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宁夏地处祖国的大西北,与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区相邻,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共辖27个市县区,192个乡镇,总人口630万,其中回族人口219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4.76%,是我国回族聚居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宁夏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区各地、各部门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建起了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在全区各县(市、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的任务已基本完成,192个乡镇都已建起了文化站(中心),8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一大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村、示范户和农民文艺团队遍布全区乡镇村落。通过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活跃,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情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农村文化产业、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和移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第一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部分和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主体部分和主要内容。所谓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指的是由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要依托,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的总和。它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培育新型农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顺利推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主体的政府主导性、内容的公益性和系统性及对象的平等性和开放性。

1.主体的政府主导性,是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由政府承担着资金投入、规划制定、管理监督等责任,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应主要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途径提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之所以在主体方面具有政府主导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不能由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以及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来承担主要的资金投入责任,而必须由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主导,由政府担负起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当然,主导不是唯一的,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拒绝和排斥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相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同样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2.内容的公益性,即指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必须健康有益,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需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之所以具有公益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由代表着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所主导,有国家的公共财政作依托,因而必须并有可能做到超脱某些小群体或个人褊狭的利益需要或不健康的兴趣偏好,而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活动的组织。正是基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这种特征,县、乡、村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所,不允许也不会给任何思想导向错误、内容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留有一席之地。至于系统性,则是从外延上讲的,它要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应该有各种形式,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现在设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涵盖了电影、电视、广播、图书、戏剧、音乐等多种内容,满足了农民群众有电影、电视看、有广播听、有书报读、有文化艺术可欣赏、有文化活动可参加等多方面的基本文化需求。

3.对象的平等性和开放性,它指的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应该向所有人免费开放,每位村民都有权享受和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要依托,为普及基本文化知识、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因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属于公共产品之列,并相应的具有免费和开放的特征。倘若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实行收费准入、有偿服务的做法,从而造成有钱人能享受、没钱人不能享受的不平等结果,那自然有违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宗旨和本质。此外,对象的平等性与开放性也要求在确定和选择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受众的过程中,不应做一些本地人与外地人、城里人与农村人的区分,因为它直接背离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宗旨,在实践中也是极为有害的。

二、大力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各项功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和组织保证。大力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把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把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基金,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予以大力扶持,坚决制止挤占农村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变卖文化设施的行为。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理论体系,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意见和法规。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非常具体化的指导意见。2007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区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文化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制度保证。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集镇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青少年宫以及影剧院、乡镇文化站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公共文化场所是农民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最基本的场所,只有形成一个以公有文化设施为主导、社会团体、民办文化设施为补充的,遍及农村集镇,合理布局、公平准入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才能实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

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运营系统,是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只有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广大农民群众,极大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让农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其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需求的满足。这个体系包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下属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单位和创作人员,文联下属的各种社会文艺团体和文艺创作人员,以及社会文化艺术团队及业余创作人员,他们都应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实际,创作出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作品,以满足农村文化服务的需要。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

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血脉,它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等。国外经验表明,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投入,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进行投资。通过服务的市场化,资金的社会化,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运转,为社会通过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一些农村乡镇,由政府引导建立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农村乡镇文化发展基金会来筹集资金,是很好的形式。但社会筹集资金不能代替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投资的主题责任。

5.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是由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干部、公营和民营文化团体以及业余的文化队伍、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不仅包括参与其中的各种农村文化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整套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创出业绩的良好的人才制度,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6.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体系

没有评估的监督是没有依据的监督,达不到监督的效果;没有了监督,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形成一个权威的评估系统,同时,政府可以依据评估的结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制,从而保证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的拨款、社会捐助等资金得到正当合理的使用。

7.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发布体系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让农民直接享受的某些可以信息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这一体系既包括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也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农村基层服务点和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等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

