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广圣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釋御琉序下

疏:理身則少私寡欲務。以虛心實腹為務。

義曰:少私寡欲,虛心實腹者,上經第十九章云:見素抱朴,少私寡欲。上經第三章云:虛其心,實其腹也。及上所引經文,並解在正經中,向下當辯。務者,總事之名也。君子有常務,《論語》云君子務本是也。

疏:此其要旨,可得而言也。

義曰:要謂機要,旨謂指歸。此經乃理身之指歸,理國之機要。可以言述,固得而言也。

疏:及乎窮理盡性,閉緣息想,

義曰:《易》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窮者,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究盡生靈所稟之性。物理既窮,生性又盡,以至於一也。又解云:窮理者,極其玄理。盡性者,究其真性。玄理真性,考幽洞深,可以神鑒,不可以言詮也。閉緣息想者,隨境生欲,謂之緣;因心繫念,謂之想。於此門中一分為四別。一曰意隨善境而生善欲,謂之善緣。二曰意隨惡境而生惡欲,謂之惡緣。三曰心繫善念,而生善想。四曰心繫惡念而生惡想。雖同因境所起,分為善惡。夫初修道者既閉惡緣,又息惡想,以降其心,心澄氣定,想念真正,稍入道分,善緣善想,亦復忘之。窮達妙理,了盡真性,想緣俱忘,乃可得道。故云窮理盡性,閉緣息想也。

疏:處實行權,

義曰:處者,居也。實者,真諦、玄微,所謂妙本之道也,大乘之趣也。權者,因事制宜,隨俗立教,謂中乘之道以誘開悟,亦猶理國理身之旨。先資權教,後入大道。實教者,上經第三十五章云:執大象,天下往。又云: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又云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也。權教者,上經第三十六章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是也。

疏:坐忘遺照,

義曰:坐忘者,隳肢體,黜聰明,遺形去智,以至乎大通。謂之坐忘。至道深微,不可以言宣,止可以心照。既因照得悟,其照亦忘。故曰坐忘遺照。此皆大乘之道也。

疏:損之又損,玄之又玄,殆不可得而言傳者也。

義曰:為道之人遺麤達妙,損之又損,漸入玄微。玄之又玄,即階真趣。下經第四十八章云: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上經首章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也。此乃得之於玄,會契之於無為,非文字能詮,非言句能述。老君曰:道若可獻,則臣獻於君。道若可傳,則父傳於子。斯固非可言傳也。損者,毀滅之謂也。玄者,深微之謂也。

疏:其教圓,

義曰:行有五教,分為五別。一曰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初教也。二曰見素抱朴,虛心實腹,漸教也。三曰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半教也。四曰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則無不理,滿教也。五曰澹然常存,用之不勤。天地有終,大道無變。圓教也。合此為教,五者俱備,萬行總包,故曰其教圓。圓者,圓通一切,道無不在之謂也。

疏:其文約,

義曰:約,限也,省也。不出二篇,包羅萬法。不曰約乎。

疏:,其旨暢,

義曰:暢,通也。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有宗,事有君。不曰暢乎。

疏:其言邇。

義曰:邇,近也。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曰邇乎。

疏:故遊其廊麻者,自以為昇堂睹奧。

義曰:廊,步廊也。廡,堂下也。奧,內也,西南隅謂之奧。言世儒之士、習道之人,始睹此經,自謂窮理盡性,以極玄微耳。

疏:及其研精覃思,然後知其於秋毫之端,萬分未得其一也。

義曰:沉研鑽極,考情運思,探道之奧,極道之源,箋註詮疏,以求聖人之旨,所得之理逾少,聖人之意逾深。郭象曰:秋毫之端細矣,又未得其萬分之一也。秋毫者,兔秋所生之毛也。端者,末也。

疏: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義曰:此引上經第二十五章,以證妙道之名也。有物者,無中之有,恍惚之物也。混成者,天地未分,謂之混沌。天包於地,混混無端,天地浮載於水中,積聚於氣內,謂曰混元,以其道氣化生,分布形兆,乃為天地。而道氣在天地之前,天地生道氣之後。故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莊子曰:大道者,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吾者,老君自稱也。混成之狀,怳惚之象,先天先地,混然獨立,名號未彰,言語路絕。所以老君強為立字,字之曰道,強為立名,名之曰大。其道廣博,包裹天地,貫穿萬物,故名大道也。

疏:故知大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語其通生也。

義曰: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在太極之表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故謂為虛極之妙本也。以其生天生地,神鬼神帝,故言其通生也。道者,通也。虛者,至無也。極者,至高也。妙者,至玄也。本者,化源也。

疏:莊子曰:太初有無,無有無名者,未立強名也。故經曰:無名,天地之始。

義曰:莊子姓莊,名周,宋國蒙邑人也。當趙文王、齊宣王、梁惠王時,師長桑公子,受其微言,隱於抱犢山,服大丹昇天,署位為太極韋編郎,入侍帝晨。嵇康云:又師涓子,居世時為漆園吏,著書三十三篇,皆言大道放曠無為之理。大唐天寶四載四月,封為南華真人,所著書為《南華真經》。此則引第十二《天地篇》也。太初者,未見氣也。有無無有無名者,無有故無名號也。此名未立強名之道以前,大道無名,強而名之,謂之道。強名之初,天地之始也。

