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前言
他是第一个向外界报道“西安事变”的外国记者,宋子文在电话里亲自为他提供消息;“西安事变”后,他到杭州采访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拿到了蒋介石的亲口回忆;“济南惨案”的时候他就在现场,逃过一劫后做出了翔实客观的报道,向世人揭露日本人的罪行;“九一八事变”之前,他便通过内部渠道得知日本人会有行动,提前到东北采访并发出预警;国民政府逮捕胡适后,他动员《纽约时报》发长篇社论谴责,并将其自费翻译成各国文字,供各报社转载,最终迫使国民政府将胡适释放……
他刚到中国便得罪了国民政府,被宣传部和外交部驱逐,但没过多久却成为中国政府最高层的座上宾,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人交往甚密,孔祥熙、张作霖、张学良、李宗仁、梅兰芳、胡适、顾维钧等人都同他打过交道;日本军政头目对他频繁拉拢,他们既需要他向外界传递消息,又痛恨他的报道;苏联人将他视为美国政府代表,借他传话,认为他的作用堪比美国大使……这位看似无所不能的神通人物便是美国人哈雷特·阿班,当时《纽约时报》驻中国首席记者。他的这些奇特又珍贵的经历,都被收录在了这本《我的中国岁月》中。
阿班(1884-1955年)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斯坦福大学读到三年级就辍学去报社做记者,做编辑,还写过小说和剧本,为好莱坞电影做字幕。他厌恶按部就班的生活,一路折腾到四十多岁。1926年,他突然起意要去远东做记者,就这样来到了中国,并且一待就是十五年。
1926年至1940年,阿班在华的这十五年间,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有未有的巨变,北洋政府由盛转衰,广州革命风起云涌,国民党北伐获胜,欧美势力日渐萎靡,日本部队兵临城下,张学良易帜,各系军阀混战,“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成为一个大舞台,苦难轮番上演,一连十余年。
当时驻中国的外国媒体不少,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纽约时报》,它是西方舆论界的“老大哥”。此外,国际局势错综复杂,这份报纸还担负着外交上的职能,成为一些国家与美国政府打交道的渠道。阿班在中国十五年,除了第一年之外,后面十四年都是在《纽约时报》供职,并且很快从驻地记者成为首席记者,管辖中国各地包括香港的记者站,一时大权在握,成为风云人物。
一个不甘平凡、业务出众的记者,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再加上一份影响力毋庸置疑的报纸,三者很难不发生反应。一篇篇浸透着现场气息,甚至沾着血泪的报道发回美国,传遍西方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1940年,为躲避日本人的报复,阿班被迫回国。四年之后,他将自己在华十五年的经历写成此书,向世人翔实地介绍中国。七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他的脚步,去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人名方面,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民国采访战》多有参照,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