年该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00元。现在该村已成为原州区村级经济发展最快的行政村。
二、发挥村集体和村民主动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规章制度
创建文化示范村,除了上级有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村集体和村民主动参与、创新共建的积极性,使示范村既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规章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这样示范村才能真正建起来,才能起到村级文化活动的示范作用。
中宁县舟塔乡靳崖村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
1.组织保证、领导到位
舟塔乡靳崖村有18个村民组,480户,1775人;7个党小组,52名党员。该村地处县城西面,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群众思想活跃。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认识到先进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把文化建设摆在和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首的村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支村两委成员分别担任各文艺团队和各项文娱活动的领队或组长,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从组织领导上确保了全村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设阵地,夯实基础
文化阵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靳崖村从硬件建设入手,全力打造村文化阵地。他们通过捐资、入股、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两年来共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万余元,先后建起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黑板报、休闲亭、体育场地等十余个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村级文化网络。村图书室藏书2400多册,村民读者络绎不绝,每年借阅达2000册次。文化活动室棋牌齐备,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添置的篮球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活跃了村民的业余生活。黑板报、科普宣传栏每月一更新,向群众传递着各项政策法规与科技常识。近年来靳崖村每年用于文化开支的经费达万元以上,人均近10元。硬件设施的改善,满足了村民们多方面的需求,也调动了大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改变了昔日农村文化生活贫瘠的旧貌。
3.抓队伍建设,带文艺骨干
农民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农民的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靳崖村支村两委意识到这一点,大力组建各种类型的文艺团队,最大限度地把村民们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他们分别组建了腰鼓队、快板队、秧歌队,农闲时组织群众开展秧歌、舞狮、榔头车子等健身娱乐活动,还自编自演了表演唱《农家四季好风光》、快板《计划生育就是好》、小品《野菜饼子面叶汤》等。这种自娱自乐的活动方式吸引了众多的村民参加,不少人离开了牌桌,扔掉了麻将,自发地聚拢在一起,自排自演自娱自乐,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腰鼓队每周一三五都要聚集在村部打上大半天,排练节目提高表演水平成为队员们的自觉行动。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培养出了许多文艺骨干,他们之中既有10来岁的少男少女,也有60多岁的大爷大妈。
4.搭建文化平台,创新活动方式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曾是农村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没有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但现在的靳崖村,有了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靳崖村都能轻松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从未受过无场地、无节目、无人参加的局限。2006年该村共举办元旦、春节、三八、六一、重阳等文化娱乐活动多次,放映电影6场,参与群众2000多人次。村上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各演出团队都会先表演几个文艺节目来助兴。在全乡组织的文化活动中,靳崖村总能发挥生力军的作用,成为全乡重要的演出阵地。靳崖村着眼于大文化建设格局,冲出“唱唱跳跳”的圈子,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融入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村老协、计生协、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也结合各自的特点,举办了“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卫生检查评比”等文明创建活动,组建了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5.利用文化阵地,开展素质教育
靳崖村充分利用村里的文化活动场所,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提高技能素质两大主题,采取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公德教育、科技知识培训、专业技术辅导和法律常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村民中开展素质教育。仅2006年一年就组织培训8场,参加培训上千人次。发放村规民约500余份,学习资料3000余份。如今在靳崖村,爱学习受教育已蔚然成风,各类培训班里人头攒动,就连须发皆白的老人,也打破“人过三十不学艺”的老话,听课听得津津有味。有远见的年轻人还参加了各种函授和远程学历教育。
靳崖村大力构筑文化阵地,创新文化活动,把弘扬先进文化作为支撑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目前靳崖村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计划外生育,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从全区建设示范村的实践看,只要把这几个文化阵地建起来了,示范村的骨架也就搭起来了,如: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活动室,可以开展录像放映、文明公民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有一支文艺演出队伍,有相对固定的演出人员,配备必要的音响、乐器、服装等设备和道具,就可以经常开展演出活动;有一个农家书屋,有可供借阅的图书1500册,有固定的书屋管理人员,这样就可以发挥示范村的文化服务功能了。
