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出口成章(5)

想到这里,他心情激动地对黄庭坚说:“好孩子,你诗作得好,意境更好,该不是专为安慰舅舅而作的吧?要这样,那就应该是:知我者,是鲁直了。”

舅舅说完,高兴地笑了。

黄庭坚也笑了。

《牧童诗》,是黄庭坚童年时候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又因为他的家住在修水,当地人都以他的才华引以为豪,所以,有的称他为“修水神童”,也有的称他为“修水才子”。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此时也感到儿子已基本成熟,便有意识地让他走上社会,游览胜地,交结名流,以丰富他的创作资源,开拓思路。

在父亲的赞同下,黄庭坚于公元1059年的五月,离开老家修水,来到了繁华的江州。

“修水才子”来到江州,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文人前来拜访,但是心态各异。有的见他年仅十四五岁,就谈吐不凡,成绩卓著,从内心感到佩服;有的觉得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名声,恐怕是一些人吹出来的,未必有真才实学,准备寻机考一考他;但也有少数文人,自己没什么才学,又不想让别人出名,怀有妒忌,企图伺机对其羞辱,使黄庭坚赶快离开江州。

这一天,他们陪黄庭坚游览名胜古迹,来到烟水台。恰在这时,有一游客正抽水烟,陪同黄庭坚游览的一位文人看见后,触景有思,便脱口来了句上联: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众人称赞说:“好一个烟从水起!好,实在是好!”

可是,众人光说好,并无一人接对下联。黄庭坚一见阵势,心中就明白了,这是等着他续下联。于是,他联想到刚才游览过的汉代灌婴所开掘的一口“浪井”,心有所动,遂也脱口吟道:

风浪井,博浪风,风自浪兴

众听了,齐声称好,而那位出上联的文人,则更加兴奋地说:“黄公子不说浪随风起,反说风自浪兴,正是浪井之奇。可见公子之才,非常人所比,在下实在佩服!”

几句话,说得黄庭坚兴致勃勃,觉得这些文人对自己非常友好,因而戒备全消。当他和众人来到思贤桥的时候,不由得脑中一闪,于是对众人说:“承蒙诸位错爱照顾,在下不胜感激,现我也偶有一联,想以谢大家,不知诸位能否赐教?”

一位文人抢先答道:“黄公子光临江州,实为江州之幸,公子能一展风采,实在是我等求之不得的啊!”

黄庭坚于是念道: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流世

众人听后,无不感到这上联用的典故生疏,深感孤陋寡闻之苦,不由得你望我,我望你,难以接对。为了扭转这难堪的局面,黄庭坚笑道:“我想这下联,诸位早已胸有成竹,不过,我也自思了下联,想先说说,请诸位指点,不知是否妥当?”

众人急忙答道:“就请公子先讲,公子先讲!”

于是,黄庭坚又念道: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

话音一落,众人便抢先称妙;但也有几个人,以为黄庭坚盛气凌人,心下气愤,便悄悄议论,定要设法将他羞辱一顿。

当他们一行来到小桥梳妆楼下时,一位文人对黄庭坚说:“几年前,这里有一位书生结婚,在洞房花烛夜,新娘出了一个上联,要新郎对,对得上,新郎方能入洞房。结果,那位新郎没能对出,最后羞愧自杀而死。此后多年,这个下联无人能对得出来,不知黄公子能否应对?”

随后,只听那文人念道: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黄庭坚一听,心中明白,知道此人把自己当成痴女献媚,有羞辱之意,遂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反击道: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众人一听,齐称佩服,只有那位出上联的文人,见黄庭坚把自己比做春风,把他比做残花落叶,不由得羞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欧阳玄日成百首诗

欧阳玄是元代很有名气的文学家。他十岁那年,有一天,朝廷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吏来县视察。县令为了显示开办教育的政绩,特意挑选了包括欧阳玄在内的十余名高材生去见那位官吏。那官吏当场以盛开的梅花为题,让学生们每人作一首诗,以检验他们学业如何。当其他学生还在审题思考的时候,欧阳玄已经提笔疾书,一挥而就,交了首卷。

那官吏接过细细一读,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好诗,好诗,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然而,欧阳玄回到家中,仍觉诗兴未已,继续伏案而书,一写就是九十首,第二天一早,便去交给了那位官吏。那官吏读后,大为震惊,随后令人将其母亲李氏召来询问。当他听了李氏的介绍后,不由得感叹道:“有志继承祖业,真乃世间奇童!”

