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100个预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商业社会的观念,机理和规则,许多行业将被颠覆,许多企业将被击败,许多职业将成为历史,许多商品将从生活中消失,一切都将充满不确定性。

预言1:新时代,新观念

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都是观念的产物。这里的观念,指的是人对于世界、社会、他人、自身的基本看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观念,是一个人生存成长的基本哲学信条。人做出的每一个决策、表达的每一个观点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然服从于某种观念。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注定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人的观念也会与时俱进。未来时代,最重要的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万物相关】

这不再是一个彼此隔离的时代,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人与人、人与商业资源、人与自然、人与知识的连接,将前所未有地增强。同样,物与物、物与大数据、物与云也将相互依存。此外,组织与组织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连接也将越发紧密。

万物相关,意味着整个社会价值网络体系,把所有节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是构成未来社会的基础观念。

未来人的思考和行为,都需要以万物相关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运用万物相关的观念来训练自己,去学习和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让自己对世界有更深入的洞察力。运用万物相关的观念来要求自己,去做那些帮助、促进事物连接的正反馈事件。你的影响力,将来自于你帮助这个世界建立的联系。运用万物相关的观念去警醒自己,你做的每件事情对这个世界、对他人、对自己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未来人的眼里,万物相关。

【馈赠分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经济范式是馈赠分享经济。馈赠分享经济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免费的、高品质的、追求极致的产品或服务,对用户进行给予馈赠,实现对规模性用户群的牢牢黏着,进而,把这种黏着产生的流量和注意力转化为商业价值。从现在到未来,几乎所有的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都将是免费的,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建构在“我首先要对用户馈赠分享,创造价值,成就用户,进而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理念基础上。馈赠分享的观念,在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将成为全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观念之一。

不仅限于商业,如果从整个社会价值网络体系来看待馈赠分享观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你作为一个社会节点,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其他节点或整个体系创造价值,这是你这个节点的基本价值。

对于未来人来说,馈赠分享是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的关键信念。一方面,要懂得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并分享价值,对社会做正能量的输出。另一方面,达人达己,只有成就别人,才有可能成就自己。

【一题多解】

未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解。对于企业管理,很多原来的经典教条开始失效,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重塑管理;对于创业,任何成功者的告诫都可能失效,你的成功必须靠自己探索,而成功的路径也绝不仅仅一条;对于职业成长,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开拓了全新的想象空间,你可以把事情做得与众不同。

一题多解作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观念,它事实上预示了未来社会价值网络体系的多种可能性。由于整个体系的节点是万物相关的,节点之间彼此馈赠分享,因此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种种裂变、重组、再连接就创造了无尽可能。就像一个生命体一样,细胞组织的活跃,将给整个机体带来不断演进的种种可能。

“一题多解”观念对于未来人最大的助益,在于要勇于探索和开掘包括职业上、生活上、知识上的各种可能性。不要囿于一项标准答案,而应不停探索各种“why not”的可能答案。探索多种可能性,意味着你的选择可能不是主流选择,意味着你需要给自己的选择赋予意义,意味着你要验证你的选择正确与否。这构成了未来社会多样性的基础。

【边界模糊】

未来,不再是一个事物边界明确的时代,而是一个事物边界模糊的时代;未来,不再是一个确定性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例如,在大数据的眼里,所谓行业的边界,只不过是用户数据库的不同字段,基于大数据的行业跨界将随处可见。在云计算和智能硬件的视野中,通过赋予传统商品以智能和远端支持,原有的商业模式将被互联网跨界颠覆。边界模糊的观念,如果从整个社会价值网络体系来看,它意味着节点之间、模块之间将打破刚性的确定边界,彼此之间改变关系、重新连接的可能性剧增,这使得整个系统产生了种种变数和可能性。

从“边界模糊”的观念出发,未来人对于自身成长的认识,将有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职业之间并不是如天堑不可跨越,一个人横向拓宽自己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知识体系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一个人只要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任何知识领域都可以运用新视角提出新发现;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如果能够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规律,随时可以发起颠覆式创新,改写传统边界。

预言2:连接推动进化

连接,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从远古时代开始,原始部落之间的结盟,到建设大规模水利灌溉系统,人类的聚集连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到通过跨国贸易紧密联系的民族、国家,连接帮助人类真正进入了现代社会。近几十年,PC、手机、互联网相继问世,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人类的连接,也将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行。

连接帮助人与人聚集起来,造就了新型组织。这些新型组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群结成不同的群,这带来了相互交往、切磋合作的机会;人们还在维基百科上,自动按照专业兴趣组织起来,编写百科辞典的质量比专业人士还要高。事实上,在互联网出现以来,各种各样的新型连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涌现,买家与卖家的连接、产品极客与爱好者的连接、作者与读者的连接……这些连接带来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使得整个世界的可能性大增。

连接促进了人与资源的连接。例如,通过O2O模式,人可以与商业资源建立起更便利的连接,从而拥有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借助智能芯片技术,越来越多的鞋子成为可穿戴设备,人们穿鞋不仅满足了行走的基本需求,还能把行走数据传向云计算服务器,从而帮助自己做好运动健身管理。长期来看,未来的人所使用的一切物品,以及在使用中的各种行为数据都将被云中的大数据平台记录分析,这可以使人得到便利的智能化支持。

连接促进了人与知识的连接,这有助于全社会智识水平的整体提升。例如,通过MOOC模式,未来人随时可以当个学生,学习全球范围内的最优课程,还可以随时担任老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分享出去。未来的社会是万物相关的社会,节点之间深度连接,人和知识之间将彼此发现,彼此匹配,彼此增强。人需要合适的知识带来成长,知识需要合适的人研习传播。

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连接的广度、深度大大增强。促进节点连接,促进万物相关,就是在推动社会前行。因此,在未来,无论是商业还是科技,无论是教育还是创新,都需要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全社会带来更多的连接。连接的增强,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是人与资源的连接,或者人与知识的连接,都将增加全民的福祉,推动人类的前行。

