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戴上包容和忍耐,让坏脾气走开(2)
任何一个人在陷入负面情绪后,都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他们可能凭借一时的莽撞获得过成功,但越是如此,他们就会犯下越严重的错误,以至于连基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都会失去。在案例中,那个脾气火爆的探险者有数次保住性命的机会,但是他的个性却让他一一舍弃了这些机会。试想,如果在一开始他就按原路返回,或者在接下来的时候没有扔掉那半瓶水,再或者跟着自己的伙伴去找那条地下河,哪怕拿着那半瓶水去县城,也还有一线生机。然而,他却任由自己的脾气发作,在关乎生命的选择面前一错再错,直到最终悲惨地葬身沙海。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是那个脾气暴躁的探险者,随便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拿自己手里的东西撒气。轻则胡乱发脾气,摔东西,重则故意刁难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甚至做出一些自残和轻生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及时的制止还好,一旦形成事实,只能给自己空留后悔。俗话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我们想要避免让自己后悔,首要一点就是让自己时刻保持理智,切忌因为一时愤怒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从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还有一种愤怒更容易“杀人”于无形,那就是当别人确实做了一些错事时,很多人都习惯于随意宣泄自己的愤怒。尤其当愤怒冲昏头脑后,理智状态下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非要在失去理智后把事情闹大。比如道路上经常出现的变道和超车,任何一个不小心都可能导致剐蹭发生,既然是不小心而为之,说开讲和也就把问题解决了。可是有些司机却得理不饶人,他们仗着对方违规驾驶,下车之后首先发一通脾气。违规司机的脾气也不好惹,本来的一点歉意立即消散,结果车子没啥事,两人大打出手,最终都伤得不轻。
因此,我们想要度过平安的一生,就要学会包容不平之事,同时学会接纳不足之人。当你受到别人的伤害时,一定要弄清对方是故意还是无心,如果是无心的,很可能他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一个宽容和谅解表态,会让对方好感顿生,甚至从此多了一个朋友。如果你总是想着睚眦必报,即使能够获得一时的痛快,也可能从此给自己找了一个仇人,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对方而倒霉。退一步讲,对方已经伤害了你,如果你再让自己陷入愤怒,岂不是对自己进行二次伤害,这当然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心理学家曾经联合医学界开展一次研究调查,他们对1000名胃病患者进行跟踪记录,发现其中80%的人经常发怒。而他们之所以发怒,并不是因为所处环境的原因,而是因为他们个人的性格原因。因为调查记录显示,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平常人看来完全没有发脾气的道理,他们却能够为此大发雷霆。这个研究调查同时表明,经常发怒的人还会经常处于懊悔状态,他们经常对自己的错误直言不讳,并且发誓日后一定改正。可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还是会一往如故,尽管事情过去之后他们还是会后悔。
其实,每个人都会发脾气,适度地发脾气也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心理压力。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谨记,很多问题不是靠发脾气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如此才能让事情得到真正的解决。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或者看看那些身陷囹圄,甚至被送上断头台的人,有多少是因为一时怒火攻心,被负面情绪夺走了基本的理智,从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糊涂事。因此,为了避免陷入懊悔不已的苦海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制怒,直到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好好先生”。
4.如能改变自己,世界任你改变
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威·赫兹里特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人抱怨不停,他们几乎对身边的每个人和每件事都看不惯。换句话说,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整个世界,因而稍有不如意就大发感慨,动辄生气闷气,甚至咒天骂地。在生活中,他们抱怨朋友不能忠肝义胆,在工作中,他们抱怨领导不能慧眼识珠,好像全世界除了他们自己都存在问题。其实,但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们未能理清其中的来龙去脉而已。因此,当你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不如弄清老板的用人标准,然后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早日得到老板的认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你认为别人存在问题,并且需要改变的时候,别人眼中的你同样如此。对此,你可以找到身边的朋友进行询问,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让他们看不惯的毛病需要改正。如果他们是你的真心朋友,一定会提出各种改正建议,其中很多也一定是他们已经多次提到过的。如果你不愿改变,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改变,那么你又如何能够让对方为了自己改变呢?所以,当你抱怨别人以及社会不接受自己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改变自己,以适应别人以及社会的需求。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不愿像某某人那样如何如何,因为他们的做法我根本就看不惯。对此,我们不妨正式质问自己一下,到底是不愿意去做那些事,还是你根本就没有信心去做那些事。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就不要再拒绝自己的改变,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任何人能改变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方通过某种你看不惯的方法把问题解决,而你却无法通过自己看得惯的方法把问题解决,那就只能证明对方的生存能力比你强。如果你拒绝改变,实际上是在拒绝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如此的固步自封只能让你永远做一个失败者。
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在青年时期有很多想法,他热爱生活,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因为这些信仰,他每天生活得热情洋溢,即使在压力最大的插队期间,也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他的双腿。当医生宣布,他日后的生活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时,史铁生觉得世界末日降临了。在那段时间里,热情洋溢的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终日垂头丧气的病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他甚至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至少能够避免拖累年老的母亲。
但母亲并没有轻易放弃,她对史铁生无微不至的照顾,用最纯真和朴实的母爱帮他走出了心情的低谷。史铁生挺过最艰难的阶段,心情也在一天天沉淀,终于有一天他的内心世界豁然开朗。失去双腿又怎么样?至少我还有双手可以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连双手都失去了,照样活得很精彩。既然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我又何苦纠结不放,只要改变自己不就可以了吗?很快,史铁生拾起了自己童年时期的梦想——成为一个作家。理想既然设定,他的生命再次呈现出精彩,他每天不是孜孜不倦地读书看报,就是练习文学创作。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史铁生终于在文学界拥有一席之地。
