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张扬,也别太不张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枪打出头鸟,行事要小心(1)

越是张扬的人,就越容易出头,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然而,这个世界往往是残酷的。如果你是一个手持猎枪的猎人,定会先瞄准那只独自先冒头的小鸟,一方面因为目标明显,方便瞄准,另一方面因为对方势单力薄,容易消灭。世界如此危险,我们不得不学会含蓄、内敛。当你太过张扬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自己是否已经无意间成为了别人瞄准的靶子。

高处不胜寒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是人们也都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虽然“水往低处流”,可是我们也都知道低处才能容纳百川。很多人在金钱、权力和地位的角逐中,拼命想让自己往高处爬,可是,即便获得了这些,觉得自己光芒万丈的同时,往往会有怅然若失之感,因为我们往往也因此失去了一些东西,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高处有高处的风景,而低处也有低处的乾坤,虽然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是所要经受的风雨和磨难会更多。

一个人在经历了无数波折和坎坷之后最终登上高位时,也难免会像苏轼一般感叹:高处不胜寒啊!也许在他还来不及志得意满之时,就觉得孤寂难当,面对逼人的丝丝寒气,觉得冷透脊背。

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感受着身边的猎猎山风,体会在万仞之巅云游脚底的场景,此时此刻,再指点江山、傲视群峰一番,不是应该兴奋地手舞足蹈吗,怎么会油然而生寂寞、孤独的情绪呢?这是因为,能够到达高处的人必定越来越少,孤独是身在高处的每个人都必然要感受的。

有这样一个才子,思维非常敏捷,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不过正是因为他的才能最后招致了他人的嫉妒和疏远,结果只好感叹知音难觅,然后仰天长叹,伤怀不已。其实,这种时候,大可以不和他人“一般见识”。要知道,文章并非天成,俗话说“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积累,又怎么让自己的能力日臻佳境呢?有时候,别人的嫉妒不是正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吗?所以,不要害怕别人的嫉妒和中伤,即使高处难走,前路艰辛,也要走自己的道路。

其实我们说“高处不胜寒”,很多时候指的是一些位高权重的人,因为位置的差异,导致很难交到知心朋友,而且要经常提防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拉下来。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站得越高,那里的风寒就越大,一般人往往很难承受。另外,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人生修为或者技巧技艺方面达到极高的境界时,能够与他作伴、真正理解他的人就非常少了,这时候他就难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老虎是一个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虽然平日看起来威风凛凛的,不过老虎也有自己的苦恼,作为这个森林王国里的最高管理者,它在管理工作中可是尝尽了艰辛和痛苦。慢慢地,它终于愿意承认,原来自己也不是那么完美,也有软弱的一面。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动物,它也希望自己可以与其它动物像朋友一样相处,并且从中获得友谊和快乐;同样地,它也渴望有动物能够在它犯错误的时候,给予它真诚的提醒和忠告。

有一次,苦恼的老虎问猴子道:“我们之间是朋友吗?”

猴子听了,夸张地堆起笑脸,回答说:“当然是了,我愿意永远做您最忠实的朋友。”

老虎问:“如果是朋友,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你都不会给我忠告和提醒呢?”

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回答说:“作为您最忠诚的属下,有时候我可能会对您有一种盲目崇拜,所以即使您犯了什么错误,我也看不到,这个问题您也许应该问一问智慧的狐狸。”

于是,老虎又找到狐狸,问出了同样的问题。狐狸眼珠一转,讨好地对老虎说:“猴子说得很对啊,正是因为您太伟大了,所以,一般的动物根本看不出您的错误啊。”

在现实中,有许多身在高处的管理者都会遇到和这只老虎一样的问题,也因此会时常感慨嗟叹。因为身处低位的人,往往因为等级制度和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对管理者的态度像猴子对待老虎一样敬而远之。更何况,在现实中人们的立场往往会更加复杂,有时候即使知道你犯了错误,身在低处的人也不会提醒你,更不会阻止你犯错误,因为你的失误很可能会成为别人向上爬的机会。

这种在高处的孤独很难缓解,当你踏上高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头上的光环与孤独是一起存在的。

乾隆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朝堂上有将臣无数,可是,他依然耐不住身在高处的寂寞,不时地上演一出下江南的戏码,还美其名曰“微服私访”。

作为皇帝,一人端坐、万人敬仰,可是却偏偏得不到最起码的自由,这不能不说是皇帝的悲哀了;即使贵为帝王,坐拥天下、权财无数,也很难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往往有很多人喜欢去羡慕他人的位高权重,一个个趋之若鹜,只看到身在高处能够得到的利益和好处,看不到高处的“寒”。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人情意识自古就非常浓厚,而身居高位的人往往要管理很多诸如考核计酬、用工分配等事务,这就需要权衡人情和规章制度之间的筹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想爬到高处成为位高权重的人就没有看到这重要的一点。

而且,人们往往对身居高位的人有戒备或者讨好心理,很难做到真诚相待,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被身边的人疏远和边缘化。身在高处的人也很容易迷失自己,因为想和他人平等相处,想听到一句真心话已经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也许每一个身居高位的人都想要做到公平、公正,可是这一点也非常困难,因为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却很难得到平衡,因此当事人到底满意与否,往往要看他的心态如何。这样说来,高处也不是那么容易呆的。