三、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决策与部署

党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全国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系统地阐释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增加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纲要》的主旨。2007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主要是涉及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下达。这表明农村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党和政府高层决策的视野。接着,中央有关部委又先后下发了《“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一系列相应的重大部署逐步付诸实践。在这些决策部署中,中央确定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央提出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从2006年起,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与比较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农村文化事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行规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广大农民群众能就近方便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农村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村文化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阐述了在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七大报告把“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这就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供了指导思想和重大机遇。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明显改善。几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空前加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项重大文化工程的同时,增加政府投资,调整资源配置,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着力推进新的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决策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万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在东、中、西部地区采取了不同的资助模式)和“农家书屋工程”等三项全国性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有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覆盖率达到87.16%。县级文化馆2862个,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文化站38736个,覆盖率达到94.8%,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村文化室20.96万个,覆盖率达到34.2%。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宁夏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较早,也较早作出了规划部署。早在上世纪的1996~1997年两年间,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区文化工作的决定》。2002年又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强调农村文化工作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争5年内使农村文化工作有较大改观,扭转农村文化滑坡的趋势。2007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再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文化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确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大力夯实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着力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为广阔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此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专门成立了“自治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结合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2006年3月10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首先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银川市在光明广场隆重举办2010年“民族团结月”欢度开斋节宣传咨询暨回族文化展示活动

《意见》中所阐述的全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功能相对齐全、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工作,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壮大队伍,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向群众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坚持社会组织和群众自办相结合,政府投入和群众投入相结合,增强实力,增加活力,充实设备,丰富内容,不断满足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收听收看多频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积极拓展农村文化建设功能,切实发挥文化在活跃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意见》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1.以提高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争取到2010年全区所有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充分发挥现有无线转播台站的作用,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使99%的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运行服务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

2.深化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建设,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采取定点、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到2010年全面实现全区农村一村一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在农村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

银川市文化艺术馆、银川艺术剧院、常青藤艺术团、兴庆区掌政农民艺术团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广场舞台进行专场文艺演出

3.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

4.组织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要把出版规划适当向农村倾斜,每年支持出版一批服务“三农”的图书,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各地及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支持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计生科普文体大院”“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各地要以政府采购的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建立健全报刊速递业务,进一步扩大城市对农村报刊赠阅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能及时看到报刊。

5.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增加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全面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文化站要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要坚持“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定期定时开放,组织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积极探索对居住偏远、分散村社提供流动文化服务的途径和办法。

6.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宁夏日报》要加大农村和农业报道的分量,创造条件开办农村版。宁夏广播电视总台要开办农村频率、频道,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各市、县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

《意见》还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作了具体安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各市、县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市、县、乡镇和文明乡镇(村)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意见》发布5年来,经过宁夏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局面发生了显著改观。到2010年,全区基本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全区农村一村一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率大幅提高,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一大批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计生科普文体大院”“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办的文化组织出现在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意见》中提出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宁夏党委政府先后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步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银川市文广局送戏下乡到灵武市崇兴镇

近年来,我区一些市县多次深入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先后制定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农村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农村(社区)图书流通实施方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施办法》及《繁荣文艺创作实施意见》等,从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繁荣文艺创作、发展特色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为全面展开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五、自治区十一次党代会和宁夏“十二五”规划描绘了全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蓝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2年6月6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 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到2020年,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增进宗教和顺,崇尚诚信友爱,促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开创富民兴区新局面。到2020年总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民生指标达到全国上游水平。

报告强调,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为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要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区人民共同精神家园。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强市、县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发展民族区域优秀文化。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宁夏特点、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大力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和文化拔尖人才。

