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观天品之二十二(夜摩天之八)
尔时彼天。渐更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若歌若舞。种种嬉戏。共受第一胜业果报。彼一切天。种种供养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既供养已。坐在一处。一切坐已。欢喜语说。既语说已。天王告言。汝一切天。乐行放逸。相随而来。自今以后。护命护法。勤行精进。以护法故。常受快乐。乃至涅槃舍身已后。永无苦恼。常受天乐。尔时彼处一切天众。皆共和合。夜摩天王。为说偈言
世间种种界 种种业自在
天种种道来 善业生此处
有中如是来 有中如是去
如彼来时业 如来去亦尔
诸有和合事 诸有意不乱
皆是善业作 精进勿放逸
长久时受乐 此后必定退
退为第一苦 当有则无疑
彼如是之义 我召汝为说
汝等一切听 如如来所说
夜摩天王。如是普为彼一切天和合利益已。说此偈告天众言。汝等乐行境界所迷。然不觉知。天则减劣而不增长。此境界乐。一切无常。当不寂静。得不饶益。所谓何者。一切皆听。如汝所见。六正觉知者。七宝塔庙。种种七宝庄严成就。所谓六者。一是尸弃正觉知者。二毗婆尸正觉知者。三毗舍婆正觉知者。四迦那迦牟尼如来正觉知者。五迦罗迦居村陀佛正觉知者。六迦叶佛正觉知者。此六佛塔。天中久作。次第耳闻。我今供养。以何因缘。一切如是。我不曾见我少心故。彼诸世尊。利益安乐诸世间故。往世曾来。到此世间。我以如是次第闻来。得如是法
彼迦罗迦居村陀佛。为夜摩天。作大利益。谓利益者。一佛塔化。是大希有如来境界。令住此间。若此世界。不敬沙门婆罗门者。天朋则减。此减劣相。于此佛塔光炎之中。我皆现见。若减若退。唯我独见。汝等放逸。放逸行多。是故不见。以着境界受欲乐故。我以歌声召汝等来。为利益故。汝等放逸。放逸而行。即是死退。我恐汝等食善业尽。堕于恶道。故召汝来。六佛世尊。利益无量诸众生故。已所说经。彼诸如来。于此塔中。皆悉书之。我已诵得。天今善听。我为汝说。勿后退时而生悔心。尔时彼天。第一敬重。专心思念。一切默住。二重敬重。一敬天王。二敬重法。谛意正住。其心不动。天王既见天众如是。善调伏故。普告之言。汝等始入初如来塔。尸弃如来壁上书经。饶益天众。利益天众。安乐天众
彼最胜天。共其天王牟修楼陀。最初入塔。见尸弃佛毗琉璃像。在青宝床。加趺而坐。于其壁中。自书经言。诸比丘。若天若人。有八种法。障碍善法。何等为八。诸比丘。所谓一者。若天若人。为放逸坏。不能作善。若世间善。出世间善。世间法者若心懈怠。若心放逸。行放逸行。彼世间法。一切皆坏。若放逸者。于善友所。不能看视。则为中人。若是怨家。怨则增长。求觅其便。此是放逸。妨世间法。诸有懈怠放逸行者。不能成就。如是之业。彼人业尽。知友亦尽。怨家炽盛。增长大力。室家皆失。贫穷无物。为他轻贱。第一凡鄙。所谓贫穷。诸有贫穷凡鄙丈夫。善友知识。亲旧兄弟。贪嗔邪见。一切增长。彼愚痴者。最为凡鄙。何以故。不善行故。天所弃舍。一切侵陵。为他侵己。或时致死。或时商贾亡失财物。以其放逸放逸若诸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如是放逸。常勤修行。无记禅定。不得尽漏。唯贪食味。占相食时。妨乱其心。如是放逸。放逸行者。常一切时。心不清净。贪着食味。犹如畜生食吐之者。其心如狗。亦如受持乌狗戒者如是之徒。常放逸行。不读诵经。于眷属中。于多闻中。是少智者。是为凡鄙。为诸檀越之所轻贱。离无所畏。第一无畏。所谓多闻。能思惟法。第一凡鄙。所谓少闻。彼少闻者。为他轻贱。不知自过。而于他所多贪嗔痴。于多闻者真实知者。若于尊长。若于檀主。有善根者。以愚痴故。放逸多故。生嗔心疮。不善业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放逸行者。如是人中。行放逸故。于世间义。出世间义以为妨碍
