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当中国制造丧失成本优势(1)
一、通胀之后,制造业岗位高端回流美国,低端转移越南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轮大通胀最可怕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中国制造最为依赖的成本优势一去不复返。前程无忧网发布的《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称,2011年员工离职率仍处高位,但同时预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平均调薪9.8%,超8%的GDP增幅。2011年各行业的员工离职率平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其中传统服务业2011年员工离职率达到了21.2%,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
2010年那波涨工资潮已经让东南沿海的企业没办法了,比如说宁波,竟然要由外经贸局副局长亲自带头去四川广元招聘,企业组团一次性招聘5000个岗位。大部分到场的宁波企业都将薪酬提高了10%—15%。不仅仅是东部的宁波,在中部的武汉,普工工资已提高到1600—2800元,服务类工种也达到了不低于1200元的高水平线;2011年有超过八成的企业主动提高了薪资标准,平均涨幅都在15%左右。
没了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业会发生什么呢?事实表明,中国制造的高端工作会回流到美国本土,低端工作则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中国工人工资上涨、美国生产效率提高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两国生产成本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至2015年前后,北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在美国某些地区生产成本将与在中国制造不相上下,这种前提或将促使家电等制造行业回流美国。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报告显示,受访的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而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今后五年间,美国将新增200万至300万个工作岗位。
2007财年,位于中国的代工厂为美国耐克公司生产了35%的耐克品牌的鞋类产品,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的代工厂分别为耐克公司生产了31%、21%和12%的耐克品牌鞋类产品。到了2010财年,越南代工厂所占的比例上升为37%,中国以34%的份额位居第二,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和2%。“越南制造”凭借其成本优势取代了“中国制造”,一跃成为耐克品牌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二、通货膨胀驱动生活成本快速上涨,结果工资在涨,收入在降
而对于工资上涨,大家不要以为是工人的待遇变好了!而是4万亿造成的通货膨胀导致月薪必须调高,特别是东部地区。过去东西部制造业工资相差15%,而现在却只有不到5%。富士康是反映中部和东部收入差距变窄的典型例子。富士康(昆山)的工资涨了400元左右,再加上加班费大概月薪是2300—2400元;而富士康(武汉)2011年的员工工资比2010年涨了400元左右,员工通过考核以后,加上加班费月薪基本维持在2200元。
但是东部的生活成本上升幅度早就超过了15%。所以,东部企业自然会遇到“用工荒”。各地方政府对低收入人群一直缺少应有的转移支付,东部地区的当地人口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对于生活成本上升还能应对,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却什么都没有,他们自然不愿意去长三角和珠三角。
由此造成的东部制造业衰退,比两年前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严重。根据《华夏时报》2010年底的采访,温州中小企业外迁,温州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整个温州的打火机、鞋革、灯具、塑编、纽扣、服装等行业近年来都呈现出行业的群体性迁移倾向。温州只剩下触目惊心的高房价与高地价,工业用地价格已经涨至200万元/亩的高位,温州的商品房价格已经超过了杭州。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觉得无所谓,认为把这些企业搬到西部去就能解决问题了,可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三、亚洲四小龙工资上涨之后不同的命运:日韩道路VS中国香港道路
让人遗憾的是,我发现我们现在其实是在重复当年亚洲四小龙的老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我先读几个数字给大家听听:
GDP一直在双位数增长,除了短期的波动,几乎每年保持GDP增长率超过10%。
出口扩张迅速。十年之间,各个地区的出口都是之前的10倍以上。
GDP里面工业比重将近一半,消费比重一直不高。
工资开始一直不怎么上涨,但是出口导向型搞了10年之后,劳动力忽然全面短缺,工资大幅上涨,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抬头。
通过以上几点,大家一定会以为我是在说中国经济。但是,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这是亚洲四小龙在出口导向型模式后期的真实写照。
顺着这个思路比较一下会发现,我们今天的发展速度甚至还不如亚洲四小龙当年搞出口导向型的水平!中国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而2010年中国大陆的出口总额约为1.6万亿美元,不过是2001年的出口总额(2662亿美元)的6倍。
但是,工资快速上涨很快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走的路,其实就是和日本一样的道路;另一条就是中国香港走的路。
而从一开始,香港就比其他地区幸运,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始终有大量从内地偷渡进入的劳动力,这使中国香港一开始的工资上涨压力就没有日本那么大。在60年代,中国香港的纺织工人平均每年工资上涨幅度是5.6%,10年下来是之前的2倍左右。但是在日本,社会工资总额累计增长245%,各行业人均现金收入由1.85万日元/月增至4.89万日元/月,名义累计增幅164.3%,远高于日本GDP 增长的幅度。各位有没有发现,香港这段时间很像我们过去10年的东部沿海地区,我们东部沿海地区也一直有中西部的廉价富余劳动力补充,所以工资上涨幅度并不大。
但是这反过来决定了两条道路截然不同的命运。从1965年到1980年,香港的经济命脉都是纺织成衣产业,而机械、造船、电子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与之完全不同的是,韩国、中国台湾及新加坡都像日本一样,由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纺织服饰转变为以电机机械设备为主的技术密集工业国家和地区。
本来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还有机会,但是香港又有了一个独特的优势——工厂可以北迁,就是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广东。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79年到1996年内地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里面60%来自香港,而广东省这个比例高达80%。1996年港商制造业企业在珠三角直接投资有600多亿港元,40多万家企业,直接雇用了400多万人,而直接为这些企业服务的还有100多万人。我引用这些数据,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港商曾经是多么辉煌,而这种辉煌是今天我们根本看不到的。但是现在,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港商在珠三角的企业只有7万家。实际上,珠三角现在比较知名的企业都没香港人什么事儿,比如腾讯、华为、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