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故为虚焉。(此再申明血气并而成虚者。因无而为虚也。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矣。如气并于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申明血气共并之为实也。络者。经脉之支别也。孙脉者。乃孙络之脉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内通于十二大络。外通于肤腠皮毛。五脏之血气。从大络而出于孙脉。从孙脉而出于肤表。表阳之气。从孙络而入于大络。从大络而注于经俞。此外内交通血气之径路也。是络脉之血气。孙络之气血。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血与气共并于上。则为实也。王芳侯曰。气复反则生。谓复归于下也。盖阳气生于下而升于上。血气并逆。则气机不转而暴死。反则旋转而复生。)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道、谓血气出入之道路。来则为实。去则为虚。有来有往。则和平矣。)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此言血气相通。阴阳交互之为和平也。俞者。
谓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脉之所流注。会者。谓三百六十五会。乃神气之所游行。皆阴阳血气之所输会者也。脉外之阳气。从孙脉而注于阴中。在内之阴血。从经俞而满之脉外。此阴阳相和。是为匀平。血气相通。以充其形。则三部九候之脉。上下若一。是为平人矣。)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上节论阴阳不和。血气相并。而有虚实之分。此复论外因于风雨寒暑。内因于饮食七情。而亦有阴阳虚实之分焉。外为阳。内为阴。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朱永年曰。
风暑、天之阳邪。寒湿、天之阴邪。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此论外因之风雨寒暑而有虚有实也。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而次入于里。血气与邪。并客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此邪在于分腠之阳。
迫及于脉而为坚大。未入于里。故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
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此言寒湿之伤人肌肉也。夫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致邪入于肌肉。而肌肉坚紧也。荣血泣而不行。
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也。聂、 同。辟、积也。灵枢经曰。血气竭枯。肠胃 辟。盖言此虚者。虚于外而辟积于内也。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里气出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此二节论阳受之风雨寒湿。阳气主于肤表。盖以阳气实者为实。而阳气虚者为虚也。)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夫内为阴。外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身半以上为阳。喜怒之气。由衷而发。故不节。
则阴气上逆。逆则下虚。虚则阳气相乘。而下走之。故为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
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心藏神。喜则神气散而下。肺藏气。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饮食于胃。喜温而恶寒。兼之寒饮。致寒气熏满于胸中。则血泣而气去。盖荣卫血气。皆阳明之所生也。此二节论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皆生于阴。故论在内之气。及经脉之为虚为实也。)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此承上文而复论表里阴阳。有寒热虚实之别。上节论阳在外而阴在内。然表阳之气。有虚之寒。里阴之气。有虚之热。故帝引经而复问焉。)岐伯曰。
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阳、谓诸阳之气。
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是谓气。是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假令寒气客于外。则上焦之气不通。而寒气独留。故寒栗也。朱永年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得阳气以化热也。寒栗而不能为热者。上焦之气不通也。)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此言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夫饮食劳倦则伤脾。脾主肌肉。故形气衰少也。水谷入胃。由脾气之转输。脾不营运。则谷气不盛矣。上焦不能宣五谷之味。下焦不能受水谷之津。胃为阳热之府。气留而不行。则热气熏于胸中。而为内热矣。金西铭曰。上即风雨寒湿。此即饮食居处。)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上焦为宗气之海。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肺主气而上合于皮毛。是以上焦通利。则充肤泽毛。有若雾露之溉。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而玄府不通矣。玄府、毛窍之汗空也。毫毛之腠理闭塞。则卫气不得泄越而为热矣。)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厥气上逆。下焦之阴气。厥逆于上也。阴寒之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则中上二焦之阳气消。而寒气独留于上。寒则血凝泣而脉不通矣。阴盛则脉大。