预言3: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未来

●移动互联网使得线上的虚拟世界与线下的真实世界彻底打通

PC互联网从机理上看,是建立在虚拟连接的基础上的。PC互联网时代的名言是:“没有人知道在互联网的另一端,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的实质是,如果你不开放你的信息,其他人及隐藏其后的信息系统永远不知道你是谁。PC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可以感觉到互联网的力量,但似乎感觉对自己线下生意的冲击又没那么剧烈,原因就在于基于虚拟连接的互联网没法抓住客户。

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微信为例,想一想安装微信后的一个基本动作—“读取手机通讯录”,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瞬间使得移动互联网企业拿到了每个人的真实信息和真实的社交关系信息。所以,如果把一个人所处的世界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虚拟的线上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线下世界,当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这两个层面开始融为一体,那些“站在门口的野蛮人”由此进入了你的客户群,进入了你的生意。

●移动互联网对于用户的感知与洞察更强,也更容易影响用户

移动互联网企业能够更准确感知一个用户的状态,并可以深度地理解用户。移动互联网企业往往通过在用户智能终端侧的布局,例如,APP、搜索引擎等像探针一样随时感知到用户的需求脉动。获取大量信息后,再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挖掘与服务营销。

以腾讯为例,腾讯以前掌握的是用户的QQ账号,现在通过微信又掌握了用户的手机号。假定腾讯跟你做同样的生意,如果想了解用户的需求,腾讯可以随时通过QQ或微信收集需求,或者运用大数据手段,在用户社交信息中抓取分析。如果向用户做广告推广,腾讯既可以通过PC进行,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还具备实时、准确、低成本的特点。

与之相比,传统企业的劣势尽显。以快销品企业为例,这些企业首先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不知道是谁买走了衣服、鞋、方便面、饮料……更搞不清楚这些用户在购买商品后的使用行为。如果想影响自己的客户,只通过传统的广播式广告,很难对准自己的用户。

传统企业尽管产品没少卖,但对用户的把握实际上极为脆弱,这样的模式在未来商业世界中是走不通的。

●移动互联网可以真正把权力归还给消费者,实现“消费者赋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与现实世界相融合,每个用户的社交网络将更加庞大,关系的强度也得以明显增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声音将在网状的系统中被放大、被扩散,更有力地影响现实世界。

想一想今天消费者差评对于淘宝商家、大众点评上的饭店、天涯旅游论坛中的旅游景点的影响力,你就可以感知到消费者的权力正在被空前地放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典型的“消费者赋权”的时代。未来,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采用微信、微博、博客、圈子等多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声音,给商品品质作出评判,甚至还要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之中。

●移动互联网企业在掌握了规模化用户基础上,可以免费化地实现与你一样的业务,甚至体验比你做得更好

以电信业为例,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同样能够获得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免费化的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增强用户的交互,移动互联网对于运营商传统地盘的侵蚀愈演愈烈。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免费业务,恰恰是电信运营商一直以来最核心的收入。

这个案例正是传统企业受到冲击的典型缩影。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习惯打法,是在你最赚钱的领域免费,彻底把你的用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再形成其他生意来盈利。简单地说,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用颠覆性的思维、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极致的客户体验来抢你的生意。

移动互联网就像“站在门口的野蛮人”一样,重新定义并改造了你的生意。

预言4:未来商业的云和端

未来的商业,将形成以智能化商品为“端”,以远端大数据后台为“云”的商业模式。商家通过智能商品销售赚取一次收入,再通过云一侧的服务赚取二次收入,并通过长期服务固化与用户的关系。

事实上,这样的“云+端”模式已经出现在很多商品中。

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并不是卖给消费者之后,就与车脱钩。事实上,特斯拉汽车在卖给消费者之后,各项行驶数据仍然会传到特斯拉的后台,由后台对车辆行驶状况进行分析。特斯拉甚至可以基于数据分析,对汽车进行远程升级。

南方机车的搅拌机,在卖给企业客户之后,搅拌机会把相关运转信息回传,帮助南方机车对客户使用搅拌机的状况加以分析,进行远端服务或改进产品。例如,南方机车可以分析搅拌中砂石的比例,优化搅拌机的关键参数,并进行远端升级。

幻腾的智能开关和智能灯泡,可以由手机赋予其操控能力与主要参数,还可以通过远端进行控制和升级。例如,幻腾发现,同样一个灯泡,在用户半夜打开的时候,只需要其具有白天正常亮度的10%即可。幻腾会增加灯泡的夜间模式,使其半夜零度只有正常的10%。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云一侧的升级即可,不需要派工程师上门升级。

云和端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主流形态。

这首先意味着,商品将普遍智能化,既能把数据信息回传后台,也可以听取后台的指令,进行自我升级。未来的企业,需要具备远端大数据平台的运营管理能力,能够对卖出去的每款商品的功能运用、性能表现、用户行为进行挖掘与分析。

这还意味着,商品的定价模式将普遍从“一锤子买卖”式的一次定价,逐渐变为“商品+服务”的二次定价,并会演变出“商品免费+服务收费、低商品价格+服务收费、商品正常定价+服务免费、商品免费+第三方服务收费”等多种可能。

这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商品即渠道,商品即传播,商品即服务。研发部门、产品部门、服务部门、客户关系部门,都将通过商品获取第一手直接反馈,这将改变很多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

这将改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随着云+端模式的长期运用,企业后台系统将逐渐变为掌握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平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将前所未有的增强,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具有更多想象空间。

商业的云和端模式,首先将出现在一些B2B的工业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之中,最后在一般商品中全面扩展开来。

预言5:商品价值的变迁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商品价值开始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主要表现为商品的功能价值衰落,而商品的信息价值和平台价值明显增长。

商品“功能价值”正在不断下滑。例如,纸媒行业基于纸质媒介的传统信息发布功能,根本无法抵挡新媒体的冲击,其功能价值大幅降低。甚至在几十年后,纸媒行业可能整体消亡。再如,电视机行业传统的视频节目播放功能,在PC、平板、智能手机等其他屏幕的分流之下,功能价值同样大幅降低,电视机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价值链整体坍塌的时代。十年之内,传统的非智能电视将全部消亡。

商品的“信息价值”和“平台价值”正在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逐步渗入商业世界。企业开始打造云和端的商业模式,即以商品为端,作为连接客户、获得流量的门户,以大数据平台为云,对于流量和数据进行分析、开发与变现。