疏:強名通生曰道,故經曰:有名,萬物之母。

義曰:道,通也。通以一氣生化萬物,以生物故,故謂萬物之母。母,茂養之稱也。經云者,指此經首章之詞也,引此首章以證大道之名爾。

疏:莊子又曰:物得以生謂之德。

義曰:《莊子?天地篇》之文也。虛無不能生物,明物得虛無微妙之氣而能自生,是自得也。任其自得,故謂之德也。

疏:德,得也。言天地萬變,旁通品物,皆資妙本而以生成,得生為德。

義曰:德者,人之所得是也。夫三才萬物資道妙用各得生成,無不遂性,故謂之德。旁通者,周遍之謂也。品物者,眾物也。資者,取也,用也。妙本者,道也。

疏:故經曰:道生之,德畜之。

義曰:此下經第十四章文也。引此正文,重明道德生畜之義,用合莊子物得以生之理。此明有以無為本,無以有為用。道德相須,為上下二經之目也。

疏:則知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也。

義曰:真實凝然之謂體,應變隨機之謂用,杳冥之道,變化生成,不見其迹,故謂之體也,言妙體也。莊子曰其來無迹,其去無涯,無門無旁,四達之皇皇是也。因此妙體,展轉生死,生化之物,任乎自然,有生可見而不為主,故謂之用。此妙用也。莊子曰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是也。

疏:而經分上下也,

義曰:冥冥之道,上也。昭昭之德,下也。大聖說經,本無道上德下之別。而詮釋之家,強為箋解,言道非德無以顯,德非道無以明,道無為無形,故居化物之先;德有用有為,故在生化之後。道居先,故處於上;德居後,故處於下。由是分上下二經,亦猶天清而居上,地濁而處下爾。

疏:先明道而德次之。

義曰:妙無生妙有,由精以至麤。次者,亞也,先後之謂也。

疏:然體用之名可散也,

義曰:精麤先後,可兩言之。體精而為本,樸也;用麤而為末,器也。故言散爾。

疏:體用之實不可散也。

義曰:同契乎無,故不可散。散者,分別之謂也。雖因用而有分別,在生化終始、倚伏相須,詣理源實,故不可散。言萬形之殊,含妙道也。

疏:故經曰: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義曰:妙體妙用生於妙無,是同出也。由精而麤,是異名也。混而為一,是同謂之玄也。

疏:語其出則分而為二,咨其伺則混而為一。

義曰:分而為二者,體與用也。混而為一者,歸妙本也。莊子曰:巍巍乎,其終則復始也。

疏:故曰可散而不可散也。

義曰:體用雖異,是何散也。相資而彰,不可散也。

疏:則上經曰是謂玄德,又曰孔德之容,又曰德者同於德,又曰常德不離。

義曰:《道經》之中明此德者,則明道資於德也。

疏:下經曰失道而後德,又曰反者道之動,又曰道生一,又曰大道甚夷。

義曰:《德經》之中明此道者,則明德宗於道也。

疏:是其體用互陳,遞明精要,

義曰:道資於德,德宗於道,是互陳也。互者,交也,差也。陳者,布也。互觀其理,皆達精微,斯所謂不可散也。

疏:不必定名於上下也。

義曰:外分道德之殊,而經有互陳之義,不可以《道經》為上,《德經》為下。今異之者,強而異之,非玄理精要之旨也。

疏:經者,徑也,

義曰:習道之蹊路,登真之徑門。左丘明曰:經者,不刊之書也。精要之道,由徑而通。

疏:又常也。言通徑常行之道也。

義曰:因經通道,斯道常明。故曰常也。因凡悟仙,自仙極果,垂文永劫,普度無窮,太平長生,皆由玆教。故云通徑常行之道也。

疏:每惟聖祖垂訓,貽厥孫謀。

義曰:每,數也。惟,思也。訓,教也。貽,與也。厥,其也。謀,圖也。數思者,虔奉之義也。虔奉聖祖老君垂教之旨,與及聖孫,《詩?文王之什?文王有聲篇》云: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言武王能廣文王之聲,大其成功,而傳國於子孫。言玄元聖祖垂此無為清靜之訓,以及我唐子孫,與此帝圖,傳弘道化也。

疏:聽理之餘,伏勤講讀。

義曰:天子垂拱南面,以聽天下之政。理亦政也。聽政之暇,講讀二經,亦猶乙夜觀書之義爾。臨文曰讀,演義曰講。既宣其文,復講其義,遂為註疏焉。伏勤者,尋繹不輟之義也。餘,暇也。

疏:今復一二詮疏。

義曰:詮,評也。講暢真義,評考玄微,一二敷陳,蓋得其理國修身、無為清靜之旨也。

疏:其要妙者書不盡言。

義曰:要,精要也。妙,玄妙也。精要玄妙,非書可傳。理絕於言議之間,故云書不盡言矣。《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蓋無言之言,窮理之理,庶乎神洞幽賾,了悟忘言,此故非文字可詮評也。

疏:粗舉大綱,以裨助學者爾。

義曰;粗,不精也,麤也,略也。裨,益也。助,佐也。綱,紘繩也,網之上下有紘繩,以總之,故張羅網者整其綱,猶衣之舉領耳。《淮南子》曰舉其綱,萬目張。斯乃總眾目之稱也。舉其大綱,眾目可見矣。言此疏可以佐益講學之人,開廣其聞見耳。竊惟天章煥赫,揭日月以齊光,聖藻精微,與乾坤而並運,深入自然之室,宏開眾妙之門。竦崑閬於詞峰,濬滄瀛於義海。滯邪者望風而懸解,忘返者悟教而知歸。真祖闡至妙於前,睿孫讚玄微於後。二聖垂作,萬古無倫,而猶申裨助之言,示謙冲之訓,益明聖旨矣。

疏:凡六卷。

義曰:凡者,凡例之言,汎舉之謂也。《春秋序》曰:發凡以言例也。上下二經,疏各三卷,亦粗明一生三之意。六者,陰數也。三者,陽數也。三以象乾合乾為坤,離之則為陽,合之則為陰,言此疏包天地乾坤之要,窮陰陽變化之微,故成六卷爾。又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