诸比丘。云何天中放逸破坏此天。自性行于放逸。放逸行天。其心爱乐触味色香而行放逸。不见老至。不见破坏。不见退没。心不思惟善业尽灭。不习作法。不敬重佛及法众僧。彼离善心。行于放逸。佛出世时。不见不知。心不生信。怖畏近至。衰祸近至。死苦近至。离别之苦。近至不远。天女弃舍。大怖近至。如在崄岸。而堕坠者。于先境界所受乐事。不具足见。于异世中。不随顺行。于临死时不与其乐亦不安慰。如是境界。皆悉破坏。无有气势。于诸有中异处去时。不共相随。若作放逸放逸行业。彼于有中则随逐行。彼境界渴。心未厌足放逸而死。一切天舍。心生惊怖。迷于境界如是而死彼时相应或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之处。是故天人。一切不应行于放逸。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天一切时 成就境界乐
彼天既破坏 诸业随逐行
乐不可常保 业聚集不失
乐所诳痴天 由业不自在
境界现生乐 后能作衰恼
染着境界天 心常乱不定
不知善福业 是生死病药
如药灯亦尔 为归亦为救
有中之善业 随逐于众生
是故黠慧者 常应勤精进
修福德为吉 舍境界为善
若有智眼者 知畏未来世
黠慧预生怖 愚则至时畏
智者如是知 心常虑破坏
若意常愚痴 则喜乐境界
为境界所迷 后则心生悔
诸有身和合 智常不浊者
皆作福德业 无福德则苦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示彼一切天众尸弃如来所说偈颂壁上书字。最初法已。次第复示其余七法。作如是言。我复为汝说余七法。次谓傲慢无时惺寤。傲慢行者常不惺寤。于天人中恒为妨碍。常妨一切世间之法出世间法。云何名为妨世间义出世间义。身傲慢者。乱其心意。一切法义意为前导。是故转行。彼乱心意行不善处。非所应处。非时而行。行边崄处近恶知识。不自测度。亦不知他。不知自力。不知他力。以傲慢故。不能作业。于自家事。不知筹量。如狂不异。不行正行。一切众中最为凡鄙。又于诸亲兄弟等中。最为下劣。彼不应作而便作之。所应作者则不能作。彼所应作所不应作。一切不知。亦复不知作与不作。于法非法亦不能知。又亦不知应说不说。应行不行。亦复不知是处非处。如是一切悉皆不知。以傲慢故。而不能知。持戒之法。又骜慢故。不知时节。不知方处。不知住心及不住心。以傲慢故。不知乐时。不知轻重。又不知真不知非真。戴面而行。无所畏忌。又此傲慢。于出世间法义妨者。云何为妨出世间义。为此傲慢。所妨乱者。不知业因。不知果报。不知善道及不善道。不知威仪。不知方处。不知时节。不知裁量足与不足。不知大众。虽得闻法。不能修行。于未闻法。心不欲闻。无心访问。凶顽不畏。语不依理。心意动乱。如风动尘。分散处处。彼心如是。常乱不定。彼心意乱傲慢行者。不修禅定。不能摄心。见色则着。乐于境界。或时着欲。眼常动转。如是[懂-重+隻]者。不正眼故。行于傲慢或因着欲。或是醉乱。或时祸祟。或时狂病。一切时尔。更不余异。彼如是故。为诸世间之所详指。如是指故。则为一切之所轻贱。不知自过。彼非饶益。又非利益。亦非安乐。彼则于义皆不成就
云何傲慢于出世间法律为妨。云何复于傲慢者中以为妨碍。谓彼人中有出家人。傲慢之行。最为鄙劣。此法毗尼。能离傲慢。一切端严。不离傲慢。则不端严。彼傲慢人。不能修禅。不知住止。常行城邑聚落等中。不行好处。不能说法调伏檀越。唯贪饮食床卧敷具。唯不善观。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之人非世间道出世间道。二处安隐。傲慢有七。一者色慢。二者财慢。三者生慢。四者服饰庄严等慢。五者为王供养故慢。六者妇女亲近故慢。七者他妻乱心故慢。此总为慢。减句残句。或复满句。此一切法。彼慢为妨。如是人中少有富乐。微少命行。微行骜慢。何况天中此则是慢
