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4章

二明行支。文有七句。初三句行过。次三句行体。后一句结成。初一句不正思惟者是行俱无明。涅盘说此为无明因。亦无明摄。蹑前后故因果互举。次句就人彰过。谓起妄行者必是凡夫。无明为因求有造业故。故初地云凡所作业皆颠倒相应。下句就法彰过。论云示于解脱处不正行故。若行涅盘路方为正道。次三句辨行体以三业相应。思造三行故。谓由迷异熟愚。违正信解。起惑三涂恶业及人天别报苦业。皆名罪行。由迷真实义愚。不知三界皆苦。妄谓为乐。起欲界善业名福行。八禅净业名不动行。后句结成行支。谓作已无悔积集增长有迁流故。

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

次明识支。谓既发行已。由行熏心。令此本识能招当来生老死故。名之为种。若无行熏终不成种。故云于诸行中植心种子。即是所引识等五种。于一刹那为行所集。无有前后。论云此中起心种子者示生老死。体性者谓未来二果。以此释种为亲因故。言有漏有取成上种义。谓行及识等名言种子皆通无漏。今与三漏相应故名有支。如初地中以欲等四流起心种故。有漏是爱。有取是取。爱取润故能招后有。

复起后有生老及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

次辨名色支。初之二句。文含二意。一者成上种义。由起生死心得种名。二者总标后义。现行名等皆生老死故。即同初地。于三界田中后生苦芽。所谓下别。亦有二意。一通约十二。自至生名色芽。是识生名色芽。二为显前来已具十因。则辨有支生于老死。故名色居初。次第辨耳。谓由前一心等五种。有漏有取。爱取润故。复起后有。是标有支生于二果。今别显有支之相。

补义云此名色支。乃标生及老死二果为首。此义疏多引论释。最难领会。以常说十二因缘乃通指最初无明缘行。为三世生死因缘之本。此中十二支乃约二世。以现世造业众生以取未来生死。故此无明不同最初生起无明。以钞中引远公意云。无明有四。一迷理无明。义通始终。二发业无明。在于行前。三覆业无明。此在行后识前。四受生无明与识同时。或在识后。望过去种子心识在于识后。望能生识与识同时。今是第四受生无明也。今前辨无明支中则云凡夫无智执着于我。此明无明为造业之本。义当发业覆业二种无明也。故次云不正思惟为行支。义当行前。次云于诸行中植心种子以为识支。义当行后。以此识种子乃亲招未来生死之因故。次名色支。乃标云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意指生死乃前识种亲招。但从名色为初生之始。故疏指云今是第四受生无明也。故前识支云有漏有取。疏云有漏是爱。有取是取。爱取润故能招后有。然后有即属有支。故前疏云识支之中已具十因。则辨有支生于老死。故未来以名色居初。次第辨耳。十因单约现在说。以迷无我为无明。不正思惟作善作恶为行。以行纳种为识。作生死因故有名色。则摄六入触受爱取有。现在念念具此十因。疏引多论。正义不出于此。若言二世因果。当在后从真起妄门中。

疏云且约有支。文有六缘。一业为田即是行种。望所生但为增上缘故。二识为种即是识等五种。为后生死作亲因缘。论总释云随顺摄取罪福等行。业为地故。此正明随顺于爱。摄前行识之种而成有支也。三无明闇覆。论取前经无明。故云前说无智闇障无明覆蔽故。此则取于等能发起。远为助故。亦是举于前世例今世故。准唯识意。非前发业无明。即是覆业无明。亦是爱摄。即迷外增上果愚。四爱水为润。论指前常求有无之爱即是举例。亦即是前标中有漏。以前有爱无明摄故。以前无明中爱乃发业爱耳。今是润业之爱故不同也。五我慢灌溉者即是取支。要数灌溉方生有芽。我语等取为我慢故。若悟无我容不生故。六见网增长。亦是取支。见取摄故。三见为本诸见生故。令无漏法不能坏故。名之为网。论总释云如是住。如是生心者总显生名色芽。由无明爱。令上识种安住业地名色心生故。今以前识种隐于余四。今辨现行略其总报所依。欲显识与名色次第相生义故。复欲显其通种现故。故有隐显。然名色等必有所依本识故。初地云于三界田中复生苦芽。所谓名色共生。论云共阿赖耶生故。此即后文与识共生。