另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也是各地在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惠农区调研时,看到当地一些乡镇和村子制定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大多书写在村镇的文化墙上,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现象,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建设文化示范村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园艺惠民新村的村规民约抄录如下: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和权力。
二、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关心、扶持孤寡和军烈属、困难户,爱护公物,不损人利己。
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经常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珍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
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敢于检举揭发坏人坏事,热情耐心地帮助教育失足或有劣迹行为的青少年,彻底扫除“六害”等丑恶现象,坚持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楼院”优秀居民的评选活动。
五、开展健康文明有益的娱乐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六、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勤俭办理婚丧事,不请客、不送礼,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七、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克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八、提倡整洁、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搞好防病防灾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惠农区尾闸乡聚宝村,村规民约上了文化墙,村民们随时都能看到,它潜移默化地教育大家要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公民。礼和乡是一个回族群众聚居的乡镇,在礼和乡的文化大院里,回民的饮食、服饰、建筑和婚丧嫁娶等习俗都写在了文化大院的墙上,方便人们了解回民的特色文化,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村规民约。
三、文化大院建设
在调研文化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文化大院”这个名称。文化大院是以行政村为单位、依托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的物质技术支持,在村部驻地建立起来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实际上这是文化示范村的另一种叫法。有些从事农村基层文化的同志认为,叫文化大院比文化示范村更为贴切。文化大院是近几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从形态上看,文化大院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大院为载体,以群众为主体,适应了农村社会经济体制;从功能上看,文化大院以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主,辐射带动,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从内涵上看,文化大院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吸纳现代文化,是健康有益的,集科技、信息、民主、法制、娱乐等为一体的先进群众文化;从本质上看,文化大院是繁荣基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阵地。
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杜海文化大院
近几年中宁县把全力抓好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推进文化大院建设中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探索出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案。文化大院的建立,推进了中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切实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的“文化温饱”。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在文化大院建设中坚持“五项原则”和“九个结合”
(1)五项原则。
①公益性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文化大院正常运行的长期投入和帮扶机制,改善服务、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文化大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多功能原则。在农民文化生活中具有兼顾审美娱乐、宣传教育、文化传承、团结凝聚和普及科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功能。
③服务性原则。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文化需求。
④资源共享原则。统筹农村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法制、计生和村级办公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共建共享。文化大院可以搞横向联合,场地互联、活动共办、人才互补。
⑤先易后难原则。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摸索经验,树立样板。对已达到标准的文化大院要巩固和完善,对具备条件的积极发展,先易后难,分步创建。
(2)九个结合。与全面建设文明村相结合,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阵地;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相结合,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与开展农民科普教育、科技培训相结合,创建农村科普宣传教育的新形式;与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相结合,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与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相结合,促进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与“五五”普法相结合,努力创建平安村、幸福村、和谐村;与全县农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相结合,大力提高农民健康教育覆盖面和健康水平;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相结合,推进农村人口文化建设;与枸杞产业发展相结合,弘扬枸杞文化,宣传枸杞之乡,提升枸杞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2.制定规范文化大院的建设标准
