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想得太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你是否总是想得太多(1)

想太多,让你成了问题先生

你想太多了。这句话很普通,但出现的频率很高。有时候我们还会埋怨别人,“你想太多了”。可是人难免不是以责人之心责己,于是便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想太多了。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想太多,但是不能控制自己,还得去想,有时候却不能自知,因为想太多成了问题先生。

问题是想出来的

好多问题都是想出来的,如果你改变想法,人生定会有大的改变。心理学家在一个班的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爱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送她回家。大家有意识地从心里认定她是一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不到一年,这位姑娘竟然出落得很好,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愉快地对人们说自己好比获得了新生。因为她改变了想法,不再去思考消极的事情。所以以前最愚笨、最不招人喜爱的姑娘不见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不能想太多,想太多放不下,只是你自己的修行不够而已。

有个故事说,一位老和尚和小和尚要过一条小河去拜访另外一个山上的高僧。他们到了河边的时候,刚刚下完雨,河里的水流比平时要急得多。河边有一位美丽少妇,大概是因为水流湍急,不敢过河。

老和尚便走过去,主动背那位姑娘过河。过了河,那位姑娘向老和尚表示了感谢就和他们道别了。接着,他们继续赶路。

等到他们拜访完那位得道高僧以后赶路回家的时候,小和尚不解地问那位老和尚:“您经常教诲我们戒色,您为什么还要背那位姑娘过河?”

老和尚一愣,好像是想不起来的样子,过了会答道:“我都已经放下了,你还没有放下吗?”无疑这个小和尚内心想了一路,困惑了一路,还没放下。但是老和尚几乎已经忘掉了,在老和尚心中,这事平常得不值得记忆,这只是日常行善而已。

再比如,去咖啡店等人,一想晚了要给对方不好的印象,便焦急得不行。可是当你到达的时候,对方却也晚了,告诉你两个半个小时后才能到。然后你在这两个小时内,认识了其他有趣的人,还看了一本书,不但担心没了,还收获颇多。

很多事情都是想出来的,不想就没有。做一个“庸人自扰之”的问题先生,一点也不好。所以做人不要去想太多。要去想也不要想那些让人焦虑的事情,只管想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本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少想多做、摒弃杂念去生活,你会发现更好的自己。

不要被他人的观点左右了自己

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无论是谁,都会受到他人的观点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让别人的影响把自己变成问题先生。

诚然,多参考他人的观点才会少犯错,社会才会井然有序。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一个标志,我们不能够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们当然不能不受其他人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完全被外界所支配,“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你做什么都会被束缚,无法随意思考、无法随意行动、内心受拘束……你可曾意识到,他人的观点已成为束缚某些人的手铐和脚镣?

为了既不束缚于常识又不误入歧途,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尺度”。我认为,“尺度”,即在遵守社会常识的前提下,独自做出不拘泥于常识之判断的指南,是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万事万物的一种根据。

就像一个小品讲述的:新媳妇做面条拌面时,一会婆婆说稠,一会大姑子说稀,结果新媳妇不停地添水,添面粉,添水,添面粉……最后,面没做好,所有的人都晕了。怪谁呢?婆婆和大姑子都怪新媳妇呢。如果我们碰到类似问题,要首先从自己的身世去找原因。因为只有亲力亲为去做几次,才有可能知道什么是适度的,而不是听别人说如何如何。

禅语“冷暖自知”强调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这句禅语的意思是说,放在容器中的水,我们仅仅靠目视并不能判断到底是“冷”还是“暖”。除了实际触摸或喝过以外,我们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判断其“冷暖”。换言之,实践比思考更重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无论我们想获取多少“知识”,都可以轻松得到。你要是想知道什么,只要去网上检索,多看看网友给出的各种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会知道。

至于是否马上得到准确的答案,可能有些是直接的,有些还需要一个理解和分析过程的。网络信息繁多、网友观点不一,这些都需要你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迷惑、不被他人的错误观点所左右。

不必焦虑太多,好多名人和你一样

有研究显示,人的智商、天赋都是均衡的。有的人在未发现自己的才能时,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长处,学无成就,做无成果。这可能是因环境条件或形势的迫使而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然后在坎坷中就忘却了自己要走下去的路途。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坚定信心。那么我相信一定会有结果的。而且,有很多例子表明,那些名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有时候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比我们面对的问题还要多。

达尔文在其《自传》中表明,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伟大的马克思有许多天赋,但他在写给燕妮许多诗后,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杰出的诗才,并作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现在,是不是迷惘和犯错时,能够让自己的心理平衡,不再焦虑自己是这不会那不会的lower。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事业。同时,人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有时候甚至缺陷十分明显。不同的人,身体素质、情商、智商等必然千差万别。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富形象,善于表演。只要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我们的机遇或早或晚、或近或远都会到来。

只要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坚定的想法,认准自己的目标,一件事一件事的去解决,就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也有能够大放光彩的一面。

你总是幻想得太多,却行动得太少

很多时候你感到自己拥有万丈豪情、鸿鹄壮志,但往往事与愿违,甚至是一事无成。究其原因,可能是你幻想得太多,却行动得太少。

当你专注于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时,你必须先将你以前所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放在一边,自己切断后路。从现在开始,只剩下你和你的梦想,你已经不能走回头路了。就像你刚凭借一根马上要断裂的蔓藤越过山谷一样,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你已经站在山谷的另一边,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你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完成你的梦想。

如果你将“如何”完成你的梦想和“什么”是你的梦想混为一谈,那么你将注定此生平庸,永远都难以将你所欲求的变成现实。因为这个“如何”将会一直打击你,并阻碍“什么”的完成,最后你将失去尝试和跨出下一步的勇气和信心。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是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分歧点就是: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最后,终于实现了梦想。和西尔维亚相比,显然不去空想只去找办法实践的辛迪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选择太多,需要放弃的也多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位智者让他的徒弟们去找最大的麦穗,结果徒弟们穿过一片麦田,几乎都是两手空空而归。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最大的。我们经常要面临很多选择,就像很多网购的人,之所以自嘲自己是剁手族,那是因为一上网购站便觉得“这个也好看,那个也不错,这个便宜,那个款式新……”最后都放到购物车里,这就是不知道如何抉择造成的。

给自己定位,明确好人生方向

我们知道买再多的鞋子,平时都只能穿一双。其实人生也一样,很多时候你只能够选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必须要为自己定好位,选好方向。

例如,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过去了,他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王阮亭”诗有别才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小有成就。后来,他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本书。从此他更加立定志向,终生于祖国史学研究。

给自己定位,不是死硬的强求,而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专长的一种变通。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研究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心无旁骛攻其一点,取得进展,由此及彼,不断扩大。

“认识你自己”被公认为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最终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有可能渐趋圆熟而迈向充满机遇之路。也能够避免很多人生不必要的麻烦,活出一个通透的自己来。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民国元老于右任老先生,一生饱经沧桑,却能淡泊宁静,荣辱自安。他的高寿养生之道,就是悬挂在客厅中的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人生数十年如一日,苦是一日,乐也是一日。一个乐观的人,可以把不如意的事看成是上天最美的恩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如意,何不“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多接受正面积极的信息呢?其实不管是做什么,都应该摒弃一些多余的思想,只留下自己一心想要达到的目的。

向好的方面看,好的情绪就会有好的导向,促成事情往好的结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