例如,未来的鞋服将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品,而是将成为具备感知与传输能力的可穿戴设备。未来的鞋服可以记录用户每天的各类数据,包括位置、运动痕迹、健康状况等,通过与云端的大数据平台相连,为用户提供生活和健康支持,还可以帮助用户开展同类人群的社交互动。未来的鞋服智能化的“信息价值”和基于大数据的“平台价值”将成为商品的核心价值。

因此,可以简单总结为,未来的商品=承载于基础功能上用于连接用户的信息门户,未来的商业=端+云模式下的大数据挖掘运用过程。一方面,以商品为抓手,规模性地黏着住客户,产生流量;另一方面,以大数据平台为运营核心,把这种流量和数据通过多种模式转化成商业价值。

更进一步,如果把商品的概念推广到商品制造、售卖和使用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商品的“信息价值”和“平台价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想象一个企业,可以全程收集到与商品有关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商家对用户的分析和促销到达数据、用户激发购买兴趣后的查询行为数据、商家响应后的追踪销售数据、用户交易数据、用户后续使用数据等,如果能够汇集到全部的数据信息,并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挖潜,毫无疑问,这是未来商业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

预言6:新商业根基

许多企业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最需要转变的观念是对于商业根基的认识。

一个企业原有的商业根基,也就是核心的资产,一般是厂房、流水线、工人,以及渠道、品牌和专利等。但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原有的这些资产仍然是重要的资产,但未必再是最核心的资产。

用户基础身份、用户社交行为、用户时间份额这三项要素,是传统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根基。

●用户的网络身份识别与认证,是基础中的基础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基础身份是身份号码,是一个公民接入各项社会资源的起点。在线上社会中,网络计财处身份识别同样重要,这是后续商业服务的前提,是大数据积累的基础,也是企业保持用户控制力、强化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微信、微博、QQ、126邮箱等构成的账号体系,这些账号是线上世界识别用户的基础标识,是后续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础。

未来企业的用户大数据系统将是用户物理社会身份信息、网络社会身份信息与线上线下行为信息的总集成。有了基础的身份识别认证,传统企业可以发挥线上线下综合优势,运用丰富的业务关联,不断挖掘集成的用户大数据信息,建立独有的竞争优势。

●无社交,不应用

在线社交对于商业的影响力越发明显,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当代用户得到庇护、渴望发言、寻求联系三大核心理诉求,在社交应用中得到最好的满足。未来的商业,要充分挖掘移动互联网社交能力,使企业对用户的保有与开发,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与运用之上,建立在各种各样的虚拟(或实体)社群、社区、社团基础之上。

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大踏步地从社交走向商务,像Facebook基于既有海量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后续增值游戏开发,淘宝逐步挖掘新浪微博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交易价值,人际关系挖掘的商业价值正在不断凸显。

但是,大批传统企业对于既有的生意如何融入社交元素却普遍比较茫然。这种茫然的背后,是由于这些企业长期遵循的是业务经营,而非用户经营。缺少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缺少建立用户社群,鼓励用户开展社交的能力,缺少通过社交来挖掘用户商业潜力的思维模式。

长期来看,缺少用户活跃度、缺少用户社交的生意将面临颠覆性危机。

●先有时间份额,再有钱包份额

传统工商业的基础逻辑是尽可能地提升制造效率和售卖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基础逻辑是必须有规模性客户群的规模性活跃,才有后续的生意。

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无论商家从事的是什么生意,面向90后、00后新一代消费群,必须要考虑让用户娱乐起来、玩起来、交互起来,必须能牢牢吸引未来用户的眼球和时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一切商业都将娱乐化,因为只有借助娱乐才能最大化地占据未来用户的时间份额。未来的企业要和未来的用户做生意,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把娱乐要素嵌入到渠道、产品和文化中,以便能吸引并长期黏住目标用户。总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业务在未来有所增长,就必须想尽办法占据新一代消费者的时间份额。

如果未来企业要跨界进入新领域,也应该这样思考,哪些领域是用户较高注意力投入、较多时间精力投入的。这些领域往往就隐藏了企业转型跨越的新增长空间。简单地说,在新一代消费者的时间里面,蕴藏了未来转型跨界的真正机遇。

用户基础身份、用户社交行为、用户时间份额,是传统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的真正根基。如果不能掌控这些要素,将使自己完全暴露于互联网竞争对手的跨界炮火之下。

预言7:消费者赋权

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开始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是企业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把消费权利重新赋予给消费者,把过去由传统企业所控制的商品特权转化为由消费者控制的消费特权。

未来的消费者将赢得交易中几项至关重要的权利,而未来的商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消费者能够行使这些权利。

●消费者的透明比较权

未来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必须保证消费者能够透明地对同类商品、同款商品进行清晰透明的价格比较。商家或第三方将为用户提供价格对比工具,让用户能够客观地进行价格比较。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商家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消费者询价、比较和购买行为数据,可用于对商品、渠道与交互界面的优化,可以用于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营销。

消费者获得透明比较权,将改变传统商业中买卖之间价格不透明的特点。自消费者获得透明比较权开始,商家依赖于信息不对称取得的利润将逐渐走低乃至消失。

同时,比价作为未来电商教育的前置环节,也可以衍生出几种新型盈利模式:第一种是商家入驻比价平台,平台根据商品的点击数或实际成交收取费用;第二种是促销服务,也就是通过比较平台直接促成的交易量或是交易额,而由厂商支付促销的手续费;第三种是信息提供,向厂商出售用户的行为数据;第四种是为用户提供商品配套服务的佣金;第五种是利用比价平台获得的流量进行广告投放。

●消费者的个性选择权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成为当代人最能够展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主阵地。“我”已经越来越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语,成为这个个性化时代最强劲的诉求表达。消费,已经越来越超越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成为人们的存在方式,成为人们的心理安全的保护机制。人们把消费本身作为树立个人形象、反映精神世界、发布个性宣言的方式。

