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史篇(3)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意思是:有一千个人对你唯唯诺诺,不敢言语,也不如有一个敢于与你直言争辩的人。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这里指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意思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而人民以粮食为第一需要。说明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辐:车轮的辐条。意思是:致富没有固定的行业,财货也不会总是属于某一个人。对于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车的辐条一样聚集在车轴的周围,对于没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破碎的瓦片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三宝:粮食、物品、财富。虞:古代掌管山泽的人。意思是:如果商人不作买卖,粮食、物品和财富就无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泽的人不开发利用资源,那么财富就会减少。说明商业流通是十分重要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熙熙:指和乐的样子。壤:同“攘”,壤壤,即众多的样子。意思是:天下人和和乐乐,都是为利益而来;天下人纷纷攘攘,也都是为了利益而往。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作力:努力。少:同“稍”。大经:常道。意思是: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财富,等到有了一些财富后,就要靠才智来经营;财富多了,就要努力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发财的常理。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贵:价格上涨。贱:价格下跌。意思是:货品的价格上涨到极高时就会降下来,下跌到极低时就会涨上去。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当货品的价格极高时,就要像扔掉粪土一样赶快抛售;当货品的价格极低时,就要像购买珍宝一样趁机购买。说明贱买贵卖的商业道理。

【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帛:泛指丝织物。絮:粗丝绵。食:粮食。意思是:庄稼成熟的时候,粮食就便宜,就应当收进谷物,出售丝漆;蚕茧收获的时候,丝物就便宜,就应当买进丝帛,卖出粮食。说明经商应注意物价的变化。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百里、千里:均为虚数,形容很远。籴:买进粮食。意思是:不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贩卖柴薪,不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贩运粮食。说明经营者不要长途贩运利薄的商品。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出自《史记·驷马穰苴列传》。援:执,拿。桴:鼓槌。意思是:将领在接受了任命之后,就要忘了自己的家庭;军队里执行纪律的时候,就不能顾念亲属;击鼓作战的危急时刻,就不能再顾惜自己的生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句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后演化至此。意思是:将军在外面指挥作战,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说明在外作战的主将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决定战略战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成语“运筹帷幄”即由此而来。意思是:在营帐中操控着战略,就能让在千里之外作战的军队取得胜利。说明谋略和指挥才能之高超。

【十则围之,倍则战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采用围攻;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就与敌人展开交战。

【养虎自遗患】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养虎是自己给自己留后患。

【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两只老鼠在洞中争斗,哪一个更勇敢些,哪一个就能获胜。比喻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意思是:打了胜仗之后,将领骄傲,士兵懒惰的,就会失败。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道:医治病的方法。意思是:人们通常担忧的是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却是医治疾病的方法太少。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出自《史记·汲郑列传》。交态:指交情。见:同“现”。意思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才能看出交情的深浅,在贫富有所不同,地位有所差别的时候,才能够考验友情的真伪。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睚眦:瞪眼睛。意思是:受人一顿饭的恩惠也要报答,被人瞪一眼的怨恨也要报复。反映的是古人恩怨相报的标准。现常用“睚眦必报”来形容人斤斤计较的做法。含有贬义。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出自《史记·魏豹列传》。白驹:骏马。意思是:人的一生,就好像骏马从一条缝隙上飞驰而过一样,瞬间即逝。

【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意思是: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就会开始亏损;事物到了鼎盛的时候,就会走向衰落。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毫厘:形容极其细微。意思是:开始有毫厘的差错,到后来就可能相去千里了。说明开始时的一点小错误,就可能发展成为后来的大错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细谨:细节。让:指责。意思是:做大事情不要计较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说明做事要从大处着眼,不要被一些细节所左右。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了解我的是鲍子啊!成语“管鲍之交”就说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百斤:虚数,形容极多。季布:汉初名将,原为楚地游侠。意思是:得到百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比喻待人应重承诺,守信用。成语“一诺千金”即由此而来。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贾:商人。意思是: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伐:夸耀。矜:夸耀。意思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也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后常用来赞扬一个人谦虚谨慎的品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匈奴还没有消灭,还要家干什么?短短八个字反映了他誓死消灭匈奴的爱国精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桃树和李树本不会讲话,但因为其花果能吸引人们,所以,树下的人来人往自然就踏出小路来了。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尚虚名,而实至名归。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不飞便罢,一飞就要飞到高空;不叫便罢,一叫就会使人震惊。成语“一鸣惊人”即由此而来。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举大名:图大事。意思是:英雄志士不死就算了,要死就要为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也和种子似的代代相传吗?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说明要有所作为,一定要抓住时机。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火。意思是: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危害,只能使危害扩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出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意思是:应该作出决断的时候而不作出决断,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出自《史记·屈原列传》。意思是:明智的人,不会被外物所束缚,而是能够随着时俗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人的思想应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改变。