宁夏“十二五”规划也详细制定了文化繁荣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着重向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倾斜。其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中,除建设宁夏大剧院、美术馆、贺兰山体育场,固原市广电中心、吴忠市新闻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项目外,还将开展地市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达标建设,特别是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物大县县级博物馆及地级市综合性博物馆,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上述工程将极大地提升我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效地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宁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开展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区各地、各部门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服务进农家”、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等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组织实施了“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建起了一批县、乡、村宣传文化阵地,实现了广播电视对农村的全面覆盖,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自治区连续多年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全区各级文化部门积极组织文化工作者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中宁县文化馆、图书馆成立的农村文化服务队坚持常年到农村社区开展对口辅导工作。一年一度的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拓展范围和内容,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银川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专业文艺团队已连续10多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平均每年送戏下乡6000余场,送书下乡3000余册,发放科技资料8000余份,观众近百万人(次)。通过送戏、送文艺节目、送电影、送图书、送春联、送科技资料等形式,把文化下乡同宣传党的政策结合起来,同普法教育结合起来,同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

银川市艺术剧院的演员把歌声送给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的农民群众

2.“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

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又连续组织开展了多项大范围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2007年1月,自治区文化厅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在全区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这一活动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繁荣农村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文化进村、信息入户;项目带动、农民受益”的思路,以打造“九个一批工程”(即新建一批乡镇文体工作站、扶持一批农村文化示范点、充实一批农民书屋、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建立一批文化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站点、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精心组织一批以反映农村新面貌、科技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活动)为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九个一批工程”的具体内容是:

(1)新建一批乡镇文体工作站。根据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要求,按照自治区发改委和文化厅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建和改建一批农村乡镇文体工作站,力争全区187个乡镇文化站(中心)全部得到新建。同时,强化文体工作站(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迫切的丰富的文体娱乐、科技培训等需求。

(2)扶持一批农村文化示范点。“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每年扶持100个村文化体育活动室、50个农民家庭文化体育户(文体大院)、50个农民文艺团队、10个乡村文化广场,尔后以示范点模式在全区推广。用5年的时间,全区村级文化室、农民家庭文化示范户、业余农民文艺团队基本覆盖每个行政村。

(3)充实一批农民书屋。结合国家“送书下乡”工程的实施,加大送书下乡力度,鼓励农民个体兴办、政府扶持的农民书屋。“十一五”期间,每年扶持建设200个农民书屋,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区有1000个农民书屋。

(4)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按照全区各类农民业余团队实际,整合和合理分布民间艺术资源,采取鼓励农民自办兴办、政府扶持的方式,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十一五”期间,每年扶持组建50个农民文艺团队,为农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文艺工作队伍。

(5)建立一批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站点。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抓好国家试点县(贺兰、盐池县)和自治区试点县(彭阳县)的同时,加快全区乡镇、街道,特别是村级基层服务站点的建设。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每年安排共建20~30个乡镇、村级服务点建设。

(6)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名录保护为龙头,在集中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同时,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纳家户中华回乡文化园建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并在园内设立陈列馆,形成保护、研究、演示、制作加工、销售一条龙。同时积极协调,在宁夏各著名景点和相关县(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努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制定和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文化艺术命名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建设特色文化村,在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以文化凝聚人,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

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在乡村青年文化节表演相声节目

(7)着力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200名乡镇文化体育站、村文体室文化骨干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素质。

(8)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组织专业作家、业余文艺爱好者和宁夏各艺术团编创(演)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作品,并组织开展评奖活动。

(9)精心组织一批以表现农村新面貌和科技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系列文化活动。“十一五”期间,每年组织一次以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的农村优秀文艺汇演;继续组织举办“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使之成为我区对外宣传的品牌活动;组织开展“一县一品一艺及文化体育科技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充分展示我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九个一批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从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全区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出发,制定实施的一项有针对性、有阶段目标的大型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的实施,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高潮。此项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5年间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