商家需要越来越多地面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服装为例,未来的服装电商平台,需要通过与消费者的友好互动,获取用户的风格、体型、款式特征偏好、价格偏好等数据,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算法,要么为用户进行服装专门定制,要么在大量的既有服装中找到适合用户的服装。此外,除了针对用户特性推荐个性化单品服装,还可以推荐符合用户个性风格的相搭服装。这种个性化消费浪潮将逐渐改变传统的简单标准化商业。

●消费者的表达评价权

从企业角度看,在传统生意模式下,消费者都是以“群”为单位,只是作为商品的购买者存在。但在移动互联网生意模式下,消费者开始以“个”为单位,同时,每个人都个性鲜活,影响巨大。

移动互联网正在把生意的主导权越来越多赋予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对商家评头论足,并借助移动互联网迅速传播扩散。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对于一个潜在消费者,对它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不是商家,而是其他前期消费者。未来的商业需要尊重并运用这一点。

以旅游业为例,旅游服务商需要把表达评价的主导权交给消费者,鼓励用户提交各类点评信息,包括交通、美食、住宿、购物等各类评价,以影响更多的用户。那些对旅游目的地非常熟悉,又非常了解旅行需求的热心用户将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们发布的评价内容,可以影响到相当多在途或潜在旅游用户,从而对被评价商家产生极大的影响,促使其不断改善自身服务品质。

●消费者的体验分享权

扎克伯格曾经对于社交关系有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下一个时代,将被今天的社交网络和赋予用户在联系上的深度所定义,我们的工作就是找到最好的方法让用户分享自己。”扎克伯格的观点反映了社交关系的真正核心,它反映了人内在的、本质的需求,那就是充分地表达自己。

社交网络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帮助消费者将自己的体验和感知,在社交圈进行快速传播。由此,未来的商业将建立在“让消费表达自我的体验分享”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消费者把全交易链条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分享表达出来。未来的商业平台需要把社交平台作为自己更底层的平台,以支持自己的消费者,使他们能够借助底层社交平台的能力,将消费体验实时分享。

预言8:用户转移成本定律

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用户转移成本定律”。这里的用户转移成本包括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的沉浸深度和用户转换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智力成本。一般而言,用户转移成本越大的市场环境里,所能容纳的同类应用数量越少。

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市场体现了“用户转移成本定律”。用户无论使用的微信还是微博,他都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沉浸深度一般较深,转移成本较高。用户使用微博的过程,类似一个人在发布自己的心情日记一样,用户没有这个心情或精力,在某个微博平台发表了自己的心情感言之后,又切换到另外一个微博平台上继续发布,这种“不愿意”就构成了用户的转换成本。由此可以看到,在这个市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腾讯微信在强关系市场遥遥领先,新浪微博在弱关系市场中遥遥领先,这也造成在市场上其他产品很难追赶领先者,许多后进入者也会因此打消进入的念头,从而形成这个市场平台数量少,用户高度集中的特点。

而移动互联网新闻应用市场也体现了“用户转移成本定律”,只不过与社交应用市场恰恰相反。由于用户在任何一个新闻平台上都能看到综合性的信息,等于减少了各个新闻平台之间的差异性,因此,用户在不同新闻平台之间的转换成本非常低。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市场上会有多家新闻门户并存。

受“用户转移成本定律”影响的市场容量问题,还表现在数字消费领域。用户使用不同的游戏机,如使用索尼的PSP,任天堂的Wii,或微软的XBox360,各种游戏机的操作要求各不相同。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改用不同游戏机的话,需要去学习不同的操控习惯。而一个已经建立起固定习惯的游戏爱好者,通常不愿意再接受让他感觉不舒服的别的游戏平台。这种高转移成本,决定了游戏机市场中不会容纳过多的企业。

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颠覆,也是“用户转移成本定律”的体现。例如,在传统零售店面中,用户进出任意一个商家店面的转换成本很低,从而决定了零售商业形态百花齐放,企业众多。但是,随着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开始成为主流消费者,这一代人在电商上的购买体验就开始形成了他们的“转移成本”,包括在线上的商品搜索、比价、性能功能对比、同类爱好者交流、便利的支付和退换货体验,这些都形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转移成本。随着转移成本的上升,电子商务市场可容纳的企业数量开始减少,因此,除了今天在电商领域领先的天猫、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少数几家,许多电商企业开始退出。未来的趋势是,随着传统企业大量触网并大力推行O2O,意味着这样的规律开始向线下蔓延。也就是说,新一代消费者对未来的O2O购物沉浸得越深,转移成本越高,未来市场所能够容纳的O2O商家数量也就越少。

同样,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用户转移成本定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在前面领跑,包括打车支付、发红包、微支付等各类实用场景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体验正在不断优化,沉浸深度越来越深,这也意味着消费者转移成本正在上升(表现为,如果别的金融机构不能够提供同类体验,消费者会觉得很不习惯)。这说明,未来互联网金融市场所能容纳的企业数量将不断减少,这是很多金融机构并没有意识到的危机。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未来的商业丛林中如果想生存下来,企业就必须为用户提供深度支持,不断加固用户对自家商业服务的依赖度。这个战略的隐含意义在于,深度支持做得越好,用户转移成本越高,竞争对手就越少。这样一来,不仅黏住了用户,还相当于清理了整个战场。

预言9:核心资产决定最佳战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彼此跨界将大量涌现。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几乎是必然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通常是边际成本越低越好,甚至趋近于零。所谓边际成本,也就是企业可复用的核心资产,每多使用一次(如多生产一个商品、多发展一个用户)所带来的成本。边际成本越低越好,从而近似地转换为另外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企业经营中的三个重大问题。问题一,企业可复用的核心资产是什么?问题二,核心资产的边际成本是什么?问题三,企业的核心资产应该怎么用,能带来边际成本的降低?其中,问题一是关乎企业核心能力和资源的问题,问题二是关乎企业关键经营变量的问题,问题三是关乎企业战略选择或商业模式设计的问题。

工业经济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抉择,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来分析企业战略,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和预测。

例如,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为什么一般说企业规模大比小好?或者说,为什么每个企业都追求成为大企业?按照以上的思路回答清楚三个问题就可以给出答案。回答问题一,工业经济时代,用于生产商品的核心资产主要是生产线、工人、原材料和厂房,以及渠道、知识产权、品牌等。回答问题二,边际成本是每多制造一个商品的制造成本,含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摊。回答问题三,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最佳策略是尽可能多生产、多销售,总之是扩充规模,因为规模越大,可以让边际成本越低。