汉书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原书100篇,后人析为120卷。《汉书》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方才完成,全书沿用《史记》体例,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为“列传”,并创立《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

《汉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所记史实起于汉高祖武德元年(前206),迄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记载了西汉230年的历史。《汉书》既记载了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长安的兴建沿革,又保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汉代长安的最主要史籍之一。

【泰山之霤穿石】出自《汉书·枚乘传》。霤:音“六”,屋上滴下的雨水。意思是:泰山上的水滴可以穿透石头。比喻“水滴石穿”,只要工夫到了,自然会成功。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意思是: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次。比喻眼见为实。

【常玉不璩,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璩:雕刻。意思是:平常的玉不雕琢,就不会有好看的花纹;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出自《汉书·王喜传》。意思是:被群众所怨恨,没有病也会死掉。比喻众怒不可犯,民心不可违。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出自《汉书·苏武传》。意思是:孔子说:“志士仁人,只有杀身成仁的,没有因贪生而损害仁义的”,“出使在外,不辱没君王的使命”,苏武能做到这一点。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出自《汉书·元帝纪》。附:聚。意思是:百姓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故土难离,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是人们的愿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出自《汉书·王吉纪》。意思是:方圆百里的地方可能风俗不一样,方圆千里的地方就会习俗各异。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纪》。道:准则。义:情义。意思是:夫妇之间的准则就是有情义就合在一起,没情义就分开。

【寒之于衣,不待轻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出自《汉书·食货志》。轻:轻软华贵。煖:同“暖”。意思是:寒冷里的人对于衣服,不要求轻软华贵;饥饿里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甘甜美味。

【既往不咎,来事之师】出自《汉书·李寻传》。意思是:事情过去了就别再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事情的借鉴。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怎能相提并论呢?

【兵骄者灭】出自《汉书·魏相传》。意思是: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出自《汉书·杨王孙传》。意思是:不在无用的事情上用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不教而诛谓之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教:教育。诛:惩戒,杀戮。意思是:事先不加以教育,不指明什么是错误的,一旦触犯就处罚或杀掉,这叫做暴虐。

【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出自《汉书·枚福传》。意思是:就是把伯乐的相马经反复默诵,背得烂熟,但也无法在集市上买到千里马。比喻只掌握理论而无实践经验,这种理论是不起作用的。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徇:同“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意思是:常常想到在国家急难之际,奋不顾身地去报效国家。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出自《汉书·萧望之传》。争臣:敢于规劝君主之臣。达士:通达事理的人。意思是: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巨,则国王便不知自己的过错;国家没有通达事理的人,就听不到至理名言。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出自《汉书·严安传》。侈:奢侈,浪费。赡:富足。意思是:奢侈无度而没有节制,就不可能充裕。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出自《汉书·伍被传》。聪:听觉灵敏。明:眼睛明锐。意思是:听觉灵敏的人,人家未说之前已经耳有所闻了;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还未出现之前,就已经觉察到了。说明智者透彻事理,富于先见之明。

【地之硗者,虽有佳种不能生】出自《汉书·贾山至言》。硗:土质坚硬瘠薄,不适于耕种。意思是:土质硗瘠,纵有良种,庄稼也长不好。

【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出自《汉书·刘安传》。毒药:良药。意思是: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养品行。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出自《汉书·枚乘传》。意思是: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就无从产生了。

【宽小过,总大纲】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意思是:要抓住大事,宽恕小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