彼天爱声触味香色。念念之中增长傲慢。傲慢行故。命则稍减。不觉命行。不知命尽。不知行尽。不知善业若不善业。彼一切时。常恒如是。乃至命尽。骜慢不止。次第乃至善爱业尽。业尽则退。临至退时。尔乃觉知。起如是心。境界诳我。令我生染。如是慢诳。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如是骜慢。妨世间道。
又复天众。以骜慢故。妨出世道。彼一切天。爱善业故。以正法故。于此天处夜摩中生。以天慢行。不知自业。不近其余。少慢行者。不近一切不慢行天。不乐见佛及法众僧。于正法中。不信不入。以于正法不随顺故。行于恶道。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不敬尊长。亦不亲近有智慧天。为欲所诳。贪着境界。于此天处。临欲退时。乃生悔心。是故天人。应舍放逸。应离骜慢。若不舍离。则如炽火烧胡麻等。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放逸则破坏 为慢所迷惑
若天若丈夫 不得寂静乐
若乐放逸行 是则名为死
诸放逸乐过 退堕地狱中
不正道行过 是则名放逸
放逸诳心天 则入于地狱
喜乐于不实 于实不喜乐
放逸垢闇故 天为欲所诳
欲所迷痴天 放逸慢亦尔
不能真实见 如生盲于道
尸弃世尊。如是已说放逸慢心妨碍世间出世间法。又复第三示破戒过。如是之事。彼佛世尊。悉知无余。如实谛知破戒过患。塔中壁上次第书之。尔时天王。牟修楼陀。示彼天众。塔中壁上。不持戒过。书画文字。不持戒者。是诸天人第三过患。非是利益非世间道。非出世道。世出世道一切皆非。何者。人中不持戒故。妨世间道所谓受戒愚痴之人。既受戒已。应作不作。一切不知。亦复不知是处非处。作过患已。覆藏在心。兄弟因缘。如是破戒。专为兄弟诸亲旧等。不顾念戒。或不取戒。受已则犯。不生忌难。以如是故。为诸亲旧兄弟眷属一切人等。皆悉轻贱。作如是言。此不持戒。不勤精进。身口意戒一切不持。如是诸亲。至兄弟等。嫌贱轻薄。以轻贱故。时节吉凶。皆不看视。不与往还。吉凶等会。不请不唤。不信不敬。以如是人。不受戒故。不持戒故。不摄戒故。本善友者。则为中人。若先怨者。则求其便。若非怨亲。则不摄之。以为朋侣。如是之人。如树根断。风吹倒地。如是倒已。一切物失诸亲等离。彼人自心。本性轻动。以轻动故。内则怀恶。于一切人。多贪多嗔。心邪疑虑。分别悕望。欲为恼乱。其心常嗔。一切众生。面色不好。无有威德。心乱不定恒常贫穷。如是之人。不受戒故。不持戒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是故常应念作利益。受戒持戒。不妨世法
是持戒人。以戒因缘。心意坚固。常正忆念。信于善友。若王大臣。信彼人故。以大贵价金宝银宝种种宝物。一切委之。若隐密语信而向说。若王王等寄物不侵。密语不露。以护戒故。为人所信。又复诸亲兄弟眷属一切时人信爱供养。皆悉敬重。过于尊长。持七种戒。王亦供养。知识亲等。皆悉供养。如是之人。一切人信。一切人爱。财物具足。常不贫乏。皆不能与作不饶益。第一大富。以大富故。能行布施。能作福德。正意善住不坏智慧。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