所以可以看到,对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如果以边际成本最低为战略导向的话,那么规模战略一定是最佳战略。因此,一般企业的典型战略就是力争成为本行业的规模领先者,没有规模效应也要把规模效应建立起来。

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对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进行审视思考。回答问题一,什么是可复用的核心的共享资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工业时代的核心资产都不是真正的核心资产。真正的核心资产是用户大数据,是对用户的感知、体验、交易进行刻画描述的大数据资产。为什么说这些资产是核心的?企业对于用户大数据的把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商业模式得以成立的基础。回答问题二,核心资产的边际成本是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资产管理中,边际成本是对大数据资源每多运用一次,包括对用户数据整体进行获取、存储、挖掘、分析和对单一用户交互和营销服务的成本。回答问题三,企业的核心资产应该怎么用,能带来边际成本的降低?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来说,应该把核心资产“用足了”,也就是把既有的用户大数据资源运用到极致,主要是分摊对于大数据总体管理以及基于大数据与用户智能交互的成本,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核心资产的边际成本。

什么叫作把大数据用户资源运用充分?简单地说,“大数据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对于用户数据的每一个字段,以及每个字段代表的需求、行为都力争转换成商业机会。

这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其最佳战略是“用户综合属性开掘战略”,即通常都意味着跨界。因为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属性、不同行为属性,从商业的角度看,通常代表着不同行业。

例如,对于一家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通常掌握着用户的交易、支付、资金、物流的大数据资源。对于它来说,最佳的选择是在做好电子商务的基础上,从支付管理、资金管理、物流管理中继续挖掘“用户大数据红利”。

对于一家房地产公司,未来可以掌握用户的资产规模、起居习惯、家庭生活等大数据资源。对于它来说,最佳的选择是在卖好房子的基础上,从物业服务、社区商务、家庭娱乐教育、智能家居等方面继续挖掘“用户大数据红利”。

对于一家机场,未来可以掌握往来旅客的姓名、年龄、商旅路线、购物偏好、信息消费偏好等大数据资源,对于它来说,最佳的选择是在做好机场服务的基础上,从往来旅客的信息消费、健康服务、影音娱乐、电商交易方面继续挖掘“用户大数据红利”。

总之,如果把生产性资产作为核心资产,那么最佳战略就是上规模。如果把用户大数据资源作为核心资产,那么最佳战略就是“用户大数据深挖战略”,这几乎必然地可以推导出跨界的战略决策。

预言10:跨界颠覆成为新常态

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行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行业之间的彼此跨界乃至颠覆成为常态,不再有稳定的生意。那么,这种跨界颠覆是如何发生的呢?

●消费者与商业资源连接的方式发生转移

如果说一般的生意原型是B2C,也就是从商业资源到达消费者。那么,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生意的原型开始变为B2B2C,也就是商业资源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二者中间有新的连接方式进入,这是带来跨界颠覆的起点。

这种新的连接方式,通常表现为智能终端、APP、网站、可穿戴设备等。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电商网站购买物品,而无须再进入实体零售店;人们可以通过APP预订酒店,而无须再拨打热线电话;人们还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身体指标变化,而不是必须通过专业体检才能知晓身体状况。这种连接方式的转移,必将带来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服务之间的此消彼长。对于企业而言,凡是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自家商品服务过程中,可以被移动互联网“旁路”的,就需要警惕有可能发生某种跨界颠覆。

●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时间份额发生转移

未来的商业规则,将是先有时间份额,再有钱包份额,也就是说,“凡消费者眼光到达的地方和时间消耗的地方,才有财富聚集”。

这种注意力和时间份额的转移,往往由于消费者和商业资源连接方式转移而被触发。例如,人们通过智能手机获得信息来源,而不再是报纸,这意味着消费者用于媒体的时间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必然带来新老媒体价值的颠覆性改变。再如,当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社交网络,对于线上电商的交易操作只是偶尔为之,那么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改变是,社交网络会成为未来电商的新入口,而旁路掉传统电商。一般来说,当消费者对企业渠道通路和商品投入的时间减少,企业就需要警惕自己的生意可能会被抢走。

●消费者的行为数据发生转移

从长期来看,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是奠定大数据服务的基础,是商家保持对消费者连续服务的关键。谁把控了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毫无疑问谁就将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在过去无法获得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商品或服务,开始能够获得这些。例如,首先,传统线下渠道很难完整收集到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数据,但在O2O模式下,消费者转移到线上之后,几乎所有行为都可以被记录并分析。其次,之前只能部分获得或滞后获得的行为数据,现在可以完整并实时获得。例如,在安装了智能感应芯片的工业设备,可以把运行数据实时传回,供厂商分析与产品改进,这在传统模式下只能通过调研询问。还有就是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出现后,互联网企业开始比金融机构掌握更多的消费者理财行为变化。总之,消费者行为数据谁拥有、拥有得多还是少、拥有之后的运用状况如何,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发生转移

商业模式的变化,大多会在商品或服务的定价上有显著的、结构性的改变。因此,当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发生转移的话,意味着钱的走向发生了改变,这往往暗示着某种跨界颠覆已经发生。

支付方式的转移,通常表现为从付费到免费的变化、从一次性付费到多次付费的变化、从向A付费改变为向B付费的变化等。例如,人们在线收看影音,经历了从付费到免费的变化,这意味着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用的模式,在颠覆以向订阅用户收费的模式。再如,人们在购买家电的时候,逐渐开始降低一次性支出,转为支付年度服务费,这意味着,按服务收费的新型家电企业在改写行业内沿袭已久的传统模式。因此,支付方式的转移,意味着企业的盈利点发生转移,意味着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企业需要警惕自己的传统盈利点是否已经在悄然间被改变。

在未来,行业之间的跨界颠覆将越来越多,究其本质在于,曾经似乎远隔天堑的不同行业,如果站在消费者的时间份额、行为份额、钱包份额的角度看,其实彼此之间都很近,很容易相互进入,相互攻伐。

