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第三只眼
在雾中开车,穿行于高速公路或山野,如果我们不打开车灯,那么道路的能见度就是你睁开眼睛,极目所及,能看多远是多远,50米,100米,500米,这个视距为“能见度”。在气象学上,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航空界将其定义为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低。
百度百科对“能见度”和“可见度”的解释是一样的,但我不同意这个解释。
我认为,“能见度”是理论上的视觉距离,而“可见度”是物理上的视觉距离。比如在大雾中打开汽车大灯,它的可见度就会通过物理作用加强——看得更远。
微博的效果,就是汽车在大雾中穿行打开大灯的效果。
原因之一,是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听不见也看不清真相的程度;原因之二,就是世界太复杂了,复杂到无法穷尽,以至于我们顶多只能看见身边的事物而无法触及身外的世界。
古代人始终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的祖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千里眼”“顺风耳”的故事,就是期望着有那么一种人,有那么一个时期,我们人类的视觉与听觉都会被神话或科技所拓宽。
现在,这个古老的愿望已经基本上被实现了。
微博,是我们原本生活的第三只眼睛,它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媒体——不再是滞后的,不再是传说的,不再是据说的,不再是听说的,不再是精加工的。它打破时空,随时同步。
微博的第三只眼睛,更多的时候,让我们看见了现场,看见了一个事件的毛坯,看见了实实在在的“个体直播”,而这种“个体现场直播”,是没有编剧的、没有导演的、没有演员的、没有配乐的、没有绘色的。它只是一个信息毛坯,是原生态的,是本件,是活生生的。它呈现出来,让你看到,你唯一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围观和判断,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加以解读。
正如宜黄自焚事件一样,一张照片,活生生地呈现在那里,真假也好,对错也好,都由你(读者)来判断、来甄别、来定义、来评判。
于是,微博,无疑增加了社会可见度,但在这个“信息毛坯”的可见度基础上,我们自身的学识、经验、阅历、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对这一“信息毛坯”进行自我加工。而这个“加工方式”的不同,就会导致判断结果的截然不同。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关键人”和“引导者”就不可或缺了。
微博上发生的每一次大事,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某个关键的在场者,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某个在场的“关键人”,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毛坯信息的甄别,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引导者”来进行真伪判断和价值判断的。
如果微博上缺乏关键的“引导者”,那么,微博的第三只眼,足以开始让一些企业和某些机构心惊胆寒。
而当微博上的“关键人”和“引导者”不断发挥自己的正能量的时候,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机构也好,都无须担心微博的“杀伤力”。
曾经有网友说,微博来临,让很多无良公司命悬一线,但也会让正直的机构更加光明磊落。
最最需要担心微博的,恰是那些心怀不轨、仇视微博、无视天下的人。
只要你所做的事情祸国殃民,你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舆论凌迟”。一个企业的危机,在微博上生发,只需一秒钟,在这短短的一秒钟之后,它要发酵并释放出讨伐威力顶多只需要三分钟。
三分钟,即使是上帝家的公关公司也来不及做出任何公关反应。
霸王洗发水事件、唐骏假学历事件、蒙牛网络攻击事件,无不如此。
微博的眼睛似乎无处不在,没有边际。
比如前一段时间著名的郭美美事件,它首先是由一部玛莎拉蒂汽车和一只爱马仕的皮包引起的,而后因为郭美美的新浪身份认证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个事件被突然放大并复杂化。
郭美美只是一个20来岁的小演员,她如何就拥有了玛莎拉蒂和爱马仕?她是红十字会下属的一个机构经理,难道她所有的花销“来路不明”?
于是,人们开始质疑。于是,她的母亲、她的干爹、她的房子、她的车子、她的一切,都被裸曝了。
曝的越多,疑点越大。无数的为什么,都被网友追问起来。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于是,王军焦头烂额了。
于是,郭登峰焦头烂额了。
于是,中国商业红十字会焦头烂额了。
于是,中国红十字会因此也变得焦头烂额了。
于是,郭美美从深圳登机回北京接受警方调查的那一刻开始,微博的“在场直播”发挥到极致。
这个叫郭美美的女孩,从购买了飞机票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全部行程就都被“照相”了——她所乘坐的航班、她所购买的机票、她在飞机上的座位、她身边坐着的人、她将在几点落地、她落地的地点、她登机和落地后的样子,全程去蔽直播。
在这个直播过程中,她的起点深圳在微博、她的飞机乘客在微博、她落地后的机场“迎接者”在微博,她行程当中的无数细节,都被大家“微博”了。
那一刻,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双眼睛在“照看”郭美美?无以统计。
直到第二天下午,当北京警方作出“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并无直接关系”的解释之后,此事才稍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