彼人如是微少破戒。则为轻劣。何况修行出世间道。如是之人。意动不住。于业果报。盲无智眼。或不持戒。或破多戒。唯一戒在。或全无戒。他谓比丘。彼人唯有比丘形服。犹如贝声。心常谄曲。诳诸檀越。作如是言。我持佛戒。如是之人。实不持戒。圣所爱戒。实不成就。彼是诳贼。诳诸世间。诸天及魔。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诸天人等。自他俱诳。不如说行。如是之人。内空无物。不实不坚。如水沫聚。诳一切人。第一谄曲。彼人多求床卧敷具。病药所须。处处多取。彼人常没生死泥中。或生地狱若地狱等诸恶趣中。彼人破戒。取不应取。以破戒故。不善分摄。如是之人。乃至不应于僧地中行至一步。以不相应非所应故。何因缘尔。以诸檀越修治彼地。为持戒者诸比丘等。不为无戒破戒比丘。不为一切无善心者。如是之人。于彼地中行至一步亦所不应。何况敷具病药所须。及余一切诸受用物。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比丘无戒 是贼中之贼
内满烂脓等 外披服袈裟
一切虚不坚 犹如水沫聚
如是空无戒 妄说是比丘
破戒属地狱 僧宝所不摄
为心所诳故 身坏堕地狱
远离法毗尼 自业故堕坠
垢闇之所覆 常受大苦恼
不着善法衣 裸露善人弃
以离善业故 恶将至地狱
聚集不善业 苦门则开张
生死缚坚牢 破戒故如是
为破戒火烧 彼则为极烧
如是缺戒者 必定入恶道
意受持戒故 师则能与戒
无心谄受戒 必定入地狱
彼人于日夜 常增长不善
若能持戒宝 则能坏破戒
若人空无法 唯有闇和集
彼无一念时 而暂不破坏
为破戒所罥 垢故善人舍
破戒罥常牵 舍戒不善者
无戒若破戒 亲附恶知识
若习近欲者 此地狱因缘
无戒愚痴人 或复囗动人
恶业相应人 去地狱不远
业有相似果 此云何不知
痴故自为患 而着游戏乐
日日常增长 恶河不可渡
苦波满其中 如是漂众生
彼人非生善 彼人非善心
若舍离法者 则摄不善法
若身摄善法 是第一善道
行彼句之人 则到不退处
受持戒读经 爱乐善法者
正行常调伏 彼则离苦恼
此不持戒垢 则能令秽污
彼以坏学故 为地狱所摄
如是一切知 应勤心取戒
一切生死海 无戒是因缘
如是所说一切人等出世间道无戒故妨。云何天中无戒为妨。此世间中业果之地。若于此中持七种戒。摄取和集。天中受乐。久行放逸。乃至乐尽。然后退堕。如灯油尽。灯炷尽故。光明亦尽
云何妨碍出世间道。谓不持戒。彼持戒人。生于天中。生彼处已。如是心念。我于人中。持七种戒。生于此处。与天平等。此始生天。以着境界爱欲乐故。一切皆忘。若其余天。不忘持戒。则示此天持戒业果。为其说言。汝本人中持戒具足。生在此处。彼始生天。以心动故。着境界乐。不闻语声。不入不取。不信持戒。故不能取善业果报。境界势力。动其意故。彼不持戒。不随法行。彼如是天。破坏善法。是故退堕。如是持戒。生于天中。或生世间。或出世间。彼世间者。以持戒故。此是一种出世间者。则是菩提。此第三法。不持戒妨。何者第四。天人妨碍。所谓懈怠。乐懈怠人。若染着人。如是之人。一切普遍。于一切种一切世间所有诸法。皆不成就。彼懈怠人。七种法劣。何等为七。若人懈怠无增上果。则是二劣。以是劣故。供养则劣。财富亦劣。境界智劣。如是劣故。一切世间。正士不近。世间人情。问讯则劣。彼人如是一切世间。诸事皆劣。是故顽钝。一切所作。皆悉失坏。如是人中。世间法义懈怠为妨。云何人中而能妨碍出世间法。以懈怠故。此懈怠人。一切家事作业皆畏。是故出家。作如是言。我出家已。多有敷具。病药所须。饮食丰乐。我于昼夜无所为作。彼懈怠故。如是出家。既出家已。不读诵经。不能止恶。不行善法。不修禅定。不持禁戒。常为懈怠之所覆蔽。彼人多利。多得供养。食用丰足。不乐持戒。不乐智慧。少智过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懈怠少福德 痴能破坏心
一切亲等薄 善道不可得
懈怠及恶业 或为痴所覆
妨碍涅槃道 得不善恶果
无羞无惭愧 囗动恶知识
皆是苦恼因 智者则舍离
邪及慢大慢 如是我慢等
常舍此一切 受苦恼因缘
若为懈怠覆 不忆念发动
出气与死等 空得命无果
懈怠所患者 有命亦同死
如是懈怠人 心念死为胜
若溺懈怠泥 没苦海不出