预言11:新兴生产力冲垮传统堤坝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跃入到更高阶段,所带来的新模式、新业态,都会对传统模式、传统业态形成摧枯拉朽式地冲击,如同不可遏制的洪水,冲垮传统堤坝,造就新的样貌。例如,蒸汽机出现后,很快在纺织行业冲垮了原有的手工纺织,使得手工纺织退出历史舞台。数字化技术出现后,快速冲垮了模拟技术,使得录音带、大哥大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新旧更迭之迅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互联网可以进行复制性传播,更重要的是免费实现。如果换个角度理解互联网,可以说,庞大的互联网络的基础目标是确保信息从地球上的A点准确无误地传至B点。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就像一台硕大无比的复印机,把所有可供复制的信息全都免费复印一遍,并瞬间传遍全球。这种力量之大,将冲垮所有以复制性传播为业务特征的行业。互联网的洪水将很快冲垮报纸、出版、唱片、影院等行业。50年之后,这些行业名字即便不消失,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广泛连接,包括人与人、人与商业资源、人与知识之间的连接。连接,可以增加这个世界的可能性,甚至推动人类的进化。任何阻碍连接的力量都将被移动互联网冲垮。在移动电子商务的洪流下,那些带来了消费者交易成本的中介业、零售业将被冲垮;在MOOC的冲击下,试图把教育封闭在校门内的过时教育理念将被冲垮;甚至,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下,沿用层级理念而非连接理念的传统组织也将被冲垮。所有人、所有组织都应该反思一下,我是顺应连接的,还是阻碍连接的?

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学习,将冲垮各种阻碍智能学习的力量。凯文·凯利曾经观察到一个现象,他发现,凡是经历了“图灵化”(即被智能学习所渗透改变)的行业,其开放的姿态远远超过未经历“图灵化”的行业。那些阻碍智能学习的力量,主要保存在那些在所谓行业规矩、传统经验庇护下的行业,例如,传统的市场调研、传统的体育教练、传统的医疗保健等,它们都将被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学习洪流所冲垮。

未来的时代,生产力跃变的典型标志,表现为互联网的复制性传播、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大数据的智能学习,这些新兴生产力对于传统模式、传统业态的冲击,将是颠覆性的。许多传统的堤坝注定将被冲垮。

预言12:即将被颠覆的行业

●如果一个行业的价值,主要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加工,那么这样的行业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如果一个行业的价值被绑定在信息处理与加工上,那么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后,会在整体上替代原有行业的生产、分发与盈利方式,会使原有行业的模式消失,如图书出版、纸质媒体、电视机、电视内容制作、音像制品等行业将发生巨变。

从分发渠道上看,以往依赖于专用介质(纸张、音乐播放器、传统电视机)的信息分发机制,已经大量地被手机、PC、平板电脑等替代,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视频客户端、音乐客户端所替代,也就是说消费者将不再通过传统专用介质来获得信息。

从内容获取方式上,逐渐从单向获取变成双向乃至多向互动。例如,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消费者不再仅仅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为可以通过评价、分享、再加工等手段影响内容制作的人。

从生产方式上看,以往精英化的媒体内容制作正在逐渐地“去精英化”与“去中心化”。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音频或视频信息,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爱好者团队正在变得越来越专业,使得内容制作的垄断完全被打破。

从盈利模式上看,纯粹的信息内容消费很可能完全消失。其中,越来越多的新闻资讯以免费形式发布,但其价值通过广告售卖、社交游戏、向电商导流等方式弥补。而电视、电影节目的原有客户,也正在被分流到PC或手机上,更准确地说,被分流到互联网上,这也将带来盈利点的转移。

移动互联网几乎从所有环节完整地颠覆了这些行业,这种颠覆已经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纸媒亏损乃至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销量下降,传统电视产业在智能电视冲击下尽显疲态,唱片业作为一个行业几乎整体消亡,就像曾经遭受过降维攻击一样,成为一幅人们记忆中的画卷。

●如果一个行业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对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垄断优势,那么这些行业的传统优势将被大大削弱

随着每个人、每个商务机构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整个世界的信息壁垒整体在不断降低,原有靠信息不对称生存的机构,自身的价值将大打折扣。比较典型的如批发、零售、中介等行业将发生价值流失。

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门槛和壁垒,使得供需双方可以越来越便利地进行匹配,这并不意味着中介一定会消失,但中介的承载者却由传统的中介店面变成了互联网。求职中介、租房中介、劳务中介等,将越来越多出现在互联网上。

移动互联网使得原有稀缺的资源不再那么稀缺。比如地段,是零售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苏宁经过多年的鏖战之后终于力压国美,占据了中国大中城市更多有价值的地段。但是,电商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85 后、90 后开始在电脑前完成购买,曾经的稀缺地段带来的优势正在被这样的潮流压低,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使得零售、支付和理财体验发生根本变化。今天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便利对比、了解他人评论、找到最划算的买法等手段完成交易,这都是传统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好的体验在哪里,更高的性价比在哪里,用户就在哪里,这正是余额宝撼动传统基金的原因所在。

●如果一个行业的价值,主要来自经验驱动,那么这个行业极有可能发生质变

比较典型的如广告、调研、医疗、教育等行业,这些行业将发生模式性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这些行业的基础运作模式,所有基于规模思想的运营将变为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运营。例如,教师可以更便利地获得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与评估,保健医生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更准确地了解客户的身体变化,这都将使这些行业的模式由“资源组织与提供”变为“需求收集与响应”。

这些行业在新技术新模式的驱动下可以变得更加精准。如完全个性化、一对一的广告投放;如依赖于用户行为分析,而不是简单问卷回答的市场调研;如根据病人健康数据的医疗保健,病人的身体数据信息会跟随电子病历永久保存,病人每天的各种作息饮食数据上传到云端,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即可更加精准地判断和诊疗。这些行业的经验驱动很大程度上将变为数据驱动。

预言13:即将被颠覆的商品

互联网的复制性传播、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学习,这些新兴生产力对于传统商业的冲击将是颠覆性的。许多传统商品最终将消失。