2007年11月,自治区文化厅下发[2007]308号文件,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区组织实施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即在2008~2012年,在全区187个乡镇中选择有一定文化活动基础的187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文化示范点活动,简称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自治区文化厅从2008年起启动,于未来5年内在全区农村187个乡镇中各选择一个行政村,建立187个村级文化服务示范点,以形成村、乡镇、县、市、自治区五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由各地文化馆在全区187个行政村建立稳定的文化服务培训及文化传承机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如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户、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民间艺术传承点、农民书屋、乡村旅游项目等)和农民文艺团队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农村文化服务水平有大幅提升。到2012年各乡镇都要建立1~2个“村级农村文化示范点”,全区建立187个优秀“村级农村文化服务示范点”。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无偿的、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保障和实现广大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是在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统筹下,配合自治区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的硬件投入,由全区各地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具体实施。几年来全区各县及县以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1)自治区文化馆成立农村文化服务总队,全区县以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成立农村文化服务大队,选拔文化专职工作人员,组成一支业务强、作风硬、热心于农村文化服务的队伍。按照要求,2007年年底前,县、市、自治区三级文化馆设置的农村文化专职工作人员在岗人数,分别达到30%、15%、5%以上。

(2)结合我区农村文化特色,由自治区文化馆牵头,编辑、印发了《农村文化指导员工作指南》和《农村文艺演唱材料汇编》,指导全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及文化活动的开展。

(3)自治区文化馆每年有针对性地为各市、县(区)文化馆(站)业务人员举办培训班,并对各市、县(区)文化馆(站)的农村文化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各市、县(区)文化馆(站)定期对农民文艺骨干进行文化技能(包括美术、书法、摄影、文学、民间艺术、体育游戏、实用技术等)培训,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技能培训班不少于4次(含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传习班),培训人员总计不少于100人(次)。

(5)积极组织辅导各地开展各类农民文艺活动。各市、县(区)文化馆(站)结合本地区农村文化的特点,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定期给予农村文化建设具体的策划、组织和业务指导,共同建立村级农村文化服务示范点。

(6)在“十一五”期间,结合每年新建和改建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各市、县(区)文化馆(站)以盘活农民文化活动空间为出发点,着力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的服务功能,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体娱乐、科技培训等需求。

(7)全区各县(乡)文化馆(站)积极探索做好村级农村文化服务示范点的建设工作,计划在2012年各乡镇分别建立1~2个“村级农村文化示范点”,全区建立187个优秀“村级农村文化服务示范点”。

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开展几年来,村级文化服务示范点工作正在逐步推开,农村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显著增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区农村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1.宁夏连续多年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全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存量明显增加

隆德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

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长期指导性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政策,营造了浓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与支持。全区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显著增长,新建了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推出了一系列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存量明显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情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与中央财政一样,宁夏地方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样增长显著。我区早在1998年开始,自治区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另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每年从宣传文化经费中拨出30万~50万元,共同用于宁南山区8县一区和部分川区县边远乡镇和吊庄乡镇文化站等建设。截至2003年,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加上中央文明办及自治区文明办投入200万元,共计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140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37.5%。全区2600多个行政村,80%以上建起了文化室。这对于一个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总量又相对较小的省区来说,投资建设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据文化部对甘肃、宁夏两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组2003年调查数据显示,宁夏人均文化事业费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在全国排第8位。2007年全区又实施“九个一批工程”,以打造“九个一批工程”为突破口,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2009年,自治区财政共拿出559万元用于全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建立了村文化室209个、文化示范户516个、农民文艺团队209个,使全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面貌显著改观。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一大批文化设施陆续新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存量明显增加。现在全区各县(市、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187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中心),8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一大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村、示范户和农民文艺团队遍布全区乡镇村落。这些数据显示,全区农村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我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银川市文广局召开全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总结会,来自三区两县一市的电影主管部门领导和电影公司经理及全体放映员参会

以银川市为例。银川市辖三区、一市、两县,共有6乡21个镇2个农场,275个行政村,2317个自然村,近14万农村住户、61万多农业人口。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全市各县(市、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个体文化中心户等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有县级文化馆5个,县级图书馆4个,乡镇文化站(中心)25个,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174个。良好的文化设施和方便的文化场所,为乡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灵武市郝家桥镇宣传文化中心,内设多功能活动厅、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配备了6000多册图书及各种活动器材和设施。全镇建起了8个标准化村级文体活动室,3个农民文化体育基地,41个篮球场,还组建了农民威风锣鼓表演队、狮子队、农民乐队、篮球队,成立了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该镇每年举办农民社火节、卡拉OK歌曲大赛、农民运动会、科技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文体活动,参与群众近万人。