血凝泣。故脉涩也。阳热去而寒独留。故中寒也。王芳侯曰。阴之生虚曰脉空虚。阴盛生寒曰血脉凝泣。盖里为阴而血脉为阴也。)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荣。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阴与阳并者。谓表里上下阴阳相并也。血气以并者。血并于气。气并于血也。经隧、大络也。
盖五脏之神志血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故当取之经隧。以调其五脏焉。夫取之经隧。调其神也。取之荣卫。调其气也。用、以也。言又当以调其形。形者。皮肤肌肉。哉者、未尽之辞。盖言上守神。粗守形。神气固当调。而形之不可不用也。因时气之升降浮沉。而用之以多少高下。如曰以月生死为数。此多少之谓也。如春时俞在颈项。夏时在胸胁。秋时在肩背。冬时在腰股。高下之谓也。张兆璜曰。用、取也。
形、肉也。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成此形。既已调之。神志气血。可不取之形哉。多少高下。
皆取之于形。故曰。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
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
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出。(内叶讷。上节论先调其五脏之形神气血。此复论补泻其虚实焉。虚实者。
谓并者为实。无者为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盛者。谓所并之气。所受之邪盛也。盖候病气至而内针也。针与气俱内者。随正气而深之也。以开其门。利其户者。开其门而伏其精气于内也。针与气俱出者。同病气俱出也。针经云。
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是以泻邪当先归伏其正气。而后引邪以出其门。则精气不伤而邪气乃下。
故外门勿闭以出其邪。摇大其针孔。如利其所出之道路。是谓大泻。切、急也。屈、降也。大气、大邪之气也。此论泻邪之中。而兼用内正之法。)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入针出。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空叶孔。持针在手。勿置之意外。以定其迎随之意。候其呼出而内针。气出而针入。针空勿摇。使精气无从而去。候正气方实而疾出其针。使正气内入。而针即外出。则热邪不得还入于内。内之气门已闭。则邪气布散于外。而精气乃得存矣。针下动气。候时而至。使浅近之气。不散失于外。深远之气。来复于其间。是谓追而济之之法也。此补正之中。兼泻散其邪。盖邪之所腠。其正乃虚也。张兆璜曰。此先追实其正气。次散其邪。再候其时而使精气来复。
迎之随之。得出入补泻之妙。而后能调其经焉。)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神志血气肉。五者各有虚实。故虚实有十。而皆生于五脏。三百六十五节。乃筋骨之会。十二经脉。支分三百六十五络。而皆络于节。节有病。必被及于经脉。盖言筋骨血脉。外内之相通耳。)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脉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五脏者。内合五行。外合脉肉筋骨。故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故五者之虚实。止归于五脏。若经络支节。各生其虚实。则随其病处而调之。张兆璜曰。以五脏合六腑。以配十二经脉。
支分三百六十五络。与皮肉筋骨。被及相连。今各随其病之所居而调之。血气脉肉筋骨。是仍归于五脏矣。)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此言六脏所主之气血筋骨脉肉为病。各随其所在而调之。病在心包络所主之脉。即调之脉。在心脏所主之血。即调之络。在肺脏所主之气。
即调之于卫。在脾脏所主之肉。即调之分肉。在肝脏所主之筋。即调之筋。在肾脏所主之骨。即调之骨。盖五脏者。五行之所生也。故先言其五脏。地之五行。化生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一合心脏之阳火。一合包络之阴火。共为六脏。
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筋脉。以合血气脉肉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 针药熨。(燔音烦 叶翠入声。上章论五脏之气不和。以致外合之血气筋骨为病。各随其处而调之。今复论风雨寒湿为病于脉肉筋骨之间。而各有取刺之法也。按灵枢官针篇曰。九曰 刺。 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又曰。刺寒痹之法。刺布衣者。以火 之。
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盖阳受之风雨寒湿。客于脉肉筋骨之间。皆能为痹。故当以燔针劫刺其所病之下。而及与筋痹之急者。若病在骨。又当用 针及药熨之。按足太阳之筋病则项筋急。名曰仲春痹。足少阳之筋病。则 筋急。名曰孟春痹。足阳明之筋病。则腹筋急。名曰季春痹。病手太阳则颈筋急。病手少阴则反折筋急。病手太阴则胁急。或为转筋。
或为反折。或为 痉。或为卵缩。皆用燔针劫劫刺。再按针经云。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
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然皮肉筋骨。皆能为痹。故曰。燔针劫刺其下。而复提出其筋与骨焉)病不知所痛。
两跷为上。(痛而不知其所者。当取之跷脉也。按两跷脉。起于足踝上。入阴。上循胸里。故痛在跷脉之上者。不知痛处也。)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此痹在于肌肉而不及于经脉者。当缪刺之。按缪刺篇曰。凡痹往来。行无常者。
在分肉间。痛而刺之。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此言病在于经别者。当巨刺也。缪刺篇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大也。九针论曰。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盖经脉在里而入深。故当用长大之针以取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九候、三部九候也。九候外合九窍、内合九脏。循行于上中下之三部。皆五脏所生之血气也。此篇首论五脏所藏之神志血气。有虚有实。复总归于血气阴阳。复调之于皮肉筋骨。并取邪痹于身形跷脉之间。然必察其九候之脉。而知病之所正。调经之道。于斯为备矣。)