●那些负责信息生成、呈现、传播的许多商品终将消失

CD、DVD、MP3、MP4等作为数字化内容的存储及输出设备,未来均会升级为更加智能化的终端,或者被新型终端替代,数据的获取方式也会变为通过移动互联网直接从云端获取,而不是通过人工下载的方式来物理获取。

车载GPS系统终将消失。未来所有智能手机上都装有地图及导航软件,这种智能手机导航软件丝毫不逊于车载GPS系统导航,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零购买成本,还可以自动下载升级而非人工下载,这些都将使得独立GPS装置将逐步退出市场。

虽然不会整体灭绝,但绝大部分报纸以及相当多的书籍将消失。未来的人类将通过智能终端、智能屏幕来实时获取信息,这使得传统纸质媒体“信息二传手”的价值毫无意义。而传统书籍,由于人类未来阅读模式的变化,也将造成有相当一部分的消失。

低端数码相机将消失。智能手机行业正在加速改进摄像头质量,令低端的傻瓜式数码相机几乎遭到彻底淘汰。虽然仍有一些消费者,较之自己手机上的摄像头,更喜欢低端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功能或看重其电池寿命,但是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些消费者的诉求将最终得到解决。

●那些负责帮助人完成操控、衔接某种资源的商品将消失

传统的钥匙、门卡、机械锁将在未来被智能锁淘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非机械钥匙用户用户ID识别,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磁卡、射频卡、TM卡等。智能锁将在便利性、安全性、互动性等方面带来更加强大的智能体验。因此,传统锁具行业将在未来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传统的实体车钥匙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制造商已经开始在很多新车中引入智能钥匙,包括无钥匙开锁、按键启动、驾驶者档案和遥控启动等功能,令新车购买者更青睐这种新的智能系统。借助于一系列应用程序,驾驶者可以利用软件解锁并且发动汽车,汽车钥匙的未来或许在于应用程序商店之中。

传统的遥控器将消失。无论是空调、电视、灯,传统的遥控器将逐渐被智能手机所代替。智能手机将逐渐成为“一站式”的操控设备,帮助人完成对各项智能家居或家电的操控。

●那些在本地进行信息计算、处理的商品将消失

传统架构软件将逐渐消失。传统的软件部署应用方式,将被基于SAAS模式的云端轻型软件应用模式替代,也就是说端只负责界面呈现,相关信息在云一侧处理。未来的软件,将是基于端的移动互联和基于云的服务集群。

传统电视将逐渐消失。到2018年,中国的电视机将全部智能化,大部分电视播放内容(或用户自选内容)将通过互联网而非有线网进行传播。

传统录音笔、麦克风将消失。人们对于声音的记录存储需求,将通过云和端的模式,在会议、演讲、培训、教学的过程中,由未来的智能麦克风直接传输到云端存储和再利用。

传统智能手机终将消失。人类正在数字化,数字化的人类需要互联。智能手机的出现仅仅是这种进化的开端。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获取的信息必须得有一个显示屏来展示吗?处理信息必须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吗?为什么用户需要带着一个笨拙还很容易没电的手机?未来,将会有更好的方式来推进数字化互联。此方向上初露端倪的科技产品有智能化穿戴设备、全息投影技术、智能传感器、柔性屏幕及相关硬件、生物电池,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初级阶段”的智能手机被淘汰。

与以上商品相伴相生的业态,如唱片店、唱片公司、影像店、电子数码零售店、数码产品公司、车载导航专卖店、书店、出版社、报社、数码相机制造商、传统软件开发商、传统电视机厂商、智能手机厂商等企业,也面临着被颠覆的困境。

预言14:即将被颠覆的企业

许多传统企业,在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之后,其弱点暴露无遗。相当多的传统企业将被击败。

●缺乏真正的不可替代性的企业

就中国市场的特定情况来看,许多传统企业今天之所以能取得领先地位,要么来源于行政性垄断半垄断地位,要么是大规模制造带来的低价优势,要么是如实体分销渠道网点的特定资产优势,但大多在产品和服务上缺少真正的不可替代性。

例如,食品、饮料、制衣、家居、家电、3C等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真正优势来自于价格和渠道,电信、传媒、出版、金融、专业服务等行业,大部分企业的优势来自于早期的行业管制带来的政策红利,但究其产品而言,同质性极强,缺少独有的差异化竞争力。这种可替代的领先往往是脆弱的。

●维护行规陋习的企业

许多行业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行规,无论看起来有多奇怪。例如,有些垄断企业霸王条款式的收费、旅游业必须购物的潜规则、分销行业层层加价、家具家装行业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暗藏猫腻等。这种行规往往为行业内的各企业共同遵守,消费者则必须对这种行规妥协。这些“行规”存在的表面理由是行业特性或国际惯例,但真实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由于这些“行规”为传统企业带来了利益,因此在革除行规陋习上,传统企业必然缺乏足够动力,这为来自于互联网的挑战者提供了机会。从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企业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只不过是把本该属于客户的价值从种种行规陋习中抢回来,还给客户而已。许多传统企业应该看到,凡是不符合市场规律,不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东西,早晚会被改变。要么自己改变,要么被别人颠覆。

●客户规模大而又不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

“大”,一般情况下都是优势,甚至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在竞争的闪转腾挪处,“大”的劣势会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当面临对手攻击时,领先者的“大”往往会对其行为带来明显的束缚。

例如,面对电商的侵入,出于整体收入波动的担忧,以及对传统渠道利益格局的困扰,许多传统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时往往极为保守从而被越甩越远。再有,传统企业出于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兼顾而反应缓慢,如担心开展电商后转向中低端群体,从而影响VIP客户的感知,因此在品牌和价格策略上顾虑重重。还有,传统企业长期习惯于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对于差异化定制运营的能力没有准备,这在互联网带来的个性化定制浪潮下显得尤其不适。

因此,这种“大”在许多时候容易把传统企业置于攻守两难的尴尬处境中。互联网企业针对这一点,大多运用低价切入,充分利用传统企业的价格两难来壮大规模。同时,互联网企业作为天然的客户经营型企业,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握极为重视,这也将撼动传统企业的竞争根基。

