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要功利,不要急功近利
功利让你以终为始
功利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不好的词,但我个人觉得功利没有什么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做事,围绕一个目标展开活动才不会迷失自己;从小的生活细节来说,哪怕是别人请我们吃一次午餐,也可能是有功利心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想通过这餐饭得到一些东西,也许是想得到一点安慰,也许是想交换到一些信息。
功利没什么不对,人生俗世,难以摆脱对名利的追求,而且名利的确会帮助人们实现一些生活梦想。就像网络上流行的一则消息:“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得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飞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什么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
一位网友的一条既没牵涉丑闻又跟八卦无关的寻常微博,只是说了一件关于梁朝伟的旧事,却在两天内引来了大量网友的围观。无论消息真假,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实现一定程度的淡然和随性的生活,也需要在保证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衣食无忧才能安然恬静,谁有权利来指责一个人对名利的追求呢?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无所求、完全地顺其自然,做事没有功利心是不行的。
我想提醒的是,功利没有错,急功近利反而会坏事。
拿人脉来说,急功近利地想利用别人去得到生意或是其他的东西往往事与愿违。人脉一定要被善用,但是尽量不要被迅速消费,否则每个人想到这事一定会不平衡,自然没有长期交往可言。
如果一个人急功近利,虽然明确自己的目标,但却容易贪图省时省力。殊不知,有的力,一定不能省。
现代生活,人们都崇尚省时省力。例如,以前我们写信给一个人,细腻的情感通过笔端流淌出来,在文字的起承转合间似乎都能看到写信人情绪的流动。现在有了手机、短信、微博,我们会发现,联系多了,感情的分量却轻了。
因为我们省力了,在别人的眼中,自然就轻了。
有的力不能省
有的公司会给客户发资料,会雇人来抄信封。抄信封是个苦差事,可能刚开始写十几封的时候不觉得累,但时间一长,写的字都是一些重复的省名、市名,而不是丰富的文字,那简直是又累又枯燥的工作。
为了不浪费人力,一般情况下,公司找人来外包做这份工作。
既然花钱费力,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一定要人手工写上去呢?
想一想我们在收到各行各业的直邮印刷品广告时的反应,如果信封地址是打印上去的,虽然整齐美观,我们却厌倦这种“印刷品”直邮广告。其实,利用手写的商业印刷品人情味足,有书信特有的亲切感,易被人们所接受,大大提高了直邮广告拆信的比率,效果还是特别明显的。
举这个例子,不是教大家如何写信封,而是要通过这个事情去说明应该如何跟人建立真正的交往关系。
别总想省力,而应该想朝着一定的目标用力。
别贪恋免费的午餐
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专业人士。如果有机会认识,应当交换名片,给彼此留个好印象。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宁愿不留印象,也不要留下糟糕的印象。
我曾和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在一次聚会上遇到这样的一件事:当时我们正在聊天,在场的某一位女士,听说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就走过来了,开始和朋友搭讪。朋友是一个涵养非常好的人,面对殷勤的女士提出的问题一直都耐心回答。
可是这位女士似乎越来越有兴趣了,她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问题越来越多。这时候,我发现朋友的态度有点不耐烦了。因为我了解朋友,他不耐烦的表现通常不是冷言冷语地面对别人,而是态度变得沉默。朋友越来越沉默,即便这样,这位女士似乎还是很有兴致。
直到最后,朋友的话越来越少,说出来的字少到个位数的时候,这位女士居然还是纠缠着不放。朋友终于失去了耐性,冷静地说:“您如果还想做更多的咨询,请联系我的助理,让她告知您咨询费的情况,预约上门咨询吧。”
听完这句话,这位女士才连忙点头离开了。
虽然这位女士影响了我们谈话的心情,但是却给我提供了一个案例。生活中,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些疑问。当他遇到专业人士,例如律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难免会有点兴奋。
但是不要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他人咨询。因为对方的工作很明显属于可以收咨询费的工作,如果过多地询问专业上的建议,就会让人感觉趁机占便宜,给人一种不礼貌、没分寸的感觉,会招来对方的不屑。
更何况在聚会的场合,多数人抱着放松心情以及交际的目的来,忽然感觉自己还要有工作上的心态,难免会破坏掉原来的心态,这个人也会给人以不知趣的印象。
合理的方法是互留名片,并且约定时间专程登门求教。你所表现出来的尊重专业的态度,必能让对方对你留下很好的印象,提供的服务也会非常周到。
总之,人们在最初相处的时候,该花的力气要花,该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要付,这样才能形成一份好感。这份好感就将是你日后为人处世,最有效和积极的一份影响力,也是在后期形成友谊的基础。
当然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你引起了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在这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