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普及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

2002年8月史蒂芬·霍金第二次访华。在告别杭州飞赴北京之际,他委托我将他的第三本书译成中文,这就是读者手中的这本《时间简史(普及版)》。

直到2004年5月,我才收到他和列纳德·蒙洛迪诺的电子稿件。这比他在杭州记者招待会上预计的时间整整拖延了9个月。书稿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天霍金因肺炎反复发作,住院3个月。这场大病,对于霍金来说,无疑又是一场生死搏斗。大病初愈后不久,他就向我发出邀请,两个月前我在剑桥再次和他会面。此情此景,恍若隔世。到达剑桥当天晚上,他邀我和他共进晚餐、观看电影、品尝佳茗,度过8小时愉快的时光,直到下半夜。可以告慰的是,他的健康恢复得很好。

他的生平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医学上,都堪称奇迹。

正如他在那次记者招待会上告诉我们的,这是一本不仅让青少年,而且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书。他将《时间简史》中的艰深部分全部删除,并不失时机地纳入了理论和观测的最近进展。

在相对论和弯曲空间两章,他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阐释得深入浅出,只有他才能这样举重若轻。

最近10年的观测已经确认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科学家还认为我们生活其中的宇宙是开放的,并永远膨胀下去。不仅如此,其膨胀率正在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宇宙的膨胀不仅没有因物质的万有引力而减缓,反而由于在宇宙中存在某种暗能量而加速。至于暗能量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是当代宇宙学的最大课题。

关于寻求宇宙的终极理论,目前的共识是,它很可能是称为M-理论的一个理论网络。M-理论犹如从波浪中诞生的维纳斯女神,正在抖落身上的水珠,将以美丽优雅的形态呈现于世。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的波提切利的那幅名画描绘的正是这个场景。

在剑桥期间,我就许多关心的学术问题向霍金请教。离别前夕,在轻松和幽默的气氛中,杜欣欣对他进行了采访。她问了一个长期埋在她以及广大读者心中的问题:“史蒂芬,你认为你的黑洞辐射和无边界设想,哪个贡献更为重要?这个问题只有你能够回答。”他揿动鼠标,在屏幕上写出一行字:“Other people think the black hole,because that is now accepted,but I think no-boundary.”[他人认为黑洞(辐射)更重要,因为它现在已被接受,我却认为无边界(设想)更重要。]这次采访以及我们和霍金交往20多年的经验将收入《无中生有——霍金和〈时间简史〉》一书中。我们和他相约,在他70岁生日时再来剑桥庆贺。

《时间简史》的主题是人类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变革。作者是宇宙创生理论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时间简史》和《时间简史(普及版)》必将流传千古。有些朋友担心,这两部书缺乏技术性的细节。但是回顾一下科学史上的经典,即使伟大如《天旋论》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者,后人感兴趣的也只不过是观念的变革,绝非论证的过程。

此书译事始于西湖,终于剑桥,历经一度寒暑。是为序。


吴忠超

2004年12月12日 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