(1)文化大院场地建设标准。室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文化大院建设可依托行政村村部,建设用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由各乡镇协调村上无偿提供。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直接负责,全面开展文化大院建设工作。
(2)设施设备配置。有“五室一校一广场一橱窗”,即图书室、综合活动室、广播录像室、展览室(一室多用)、电子阅览室;一所农民夜校(人口学校),一处文体广场,一个科普宣传橱窗。房舍7间以上,自成一体。图书室藏书人均4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农村科技书不得少于30%,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由专人管理,且借阅制度完整规范。综合活动室的面积不得少于45平方米,有必要的演出器材如音响、乐器、服装等,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和娱乐设备。教室面积不得少于30平方米,桌椅等设备要配备较全。电子阅览室不少于10平方米,有计算机和宽带上网设施。年放映电影不得少于12场。
(3)队伍建设。有“三队一组”,即文艺演出队、体育健身队、科技宣传队和文艺创作组。队伍要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杜海文化大院规划图
(4)经费保障。文化大院建设资金实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乡镇财政补贴、部门对口支援、社会力量捐助等,宣传、文化、体育等部门验收合格后可以奖代补,配备相关文艺器材和体育设施。文化大院可以多搞横向联合,采取场地互联、活动共办、人才互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农村内各单位参与文化大院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筹资多渠道、形式多样化的共建格局。
文化大院每年的活动经费由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保证文化活动经费人均一年5元以上,做到专款专用。
(5)组织管理。文化大院有专职或兼职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每季向村两委会汇报一次工作,村两委会每年至少有三次研究文化工作,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3.文化大院的建设步骤
(1)调研摸底,提出规划。县文化旅游局、文化馆、图书馆已先期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多次调查,有针对性地走访了有代表性的乡镇文化站与农村文化大院,与部分乡镇干部、村干部、大院创立者及文化站专干等,就文化大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全县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基本标准,引导和规范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健康发展。
(2)创新机制,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避免“因人而兴、因人而废”。一方面健全了投入保障机制。用好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对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进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了对文化站专干及乡镇两个文明的年终考核目标体系。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发挥文化站专干的主导作用和各大院牵头人的主体作用。根据各乡镇、各文化大院不同的经济条件、人员状况和现有的工作基础,对条件较好的多给予政策引导和业务指导;对条件一般的在基础设施上要加大必要的投入,保证文化大院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建设。
(4)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把建设达标、设施完善、管理较好的文化大院,树立为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标杆和典型,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带动其他乡镇的文化大院建设。
(5)社会联动,形成合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离不开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要通过县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解决文化大院建设中设备、资金缺乏的突出问题。
4.文化大院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1)注重激发和引导农民的文化自觉参与意识。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文化大院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只能当个“引子”。新农村文化建设最终要靠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参与意识,最终要靠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农民富裕程度的稳步提高。
(2)着力突出文化大院的个性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大院活动平台的作用。文化大院建设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是依托文化大院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在文化大院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适应当地文化传统,开展为当地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依托乡镇文化站的物质技术支持,建立文化大院发展的长效机制。由于各地农村地域、经济、文化条件各不相同,文化大院的建设与分布不能强求统一,也不能过多过滥。从中宁县的经验看,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物质技术支持,每个乡镇建立1~2个示范性的文化大院较为适宜。这样便于乡镇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金、设备,示范性地开展质量好、水平高的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以推动整个乡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宁夏各地农村开展文化大院创建活动以来,为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已成为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平台和有效载体。中宁县于2008年年底建立了20多个标准化的文化大院,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当地农村一段时间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较为普遍,文化大院的建设,把广大农民群众吸引到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农村中的不良风气。实践证明,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既是维护和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孵化器”。