故事中的欧阳玄,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子孙,字原功,号圭斋,出生于公元1273年,原籍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后迁至浏阳(今湖南浏阳县),故一般史载欧阳玄是浏阳人。

欧阳玄自幼丧父,由母亲李氏抚养成人。李氏不仅通经书,且善诗词,从欧阳玄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教他读书识字。李氏见欧阳玄聪慧颖悟,对所学知识记得快,领会透,故从他四岁始,便教他读《孝经》、《论语》等书,他也是过目成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阳玄产生了自满情绪。往日,欧阳玄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谁来找他玩他都不去。然而这一日,母亲因走亲戚外出,恰在此时,一些小伙伴又来找他去玩。他觉得母亲布置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可写完,况且母亲又不在家,玩就玩一会儿去吧。

谁料他出去一玩,就没完没了,直到傍晚尽兴,才想起母亲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这才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他一进门,只见母亲坐在床上,面部表情冷若冰霜,吓得他扑通跪在地上,等待母亲的责罚。然而,母亲李氏既没打他,也没骂他,而是流着泪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就是欧阳玄的先祖、大文学家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母亲郑氏见儿子有才,不忍离去,亲自教他读书,以地为纸,以荻草秆为笔,教欧阳修写字的故事。特别是当李氏讲到欧阳修做官后,仍然发奋读书,决心要赶上韩愈的宏大志向后,欧阳玄已经泣不成声,遂对母亲发誓说:“母亲,孩儿知道错了。请母亲放心,我一定要像先祖那样,勤学苦读,决不会给欧阳氏门庭抹黑的!”

从此,欧阳玄像变了个人似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几个月后,他不仅又将先前学过的几本经书,专心致志地重读了一遍,还系统地学习了唐宋时期一些名手大家的文章和诗词。

公元1281年秋,母亲李氏见儿子已张口能吟诗,提笔会作文,心中十分高兴。但高兴之余,又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不了儿子的求知欲望了,便将他送到一所乡办学校就读。因为这所学校里有位老师名叫张贯之,学识渊博,通晓经史,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并且和欧阳氏家族关系密切。当李氏向张贯之介绍了欧阳玄的情况后,又经过当面测试,张贯之便痛快地收他为徒,并且对其要求相当严格。

在张贯之的教导下,欧阳玄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写诗作文数十篇。两年后,欧阳玄不论在诗词还是在写文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位叫黄冠师的学者,和张贯之是莫逆之交,当他见到欧阳玄,又读了欧阳玄的作品后,深有所思地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射人,不久的将来,就可文章冠世,定是个治国的人才啊!”

随后不久,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欧阳玄一日赋诗近百篇的消息传出后,赢来了一片赞扬声,可他牢记母亲的教诲,并不因此自满自足,而是在张贯之的推荐下,又去拜一位姓宇的学者为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欧阳玄闭门谢客,博览群书,经史百家,无不研读;习诗著文,更加勤奋。故史书称赞说:“一连数年,人们都见不到他。”

公元1314年,欧阳玄考中进士,先后任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参与修撰《经世大典》,编修四朝实录和宋、辽、金三史;当时朝廷的一些主要文件多出其手。就连一些名山大川、佛寺道观的题名、著文,以及王公贵人墓隧之碑,都以得到欧阳玄的文辞为荣;哪怕是他的只言片语,只要有人得到,也都视为稀世之宝。

公元1357年,欧阳玄病逝,时年八十四岁,被朝廷追封为楚国公。

徐渭挡道难太师

经忏可超生,岂有阎罗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讽刺地方官吏勾结寺僧,巧立名目搜括民脂民膏的名联,辛辣深刻,痛快淋漓,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诵。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资质超人,聪明机灵,4岁识字,6岁便能流利诵读几百字的长文章。他勤勉刻苦,博通专精,十几岁便才华横溢,远近闻名。他擅长诗文,精于书画,通晓军事谋略,对戏曲也造诣颇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有关他的趣闻轶事。

徐渭自幼便傲骨铮铮,不畏权贵,对趾高气扬的达官贵人非常轻蔑,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总想设法捉弄和讥讽他们。

相传有一年秋试,皇帝派老太师窦光鼎到山阴当主考官。窦太师出门总是带上众多随从,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尤其耀人眼目的是扛在队伍前头的那块御赐金牌,上书“天下无书不读”6个大字。

