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1 SCR的原理与特性

晶闸管全称晶体闸流管,曾称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1957年问世后逐步形成新兴的电力电子学科。晶闸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迅速发展,除器件的性能与电压、电流容量不断提高外,还派生出快速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等,形成晶闸管系列。普通晶闸管应用最广,本书如不特别说明,所述晶闸管即为普通晶闸管。

晶闸管是一种功率四层半导体器件,有三个引出极,阳极(A)、阴极(K)、门极(G),常用的有螺栓式与板式,外形与符号如图2-4所示。晶闸管是电力电子器件,工作时发热大,必须安装散热器。图2-4(a)所示为小电流塑封式,电流稍大时也要紧固在散热板上,图2-4(b),(c)所示为螺栓式,使用时必须紧固在散热器上,图2-4(d)所示为平板式,使用时由两个彼此绝缘的散热器把其紧夹在中间。图2-5所示为晶闸管散热器,图2-5(a)所示适用于螺栓式,图2-5(b),(c)所示适用于平板式,平板式两面散热效果好,电流在200A以上的管子都采用平板式结构。

图2-4 晶闸管的外形与符号

图2-5 晶闸管散热器及外形

晶闸管内部结构如图2-6所示,管芯由四层半导体(P1、N1、P2、N2)组成,形成三个PN结(J1、J2、J3)。在管子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加上反向电压时,J1、J2结处于反向阻断状态;当加上正向电压时J2结处于反向阻断状态,管子仍不导通。若此时门极与阴极间加上正向电压ug使门极G流入一定大小的电流Ig,晶闸管就会像二极管一样正向导通。由此可见,晶闸管与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向阴极。与二极管不同的是,晶闸管具有正向阻断特性,当加正向电压时管子还不能导通,必须同时加上门极电压,有足够的门极电流流入后才能使晶闸管正向导通。因此,晶闸管具有正向导通的可控特性,这种以电流输入来控制导通的器件称为电流控制器件。晶闸管通入门极电流Ig使其导通的过程称为触发,管子一旦触发导通后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这种门极可触发导通但无法使其关断的器件称为半控器件。要使已导通的晶闸管恢复阻断,可降低阳极电源电压或增加阳极回路电阻,使流过管子的阳极电流Ia减小,当Ia减至一定值(一般为几十毫安)时,Ia会突然降为零,之后即使再调高电压或减小电阻,电流也不会增大,说明管子已恢复正向阻断。当门极断开时,能维持管子导通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称为维持电流IH,因此管子关断的条件是IaIH

图2-6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

晶闸管为什么有上述特性?现进一步从内部结构来分析。晶闸管由四层半导体交替叠成,可等效看成由两个晶体管VT1(P1-N1-P2)与VT2(N1-P2-N2)组成,如图2-7所示。

图2-7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当管子阳极加上正向电压后,要使管子正向导通的关键是使J2结反向失去阻挡作用。从图2-7(d)可见,当Q打开时VT1管的集电极电流Ic1即为VT2管的基极电流Ib2;VT2管集电极电流Ig又是VT1的基极电流Ib1;当Q合上时有足够的门极电流Ig流入,通过两管的电流放大立即形成强烈的正反馈,过程为

瞬时使两管饱和导通,也就是晶闸管导通。

设VT1、VT2管共基接法的电流放大倍数为a1a2,流过J2结的反向漏电流为Ic0,由图2-7(b),(d)可见,VT1管流过J2结的电流为a1Ia,VT2管流过J2结的电流为a2Ik,流过J2结总电流为

当门极流入电流Ig时,阴极电流为

将式(2-3)代入式(2-4)得

由晶体管知识可知,共基电流放大倍数a随发射极电流增大而逐渐增大,当Ig增大到一定值使两管发射极电流也相应增大,致使(a1+a2)增大到接近1时,式(2-4)中管子阳极电流Ia将急剧增大变为不可控,此时Ia值由电源电压值Ea与负载电阻Rd来决定,晶闸管正向导通压降约为1.5V。由于正反馈的作用,导通的管子即使门极电流降为零或负值,也不能使管子关断,只有设法使管子的阳极电流Ia减小到维持电流IH以下,此时a1a2也相应减小,导致内部正反馈无法维持时晶闸管才恢复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