第四节 文化示范户
一、文化示范户建设的发展历程
红寺堡区的农民文化示范户
宁夏农村农民文化示范户的出现是在2003年。2003年年初在吴忠市利通区文体局的支持下,高闸乡文化站在一些生活条件好、文化素质高的农户家庭,创办了农民文化中心户,后由宣传部门统一命名为“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这一新生事物受到了利通区党委政府的重视。2003年5月,利通区党委下发了《关于创建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实施意见》,创建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工作迅速在利通区乡村展开。此后利通区党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了《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建设标准》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管理办法》,用以规范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建设与管理。利通区党委、政府还要求利通区的106个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与106个行政村结成帮建帮扶对子,对口支援建设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到当年9月,利通区在106个行政村建起了318个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城里的对口支援单位也筹集资金为中心户送去了乒乓球桌、台球、羽毛球、篮球、VCD、书柜、书架、象棋桌及图书、报刊等。2003年11月,吴忠市委宣传部在利通区召开了“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创建现场会”,市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通知》。2004年4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利通区召开了“全区创建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工作现场会”,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自治区领导出席了现场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网等20余家中央和宁夏地方的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专项报道。至此,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创建工作在宁夏农村全面展开。
二、文化示范户建设显现出的成效
1.文化示范户已遍及宁夏农村各个村镇角落
青铜峡市共有8个镇,2个农林场,109个行政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群众读书难、获取信息难、健身活动难等实际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盼科技入户、盼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盼就近有开展活动的场所、盼经常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成为农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农民的渴求。针对群众反映出的“三难四盼”的实际问题,青铜峡市以文化示范户的创建作为引领乡风文明的新途径,采取“政府补一点,乡镇筹一点,部门帮一点,上面争一点,社会捐一点,农户筹一点”的“六个一点”的创办形式,于2003年12月启动该项工作,到2005年,先后分两批在全市建起了150个文化示范户。
自2006年以来,隆德县文化示范户建设成效明显,全县文化示范户总数达300多户,遍及隆德县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和各社区街道办事处。隆德县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入手,做到农村文化示范户“三有”。一是有宣传资料。文化示范户家里有宣传图书、光盘(VCD)、报纸、杂志等文化宣传资料。二是有设备。每个文化示范户都配有电视、VCD、图书架、乐器等,为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三是有活动。县、乡(镇、街道)、村、户四级联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活动计划,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创建众多的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过程中,一些办得比较好、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示范户脱颖而出,成为各地县乡村推广工作的样板。
2.文化示范户使村民们有了休闲娱乐场所,各项宣传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了阵地
文化示范户的图书室一角
现在文化示范户已遍及宁夏农村各个村镇角落,他们以开展图书报刊阅览、台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文体娱乐为主,同时还配有电脑、健身器材等活动器材,内容多样,形式灵活、便于参与,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爱好者的需求,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文化示范户使村民们有了休闲娱乐场所,大家聚在这里看电视、读报纸、翻杂志、传信息、谈技术。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丰富了,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聚众赌博、吵架闹事、封建迷信等现象少了。村民议论脱贫致富技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话题多了,“是是非非,家长里短”变成了今日的“构建和谐社会话题”,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做了会危害社会已成为村民的热门话题。
隆德县神林乡神林村文化示范户马玉英是众多文化示范户中的一个突出代表。马玉英家庭是2007年被确定为文化示范户的。马玉英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非常看重文化示范户这份荣誉,热心文化事业,近年来一直为村上的文化活动奔波。村民们爱看秦腔,也爱唱秦腔。马玉英便想方设法组织起秦腔“自乐班”,让乡邻们都来参与。“自乐班”刚办起时能唱几句的人不多,“文武”场面一上场,大伙儿就唱不到板眼里头(和音乐配不上)。她就在自己家里教大家一起唱,如今“自乐班”已培养出了30多人,拉的、打的、唱的全是本村人。固定表演地点是马玉英家大院,流动表演地点是本乡各村及周边的村民家里。“自乐班”主要以传统秦腔为主,并自编自演如快板、眉户、说唱等节目20多个,这些节目以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主题。每逢农闲,她把大家召集在自己家里,三天一小唱,七天一大唱(星期六、星期日),天阴下雨天天唱;每逢农家节庆或村民办婚嫁喜事老人祝寿等,便带着她的“自乐班”演唱助兴。每年演出20余场,受到农民朋友的赞扬。她的丈夫李鹏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说唱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走进马玉英家里,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类型的书籍,还有《塞上新农村》《宁夏日报》《固原日报》等报刊。村民们一有空闲,就喜欢聚在马玉英家看看报纸和各类实用技术书籍。村里有了马玉英这样的文化示范户,有利于开展各项宣传文化教育工作。
