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到外说健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脾——中央之神明

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下腹部。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厘米,宽6-8厘米,厚3-4厘米,重110-200克。脾脏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脾门与胰尾相邻。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中医认为,脾为“中央之神明”,在防病和养生方面有重要意义。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注意饮食营养,患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

脾脏健康自测

脾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论其作用时,往往脾胃联称。脾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输送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正常运行。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送到其他脏腑以化生血气。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气”,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而这种动力的产生,则有赖于脾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脾能运化水湿,和水液的代谢有关;同时脾还与四肢、肌肉等有关,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人就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

然而,一旦脾脏出现病症,我们的身体将很难维持健康状态。因此,关注脾脏健康也是养生保健的一个主要方面。下面是脾脏出现病症后表现的症状,你可以对照以下症状自测一下自己的脾脏是否健康。

1.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2.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顽固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3.全身水肿,腰以下更严重,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4.血便并呈紫黯色,甚至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如果经常出现上述症状,那就表明你的脾脏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已经患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

这样做,很伤“脾”

炎夏贪食冰饮易伤脾

祖国医学认为,“脾”相当于人体的消化系统,不仅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还和人体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同时脾也负责供应身体其他器官与脏腑组织的营养,因此想拥有强健身体、远离疾病威胁,就应该先拥有健康的脾胃。然而很多人却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图一时之快,炎炎夏日常大量进食冷饮。专家认为,“脾”容易被外在的环境、病菌,甚至内在情绪变化或体质因素干扰,导致脾的功能无法正常工作,轻者胃口不佳、便秘、腹泻、腹胀、头晕、疲倦,重者会出现中气下陷、内脏下垂、便血、尿血、眩晕、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因此炎炎夏日大量进食冷饮最伤脾。

过思伤脾又伤身

“思”作为人体的一种情志活动,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必需的。一个人如果不会思考,则无法立足社会,不能正常地生存下去。但是,当人们面对某一问题思虑过度,或者思虑时间过长,百思不解仍思不止,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所能承受的限度,而在思想认识上,又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转移这种不良情绪状态时,思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从而造成各种疾病。相关专家认为,如果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诸如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中医认为,过思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对脾脏不好。

家庭保健师告诉你

从饮食着手保护脾胃

脾胃虚弱是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不足的病证。因为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证。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送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或发生失血等症。因此,健脾必须注意饮食。健脾的食物主要有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肉、蛋、奶类、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藕、栗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葡萄、红枣、桃、杏等。

多吃豆角可以健脾胃

豆类蔬菜主要包括扁豆、刀豆、豌豆、豇豆等,大部分人只知道它们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好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其他蔬菜,却不知道它们还具有重要的健脾功效。中医认为,豆类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尤其适合。

饮食不要过寒

注意不要过食冷饮,特别是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以及婴幼儿,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伤及脾脏的阳气,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脾胃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中医学把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即喜、怒、忧、思、恐称之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脾在志为思。就是说,正常的思虑、思考是建立在脾气旺盛,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基础上的。而且,正常的思虑、思考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当思虑、思考太过,才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最主要的是影响脾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或气结,使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晕目眩等临床病理表现,即“思伤脾”。这也就是说,要想保持脾胃健康,首先就要保持好心情。

药补不如食补

1.黄精粥

此粥补脾胃、润心肺,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童子痨等症。

材料:粳米100克,黄精30克,白砂糖30克。

制作:先将黄精洗净,加清水煎汁去渣,澄清后取汁,与淘洗干净后的粳米一同加水煮成稀粥,待粥成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食用:佐餐食用。

2.猪脾枣米粥

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

材料:猪脾2具,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调味。

食用: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3.蘑菇炒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补肾固精、长肌肉、润皮毛、滋养强壮等功效。尤宜于春季食用,一则能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

材料:干蘑菇15克,新鲜山药300克,芹菜100克。

制作: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也切成相同大小。油热后,依次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食用:佐餐食用。