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

次辨六入等八支当起。如后段明。然此一段意欲答于受生所以。故具出诸惑。隐显等殊。不在显相。显在后文。

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

二正智逆观。结酬无我。初二句约生明无我。但曰无明等集。非由我集。又上句拣无因。下句拣邪因。后二句约灭明无我。刹那性灭无使之然。

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三就人结观。如是观者即随顺缘起之理。

上明答。

下明相。

大文迷真起妄缘相次第者即论明相差别也。论云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谓当相名住。生后为行。故经云迷诸谛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通是有支相续。而两重缘相差别云何。略有五异。一前约妄我起缘即迷我执。此约迷谛起缘即迷真实义。二前约缘起。此约缘次。故前通取十因一处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单说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许十因通一世故。义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约现故。义取亦通一世。四前文欲明三世并备。于无明中说有爱取。故于现在中说无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隐显。不许相通。五前为答难。此为辨相。如论意故有斯五异。两处辨缘。共明相续。总破痴倒。故但束为十。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

三明迷真起妄缘相次第明相。文中亦二。初顺后逆。顺中初无明支。言于第一义不了者。然十二支皆依真起。无有自性。故下偈云观诸因缘实义空也。而无明最初亲迷谛理而起于行。既横从空起不可复原。故令无明特受迷称。论经云诸谛第一义者即四谛也。故对治云真实义愚者谓四圣谛。所迷即是实义。能迷即愚。别有暗法名为无明。非但遮诠明无而已。

所作业果是行。

二行支也。业即罪等三业。是彼无明所起果故。故偈云所作思业愚痴果。论云是中无明所作业果者。所谓名色者此出果体。体谓行体。即名色故。远公释论云行有三义。意业为名。身口为色。故婆沙云名色有二。一方便名色。二报名色。若云名色缘识即方便名色。若云识缘名色即报名色。今以行为方便名色。

行依止初心是识。

二识支。论云于中识者彼依止故。彼即是行。此中语倒。应云依彼。故论经云依行有初心识。谓由行熏心。有当果体。乃至现行。

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

四名色支。初一识字。即是现行识支。识为种边。唯是赖耶。在现行位。通于六识。今拣现非种。故云共生四蕴。识蕴已属所依识故。

名色增长为六处。

五六处支。谓四七日后诸根满位。六处明盛名增成意处色。增成余五。俱舍云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

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

六触支。谓触对虽有三和。于三受因尚未了知。但能触对。

触共生有受。

七受支。分别三受。领纳于触。名触共生。此前四生唯余现行。

于受染着是爱。

八爱支。以三受中乐受缠绵希求。故云染着。即是中下品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外增上果生。

爱增长是取。

九取支。虽属余惑而爱润胜故。说是爱增。然上二支。通现及种。谓以爱种子增成于取。取即爱种之现行故。故同一贪。初心为爱。转盛名取。即此爱种便是取种。是故二支皆通现种。

取所起有漏业为有。

十有支。由内取心内所起诸业。故名有漏。此业亲能招当果故。名之为有。此约三世。不同前爱取合润业等名有。此前三业。已隔现行名色等故。

从业起蕴为生。

十一生支。约增上缘云从业起。始从中有。未衰变位皆名为生。

蕴熟为老。蕴坏为死。

十二老死支。即诸衰变位名为蕴熟。故上二支体通五蕴。唯是现行。

上顺观竟。

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胷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

后逆观中有四。一结成苦。二结无我。三结于空。四结胜义。今初。谓无明行引识至爱为苦芽。爱缘引受至有是守养。生老死是苦树。从芽守养是增长义。又初二为根。次二为身。次二为枝。次三为华。后二为果。