很多时候,身在高处时想要持一种清醒、平和的心态是不容易的。想要体会到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就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起起伏伏,也只有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位置,明白人生的含义。另外,也不要将输赢看得太重,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体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别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很多时候,人们经常仅仅凭一时所看到的东西,就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出非理性的判断,这样往往会造成许多痛悔、遗憾和错误,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精神的伤害和物质的损失,所以,别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据科学研究发现,眼睛所捕捉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质世界的表面现象,这些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过了大脑的过滤,但是因为掌握信息的不完整性,有时也会是错误的。世人往往觉得,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都不能够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才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其实很多亲眼看到的事物,也可能仅仅是假象而已,因为人的视野往往也看不到完整的物质世界,只能看到局部。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们从小都耳熟能详。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然而除了拥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之外,其他三人都看不到白骨精的妖精原形。因此,当白骨精变幻成善良纯朴的村民时,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无法分辨出它的真身,也无法相信那些村妇、老妪及老翁的形象竟然是妖怪变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同一句话“眼见为实”,可是事实的本质真的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那样吗?其实,人看到的东西有多少是真的呢?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质的表面。所以,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怎么可以看见什么说什么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妻子独自在家中守候,丈夫时常外出经商。有一次,出门数月之后,外出的丈夫非常想念他的妻子,决定回去探望一下。

可是,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乡,出现在家门口时,却看到了让他非常痛心的一幕:在温馨的灯光下,他日思暮想的妻子正在跟一位陌生男子在一起吃饭,两个人的样子十分亲热,妻子还时不时温柔地给男子夹菜。

看到这一幕,他立刻认定是妻子背叛了自己,于是,在痛心疾首之下,他再也不愿踏进家门了。愤怒的丈夫一气之下毅然调头离开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几十年过去了,丈夫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他对当年看到的事情一直无法释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便想回到家中一趟,解开当年那个让他一直心痛、耿耿于怀的心结。于是,时隔几十年之后,他终于又回到了自己当年的家。

家中,他当年的妻子也已是满头白发,可是,她却依然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看到这种情况,他疑惑地问她,为什么。妻子回答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默默地等他回来,又问他为什么会一走了之,直到现在才回来?

丈夫听了,终于说出了当年的疑问。妻子坦诚地告诉他:那个陌生的男子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因为久别重逢,只是特意来看望她而已……

由此可见,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一个人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只凭眼睛看到的做出判断,不加以验证和证实就草率做出决定,那么就肯定会被各种假象所迷惑,如同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般,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很多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去感受才能体察到。当你放下对眼睛和耳朵的依赖,不再执着于表面的东西时,才能真正获得识别真假、善恶的智慧。

不要认为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了“眼见为实”的错误。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几名弟子被困到了某两国的交界处,他们连着七天都没有好好吃过饭,甚至连一粒米都没有尝到,每个人都饥饿难忍。白天大家都疲倦不堪,也没有力气动弹,只能躺着休息,更别说去寻找食物了。

后来,颜回想办法从别人家里讨了一些大米回来,然后拿到厨房去煮饭。在米饭快要煮熟时,孔子碰巧路过厨房,看到了这样一幕:只见颜回正在用自己的手抓着锅中的饭吃。孔子以为颜回在偷吃米饭,思考片刻,也没有声张,只是故意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

过了一会,颜回进来请孔子去吃饭,孔子站起身,随口说道:“我刚刚做梦,梦到祖先了,在吃饭之前,我们应该先拿这些清洁的食物,来祭祀他们。”

颜回听了,急忙回答说:“不行啊!老师,锅里的食物已经不清洁了,不适合祭祀祖先。刚刚我看到锅里的米饭中飘进了灰尘,就把它取了出来,可是我认为直接扔掉太可惜了,所以,我就自己吃掉了。”

孔子顿时感叹万千,反省自己道:“原本以为眼见为实,可是,没有想到连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实;凭借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衡量一件事情,结果到头来也并不一定可信。看来想要通过外在事物来判断一个人的为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孔子悟出“眼见不为实”的道理来,是在知道具体情况后,明白自己是被眼睛所欺骗,误会了自己的弟子,所以,后悔自己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

魔术最能体现出“不能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的道理。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到过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他们运用各种精巧的道具和巧妙的花招,一次次骗过了人们的眼睛,用精湛的表演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在一个华丽的魔术表演舞台上,美丽的女演员冲着观众们微笑、眨巴眼睛,魔术师先用一个铁盒将女演员的头部套了起来。在接下来的一秒钟内,全场的观众便开始惊呼起来,因为在成千上万位观众的注视下,魔术师将铁盒连同女演员的脑袋一起从她的脖子上移开了一段距离。

观众被这离奇的景象所震惊了,无不瞠目结舌。而且,在此过程中,女演员的脑袋还在对着台下的观众微笑、搞怪。在这个魔术表演中,女演员肯定不是真的被“分尸”了,可是这样类似于“分尸”的效果却成功带给了观众视觉上的错觉和感受。所以,在成功的魔术面前,人们的眼睛和身体都受骗了。

魔术师们所创造出来的非凡魔术,在带给人们精神愉悦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向人们证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所以,眼睛并不值得完全依赖和相信。

遇到事情,倘若完全为表面的现象而蒙蔽,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却不懂得在内心深处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那么,我们就会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对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也会认识不清。由此,我们可以反向推理,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本质,就要学会用心感知事物、体会事物。

很多人问过这样一问题:“眼见非实,耳听为虚”在变成现在所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故事呢?也许,最初只是一个智者想要将自己的训诫传达给自己的弟子,之后这个弟子又继续将这段话传给了自己的弟子……于是,一段话便一直被传下去,最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终于广泛地流传开去。可是,经过这么多人的口耳相传后,智者想要表达的最初意思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而这些话却依然被人们信奉着。

尽管很多人都说不能看见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这样虚实不分的情况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似乎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