若人勤精进 则渡生死海
少力懈怠人 如爱饮食羊
命未尽如死 若死入地狱
贫穷痴如羊 或为苦所摄
若人食他食 懈怠是因缘
若有懈怠者 多依他活命
多贪着美味 心惑常乐欲
彼则不知谛 唯贪着食味
死时既到已 悔火自烧心
诸有忍寒热 乃至饥渴等
如是身受苦 后时得寂静
莫起懈怠意 懈怠则怯弱
不能忍生死 不得脱苦恼
懈怠空在世 善人中凡鄙
未来世亦空 不曾得寂静
懈怠之人。除此过已。复有异过。所谓远离出世间道。懈怠之人。是不善人。是退没人
云何诸天失于世间。及出世间法律毗尼。云何诸天妨世间道。谓此懈怠。复有余业。若缘善故。得生天中。彼天复为懈怠所坏一切爱声触味香色。心复不乐。不乐园林。天可爱处。不飞不走。不听歌声。自亦不作。不飞虚空。不从山峰至异山峰。不在河中。不涉波鬘乘鸟游戏。如是乐者。夜摩天王。有如是乐。彼懈怠天。亦不往诣。夜摩天王所有一切诸境界乐。皆悉不受。普彼一切。如毒如怨。一切是垢。此是懈怠。妨碍世间
云何懈怠而复妨碍。出世间道。若复余天。常闻正法。受乐正法。彼不能近。远离正法。于未闻法。无心欲闻。设闻不持。又亦不习。不近尊长不学智学。离一切法离一切善。常乐生死。常受苦恼。何以故。彼离道故。则于有中而不得脱。彼为懈怠之所坏故。生于地狱饿鬼畜生。彼则常为生老死等之所笼系。受诸苦恼。世间流转。彼懈怠者。如是懈怠。则是一切不饶益事。亦是一切恶道之本。生死种子。是故世间一切苦恼由之而生。是故世间若有欲脱生死缚者。则应精勤。舍离懈怠。诸有一切不饶益事。皆此为本。此如是等一切懈怠。则于苦海不可得渡。此之懈怠。有无量过
又复除此四种过已。有第五过。诸天人等。妨碍世间出世间道。所谓恶贪。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普为妨碍。云何天人。于世间道出世间道恶贪障碍。所谓俗人。以贪心故。行于非法。常乐财物。爱物之心。如河水旋。亦如猕猴。心爱物故。欲取物故。设诸方便。如是如是。恶贪增长。如是思惟。我今当设何等方便何等欺诈。诳惑他人。心常如是。欺诈诳惑。复为他人如是教示欺诈诳惑。如是之人。多作非法。以如是法。复教他人。如是之人。贪心则多。如是思惟。他所有物。皆悉属我。彼人如是心思惟已。复教他人。教他人已。即共相随欺诈诳惑。设诸方便。诳惑他人。取其财物。如是诳已。心生欢喜。作如是念。我善能作。我能欺诈诳惑他人。得其财物。本是他有。今则属我。起如是心。是故欢喜。得其滋味。如是次第。乐行多作。令他苦恼。恶贪覆意。破坏城郭村邑聚落多人住处。或烧城郭村邑聚落多人住处。为一切人之所弃舍。一切善人之所嫌贱。是诸国土之大棘刺。城之棘刺。聚落棘刺。破坏国土。破城破村破坏屋舍。坏他种族。常一切时。乐如是恶。令他衰恼。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是世间中恶贪之人。是恶贪人。妨碍世间。恶贪既集。又复增长。如火得薪。如是如是。恶贪增长。如是如是恶贪方便。如是如是。得他财物。如是如是转复增长。是故修行福德之人。勤舍恶贪。何以故。第一垢者。所谓贪心。取他财物彼垢坏者。入于地狱。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人行欺诈 方便取他物
则是大贪心 常行不善行
彼人于昼夜 心常不清净
为贪覆其心 常悕望他物
彼人如劫火 自体本性恶
一切所怖畏 犹如恶毒蛇
若人为恶贪 常覆其心者
恒入于地狱 及在饿鬼等
大地狱火中 热处既脱已
若生得为人 五百世贫穷
毁面而皱口 常受于苦恼
为贪坏心者 皆如是受苦
若人舍离贪 常悕求智慧
恒有神通力 则行于善道
除却心中贪 犹如闭蛇窟
若为贪蛇啮 必定受苦恼
若怀贪心者 念念转增长
如火得干薪 炽然而增长
爱乐财物人 恒常悕求物
死时既到已 有物皆舍离
若作恶业已 终竟不舍失