●对于用户基础身份、社交行为、时间份额长期“失守”的企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在于能够对用户进行准确的基础身份识别,这些网络身份识别是后续商业服务的前提,是大数据积累的基础,也往往是企业保持用户控制力、强化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关键所在;关键成功因素之二,在于社交对于商业的影响与导入作用越发明显,和用户做生意,越来越需要以社交、交互、人际为前提;关键成功因素之三,在于必须有规模性客户群的规模性活跃,才有后续的生意。未来的商业逻辑将变为,哪些领域是用户较高注意力投入、较多时间精力投入的,哪些领域往往就隐藏了大量的新型业务的增长空间。用户基础身份、社交行为、时间份额,这些要素对于传统企业的战略转型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长期失守,使自己完全暴露于互联网竞争对手的跨界炮火之下。

●无法同时驾驭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的企业

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并不容易,其最不容易的地方在于,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同时驾驭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好这种平衡。

一方面,传统企业必须保持并增强既有的传统优势,包括从经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的拓展、从城市到农村的拓展、从核心人群向低龄或高龄人群的拓展、从常住人口向非常住人口的拓展、从占有市场的大块份额到占据零散份额的拓展、从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的拓展……这些战法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证明是继续有效的,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助力传统企业在传统业务轨道上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演进,传统企业将越来越深度地踏入新经济轨道。在这个轨道中,面临着许多与传统工业经济轨道完全不同的挑战,传统企业需要掌握如何在应用层面实现对客户的长期深度黏着,要掌握如何把这种黏着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要掌握如何进一步打造全新的商业价值链,要在商业价值链上重新选准自己的定位。

驾驭两种完全不同商业逻辑的业务,意味着这些传统企业会长期痛苦于规模化商业思想与新经济商业思想的“兼收并蓄”,痛苦于新老业务的资源争夺,痛苦于两条轨道带来的文化冲突……这些极具挑战性的困难,将击垮大批传统企业。

预言15:即将被颠覆的职业

在进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之后,许多职业的前途和命运将被改写。有些职业可能会消失;有些职业不会消失,但从业者会面临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有些职业仍会延续,但该职业的内涵已经发生极大变化。

●纸媒记者、出版社编辑、电视台编辑

在互联网近乎为零的复制传播成本下,所有从事信息编纂、加工、搬运的职业都将受到很大冲击。其中,媒体业受到的冲击最为剧烈。大批报纸、杂志将消亡,许多纸媒记者需要寻找新出路,这些传统纸媒曾经拥有的影响力逐渐被新媒体接掌。出版业遇到的衰亡周期比一般纸媒要缓和很多,但也将遭受颠覆,人类未来的书籍阅读大部分将在智能终端完成。传统出版在未来阅读模式的冲击下,出版社编辑们的日子日益艰难。此外,由于智能电视+互联网成为收视主体模式,传统基于有线网络的电视台,其收视份额将大部分流失,观众的注意力被互联网内容吸引,电视台编辑们也将步入窘境。

●行业分析师、市场调研员

在大数据提供的分析能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用户的数据需求挖掘,将直接来自于带有智能感应器的商品本身、线上渠道、互联网客服渠道等。从这些渠道中可以直接发掘用户的行为与需求,使得街头拦访、电话调研等传统调研手段逐渐失去市场,传统的市场调研员也必须转行。此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有机会共享大数据资源,并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如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表现、某行业涨衰周期、某市场增长前景等,这种行业分析能力开始变为一种企业普遍拥有的能力,许多不适应这种转变的行业分析师将被淘汰。

●零售人员、批发贸易人员

在电商的冲击下,“凡是有中介的地方,就应该进去”。中介意味着交易成本,互联网的价值就在于准确实现买卖双方的匹配,砍掉中间环节。越来越多的85 后、90 后一代开始不进入实体店面,而把主要的购买行为都放在网络上。因此,可以预料到的是,那些成本高、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增值、无法营造极致体验的零售实体店面将面临关闭或亏损运营局面,大批从事中介式贸易的贸易公司也很难生存,相应的从业者压力很大。

●企业网管、企业级软件程序员

在云计算以及BYOD的趋势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业务“云”化,包括IT维护管理外包,这将使得部分不能创造增值价值的企业网管丢掉岗位。而传统企业级软件面临的压力在于,一方面是云计算带来的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以社交软件为代表的个人消费软件开始进入企业级市场,改变了企业级软件传统的模式和架构,还有在去IOE趋势下的整个企业级市场生态体系重塑,这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级软件公司程序员的职业生涯。

●导游、猎头

在未来的旅游业,面向旅游全流程的O2O服务日益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将逐渐影响到旅行社的生意。游客提前通过智能代理进行路线规划、酒店预订、车辆预订,在景区通过智能手机与景区景物建立连接听取讲解,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导游的工作。同样,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招聘连接也将越来越精准有效,这一方面帮助人才准确定位自己的择业方向,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准确筛选自己的合适人员,这也将对传统的中低端猎头造成冲击。

●教师、培训师

MOOC对于教育界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既包括K12教育,也包括大学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企业培训。以往传递知识的教师和培训师,所面临的竞争主要是本校或者本专业的同行,但在MOOC的趋势下,知识工作者开始面临全球竞争。如果教师、培训师的课程缺少价值,会遭遇学员用脚投票。现实情况是,他们可以通过MOOC收看到全球第一流大师的课程。在这样的趋势下,很多教师、培训师将被互联网淘汰。

●市场营销总监、战略规划总监

相当多曾经表现抢眼的市场营销总监,会感觉越来越不适,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知识结构、主要技能甚至营销价值观,还不能适应社交网络、数字媒体时代的营销特征。相当多的市场营销总监在到达中年后将被淘汰。而许多传统企业的首席战略官,也将对于充满不确定性、非连续性的、跃变性的战略规划,没有做好方法和观念上的准备,传统的战略规划日益失效,新型的战略规划方法论还没有成型,这些都将使得许多战略官日益被边缘化甚至淘汰。

●许多被冠以××长、经理、总监的企业中层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中,企业管理的基本范式发生改变,基于垂直管控思想的层级制,将逐渐让位于基于价值交换思想的网络节点制。层级被消灭,并转化为节点,能创造价值的节点保留,不能创造价值的节点退出。位置、经验、名头都是虚的,能不能创造价值是唯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