三、文化示范户创建及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1.多方共建,齐抓共管
青铜峡市的文化示范户之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遍及全市村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各部门的帮扶支持。为加强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青铜峡市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各村镇结对包扶工作,充分利用城镇各单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06年年底有300多个单位与全市文化示范户结对。在帮扶单位的帮助支持下,文化示范户呈现出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态。截至目前,全市文化中心户共有室内活动场地123.5间共2470平方米,图书杂志12960册,报纸106份,电脑20台,电视机51台,VCD21台,音响14套,台球桌21张,乒乓球桌6张,还有数量众多的书柜、书桌、凳子、羽毛球拍、象棋、跳棋、拉力器等文体用具,总资产达60余万元。随着文化娱乐设施,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备,文化示范户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知识、获取信息、健身娱乐的理想场所,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2.积极引导,突出特色
在文化示范户的创建过程中,青铜峡市宣传文化部门及各镇党委,坚持以引导文化户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传播新思想、传播新信息、推广新技术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涌现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示范户。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种是文艺型文化示范户。如邵岗镇邵南村的杨作才、叶升镇的刘虎,这些农户的主要成员都具有文艺特长,他们自发组织文艺团队,编排节目,农闲时节或劳动之余走村串户为群众演出,还应邀到邻近县市演出。他们的节目演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也带动了许多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目前全市由文化示范户带动形成的文艺团队达到了30多个,这些文艺团队活跃在全市的村村落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另一种是带动一方经济的能人型文化示范户。他们大都是种养或运输大户,通过他们不仅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引导大家共同致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叶升镇龙门村的叶小云是当地有名的果树种植大户,他依靠科学栽培技术致富,并热情地向乡亲们传授果树种植经验,还带头成立林果协会,经常邀请自治区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课,带动了当地特色果品种植业的发展。他们生产的桃子、苹果等水果打入银川新华商场,远销区内外。
还有一种是热心公益的服务型文化示范户。如青铜峡镇沃沙村的郑全孝、大坝镇立新村的马秀琴,这些农户不图报酬、不计得失,有的自愿腾出房屋作活动场地,有的自费购置书籍和文体活动器材,他们用自己致力和谐家园建设的热情,为乡邻提供文化服务,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先进文化,使村民们在劳作之余有看头、有听头、有学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文化示范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宁夏文化示范户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看,绝大部分示范户能够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对促进农民致富、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文化示范户的创建工作作为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出现的新事物,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分析其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部分镇村领导只埋头抓经济,把文化建设作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不予重视,没能把文化示范户的建设上升到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同时存在有较严重的依赖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认为创建文化示范户是宣传文化部门和帮扶单位的事。表现为在创建上等待观望,在资金上不予支持,在管理上不闻不问等现状。这种上热下凉的情况令许多示范户如同有人生没人教的孩子,陷入生存与发展十分艰难的境地,同时,造成了镇与镇之间文化中心户创建上的不平衡。
2.帮扶工作不实
从分析青铜峡市文化示范户现状看,帮扶单位工作不到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创建工作之初,尽管该市安排了结对帮扶单位,但从几年来的情况看,部分帮扶单位对创建工作缺乏热情,敷衍塞责,捐赠物品大多只是象棋、跳绳、跳棋、扑克、羽毛球等小件物品,重点大型活动器材数量很少;捐赠的报纸数量、种类较少,而且投递不及时;捐赠的图书杂志大部分都已过期;科技类图书较少。同时,由于部分帮扶单位缺乏长期帮扶的意识,帮扶工作虎头蛇尾的情况较为严重,更有甚者,不少帮扶单位几年来根本没有任何帮扶行动。凡此种种,严重挫伤了中心户的积极性。
3.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示范户中有不少出现了滑坡现象
文化示范户创建之初在如何选户上,尽管各地宣传文化部门和各镇党委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所选示范户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示范户中有不少出现了滑坡现象:一种是管理混乱。有不少示范户由于缺乏经验和服务意识,室内布置简陋,空气污浊,室内物品摆放杂乱,图书借阅不登记等等;另一种是活动“变味”。个别文化示范户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活动室成了麻将室,有的演出低级庸俗的文艺节目等等。这些事例虽然不多,但影响了整个文化示范户的形象,大大降低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五、对文化示范户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化示范户的创建工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它有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也不足为怪。我们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以“爱农”之情,关心文化示范户的建设