2.“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广播电视对全区农村人口的全覆盖

还以银川市为例。该市成立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银川市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督促落实。按照“多种办法,多种方式,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办法,在推广多路微波进村入户的同时,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小前端建设同时推进,建立定点生产、销售、安装、维护“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提高了广播电视入户率。目前全市农村多路微波已实现对农村住户的全覆盖, 3~5套电视节目覆盖率100%。接收8套以上电视节目入户率达80%。此外,农村电影放映设备和人力资源得到整合和有效利用。从2005年起全市有30多支电影放映队,活跃在全市6个乡、21个镇、157个社区、281个行政村、42个广场、11个城市固定放映点、414个农村放映点,每年免费放映电影6000多场,城乡观众近百万人(次)。

永宁县电视台新闻播音厅

三、农民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农村文艺创作方兴未艾,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1.造就了一大批农民艺术团队

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为广大农民群众和业余文艺团队展示才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造就了一大批农民艺术团队。近年来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扶持和文艺骨干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健身秧歌队、器乐队、秦腔自乐班、京剧票友班、民间社火表演队、龙狮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队伍,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银川市有各种类型的农民艺术团、演出队30多个,兴庆区掌政镇王清海农民艺术团、金凤区丰登镇农民威风锣鼓队、西夏区镇北堡镇龙狮队、灵武市农民秧歌队、永宁县望洪镇秦腔演出队、贺兰县农民社火队等各具特色的农民文艺团队活跃在全市城镇乡村,在各种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崭露头角,为城乡文化艺术大舞台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全市各县、乡、村和社区的民间社火、秧歌、戏剧、曲艺、刺绣、剪纸、皮影等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的宁夏数花,金凤区的安塞腰鼓,西夏区的踏脚舞,灵武市的回族服饰、刺绣、剪纸,永宁县的社火、秧歌队,贺兰县的皮影戏等一直活跃在城乡之间。

隆德县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荣誉称号

中宁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大力扶持红枸杞艺术中心、恩和镇秦腔剧团、大战场金笛业余剧团等民办文艺团体和刘桥村、创业村等一批文化大院,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引导广大群众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开展戏剧歌曲演唱、文艺演出、社火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县剧团、红枸杞艺术中心和恩和镇秦腔剧团3家文艺表演团体,2007年全年演出580多场次。其演出足迹除本县各乡村外,还远涉中卫、海原、吴忠、青铜峡、灵武、永宁、红寺堡、平罗和陕西定边等地农村,平均每场演出观众可达1000余人。据此推算,中宁县各文艺表演团体每年在农村演出的受益观众可达60多万人次。

2.农村文艺创作日渐繁荣

隆德县荣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宁夏各地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创作反映时代风貌、有地方特色、适应农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优秀文艺作品,繁荣农村文艺创作。中宁县制定了创作奖励办法,有计划地每年推出一批优秀农村题材文艺作品,每两年举办一次农村文艺会演、评奖活动,对获奖的优秀作品组织展演、展览、推广,扩大获奖作品的社会影响。对本县作者近年创作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免费提供给基层艺术团体,经过二度创作搬上舞台,为农民群众演出。还为《美丽的杞乡我的家》等14首由本县作者创作的歌曲,录制了大量的VCD光盘,在当地农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积极的鼓励政策催生了文艺创作园地的百花盛开,中宁县当地专业文艺工作者和农民作者创作的各类作品不断涌现。由他们创作演出的舞台小品《卖瓜》《生活像瓜一样甜》《共同利益》《认干亲》等,从一个个侧面展示了当前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和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状态。2005年该县为第五届枸杞节创作的舞蹈《丰收喜悦》《红果迎来八方客》荣获文化部“四进社区”铜奖。