无我无我所。

无我无我所结成无我。

无作无受者。

无作无受者结成于空。

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四以我况法结成胜故。瑜伽说由十种相缘起甚深。六义依无常。一义依苦。一义依空。二义依无我。今言六义者。一从自种子生。亦待他缘。二从他亦待自。三俱从无作用。四此二因性非不是有。此四义即前段中但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五虽无始其相成就而刹那灭。六虽刹那灭而似停住。此二即前任运而灭亦无灭者。一义依苦者。一味苦相而似三相故结云苦树。一义依空者。谓离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离显现。即今无作无受。二义依无我者。一虽实无我自我相现。即今无我我所。二依胜义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即今复作是念已下六句经文。十义备矣。由前缘相皆是似义。故逆观中直显真实性相无碍。故为甚深缘起之观。正在于此。

上明相谛差别观竟。

二约大悲随顺观者此第一门即当四观中第一愚痴颠倒观。论总释云随所着处愚痴及颠倒是事观故。谓十二因缘之所着处痴迷性相。倒执我所。下别释云意明痴随所迷。立二颠倒。一初至则无生处。明迷缘性之无我。执我成倒。以着我故则世间生明是颠倒。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反显此着必是颠倒。二复作下竟初一门。明愚缘相生疑惑颠倒。谓无智故常求有无。滞断常二涂。故云疑惑。致缘相之相续明是颠倒。今菩萨顺彼众生愚倒之事。起悲观察。名为事观。三约一切相智观。九观之中。此门摄第一观全及第二之半。谓初成答二文。名染净分别。此有二义。一着我为染离我为净。二着我故缘相生为染。离我故缘相灭为净。后相经文即属第二依止观。谓虽依第一义以不知故即起诸染。是为染依。见第一义诸缘则灭便为净依。相谛观中不知故成缘相。大悲观中不知便为颠倒。然上相续一门经文无二。随义分三。初明倒惑起缘实无有我成一切智观。次顺痴倒事成道相智观。后委究解惑染净性相成种智观。又初顺根本。次顺后得。后即无碍。虽无我所不坏相故而起大悲。能所本空。悲而无着。双穷性相不滞自他。三观一心成无碍智。甚深般若宁不现前。一门尚然。况加余九。

上初有支相续门竟。

下第二一心所摄门。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第二一心所摄门中。然此一门乃含多义。且分二别。一推末归本门。二如来于此下本末依持门。今初。依论三观。初约相谛。即当第二第一义谛观。摄此门之半。论生起云云何第一义差别。如是证第一义则得解脱彼观故。此明修观所以。以第一义是缘生之性。若见缘性则脱缘缚。而论经虽云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云第一义观。论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此言则总。转者起作义。亦转变义。然此一文诸教同引证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义。一二乘之人谓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但是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此初一心菩萨不为此观。后二一心经意正明。通于三观。约清净一心为第一观。通此二心为后二观。后二一心略如问明。广开有十。文多不录。次二本末依持门。此下终于十门皆是世谛差别。缘相本寂但应观真。何以复观世谛差别。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故。俗为真诠。了俗无性方见真耳。中论云若不知世谛不得第一义故。此世谛差别观。有六。摄下八门半。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即双辨能依所依。摄此半门。二因观观染因故。摄次二门。三摄过观。唯苦集故。四护过观。护凡邪见故。五不厌厌观。防小慢故。上三次第各摄一门。六深观。显因缘之理妙过情取故。此摄后三门。今此半门即染依止观。因缘有分为染。而此染相依止一心。故论云此是二谛差别。以纯真不生。单妄不成。一心之真杂染之俗。此二和合。有因缘集。

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次本末依持门中二。初总标。谓依一心分别十二。则十二为一心所持。而特言如来说者。一心顿具非佛不知故。谓显如来过去觉缘性已。等相续起展转传说故。

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