文化示范户适应了当前农村的经济形态,活跃了农村文化活动,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现阶段,它还比较弱小,需要精心呵护,不断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我们认为必须护之以“情”,动之以“行”,才能使文化示范户健康有益发展。文化示范户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它可以使群众能够就近参加文体活动,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文化示范户能否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各级政府及帮扶单位能否以一颗爱民之心加以重视。那种为迎合形势,只注重轰轰烈烈搞搞挂牌或捐赠仪式,建成后不管不问,退避三舍的“表面文章”和短期行为实在不足取。必须立足和致力于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立足和致力于农村经济与文化协调和谐发展,真正把文化示范户建设好、管理好,使之成为党的农村改革的“宣传站”,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站”,农村精神文明的“加油站”,切实解决好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使文化示范户建设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而绝非是换取政绩的形象工程。
2.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文化示范户的建设
文化示范户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靠搞个启动仪式,开一场现场会,发几份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投入极大的爱心和关心,更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才能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我们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引入有偿服务,解决示范户的人力财力困难,为文化示范户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农村文化工作为什么总滞后于农村经济,甚至出现滑坡现象?就是因为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为了有效遏制文化示范户建设“因人而兴,因人而废”的局面,必须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年度考核目标体系,把文化示范户的建设同经济指标一样,作为检验、确定领导干部政绩量化考核的内容之一和验证他们“两手抓”实绩的标志之一。同时,建立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户的工作机制,并把对示范户的帮建工作与各帮扶部门和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结合起来,同镇、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起钩来,以此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努力形成市领导、包扶部门和单位、镇、村、农户共同建设文化示范户的氛围,从制度上保障文化示范户建设的连续性和规范化。
(2)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各尽所能,持续援助示范户,增强文化示范户的发展后劲。
从调查走访中了解到,文化示范户和农民最迫切的是需要长期的扶持政策。大部分农民虽然富裕起来,但他们的经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离开了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帮助,单靠农户去办文化,文化示范户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农民盼的不仅仅是帮扶单位捐几本书、几件器材便风风光光一走了之,他们需要借助帮扶单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牵线搭桥。另外,经过创建几年来的运转,原来文体活动器材已不同程度地破损,原本不多的图书、杂志逐步陈旧,如果没有帮扶单位物质上长期不断地援助,文化示范户必然失去吸引力。因此,摒弃搞形式、走过场,树立长期帮扶意识,使帮扶工作扎根农村,才是文化示范户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才是把短期行为的“文化下乡”引向长期行为的贴近“三农”的务实之举。
(3)加强管理,规范服务,责任到户,引导文化示范户健康发展。
为了文化示范户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认为,有关部门不仅要注重创建,还要注重管理。要明确管理主体,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制度,对示范户进行严格考核,该表彰的要进行表彰,该摘牌的要摘牌。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示范户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农民求知、求乐、求富的好去处。
(4)定期开展培训,增强示范户的文化技能,拓展示范户的文化服务范围,提高示范户的文化服务水平等。
文化示范户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从事文化服务,由于受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局限,他们很想把文化活动搞好,但心有余力不足,因为他们基本没有图书管理及组织、策划文化活动的经验。这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活动,使他们尽快掌握有关知识,提高文化服务水平。而能够满足农民群众这一需要,切实能当此重任的,是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业务部门。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任务,进一步强化职能,以文化示范户的指导培训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主动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但要坚持用高尚文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充当好“主演”的角色,而且要发挥在政治宣传、文化娱乐、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切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农村文化工作是关系农村千家万户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搞好农村文化工作,对引导广大农民走脱贫致富的道路,引导广大农民摆脱愚昧、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建设,既是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载体,也是农村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孵化器”,只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关心文化示范户建设,关心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就一定能筑牢农村文化这块阵地,就一定会使广大农民群众“文化共享”各得其利,“文化提高”各得其所,“文化创造”各尽其能,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幸福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