四、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推动银川乃至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011年2月中旬,经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财政厅联合推选并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银川市被确立为宁夏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申报创建单位。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推动银川市乃至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川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部颁规范标准和西部示范区创建标准,加大投入、加大整改力度,加快创建步伐。3月中旬,银川市按照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要求上报了所有申报材料。经过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委员会的审议和复审,11月下旬,银川市政府办公厅向各县、市、区印发了《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银川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银川市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2011~2012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2011年完成金凤区文化馆内部装修、设备购置,力争投入使用。2012年利用原宁夏图书馆旧址,完成西夏区两馆改建任务。2011年完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兴庆区1个、灵武市4个、永宁县2个),2012年完成设施设备配套,达到80%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指标。目前,全市211个社区已建成综合文化活动室141个,2011年建30个,力争三年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按照不低于60%的标准, 2011年完成60个乡镇(街道)、社区标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2012年完成66个。

2.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继续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固定设施与流动文化设施、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坚持软硬件并重,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地域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做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扎实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完善农家书屋管理机制,健全城市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努力为不同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3.进一步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继续打造“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踏歌起舞·幸福银川”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工程,进一步提升“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快乐星期天”、“广场歌曲大家唱”、“广场民族健身舞大家跳”、中国西部花儿歌会、送戏下乡、千场电影下基层等系列活动规模和效果,确保每年组织开展广场活动800场、送戏下乡1000场、放映电影6000场以上,全面达到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5场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的指标。

4.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化。积极组织引导全市文化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体现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继续深化送节目、送图书、送电影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工地、进学校、进特殊教育场所等“六进”活动,提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规模档次,提高活动的受众面和群众参与率,不断丰富和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5.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工程,畅通优秀文化人才引进通道,采取选调、招考、交流转岗、聘用等形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我市文化志愿者和社团文化辅导员队伍,聘用一批有文化专长、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离退休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文艺骨干担任乡镇(街道)、村(社区)专兼职文化辅导员,充实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坚持开展社会民间文艺团队星级评选活动,注重发挥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在城乡文化活动中的组织、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健全文化工作实绩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

6.加强制度设计研究

成立制度设计研究领导和专家小组,围绕健全我市社会文化活动机制,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经常化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效应。

五、组织支撑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市县区政府一把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共建合力。

2.完善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银川市关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我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3.建全投入机制

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健全自然增长机制,确保每年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地年度财政总支出的1%,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各市、县(区)每年安排的“两馆”事业费和活动经费不低于所辖人均1元的最低标准。乡(镇)、街道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不低于所辖人均0.8元的最低标准。

4.创新运行机制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把握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科学发展模式,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区乃至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

5.加大资源整合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共建共享力度,有效整合辖区内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驻银部队等场馆和人力资源,拓宽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一、当前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兄弟省区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还有不相适应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明显滞后于全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域文化发展差距较大。

由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所主导,各类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一般由政府买单,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政府的财政实力或强或弱,差异很大,因而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情况大不相同,差距明显。宁夏按地理地貌分为川区和山区两大部分。一般来说,处于川区的县(市、区)域经济较山区更为发达,当地人口受教育普及程度也较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比较齐全,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较活跃。而处于相对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由于资金、设施和人才的匮乏,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骨干人员少,文化活动内容单调,更缺少经常性的农民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在一些地方,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有些乡镇文化站受经费限制,一般仅在节假日组织活动。还有些乡镇文化站建起来了,但设施简单陈旧、器材数量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只是一个空壳子。

2.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偏低,政府资金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偏低,是制约宁夏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自治区近几年财政拨付的经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文化事业费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在全国排第8位,但基本上也是只保工资,真正用在事业建设和业务方面的经费很少。多数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事业经费没有保证,影响正常活动的开展。另外,目前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尚未普遍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机制,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县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多取决于主要领导的个人认识、兴趣爱好和注意力等因素,因而随意性强,起伏变化大,人治色彩浓厚,一地文化工作的兴衰常常因人而异。