4.砂仁肘子

此菜具有温脾止泻、调中安胎的作用,冬补最宜。

材料:猪肘500克、砂仁20克,大葱10克,姜5克,盐3克,花椒3克,料酒5克,香油5克。

制作:肘子刮洗干净,控干水分,用竹签扎满小眼。葱切段,姜切片,砂仁研成细末。把花椒、盐炒烫,倒油晾到不烫手时在猪肘上揉搓,放在陶瓷容器内腌24小时,中间翻1次。把腌好的猪肘子再刮洗一遍,沥去水分,在肘子上撒上砂仁粉,用净布卷成筒形,再用细绳捆紧,盛入容器内,放上葱、姜、料酒,置于大火上蒸30分钟,取出晾到不烫手时解去绳布,再重新卷紧椠上,上笼蒸1小时,取出晾透,解去绳布,抹上香油以免干燥,食用时剖开切成薄片即可。

食用:佐餐食用。

以外养内,我有我方

按摩腹部可健脾

具体方法:

1.仰卧在床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

2.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影响消化功能,这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装100克炒热的食盐,放在脐上三横指处,此法有暖脾散寒之效。

健脾养身操

第一节:把右手举起放在右耳旁,让手掌心向上,如果刚开始感到掌心向上很吃力,也可以让掌心略略向前,以让自己身体舒服为原则。

第二节:将右肩向前和向后活动,幅度大小可以自己掌握,这时人会感觉到自己的右肋部位有热气冲出,如果没有感觉到可以多做几次。

第三节:先以右手拿揉左手臂,再用左手拿揉右手臂,自上而下各5遍后,施掌擦法,先左后右,从肩至手做5-10遍。最后,双手握拳,双臂做旋转,屈伸活动。

第四节:用双手拇指捻揉面部两侧及太阳穴,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捻10-20遍。再用双掌摩擦头面部10-20遍,犹如干洗头面一样。然后,重点摩擦鼻部周围以发热为好。要求手法宜轻勿重。

第五节:站立,两足距离与肩同宽,全身自然放松,两手置腹两侧,上身后倾约30度的同时,用鼻徐徐吸入清气,意入丹田。双手按腹约5秒钟后,缓缓弯腰约90度,双手扶膝部的同时,口呈圆呼出浊气。以上为一遍,连续做5-10遍。要求思想集中,动作协调。

第六节:两脚张开,约与肩同宽,脚趾稍向外张,以感觉身体舒适为原则,右手上举,位于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活动,觉右胁部有热气冲出来为度,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也一样可以做此动作,几秒钟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

脾虚

1.猪胰汤

材料:猪胰1-2条,薏苡仁、黄芪各30克,淮山药120克。

制作:先将淮山药、黄芪煎汤取汁,与猪胰、薏苡仁共煮汤,汤沸调味即成。

使用:可常服。

2.参芪粥

材料:党参、黄芪、淮山药各30克,半夏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先将黄芪切片,与半夏煎汤2次,共取药汁约2碗,混合后,分2份。于早、晚各用1份,与大米、淮山药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加入白糖混匀,煮沸即成。

使用:早晚空腹服食,连服3-5日,也可常服。

3.蚕豆鲫鱼粥

材料:蚕豆90克,大蒜30克,鲫鱼2条,生姜少许,大米适量。

制作: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起油锅,放入鲫鱼,煎香铲起。蚕豆、生姜、大米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再放入大蒜,煮10分钟,调味即可食用。

使用:可常服。

4.高粱猪肚粥

材料:高粱米90克,莲子肉60克,猪肚60克,胡椒9克,大米适量。

制作:将高粱米炒至褐黄色有香味为止,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把猪肚、莲子肉、胡椒、适量大米洗净,与高粱米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高粱米熟烂为度,调味即可食用。

使用:可常服。

5.五香槟榔

材料: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白蔻仁、砂仁各10克。

制作:混匀入锅加盐及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焖煮至药液干,停火待冷取出槟榔,剁成黄豆大小碎块,瓶装备用。

使用:于饭后嚼食槟榔9粒,连吃月余。

6.茯苓粉粥

材料:茯苓细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枚。

制作:先将粳米、红枣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煮沸,加少许白糖调味。

使用: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7.八宝饭

材料:薰米50克,白扁豆50克,莲子肉(去心)50克,红枣20个,胡桃仁50克,龙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制作:将前3味泡发煮熟,红枣泡发,胡桃仁炒熟,糯米蒸熟备用,在大碗内涂抹一层猪油,放入青梅、龙眼肉、枣、核桃面、莲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后放熟糯米饭,再上蒸锅蒸10分钟,把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可。

使用:可作点心服食,一次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