后来,命运多舛的史铁生还患上了糖尿病,再后来还恶化成为尿毒症。为了节省时间,史铁生每天坚持自己做透析,坚持完成了很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在为我国文坛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谱写了令人敬佩的生命赞歌。
应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我们的命运同样如此。在不公的命运面前,我们是选择坦然接受,然后努力去适应,还是纠结不已,自乱心神,显然会使自己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所以,命运和生活虽然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除了去适应它,再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而当你能够真正地适应命运,就会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相反还会觉得如鱼得水,自得其乐。何况,只会抱怨的人永远都是弱者,勇于改变和创新的人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是由若干个规律组成的,小的事情有小的规律,大的事情又有大的规律。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取舍自如,那么了解自己所涉及的事物规律是在所难免的,即便那规则是你所不认可的,也要勉为其难地去遵循。在此我们要清楚,每个人都在寻找并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和利益链,你眼前所见到的规律,包含了太多人的安全感和利益链。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实际上是要改变各种各样的规律,确切地说就是要侵犯很多人的安全感和利益链,这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你只有改变自己,从而融入众人当中,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把胸襟放得宽广一些。当你把整个天下装进自己的心中,那么一城一池的得失也就完全掌握自己手中了。这样的改变无法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但是我们必须拥有这样的意识,并且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同时去掉那些与此相悖的想法和行为。如此一来,你的改变实际上就等于是在成长,而一个处于不断成长状态的人,迟早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
5.锱铢必较,只会让你变得浅薄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外出云游,在一座大山里被一条河流阻住去路,师徒二人只得溯流而上,希望能够找到过河的方法。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一户人家,主人告诉他们,继续往上流走一个时辰,那里水流比较缓,河水也比较浅,可以徒涉过河。
很快,老和尚和小和尚来到过河的地点,恰好碰到一位美丽的少女。少女也要过河,但是她衣带整齐,鞋袜干净,不愿徒涉过河。老和尚问明之后,便要背她过河,少女虽然有些害羞,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最终,老和尚背起美貌少女,让小和尚拉着他的衣角,一行三人缓缓过河。
到了对岸以后,老和尚放下美貌少女,便带着小和尚继续赶路,连少女感谢的话语都没有来得及答复。在接下来的路途中,一向话语连篇的小和尚忽然沉默了,看上去心事重重,似乎有什么话想说,有碍于什么原因不好说出口。
当晚星夜露宿,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老和尚终于开口说:“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何苦憋在心中难受。”
小和尚这才开口说:“师父,佛陀告诉我们不近女色,世人也说男女授受不亲,您为什么要背一个女孩过河呢?”
老和尚说:“我心中住着如来,万物皆空,少女与老妪有何区别?佛祖度世人到苦海彼岸,我度少女到河流彼岸,这难道不是功德一件吗?反倒是你,心中被一个少女装满,思考什么事都想着她,连想起佛祖的教诲都不例外,反倒是显得过于拘泥小节了。”
小和尚开悟,原来美貌女子和世间万物并无二致,不同的地方只在自己心里。
我们常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不仅是一个心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境界问题。如果你的目光总是盯着那些小事不放,那么全局的高度和广度将会无从谈起,你最终的成就也将被桎梏在有限的范围内。当然,任何一个锱铢必较的人,都很容易因为小事而发生情绪波动,甚至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偏激行为。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之间之所以产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起因很可能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人,就会发现他们多是生活中的失败者,目光短浅的生活习性已经把他们的命运定格在了蝇营狗苟的勾当之中。
人际交往过程中,锱铢必较的人都会走向苛刻极端,任何一点小小的矛盾都会被他们拿来大做文章。认死理、好抬杠、爱钻牛角尖等不良习性都是他们的个性标签,因而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成朋友。相反,我们再看看那些“大肚能容”的人,他们从来不在小事上纠缠不清,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事情,从来都是得过且过。这类人看上去憨厚可欺,实际上深具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因为他们懂得在平时积累人情和人脉,等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人往往比比皆是。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赵国大将廉颇自视功高,一再为难资历较浅的蔺相如。但蔺相如却以大局为重,处处避让廉颇的锋芒,让他占尽威风。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的良苦用心,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主动上门负荆请罪,从而谱写了一段将相之间的千古美谈。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要如此,凡事都要从大局着眼,不要总想着争一时的是非与高下。为什么有些能够在仕途当中步步高升,有些人却只能停留在原地自哀自怜,说到底就是各自的眼光高度不同,从而做出的举动也不同,而这些都将被领导看在眼里。
成吉思汗从小立志高远,他每天想着振兴蒙古,带领大军横扫天下,忍受着父死母亡和妻子被掳的巨大悲痛,最终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而这个时候,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也都已经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了他的脚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目光死死地盯在仇恨上,那会使你的心胸变狭隘,同时也会让你的抱负变短浅,当然也会让你的人生高度大打折扣。也许曾经让你咬牙切齿的仇恨,到了十年之后已经被你遗忘,曾经那些幼稚之极的想法,连自己都会觉得可笑。
在世为人,就是要懂得释怀,不能什么事什么人都放在心上。我们的精力说少不少,说多却也不多,当你在一件事上花费的心思太多,势必没有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事情。而且越是琐屑的小事,就越容易消耗你的精力,而大事的完成反而能够提振你的士气,同时增加你的信心。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曾经辉煌一时,却被点点滴滴的平凡生活磨去棱角,结果只能在回忆往昔峥嵘的悲哀中,苦闷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因此,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哪怕是想要挣脱当前碌碌无为的生活,就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吧。我们要时刻谨记,细节必须关注,小节则一定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