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文化工作不像经济工作那样有刚性任务目标,是务虚工作,可有可无,看不到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农村法制社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及滴水穿石般心理力量,对文化工作关心得少,过问得少,投入也少,认为不必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浪费资金,故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是省之又省,减之又减,拖之又拖,甚至挪作他用。

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缺乏刚性,必然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偏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在一些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单位,多年来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材。有些乡镇文化站年久失修,或只有房子没“瓤子”,缺少开展文化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项活动内容的设施器材。文化专业人员开展文化服务工作靠的是一张嘴、两条腿,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差。文化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县文化事业经费很少,乡里也没有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专项经费,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靠拉企业赞助。个别乡镇就连每年一度的春节社火都组织不起来,由群众自发组织,规模小、档次低、效果差。

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具有相当的刚性。但在农村的一些偏远地区,因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资源匮乏,为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导致农民自身的文化消费水平也普遍低下,多数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报刊和其他文化消费的支出基本为零,看电视、打扑克、玩麻将是村民们的主要休闲消遣方式。由于缺少经常性的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一些封建落后的行为观念在农村大行其道,如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的庙会风行乡里,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也在乡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进程。

3.县、乡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文化专干不专现象严重

受体制改革影响,县乡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近年来我区各县、市、区文化局分别与教育、广播电视、体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合并,有的两局合一,有的三四个局合并,以便与自治区的三四个类似的部门相对应,这样一来,县级文化部门原有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实际上被弱化了。自1989年乡文化站移交给乡镇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业务单位对乡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由于体制不顺,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又少、管理不力,导致一些文化站形同虚设,甚至出现文化站被出租或被挤占挪作他用的现象。同时也就出现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很多文化站干部受乡政府指派,长年下到基层包村包队协助工作,没有精力考虑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方面的事情。文化专业技能也一年不如一年。乡镇文化干部专业素质较低、待遇较低、兼职太多、生活清苦,是农村文化建设中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区乡镇一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普遍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纵向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在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缺乏刚性的制度支持的背景下,若当地乡镇主要领导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容易造成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兼职多于专职、文化人不干文化事的现象。走进乡镇文化站,就会发现许多文化专干同时还是乡镇政府的信访专干、计划生育专干或者法律服务专干,身兼数职,而且随着乡镇“工作中心”或季节的变化,随时还会被抽调承担其他工作,这些都导致文化专干人心不稳,干劲不足。又因身兼数职,也抽不出精力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新调进的文化专干,有很多不是文化专业人员,没有艺术特长,对组织、辅导、协调群众文化活动难以胜任。即使现有的文化专干,由于长期缺少相关的业务培训,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都不同程度地处于老化落伍的状态。另外,和农村其他工作相比,文化工作要做出成绩,一时难以显现效果并得到及时的肯定,因而待遇偏低,生活相对清苦。前几年石嘴山市惠农区文化专干工资待遇是乡镇招聘干部中标准最低的,这一现象在当地曾引起强烈反响,导致文化站专干人心涣散,难以安心于农村的文化事业,其中年富力强的人员纷纷寻机跳槽外出。

据统计,在石嘴山市的诸多乡镇文化站长中,能履行站长职责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只占17%。中卫市大多数文化站干部都由乡镇干部兼职,基本没有开展文化站常规业务活动。在这几年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又将文化站与宣传、科技、法律、电影、电视、广播等合并,改为宣传文化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站的职能更加弱化。原来的文化站干部或下岗回家、或转业干别的工作,给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

4.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干部素质较低,农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泾源县城区生态公园