彼人为贪缚 将入地狱去
财物则属他 自得恶业污
非财见为财 非乐谓为乐
恶贪住心中 见怨如善友
贪火能烧人 智者不集贪
为贪所烧人 后时入地狱
世间财如山 一切皆无常
云何为财物 如是作恶业
唯有愚痴者 能作如是恶
如是恶贪。皆勿自作。莫令他作。如是恶贪。妨碍世间。集恶贪者。日日增长。如火得薪。如是如是。炽然增长。如是恶贪。得财物故。如是增长。共贪悭嫉。增长炽盛。是故诸有福德之人。应当舍离。汝等天众。当如是知。有治生人。贱买饮食。若余物等。若作斋会。布施沙门。若婆罗门。为令他知。谓是福人。真实可信。知人信已。然后自物。贵卖与他。此虽布施。非清净心。为令他信。治生求利。贱买贵卖。如是方便。以少物施。得物更多。或得十倍。或得八倍。如是恶贪。善人则舍
又舍恶贪言恶贪者。所谓法师。说法取物。得如是物。非三宝用。此是恶贪。则应舍离。又舍恶贪言恶贪者。谓出家人。或白象牙所作佛像。或刺绣像。或[疊*毛]等上画作佛像。或刻木像。或铜等像。卖如是像。彼是恶贪。既得物已。非法中用。人中则有如是恶贪。妨世间法出世间法。智者呵毁。智者舍离。云何名为天中恶贪。汝等天中。如是大乐。犹故恶贪。如是现见此金银山。毗琉璃山。青宝之山大青宝山。颇梨山中。汝等一一游戏受乐。于一山中既受乐已。复向余山。共诸天女种种受乐。天众围绕。如是一切。由贪故尔。非余所作。汝等天众。爱共贪缚。堕于恶道。而不觉知。不生怖畏。不畏死苦。不畏所爱。眷属等离。不觉退时。种种衰苦。汝等天众。以贪心故。不畏不觉。汝等天众。如是贪心。无量无边。魔业贪心。不知厌足不畏离别。不畏死苦。如是恶贪。妨世间道
云何天中。贪心妨碍出世间道。此爱声触味色香等。喜乐受乐。贪心诸天。不就其余。少贪天所听法闻法。求法学法。不欲闻法。令心白净。一切善法。胜根本者。所谓觉法。一切法觉。要由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何故不觉。以放逸故。复以何法是放逸根。所谓贪心。是故应当舍离贪心。若舍贪心。则到涅槃。贪所覆者。流转生死。天众当知。出世间道。天人之中。恶贪妨碍。是故智者。常应精勤舍离恶贪。施有三种。一资生施。二无畏施。三为法施。彼资生施。生报天果。不能布施。此人胜天。非天胜人。如是人身。第一难得。若得人身。不行布施。则为虚生。如商贾人。得值宝洲。不知取宝而便空还。若得人身。不知舍财而布施者。亦复如是
何者复是无畏布施。凡有几种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凡有三种。一者救命。施其无畏。二者妻子。为他拘执。方便救摄。施其无畏。三者防护。畏失物者。施其无畏。彼救命者。生人天中。报得长命。护失物者。生则大富。所有财物。王贼水火。不夺不坏。若为国王。或为大臣。以彼业故。有大力势。有大名称。在所生处。恒常大富。救妻子者。若生人中。善摄妻子。天上退时。天女不舍。如是三种无畏布施
何者法施。法施二种。一世间法。用以布施。二出世法。用以布施。彼世间法。用布施者。谓以四禅世间中智和集布施。于人天中。受世间乐。天人中生则生邪见
出世间法。而布施者。以不嗔故。生天人中。或生欲界。或生色界。若生欲界。彼或在于一百九十八地上生。随愿生彼。若生色界。则得解脱。以果胜故。大智慧故。依处胜故。则得解脱。生净居处。若因愿力。为转轮王。主四天下。有金轮宝。宝有十四。所谓七宝。七相似宝。善愿力故。尽灭诸漏。得缘觉道。以愿胜故。则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法布施。因缘胜故。此三种施。汝等天众。一切皆无。如是义故。人则为胜。天为报地。人为业地。业因缘果。如是人中。天因缘生。业果则胜。如是人胜。天为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