一天,小徐渭听说窦太师马上要到,便想去见见这位“天下无书不读”的显赫人物,决计跟老太师逗逗乐。于是,他朝东郭门内的官道走去,来到太师一行人的必经之路。待鸣锣开道的声音渐渐听清,小徐渭就将小褂一脱,铺在路中心,然后躺了下去,袒胸露腹,大模大样,假装睡得很熟的样子。

一会儿,窦太师的大队人马开过来了,开路先锋见一小孩挡在路中,忙禀告太师。窦太师听了非常惊异,便吩咐停轿,下来看个究竟。他让随从把睡在路上的小孩叫醒,小徐渭像是非常不情愿地醒来,睡眼惺忪,迷迷糊糊,揉着眼,一脸的不高兴,慢慢才抬起头看着老太师和身边的人。太师觉得这孩子顽皮可爱。他问他:“你睡在这么热的石板上,又不盖衣服,难道不怕把皮肤晒伤?”小徐渭两眼紧盯太师,非常认真的回答:“我在晒肚皮里的万卷书呢!”随从们听了都感到好笑,只有老太师觉得这孩子出语不凡,聪明可爱,便进一步说:“听你这么说,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对对联没问题吧!我现在给你出一上联,要是对不上来,你马上给我让道好吗?”小徐渭马上反问太师:“要是我马上对出来了,你又怎么办呢?”老太师不假思索地说:“只要你对得漂亮,我从你旁边绕道步行进学宫。”说完,顿了顿,随及吟道:

南街三学士

小徐渭启口便对上:

东郭两军门

太师一听,当场点头连连称赞“了不起!了不起!”此联对得确实机敏、熟巧。“东郭”对“南街”,武将对文官,非常和谐,再说联中的5个台门都是绍兴城里有名的。老太师没有依权仗势,也没食言,便守约步行进了学宫。

这件事很快在山阴传开来了,人们以惊叹和赞赏的口气讲述着小徐渭挡道难太师的故事。

后来,徐渭到了杭州,游览风光,描摹景致,整日浪漫逍遥,其乐无穷。一天,杭州知府想亲眼见见这位敢于挡道难太师的少年才子,便派人把徐渭领到了府里,想出几道题考考他,看他到底有多高的本领。于是跟徐渭约定好了,由知府出联给徐渭来对,要是对不上,徐渭就马上离开杭州。小徐渭成竹在胸,毫不畏惧,含笑看着知府。

知府领徐渭到了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一字一顿,拉长声音出了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渭闭口不答,只是扬了扬手。知府见他默不作声,以为对不上来,心里一阵窃喜。接着,又指着卓立山巅的保塔,抑扬顿挫地吟出了新的一联。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吟毕,他得意地盯着徐渭,心想这一下他更对不上来了,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徐渭还是一言不发,只见他用手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将两手摊平,向上一举。

一连串的动作,搞得知府莫名其妙,不知徐渭是何意思,知府正在那里纳闷,突然,徐渭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知府说:“我早已对出,你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知府闻声发怒,喝斥道:“你指指划划,一言不发,怎么对出来了,说给我听听!”徐渭看到知府勃然大怒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大人你尚不明白,只好让我细细给你解说了。”说完,就依将把刚才的动作重新做了一遍,边做边说:“这是第一联,意思是: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可否与大人的‘六塔重重’相对?这是第二联,意思是: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知府顿时恍然大悟,变得哑口无言。知道徐渭才华非凡,傲然独立,知府又佩服又难堪,从此再也不敢去惹他了。

徐渭十多岁时,正值明代嘉靖年间,他家乡的富豪乡绅勾结寺僧,以替老百姓“消灾祈福”为名作水陆道场,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徐渭早就痛恨在心,直想找机会讽刺揭露。正好,他们慕徐渭的才子之名,邀请他写一副劝人“行善”的对联,来宣扬他们的功德。徐渭暗喜,但不露声色,挥笔写道:

经忏可超生

纸钱能赎命

富绅和寺僧读过后,不禁喜形于色,这两句话非常符合他们招财进宝的愿望,便忙不迭地致谢。

岂料,徐渭却说:“先不要着急,我还有几字相送。”

这些人看到徐渭非常诚恳的样子,又拼命地称谢。

徐渭鄙夷地看着这几个人,接着在刚才写好的上下联后各添了7个字,于是就变成了本文本头的那副对联。

写罢,撂下笔,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