县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各类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等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而建设和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充分发挥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的服务功能的基本前提。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在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1)岗位目标责任制处于缺位状态。相当多的乡镇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没有根据各类岗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有约束力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导致其所属部门及工作人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作消极、工作动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现象。即便是有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制定了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常常是有制不依、执行不力。现在各类乡镇文化服务机构的合并呈普遍之势,其功能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更需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和完善的适应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需要的工作目标责任制。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普遍缺乏。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指的是以农民群众为评估主体、依农民群众对各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履行其各项公共文化职能状况,以及一些重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状况的主观满意程度为主要评价内容的系统化评估体系。唯有针对各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重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持续、科学的绩效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偏差、不足和错误。但至今而言,宁夏各地几乎没有针对县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各类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等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而进行的绩效评估。

如前所述,由于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偏低,县、乡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文化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专干不专、素质较低等原因,使得农村基层文化资源缺乏、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目前很多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普遍存在图书陈旧、缺钱或无钱征订报纸杂志的状态。不少县、乡文化馆、站,为了自身生存,或忙于创收,或应付上级交办的任务,很少下乡辅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致使大量的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和设施闲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文化馆、站的功能逐渐萎缩。还有一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同时也受文化专干业务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农民群众感到乏味,没有吸引力。

二、宁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宁夏在“十二五”规划中也着重提出了繁荣大文化的发展思路: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市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演艺馆、文化市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大型文化标志性工程,为宁夏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一段充满希望和硕果累累的征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各县(市、区)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陆续建起了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全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由于我区处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文化设施基础薄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域文化发展差距较大,受此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区农村文化建设仍处于总体发展、局部弱化的局面。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值得吸取的教训。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研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所在,适时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快速健康地发展。

1.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和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有使命感,要按照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工作“五个纳入”(即把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的要求,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从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如中宁县按照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工作“五个纳入”的要求,结合本县文化工作的实际,又提出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做到“四个纳入”,使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更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四个纳入”是: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做到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年度计划与月度计划相结合;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文化干事直接抓的工作机制;要把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进行专项列支,专款专用。

2.落实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加大扶持力度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已出台的有关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如国家对文化事业单位的财税优惠政策,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政策,建立健全文化事业财政专项资金制度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的政策,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经费保证的政策,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族特色艺术团体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等,以此切实解决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还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贯彻落实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对扶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作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确保文化政策全面正确执行。

3.努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形式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的文化站、图书室,村的文化室、图书室等三级文化服务机构。另一类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歌舞厅、健身房和广播网、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这些不同形式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主阵地。建设一套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才能构建起坚实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要依托,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一项系统的宏大工程。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其建设规模和功能使用,已成为衡量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了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是区域整体形象的一部分。因此,要把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实。

4.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1)制定规划,建立制度,加强对文化馆、站文化专干的定期培训,大力提高文化专干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通过举办群众文艺骨干培训班、技能展示大赛以及群众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锻炼提高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和农民业余文艺团队的专业技能和表演水平,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热爱文化事业的农村文化队伍。

(3)建立农村文化艺术创作和表演人才库,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比赛评奖活动,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对有发展前途的艺术人才,提供条件送出去深造培养。

(4)改革人事制度,招收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专长的大学生及其他人才到农村文化馆、站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职称、工资待遇等问题,培养建立稳定的文化专干队伍。

5.加强宏观管理,有效整合利用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干预能力和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限制,把所在地区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设施,逐步向农村开放。农村中小学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室。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优势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在寒暑假、节庆日、双休日期间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当地的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区、市各级广播电台、电视、报纸、杂志等,要加大农村和农业报道的分量,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开办农村专题和专版。

6.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建设仅仅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要通过农村文化政策的引导,鼓励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金进入农村文化领域,投入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乡镇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信息网络建设、农民文化演出团队建设和农民艺术教育培训工作中。制定民间捐赠管理办法,规范捐赠管理,拓宽捐赠渠道,明确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权责利。发挥宣传、文化、工、青、妇、民政等部门和群众团体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动员城市单位和市民以多种方式,向农村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图书杂志、电子出版物等文化用品。同时要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做扎实,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